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827发布日期:2018-06-19 22:5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台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人们生活中用来照明的一种家用电器。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立柱式,一种是有夹置式。它的功能是把灯光集中在一小块区域内,便于工作和学习。一般台灯用的灯泡是白炽灯、节能灯泡,以及市面上流行的护眼台灯,部分台灯还有“应急功能”即自带电源,用于停电时照明应急。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台灯在使用时多只能直接摆放在桌面上,并且占用的桌面空间较多,有时桌面上放置的东西较多时则可能会难以放置,并且使用者有时在夜晚会产生瞌睡状况,而现在的一些防瞌睡类装置有些体积较大,有些难以准确对准使用者,不能提到较好的防瞌睡效果,使用较为不便。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以解决现有的台灯在使用时多只能直接摆放在桌面上,并且占用的桌面空间较多,有时桌面上放置的东西较多时则可能会难以放置,并且使用者有时在夜晚会产生瞌睡状况,而现在的一些防瞌睡类装置有些体积较大,有些难以准确对准使用者,不能提到较好的防瞌睡效果,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包括灯罩、上支撑架、万向球轴、距离传感器、侧支撑板、底座、下支撑架、MCU微控制器、开关、电源线、电源模块、亮度传感器、定位螺栓和小吸盘;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的顶部嵌入安装有一个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灯罩;所述下支撑架的一侧通过螺纹嵌入安装有一个定位螺栓;所述下支撑架的一侧还活动设置有一个万向球轴;所述万向球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亮度传感器;所述侧支撑板的一侧底部还固定设置有一个开关和MCU微控制器;所述侧支撑板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根电源线;所述侧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侧支撑板与底座呈L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小吸盘成排成列均匀设置在侧支撑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传感器为可调节旋转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架为可上下伸缩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侧支撑板的设置,有利于减少占用桌面空间,侧支撑板与底座呈L型结构,且侧支撑板的一侧与底座的一侧在同一基准面上,小吸盘成排成列均匀设置在侧支撑板的一侧,这样在将侧支撑板吸附在墙面或者其他光滑面一侧时这些小吸盘可以进行单独吸附,吸附时更加容易操作,并且不会因为一个或几个小吸盘脱落而造成装置整体脱落,这样在需要将侧支撑板吸附在墙面或者其他光滑面一侧时更加方便,桌面上物品较多时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占用桌面空间。

2.距离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使用的方便性,距离传感器为可调节旋转式结构,使用台灯时先将台灯放置稳定,然后旋转距离传感器一侧的万向球轴,这样即可带动距离传感器调整角度,直到将距离传感器对准使用者的头部,使用前通过MCU微控制器设定好感应距离,当使用者产生瞌睡状况时头部会不自觉前倾,这样头部与距离传感器的距离将会拉近,达到感应距离后距离传感器会向MCU微控制器发出信号,MCU微控制器控制台灯闪烁,这样可对使用者起到提醒作用,并且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灯罩-1;上支撑架-2;万向球轴-3;距离传感器-4;侧支撑板-5;底座-6;下支撑架-7;MCU微控制器-8;开关-9;电源线-10;电源模块-11;亮度传感器-12;定位螺栓-13;小吸盘-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放置的节能台灯,包括灯罩1、上支撑架2、万向球轴3、距离传感器4、侧支撑板5、底座6、下支撑架7、MCU微控制器8、开关9、电源线10、电源模块11、亮度传感器12、定位螺栓13和小吸盘14;底座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下支撑架7;下支撑架7的顶部嵌入安装有一个上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灯罩1;下支撑架7的一侧通过螺纹嵌入安装有一个定位螺栓13;下支撑架7的一侧还活动设置有一个万向球轴3;万向球轴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距离传感器4;底座6的顶部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侧支撑板5;侧支撑板5的一侧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亮度传感器12;侧支撑板5的一侧底部还固定设置有一个开关9和MCU微控制器8;侧支撑板5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源模块11;电源模块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根电源线10;侧支撑板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小吸盘14;MCU微控制器8的型号为STM32F100ZCT6B;距离传感器4的型号为CDY11-2503;亮度传感器12的型号为SENSOR DEVELOPMENT;该MCU微控制器8、距离传感器4与亮度传感器12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累述;电源模块11与开关9之间为普通电性连接,开关9与MCU微控制器8之间为普通的电性连接,MCU微控制器8与距离传感器4和亮度传感器12之间为普通的电性连接,具体电路构成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累述。

其中,所述侧支撑板5与底座6呈L型结构,且侧支撑板5的一侧与底座6的一侧在同一基准面上,这样在需要将侧支撑板5吸附在墙面或者其他光滑面一侧时更加方便,桌面上物品较多时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占用桌面空间。

其中,所述小吸盘14成排成列均匀设置在侧支撑板5的一侧,这样在将侧支撑板5吸附在墙面或者其他光滑面一侧时这些小吸盘14可以进行单独吸附,吸附时更加容易操作,并且不会因为一个或几个小吸盘14脱落而造成装置整体脱落,使用方便。

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4为可调节旋转式结构,使用台灯时先将台灯放置稳定,然后旋转距离传感器4一侧的万向球轴3,这样即可带动距离传感器4调整角度,直到将距离传感器4对准使用者的头部,使用前通过MCU微控制器8设定好感应距离,当使用者产生瞌睡状况时头部会不自觉前倾,这样头部与距离传感器4的距离将会拉近,达到感应距离后距离传感器4会向MCU微控制器8发出信号,MCU微控制器8控制台灯闪烁,这样可对使用者起到提醒作用,并且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上支撑架2为可上下伸缩式结构,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上下调整灯罩1的高度,调整时先将定位螺栓13逆时针旋转松开,然后即可推动上支撑架2上下移动,调整好合适高度后顺时针旋转定位螺栓13将上支撑架2重新顶紧即可,存放时可将上支撑架2调至最低来节省存放空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台灯前先将台灯放置稳定,将电源线10与外部电源连接,然后旋转距离传感器4一侧的万向球轴3,这样即可带动距离传感器4调整角度,直到将距离传感器4对准使用者的头部,使用前通过MCU微控制器8设定好感应距离,使用时打开开关9,亮度传感器12会根据外界的亮度传递不同的信号给MCU微控制器8,从而使MCU微控制器8调整台灯的亮度,起到节能效果,当使用者产生瞌睡状况时头部会不自觉前倾,这样头部与距离传感器4的距离将会拉近,达到感应距离后距离传感器4会向MCU微控制器8发出信号,MCU微控制器8控制台灯闪烁,这样可对使用者起到提醒作用,并且使用方便,当桌面上的物品较多难以放置台灯时,可以将侧支撑板5吸附在墙面或者其他光滑面上,吸附时操作方便,并且不会因为一个或几个小吸盘14脱落而造成装置整体脱落,有效减小占用桌面空间。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