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0511发布日期:2018-07-27 21:19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业新型产品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在视觉研究领域,对光源的利用好坏往往决定产品的效果优劣;至此,研究出新型光源至关重要。现今,市场上应用的比较广泛的环形线光源是采用LED灯堆砌成环形阵,同时打开每个LED灯以形成一个光环;由于LED灯制造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差异,从而造成光环有明暗的区别,易形成亮斑,会影响环形线光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所述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的横截面均为环形,所述第二扩散板与所述第一扩散板反向设置,所述聚光块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玻璃块,所述聚光块的外侧设有第一锥形反光面,所述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嵌设于盒体内,所述盒体的上端固设有半剖面为T型的上盖,所述上盖的大端与所述盒体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均套设在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上,所述上盖的下端与所述聚光块上表面内侧抵接后将所述聚光块压紧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内部底面上,所述盒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聚光块的内环正对设置的开口。

具体地,所述聚光块的内侧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第二锥形反光面;所述上盖的下端为锥形,所述上盖的下端的锥形面与所述聚光块的第二锥形反光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内壁上部开设有与所述上盖的大端相配合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LED外环形光源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扩散板的第三盲孔,所述第三盲孔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扩散板的第四盲孔,所述第四盲孔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聚光块的第五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第二盲孔、第三盲孔、第四盲孔和第五盲孔均与所述盒体底面的开口同轴设置,所述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盲孔、第三盲孔、第四盲孔和第五盲孔的底面上。

具体地,所述第五盲孔为锥形盲孔,所述聚光块的第一锥形反光面紧密贴合在所述第五盲孔的锥形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LED外环形光源包括若干等间隔设置在其底面上的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过线孔对接的过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与所述上盖之间通过垂直贯穿所述盒体外周壁上端的螺栓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顶面上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聚光块的内环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盒体和上盖为表面经过喷砂氧化发黑处理的铝合金制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均为亚克力制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由于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是反向设置的,LED外环形光源点亮后,首先,第一扩散板将LED外环形光源产生的环形光进行均匀扩散;接着,第二扩散板则将扩散后的环形光重新汇集形成亮度均匀的环形光圈;最后,第二扩散板汇集形成的环形光圈经过聚光块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后沿聚光块的内环面射出形成所需要的环形线光;LED外环形光源产生的环形光经过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作用后均匀射出,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能够过滤掉LED灯产生的杂光,并且保证光线均匀射出,这样就保证了最终形成在聚光块的内环面上的光环亮度均匀,避免了由于LED灯制造时的差异而导致的最终形成的光环明暗存在区别,易形成亮斑,会影响环形线光的使用效果的现象,同时能够弥补由于LED灯漫反射产生的光源亮度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缺陷,从而能提高环形线光的质量和稳定性;另外,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封装于盒体内,一方面可以避免外界光线对用于形成环形线光的光线造成干涉和影响;另一方面盒体能够避免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与外界接触,防止LED外环形光源、第一扩散板、第二扩散板和聚光块损坏,从而能延长产品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的横截面均为环形,第二扩散板3与第一扩散板2反向设置,其中第一扩散板2用于将LED外环形光源1的光扩散到第二扩散板3上,第二扩散板3用于将经第一扩散板2扩散后的光汇聚到聚光块4上,聚光块4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玻璃块,聚光块4的外侧设有第一锥形反光面41,第二扩散板3汇集后的光线通过聚光块4折射和反射从聚光块4的内环面42射出,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嵌设于盒体5内,盒体5的上端固设有半剖面为T型的上盖6,上盖6的大端与盒体5的内壁紧密配合,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均套设在上盖6的外周壁上,上盖6的下端与聚光块4上表面内侧抵接后将聚光块4压紧固定在盒体5的内部底面上,盒体5的底面开设有与聚光块4的内环正对设置的开口51。

具体地,所述聚光块4的内侧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第二锥形反光面43;上盖6的下端为锥形,上盖6的下端的锥形面与聚光块4的第二锥形反光面43紧密贴合;第二锥形反光面43能够将无法直接由第一锥形反光面41反射到聚光块4的内环面42的光线反射给第一锥形反光面41,通过第一锥形反光面41二次或者多次反射使光线从聚光块4的内环面42射出,从而能提高聚光块4的聚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5的内壁上部开设有与上盖6的大端相配合的第一盲孔52,第一盲孔52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LED外环形光源1的第二盲孔53,第二盲孔53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扩散板2的第三盲孔54,第三盲孔54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扩散板3的第四盲孔55,第四盲孔55的底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聚光块4的第五盲孔56,第一盲孔52、第二盲孔53、第三盲孔54、第四盲孔55和第五盲孔56均与盒体5底面的开口51同轴设置,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分别固定在第二盲孔53、第三盲孔54、第四盲孔55和第五盲孔56的底面上。

具体地,所述第五盲孔56为锥形盲孔,聚光块4的第一锥形反光面41紧密贴合在第五盲孔56的锥形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LED外环形光源1包括若干等间隔设置在其底面上的LED灯(未示出)。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过线孔57,上盖6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过线孔57对接的过线槽61。

进一步地,盒体5与上盖6之间通过垂直贯穿盒体5外周壁上端的螺栓锁(未示出)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6的顶面上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通孔62,通孔62的大小与聚光块4的内环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盒体5和上盖6为表面经过喷砂氧化发黑处理的铝合金制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均为亚克力制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亮度均匀的环形线光源,由于第一扩散板2和第二扩散板3是反向设置的,LED外环形光源1点亮后,首先,第一扩散板2将LED外环形光源1产生的环形光进行均匀扩散;接着,第二扩散板3则将扩散后的环形光重新汇集形成亮度均匀的环形光圈;最后,第二扩散板3汇集形成的环形光圈经过聚光块4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后沿聚光块4的内环面42射出形成所需要的环形线光;LED外环形光源1产生的环形光经过第一扩散板2和第二扩散板3作用后均匀射出,第一扩散板2和第二扩散板3能够过滤掉LED灯11产生的杂光,并且保证光线均匀射出,这样就保证了最终形成在聚光块4的内环面42上的光环亮度均匀,避免了由于LED灯11制造时的差异而导致的最终形成的光环明暗存在区别,易形成亮斑,会影响环形线光的使用效果的现象,同时能够弥补由于LED灯11漫反射产生的光源亮度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缺陷,从而能提高环形线光的质量和稳定性;另外,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封装于盒体5内,一方面可以避免外界光线对用于形成环形线光的光线造成干涉和影响;另一方面盒体5能够避免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与外界接触,防止LED外环形光源1、第一扩散板2、第二扩散板3和聚光块4损坏,从而能延长产品的寿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