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装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0669发布日期:2018-07-27 21:2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快速安装灯具。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照明灯具设置于墙壁上时,必须在墙壁上预设螺丝孔,且在预设螺丝孔时,必须先测量照明灯具中灯座的螺孔的间距,然后再在墙壁上打螺丝孔,但是,在打螺丝孔过程中,如稍有不注意,很容易就会造成螺丝孔偏移,这时将灯具安装上去也将导致灯具歪斜,而使整个灯具偏离预设的角度,不只影响美观也会影响照明效果。另外,在安装灯具时,还需要将灯座的螺孔对准墙壁上预设的螺丝孔,这样难到位找平衡,且需要上四颗或更多螺丝,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安装效率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安装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快速安装灯具包括灯座以及安装于灯座上的灯具主体,该快速安装灯具还包括有一安装座,该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于墙壁上,该安装座前端成型有由上至下的插装位,所述灯座由上至下插装于安装座前端的插装位中,一螺丝穿过灯座中部与安装座螺旋固定,以将灯座锁固于安装座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前端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包夹套,且该安装座前端下端成型有承载板,该安装座前端面及第一、第二包夹套和承载板之间形成所述的插装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灯座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卡位凸缘,该灯座插装于所述的插装位后,该第一、第二卡位凸缘卡嵌于所述第一、第二包夹套中,该灯座下端与承载板接触,令灯座固定于所述的插装位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灯具主体包括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灯座上端的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灯座上设置有感应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感应器通过万向节安装于灯座,令感应器通过万向节可相对灯座任意调节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安装座通过螺钉固定于墙壁上或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然后直接将灯座由上至下插装于安装座前端的插装位中,最后仅通过一颗螺丝穿过灯座中部与安装座螺旋固定,以将灯座锁固于安装座中,以此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操作起来极为方便,且安装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灯具主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为一种快速安装灯具,其包括灯座1以及安装于灯座1上的灯具主体2,该快速安装灯具还包括有一安装座3,该安装座3通过螺钉固定于墙壁上,该安装座3前端成型有由上至下的插装位30,所述灯座1由上至下插装于安装座3前端的插装位30中,一螺丝4穿过灯座1中部与安装座3螺旋固定,以将灯座1锁固于安装座3中。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安装座3通过螺钉固定于墙壁上或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然后直接将灯座1由上至下插装于安装座3前端的插装位30中,最后仅通过一颗螺丝4穿过灯座1中部与安装座3螺旋固定,以将灯座1锁固于安装座3中,以此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操作起来极为方便,且安装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安装座3前端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包夹套31、32,且该安装座3前端下端成型有承载板33,该安装座3前端面及第一、第二包夹套31、32和承载板33之间形成所述的插装位30。与之对应的,所述灯座1两侧成型有第一、第二卡位凸缘11、12,该灯座1插装于所述的插装位30后,该第一、第二卡位凸缘11、12卡嵌于所述第一、第二包夹套31、32中,该灯座1下端与承载板33接触,令灯座1固定于所述的插装位30中。

所述灯具主体2包括以可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灯座1上端的第一灯体21和第二灯体22,在使用时,可旋转调节第一灯体21和第二灯体22相对灯座1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所述灯座1上设置有感应器5,使本实用新型为感应灯具。所述感应器5通过万向节51安装于灯座1,令感应器5通过万向节51可相对灯座1任意调节位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安装座3通过螺钉固定于墙壁上或需要安装的位置上,然后直接将灯座1由上至下插装于安装座3前端的插装位30中,最后仅通过一颗螺丝4穿过灯座1中部与安装座3螺旋固定,以将灯座1锁固于安装座3中,以此达到快速安装的目的,操作起来极为方便,且安装效率极高,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