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透明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8026发布日期:2018-07-05 01:2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雾透明灯罩。



背景技术:

灯装配时会使用沾合剂及化学试剂,由于灯工作时温度升高,这些物质会产生挥发物凝聚在灯罩上面形成雾状水汽,普通乳白灯罩看上去不明显,透明灯罩上就尤其明显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雾透明灯罩,其可有效防雾,降低灯内的雾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防雾透明灯罩,其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为透明的壳体结构,具有容置发光体的曲面结构部;曲面结构部的顶端设真空接口封尖,底端向外延伸并内缩成锥形结构部,锥形结构部的端部设颈口;至少在曲面结构部的内侧壁上附着有丙烯酸或硅胶材质的涂层。灯内温度升高时,沾合剂及化学试剂产生挥发物及雾状水汽,与涂层产生反应,从而降低灯内的雾状物。其次,涂层具有粘连作用,当灯罩局部裂开时,涂层可在裂缝两侧施加拉力,减缓裂缝进一步扩大的速度;当灯罩破碎时,涂层可粘连各个碎片,防止碎片散落,利于提高安全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涂层可与沾合剂及化学试剂产生的挥发物及雾状水汽产生反应,可让灯内雾化程度大幅减轻甚至消失;2、该涂层可使玻璃灯罩裂开后不散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罩体;2、涂层;3、真空泵接口封尖;4、颈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雾透明灯罩,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为透明的壳体结构,具有容置发光体的曲面结构部;曲面结构部的顶端设真空接口封尖3,底端向外延伸并内缩成锥形结构部,锥形结构部的端部设颈口4;至少在曲面结构部的内侧壁上附着有丙烯酸或硅胶材质的涂层2。

涂层2厚度为50-200微米。具有较佳的防雾效果,便于制作,成本较低,具有较佳的性价比。

颈口4是由锥形结构部的侧壁向外延伸并收缩而成的阶梯型结构。这种结构,口部结构强度大,且方便灯装配时的沾合(颈口采用沾合剂粘接)操作。

涂层2包括若干个纵向设置的条形体,条形体一端指向接口封尖3,另一端指向颈口4;条形体周向均匀分布,便于制作,使生成物更顺畅地向灯罩两端滑动;相邻的条形体之间具有间隙。这种结构,便于疏导生成物;原因是,相邻的条形体之间的间隙,为无涂层的玻璃灯罩内壁,光滑,阻力小,为生成物提供向灯罩两端滑动的通道,减少附着邻近发光体的曲面结构部上的生成物,从而减小灯罩透光能力所受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防雾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较佳方案:纵向上,发光体大体处于曲面结构部径向尺寸最大的部位。由于罩体为顶端设真空接口封尖的曲面结构部和向外延伸并内缩成锥形结构部构成,使得径向尺寸最大的曲面结构部的部位,对应的正是发光体发热带来的最高温度区,也是涂层反应最激烈的区域,相应地,生成的物质最多,此时,无论灯罩的曲面结构部处在上方、锥形结构部处在下方的置放方式,还是锥形结构部处在上方、曲面结构部处在下方的置放方式,最高温度区的生成物均可沿处于径向尺寸最大的部位下方的侧壁滑落(当曲面结构部在上方时,沿锥形结构部下滑至颈口4;当锥形结构部在上方时,沿曲面结构部下滑),而不会漂浮(漂浮会增加灯内的雾化程度)。

本技术方案的机理是,灯内温度升高时,沾合剂及化学试剂产生挥发物及雾状水汽,与涂层产生反应,从而降低等内的雾状物。另外,涂层具有粘连作用,当灯罩局部裂开时,涂层可在裂缝两侧施加拉力,减缓裂缝进一步扩大的速度;当灯罩破碎时,涂层可粘连各个碎片,防止碎片散落,利于提高安全性。

显然,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