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6832发布日期:2018-08-21 16:5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人体感应灯具,即采用红外感应、声音感应等方式自动开关灯,这种方式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只能对灯体进行改进,否则无法实现智能控制;另外,除了人之外,如果有其它动物经过也会受到检测,导致灯具误开的情况;另外,如果天花板高度较高,那么感应器如果安装于灯具上,很有可能因为距离过远而出现检测不灵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感应装置,可活动的安装于任何一个不具有感应能力的开关外部,在安装有该感应装置后,对应的灯具便会变成智能控制的灯具,拆装方便,且由于红外传感器设置于距离人体最近端,可有效避免检测不灵敏的情况,也能降低错误感应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感应装置,包括一底壳,底壳中间具有一个容纳腔,底壳的两侧端均开口,外部开口端安装一透明面板,底部开口端扣入于开关面板的外部,所述底壳的一侧设置一个通槽,穿过通槽设置一抽拉板,抽拉板的外部设置一拿捏部,抽拉板的内部设置一块主板、一块充电电池以及嵌入设置一个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板,主板的输出端设置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于抽拉板的一侧端面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抽拉板至抽拉板的另一侧,其伸出端安装一拨杆,拨杆正对着开关面板上的拨动式开关,充电电池为主板以及驱动电机供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面板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对充电电池充电用的充电接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壳的底部开口端底面上设置有粘贴层,底壳通过粘贴层安装于开关面板的外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杆为一折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活动的安装于任何一个不具有感应能力的开关外部,在安装有该感应装置后,对应的灯具便会变成智能控制的灯具,拆装方便,且由于红外传感器设置于距离人体最近端,可有效避免检测不灵敏的情况,也能降低错误感应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一底壳3,底壳3中间具有一个容纳腔,底壳3的两侧端均开口,外部开口端安装一透明面板4,底部开口端扣入于开关面板5的外部,底壳3的一侧设置一个通槽,穿过通槽设置一抽拉板2,抽拉板2的外部设置一拿捏部1,抽拉板2的内部设置一块主板12、一块充电电池13以及嵌入设置一个红外传感器9,红外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主板12,主板12的输出端设置一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安装于抽拉板2的一侧端面上,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穿过抽拉板至抽拉板的另一侧,其伸出端安装一拨杆7,拨杆7正对着开关面板5上的拨动式开关6,充电电池13为主板12以及驱动电机8供电,透明面板4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主板上设置有对充电电池充电用的充电接口11。底壳3的底部开口端底面上设置有粘贴层(未图示),底壳3通过粘贴层安装于开关面板5的外部,拨杆7为一折弯杆。

使用时,只要将底壳扣在不具有智能感应功能的开关面板上,调节抽拉板的位置,调节拨杆相对拨动式开关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后,如有人经过,一侧的红外传感器即可检测到,随即将控制信号传输给主板,通过主板控制驱动电机动作,进而带动拨杆转动,转动后即可驱动拨动式开关打开,一旦人离开,驱动电机回转,拨杆归位,完成开关的复位关闭。由于红外传感器设置于中间高度,因此不会检测到经过的小动物,而且由于距离人体很近,检测的精度会更高,不使用时,取出底壳,更换一个开关面板安装即可,非常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活动的安装于任何一个不具有感应能力的开关外部,在安装有该感应装置后,对应的灯具便会变成智能控制的灯具,拆装方便,且由于红外传感器设置于距离人体最近端,可有效避免检测不灵敏的情况,也能降低错误感应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