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470发布日期:2019-06-05 23:0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尤其涉及用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光源的光经由导光体向灯具前方出射的车辆用灯具。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使光从侧面入射到板状导光体中,并使光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向灯具前方出射的构造的车辆用灯具。在该车辆用灯具中,通过设在该导光体的灯具内侧的主表面上的台阶(ステップ)等反射要素使从板状导光体的侧面入射的光反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61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利用台阶等反射要素使光从导光体出射的构造中,难以使导光体均一地面发光。

本发明鉴于以上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一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案为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包括第1光源、以及具有棒状部和板状部的导光体。导光体具有棒状部的周面与板状部的侧面相连接的构造。板状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第1光源的光从棒状部的一方的端部入射到棒状部,从棒状部的周面进入板状部,通过光扩散材料从板状部的主表面出射。根据本方案,能够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一性。

在上述方案中,棒状部和板状部也可以为一体成型品。另外,上述方案中,在从棒状部的一方的端部向着另一方的端部一边进行内反射一边在棒状部内前进的过程中从周面透出的光也可以进入板状部。另外,在上述任何一个方案中,也可以是,本车辆用灯具还包括第2光源,导光体具有用于使第2光源的光从棒状部的周面入射到棒状部中的侧枝部;第2光源的光从侧枝部的端部入射到侧枝部中,经由棒状部的周面从侧枝部进入棒状部,从棒状部的周面进入板状部,通过光扩散材料从板状部的主表面出射。另外,在上述任何一个方案中,也可以是,导光体在从与棒状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观察时,棒状部的直径与板状部的厚度的比率,在规定的第1部位与比该第1部位距第1光源远的第2部位不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3的(a)是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3的(b)是沿图2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5的(a)和图5的(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出射效率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6的(a)、图6的(b)和图6的(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中的顺次发光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

图8的(a)是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8的(b)是沿图8的(a)的c-c线的截面图。图8的(c)是沿图8的(a)的d-d线的截面图。

图9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9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的状态下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9的(c)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的状态下的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10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0的(b)是沿图10的(a)的e-e线的截面图。图10的(c)是示意性地表示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的状态下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0的(d)是沿图10的(c)的f-f线的截面图。图10的(e)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的状态下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0的(f)是沿图10的(e)的g-g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并非限定发明而仅是是示例,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全部特征或其组合并非都是发明的本质性内容。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附图所示各部的比例尺或形状,为便于说明而适当地设定,未特别提及时并不能被限定性地解释。另外,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第1”、“第2”等用语,并非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度,而是用于将某种构成区别于其他构成。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图3的(a)是沿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3的(b)是沿图2的b-b线的截面图。图4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2中表示拆下了外壳(アウターカバー)104和遮蔽构件114的状态下的车辆用灯具10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例如为配置在车辆后方的组合灯。车辆用灯具100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灯体102,以及覆盖灯体102的开口部的透光性的外壳104。在由灯体102与外壳104所形成的灯室106中收纳有第1光源108、第2光源110、导光体112以及遮蔽构件114。第1光源108、第2光源110、导光体112和遮蔽构件114分别固定在灯体102上。

第1光源108和第2光源110分别为例如led(发光二极管)。此外,各光源也可以为ld(激光二极管)、有机或者无机el(电致发光)等其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或白炽灯、卤素灯、电致发光灯(放電球)等。

导光体112为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构件。导光体112所使用的树脂,可例举为聚碳酸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等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固性树脂。导光体112具有棒状部116以及板状部118。

棒状部116为向任意一个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棒状部116为圆柱状,沿车宽方向延伸。棒状部116具有: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一方的端部116a(或者端面)、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另一方的端部116b(或者端面),以及将2个端部116a、116b连接的周面116c。

板状部118具有互相背对的2个主表面118a、118b。主表面118a位于灯具前方侧,主表面118b位于灯具后方侧。另外,板状部118具有将2个主表面118a、118b连接的多个侧面。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18为在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上长的大致四角形,具有4个侧面118c、118d、118e、118f。

侧面118c和侧面118d沿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即沿车宽方向延伸。另外,侧面118c位于侧面118d的竖直方向下方。侧面118c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侧面118d随着从车宽方向外侧向车宽方向内侧,以逐渐地靠近侧面118c的方式弯曲。侧面118e和侧面118f沿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侧面118e连接侧面118c和侧面118d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侧面118f连接侧面118c和侧面118d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

如图3的(b)中的虚线区域r的扩大图所示,板状部118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9。光扩散材料119为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例举为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为150~500nm,优选为160~450nm,更优选为170~450nm,进一步优选为200~400nm,特别优选为220~400nm。光扩散材料119的含有量对于板状部118的质量全体,例如为0.1~100质量ppm,优选为0.1~50质量ppm,更优选为0.1~10质量ppm。二氧化钛粒子的金红石相变(ルチル変態)的比例例如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板状部118中也可以含有与所使用的树脂的主要单体可共聚的其他单体或抗静电剂、抗氧化剂、离型剂、阻燃剂、润滑剂、流动性能改进剂、填充剂、光稳定剂等一般性的添加剂。

板状部118在测定到板厚为4mm的情况下,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方向的雾度值在超过7%且在30%以下。此外,棒状部116在用相同条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雾度值在7%以下。另外,板状部118在测定到板厚为4mm情况下,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可见光的透过率在60%以上且在92%以下。该透过率被定义为从主表面118a向全方位出射的光量相对在主表面118b的法线方向上从主表面118b入射到板状部118中的光量的比例。板状部118和棒状部116的雾度值能够利用hazemeter-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依据jisk7136进行测定。板状部118的可见光透过率能够利用hazemeter-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依据jisk7361-1进行测定。

另外,关于板状部118的从侧面118c~118f入射的光从主表面118a出射时的出射效率,满足以下条件。图5的(a)和图5的(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出射效率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图5的(a)表示板状部118的尺寸和led的配置。图5的(b)表示从光出射面c侧观察到的安装有固定框b的板状部118的状态。

如图5的(a)所示,准备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0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0mm,厚度为3.2mm的长方体状的板状部118。将该板状部118的侧面a作为光源光的入射面。并且,在侧面a的法线方向上配置led。led配置为焦点p朝向侧面a,且从焦点p到侧面a的距离为1.85mm。来自led的发光面的光,在180°的范围内扩散。

另外,如图5的(b)所示,用固定框b覆盖所准备的板状部118的周围。在被固定框b覆盖的状态下,板状部118的光出射面c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为9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60mm。固定框b的表面和里面都不反射光。另外,光出射面c的法线方向上,在距光出射面c的距离为√10处配置受光面(未图示)。

该状态下,从led出射光。然后,以通过光出射面c的中心的法线与受光面的焦点为中心,测定照射到受光面上的上下15°×左右25°的矩形区域内的光的光束。板状部118的情况,在将从led出射的光的光束设为1时照射到该矩形区域内的光的光束为0.3%以上。

另外,板状部118具有如下光学特性。即,光从侧面118c~118f入射后,从主表面118a的每单位面积的出射光量比从与光入射的侧面(例如侧面118c)背对的侧面(例如侧面118d)的每单位面积的出射光量多。另外,光从主表面118b入射后,从主表面118a的每单位面积的出射光量比从侧面118c~118f的每单位面积的出射光量多。即,无论板状部118在光从侧面118c~118f入射时与光从主表面118b入射时的哪一种情况下,从主表面118a出射的光的比例都比从侧面118c~118f出射的光的比例高。

导光体112具有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相连接的构造。即,棒状部116位于板状部118的垂直方向下方。并且,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中的朝向垂直方向上方的部分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抵接。棒状部116的直径比板状部118c的厚度(2个主表面118a、118b排列的方向上的侧面118c的长度)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116与板状部118为一体成型品。该一体成型品可以使用未混合光扩散材料119的树脂材料与混合了光扩散材料119的树脂材料,通过以往公知的双色成型等制造。由未混合光扩散材料119的树脂材料形成棒状部116,由混合了光扩散材料119的树脂材料形成板状部118。

第1光源108配置为光出射面与棒状部116的一方的端部116a相对。从第1光源108出射的光从棒状部116的一方的端部116a入射到棒状部116中。入射到棒状部116中的光从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进入板状部118。更具体地说,第1光源108的光从棒状部116的一方的端部116a向着另一方的端部116b一边进行内反射一边在棒状部116内前进。在此,如上所述,棒状部116与板状部118为一体成型品。因此,第1光源108的光在从一方的端部116a向另一方的端部116b前进的过程中,在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抵接的区域上从周面116c透出到板状部118侧,进入板状部118。

从侧面118c进入到板状部118的光,因分散在板状部118内部的光扩散材料119而使行进方向朝向主表面118a。并且,从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的全体出射。即,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全体均一地面发光。

另外,导光体112具有侧枝部120。侧枝部120为用于使第2光源110的光从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入射到棒状部116的部分。侧枝部120为棒状,沿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一方的端部120a与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相连接。例如,端部120a与周面116c中的抵接于侧面118c的区域所背对的区域、即与朝向垂直方向下方的区域抵接。

另外,侧枝部120位于棒状部116的2个端部116a、116b之间,与周面116c相连接。优选为侧枝部120位于从与第1光源108相反侧的端部116b到棒状部116的中间位置之间,与周面116c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位置处与周面116c相连接。棒状部116也可以与多个侧枝部120相连接。这种情况,优选为至少1个侧枝部120配置在从端部116b到棒状部116的中间位置之间。

侧枝部120随着从一方的端部120a向另一方的端部120b而与棒状部116分离,倾斜于棒状部116。另外,一方的端部120a比另一方的端部120b位于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因此,侧枝部120为向着车宽方向外侧和垂直方向下方从棒状部116分岔的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枝部120与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为一体成型品。

第2光源110配置为光出射面与侧枝部120的另一方的端部120b相对。第2光源110的光从侧枝部120的另一方的端部120b入射到侧枝部120。入射到侧枝部120的光从另一方的端部120b向着一方的端部120a一边进行内反射一边在侧枝部120内前进。到达了一方的端部120a的光经由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从侧枝部120进入棒状部116。进入到棒状部116的光向着棒状部116的另一方的端部116b一边进行内反射一边在棒状部116内前进。并且,在向另一方的端部116b前进的过程中,从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向板状部118侧透出,并进入板状部118。

从侧面118c进入到板状部118中的光,因分散在板状部118内部的光扩散材料119而使行进方向朝向主表面118a。并且,从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出射。第2光源110的光从侧枝部120与棒状部116的连接部向着车宽方向内侧在棒状部116内前进。因此,若点亮第2光源110,则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中,车宽方向内侧的区域从侧枝部120与棒状部116的连接部起进行面发光。

板状部118为细长状,存在主表面118a中距第1光源108远的区域的辉度比距第1光源108近的区域的辉度下降的情况。对此,通过使第2光源110的光经由侧枝部120从棒状部116的中途入射,能够提高距第1光源108远的区域的辉度。由此,板状部118为细长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主表面118a全体均一地面发光。

车辆用灯具100能够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发挥第1的灯具功能,通过点亮第2光源110发挥第2的灯具功能。或者,也可以是,车辆用灯具100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和第2光源110的双方,发挥1个灯具功能。第1和第2的灯具功能,可例举为制动灯、尾灯、转向信号灯、示廓灯,日间行车灯等。

另外,通过依次点亮第1光源108和第2光源110,能够实现所谓的顺次发光。图6的(a)、图6的(b)和图6的(c)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顺次发光的图。此外,图6的(a)~图6的(c)中所示的导光体包括2组侧枝部120和第2光源110的组合。第1组的侧枝部120x和第2光源110x被设在车宽方向的中间位置,第2组的侧枝部120y和第2光源110y被设在比第1组靠车宽方向内侧处。

如图6的(a)所示,若点亮第1光源108,则板状部118全体发光。如图6的(b)所示,若点亮第2光源110x,则板状部118中位于从侧枝部120x处到车宽方向内侧的区域发光。如图6的(c)所示,若点亮第2光源110y,则板状部118中的从侧枝部120y起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区域发光。

例如,车辆用灯具100点亮第2光源110y,不点亮第2光源110x和第1光源108,得到使板状部118的一部分发光的第1状态(图6的(c))。接下来,车辆用灯具100若点亮第2光源110x,不点亮第1光源108,得到使板状部118的一部分且比第1状态大范围发光的第2状态(图6的(b))。接下来,车辆用灯具100点亮第1光源108得到使板状部118全体发光的第3状态(图6的(a))。通过将该第1状态~第3状态按该顺序重复,能够实现顺次发光。

此外,在第2状态中,第2光源110y为点亮/不点亮都可以。另外,在第3状态中,第2光源110x、110y为点亮/不点亮都可以。通过点亮这些光源,能够实现在第2、第3状态下更均一地面发光。另外,通过不点亮这些光源,能够降低在第2、第3状态时的消耗功率。另外,通过进一步增加侧枝部120与第2光源110的组合并配置在车宽方向上,能够实现更流畅的顺次发光。

车辆用灯具100包括遮蔽构件114。遮蔽构件114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板状构件。遮蔽构件114为框状,在第1光源108、第2光源110、棒状部116以及侧枝部120的灯具前方侧延伸。另外遮蔽构件114也在板状部118的周缘部的灯具前方侧延伸。通过遮蔽构件114,能够对灯具外部隐藏第1光源108、第2光源110、棒状部116、侧枝部120以及板状部118的周缘部。板状部118的主表面从构成遮蔽构件114的框体的开口露出。所以,如图1所示,从灯具外部仅能辨认板状部118。

板状部118具有高透明性。另外,板状部118为透明,并且能够使从侧面118c入射的光从主表面118a均一地出射。即,第1光源108和第2光源110未点亮时,板状部118看上去透明。另一方面,第1光源108点亮时,能观察到主表面118a全体均一地发光。另外,第2光源110点亮时,能观察到主表面118a的一部分均一地发光。

优选在棒状部116的端部116b上设有金属膜或台阶(ステップ)、圆顶形状(ドーム形状)等反射要素。由此,到达端部116b的光能够返回116a侧。其结果,能够增加来自板状部118的出射光量。

如上述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包括第1光源108以及导光体112。导光体112具有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具有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相连接的构造。另外,板状部118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9。第1光源108的光从棒状部116一方的端部116a入射到棒状部116中,从周面116c进入板状部118,通过光扩散材料119从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出射。

由此,与使从侧面入射的光通过设在灯具内侧的主表面上的台阶等反射要素反射后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出射的导光体相比,能够更均一地使导光体112的板状部118面发光。另外,因能够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一性,所以行人或其他车辆的驾驶员等能够更可靠地辨认到车辆用灯具100的发光。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00的视觉识别性。另外,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00的外观性、美感。

另外,板状部118通过光扩散材料119从而主表面118a发光。因此,使用台阶等反射要素的情况下所必需的反射面的角度调节等光学控制是不需要的。所以,能够使导光体112更简便地成型,并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另外,棒状部116与板状部118为一体成型品。由此,能够提高从棒状部116向板状部118的导光效率。另外,能够削减车辆用灯具100的零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

另外,第1光源108的光从棒状部116的端部116a侧向着端部116b侧一边进行内反射一边在棒状部116内前进。在该过程中,从周面116c向侧面118c侧透出的光进入板状部118。所以,第1光源108的光在棒状部116内行进的过程中逐渐进入板状部118侧。由此,能够使板状部118更均一地面发光。

另外,板状部118能够使从侧面118c入射的光从主表面118a高效地出射。因此,能够将第1光源108和棒状部116与板状部118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由此,与在板状部118的背面侧设置光源而使板状部118发光的构造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用灯具100的薄型化。

另外,车辆用灯具100包括第2光源110。并且,导光体112具有用于使第2光源110的光从周面116c入射到棒状部116中的侧枝部120。第2光源110的光从侧枝部120的端部120b入射到侧枝部120,经由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从侧枝部120进入棒状部116。进入到棒状部116的第2光源110的光与第1光源108的光相同,从周面116c进入板状部118,通过光扩散材料119从主表面118a出射。由此,因能够增加向板状部118的特定区域、例如远离第1光源108的区域的入射光量,所以能够使板状部118更均一地面发光。此外,第2光源110和侧枝部120也能够与板状部118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灯具,除了从灯具外部能够辨认棒状部116这一点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灯具100的构成相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为中心对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灯具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构成简单地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图7是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200所包括的遮蔽构件214为框状,在第1光源108、棒状部116的端部116a、116b以及板状部118的周缘部的灯具前方延伸。通过遮蔽构件214,能够对灯具外部隐藏第1光源108、棒状部116的端部116a、116b以及板状部118的周缘部。棒状部116的端部116a、116b以外的区域,以及板状部118的主表面从构成遮蔽构件214的框体的开口露出。所以,从灯具外部能够辨认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由此,能够赋予车辆用灯具200新的外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不设置侧枝部120和第2光源110。在设置有侧枝部120和第2光源110的情况下,若点亮第2光源110,则棒状部116中的侧枝部120的连接区域为比其他区域发光强的状态,可能产生所谓的点发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因棒状部116也能够从外部辨认,所以也会辨认到棒状部116的点发光。因此,优选为不设置侧枝部120和第2光源110。

棒状部116也可以为从周面116c向灯具前方照射光的构造。即,也可以是板状部118加棒状部116都作为发光部。例如,在周面116c中的朝向灯具后方侧的区域上设有台阶等反射要素。来自第1光源108的出射光(在设有第2光源情况下来自第2光源110的光也一同)从棒状部116的端部116a侧向着端部116b侧在棒状部116内前进,在该过程中一部分光从周面116c向侧面118c侧透出而进入板状部118。另外,另外一部分光通过设在周面116c上的反射要素,被反射向灯具前方。这些光从周面116c向灯具前方出射。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200的视觉识别性。另外,能够赋予车辆用灯具200新的外观。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灯具除了导光体的形状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灯具100的构成相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说明实施方式3的车辆用灯具,对于相同的构成简单地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图8的(a)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8的(b)是沿图8的(a)的c-c线的截面图。图8的(c)是沿图8的(a)的d-d线的截面图。沿c-c线的截面与沿d-d线的截面分别相当于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另外,c-c线位于第1部位312a处,d-d线位于第2部位312b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导光体312,在从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观察时,棒状部116的直径a1与板状部318的厚度a2的比率(a1/a2)在规定的第1部位312a处与比该第1部位312a距第1光源108远的第2部位312b处不同。

比率(a1/a2)与抵接于侧面318c的区域占棒状部116的周面116c全体(与板状部318的侧面318c抵接的区域和不抵接的区域的双方)的大小相关。比率大的情况,周面116c中抵接于318c的区域小;比率小的情况,周面116c中抵接于侧面318c的区域大。棒状部116内的光一边在周面116c进行内反射一边行进。这时,到达了抵接于侧面318c的区域的光,不进行内反射而进入板状部318内。

因此,比率(a1/a2)小的情况,即抵接于侧面318c的区域更大的情况,棒状部116内的光更多地进入板状部318。另一方面,比率(a1/a2)大的情况,即抵接于侧面318c的区域更小的情况,棒状部116内的光容易停留在棒状部116内。因此,通过使距第1光源108的距离不同的第1部位312a处与第2部位312b处的比率(a1/a2)不同,能够使从棒状部116向板状部318的入射光量不同。由此,能够调整板状部318中距第1光源108的距离不同的区域的各自的发光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116从车宽方向外侧向内侧具有相同的直径a1。另一方面,板状部318具有厚度a2从车宽方向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的形状。所以,如图8的(b)和图8的(c)所示,棒状116的直径a1在第1部位312a处与第2部位312b处为相同大小。另一方面,板状部318的厚度a2在第2部位312b处比在第1部位312a处厚。因此,距第1光源108远的第2部位312b处比距第1光源108近的第1部位312a处的比率(a1/a2)小。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在第1部位312a处相比,在第2部位b处棒状部116内的光容易进入板状部318内。

在距第1光源108更近的第1部位312a处,比距第1光源108远的第2部位31b处,棒状部116内存在更多的光。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在第1部位312a处,能够抑制从棒状部116向板状部318的光的进入,确保向第2部分312b侧行进的光量。另一方面,在第2部位312b处,能够使棒状部116内剩余的光更多地进入板状部318。即,能够使在第1部位312a处与在第2部位312b处,从棒状部116进入板状部318的光量均一。由此,能够使板状部318更加均一地面发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使板状部318的厚度a2变化而使比率(a1/a2)变化,但也可以通过使棒状部116的直径a1变化,或者通过使直径a1和厚度a2的双方变化而使比率(a1/a2)变化。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除了包括2个第1光源与2个棒状部这一点以外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的构成相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说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对于相同的构成简单地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图9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4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9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时的状态的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9的(c)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时的状态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在此为便于说明,将一方的第1光源称为第3光源,将另一方的第1光源简称为第1光源。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导光体412包括2个棒状部116。另外,车辆用灯具包括第1光源108与第3光源122。一方的棒状部116d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相连接。另一方的棒状部116e与背对侧面118c的侧面118d相连接。棒状部116d的端部上配置有第1光源108。棒状部116e的端部上配置有第3光源122。

如图9的(b)所示,通过点亮第3光源122从板状部118出射光,发挥第1的灯具功能。另外,如图9的(c)所示,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从板状部118出射光,发挥第2的灯具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同一发光区域发挥不同的灯具功能。第1、第2的灯具功能如实施方式1的说明。例如,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一方为白色光源,另一方为琥珀色光源。并且,作为第1和第2的灯具功能的一方的功能发挥日间行车灯功能,作为另一方的功能发挥转向信号灯功能。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仅点亮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其中的任何一个而发挥第1的灯具功能,通过点亮双方发挥第2的灯具功能。例如,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为红色光源。并且,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或者第3光源122而发挥作为第1的灯具功能的尾灯功能;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而发挥作为第2的灯具功能的制动灯功能。或者,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为白色光源。然后,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或者第3光源122而发挥作为第1的灯具功能的示廓灯功能,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而发挥作为第2的灯具功能的日间行车灯功能。

此外,棒状部116d、116e中,也可以连接有侧枝部120。通过使第2光源110的光入射该侧枝部120,能够在上述第1、第2的灯具功能的基础上,追加第3的灯具功能。作为第3的灯具功能,例如针对作为第1、第2的灯具功能发挥尾灯功能和制动灯功能的构成,可例举示廓灯功能或转向信号灯功能等。第1~第3的灯具功能的组合,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涉及的车辆用灯具除了板状部的形状以外与实施方式4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构成相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和4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说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对于相同的构成简单地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图10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光源和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0的(b)是沿图10的(a)的e-e线的截面图。图10的(c)是示意性地表示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时的状态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0的(d)是沿图10的(c)的f-f线的截面图。图10的(e)是示意性地表示另一方的第1光源点亮时的状态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0的(f)是沿图10的(e)的g-g线的截面图。在此为便于说明,将一方的第1光源称为第3光源,将另一方的第1光源简称为第1光源。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所包括的导光体512包括2个棒状部116。另外,车辆用灯具包括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一方的棒状部116d与板状部518的侧面518c相连接。另一方的棒状部116e与背对侧面518c的侧面518d相连接。棒状部116d的端部上配置有第1光源108。棒状部116e的端部上配置有第3光源122。

另外,板状部518在侧面518c与侧面518d之间具有弯曲部518e。弯曲部518e为与从侧面518c向垂直方向上方且向灯具前方侧延伸的第1区域518f与从侧面518d向垂直方向下方且向灯具前方侧延伸的第2区域518g相连接的部分。所以,弯曲部518e为向灯具前方突出的v字状。

从第1光源108出射的光从棒状部116d进入第1区域518f,但被弯曲部518e阻碍向第2区域518g的行进。从第3光源122出射的光从棒状部116e进入第2区域518g,但被弯曲部518e阻碍向第1区域518f的行进。第1区域518f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及第2区域518g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分别优选为45°以下。

如图10的(c)和图10的(d)所示,若点亮第3光源122则第2区域518g发光。由此,发挥第1的灯具功能。另外,如图10的(e)和图10的(f)所示,若点亮第1光源108则第1区域518f发光。由此,发挥第2的灯具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导光体512的发光区域随每种灯具功能而不同。

第1、第2的灯具功能如实施方式1和4的说明。即,例如第1光源108和第3光源122的一方为白色光源,另一方为琥珀色光源,发挥日间行车灯功能和转向信号灯功能。另外,例如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或者第3光源122而发挥尾灯功能,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或者第3光源122而发挥制动灯功。或者,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或者第3光源122而发挥示廓灯功能,通过点亮第1光源108或者第3光源122而发挥日间行车灯功。

另外,在棒状部116d、116e也可以连接有侧枝部120。通过使第2光源110的光入射该侧枝部120,能够在上述第1、第2的灯具功能的基础上,追加第3的灯具功能。第1~第3的灯具功能的组合,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组合,或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加以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并且这些组合、或者加以变形所得到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兼具被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的各自的效果。

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可以为前照灯。另外,板状部可以为圆盘状等四角形以外的形状。第1光源和第2光源的光,也可以经由反光器被反射而入射到棒状部或者侧枝部。在实施方式1-3中,棒状部也可以位于板状部的垂直方向上方。

另外,棒状部与板状部也可以不是一体成型品。这种情况,优选为在棒状部的周面中的朝向与板状部的侧面相反侧的区域上设置台阶等反射要素。在棒状部内行进的光,由反射要素向板状部的侧面反射,进入板状部。另外,侧枝部也可以不直接与连接在板状部(将其设为第1板状部)上的棒状部(将其设为第1棒状部)连接。例如,侧枝部与独立于第1棒状部的第2棒状部相连接,该第2棒状部与第1棒状部也可以与独立于第1板状部的第2板状部相连接。即,侧枝部、第2棒状部、第2板状部、第1棒状部以及第1板状部也可以为按该顺序排列的形状。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车辆用灯具,108第1光源,110第2光源,112、312、512导光体,116、116d、116e棒状部,118、318、518板状部,119光扩散材料,120侧枝部,312a第1部位,312b第2部位。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车辆用灯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