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9807发布日期:2018-10-09 20:1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人们知道如下前照灯控制系统(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5-67294号),其包括:障碍物检测器,其检测前方障碍物;车速传感器,其感测车速;灯,其光轴方向可以改变;以及控制单元,其根据由障碍物检测器检测的障碍物和由车速传感器检测的车速来控制灯的光轴方向的改变。

如果包括灯的前照灯单元配备有与灯并排的雷达等障碍物检测器,则可能导致前照灯单元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诸如雷达等的障碍物检测器可能通过作为车辆设计表面的外部壳体暴露于外部。结果,车辆的外观可能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如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所述前照灯装置可以抑制前照灯单元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大并且可以抑制车辆外观的损害。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包括:可见光源,其照射可见光以提供车辆前侧处的视野;检测光源,其照射检测障碍物的检测光;mems镜,其能够在第一角度和不同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之间改变,所述mems镜在所述第一角度将从所述可见光源照射的可见光朝向所述车辆前侧反射,并且所述mems镜在所述第二角度将从所述检测光源照射的检测光朝向所述车辆前侧反射;以及光接收元件,其接收已经到达障碍物并且由所述障碍物反射的反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布置在第一角度的mems镜将用于确保车辆前侧处的视野的可见光朝向车辆前侧反射并照射,并且布置在与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的mems镜将用于检测障碍物的检测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并照射。因此,与可见光源和检测光源并排设置在前照灯单元中并直接地照射可见光和检测光的结构相比,抑制了前照灯单元的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的增大,并且抑制了车辆外观的损害。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一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沿车辆前后方向观看的正视图中,可见光源和检测光源安置在mems镜的上方和下方以将mems镜夹在中间。

例如,如果可见光源和检测光源二者都布置在mems镜的上侧或下侧,则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因此,如果在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打开检测光源并且照射检测光的同时驾驶员错误地打开可见光源,则至少一些可见光由mems镜直接反射,可见光泄漏到车辆的前侧,从而可能存在诸如迎面驶来的车辆或前方车辆晃眼的问题。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因为可见光源和检测光源布置在mems镜的上方和下方,将mems镜夹在中间,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差异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如果在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打开检测光源并且照射检测光的同时驾驶员错误地打开可见光源,则可见光不由mems镜直接反射,没有可见光泄漏到车辆的前侧。结果,抑制迎面而来的车辆或前方车辆的晃眼的问题。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根据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还包括凹面反射镜,所述凹面反射镜将由可见光源照射的可见光反射到mems镜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从可见光源照射的可见光由凹面反射镜反射并由mems镜反射。因此,与未设置凹面反射镜的结构相比,使在mems镜上照射的可见光更有效地聚光。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根据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还包括折回反射镜,所述折回反射镜反射已经照射到所述mems镜上并且由所述mems镜反射的反射光,所述折回反射镜将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在反射光照射在mems镜上并由mems镜反射之后,反射光进一步由折返反射镜反射并照射到光接收元件上。因此,与未设置折回反射镜的结构相比,优良地确保用于安置光接收元件的空间。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四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聚光透镜布置在折回反射镜和光接收元件之间,聚光透镜将待反射到光接收元件的反射光聚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将待照射在光接收元件上的反射光聚光的聚光透镜布置在折回反射镜和光接收元件之间。因此,与未设置聚光透镜的结构相比,照射在光接收元件上的反射光有效地聚光。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可见光源、检测光源和mems镜由单个散热器保持。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可见光源、检测光源和mems镜由单个散热器保持。因此,与可见光源、检测光源和mems镜由各自分离的散热器保持的结构相比,可见光源、检测光源和mems镜的各自定位更加容易。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一方案至第六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从可见光源照射可见光时,所述mems镜不通电并布置在第一角度;并且在从检测光源照射检测光时,mems镜通电并布置在第二角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当要从可见光源照射可见光时,mems镜不通电并布置在第一角度,并且当要从检测光源照射检测光源时,mems镜通电并布置在第二角度。即,在夜间行驶期间,从可见光源照射可见光,并且在照射可见光的同时mems镜不通电。因此,在夜间行驶期间,可以节省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的电力。而且,在白天行驶期间,如果可见光源关闭,mems镜通电,并且从检测光源持续照射检测光,障碍物的检测精度提高。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七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从可见光源照射可见光的时间,mems镜的遮光区域通电并布置在第二角度,在遮光区域不需要向车辆前侧反射可见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当从可见光源照射可见光时,mems镜的不需要朝向车辆前侧的反射的遮光区域通电并布置在第二角度。因此,只有在确保车辆前侧的视野所需的最小区域处由mems镜照射可见光。结果,抑制了具有过度可见光的迎面而来的车辆或前方车辆的晃眼问题。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七方案或第八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从检测光源照射检测光的照明持续时间短于人类能够辨别的持续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从检测光源照射检测光的持续时间短于人类能够辨别的持续时间。因此,在夜间行驶期间,人类的眼睛不会注意到可见光源熄灭。因此,可以确保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请注意,人类能够辨别的持续时间大约为10ms(100hz)。

在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根据第七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中,“在从可见光源照射可见光时”包括“在采用自动驾驶模式时”。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可见光源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持续关闭。因此,在夜间行驶在自动驾驶模式期间,可以节省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的电力。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可以抑制前照灯单元的尺寸增大,并且可以抑制车辆外观的损害。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可以抑制诸如迎面而来的车辆、前方车辆等的晃眼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可以将要照射到mems镜的可见光有效地聚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可以很好地保证光接收元件的安置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可以将照射在光接收元件上的反射光有效地聚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可以便于可见光源、检测光源和mems镜的各自定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在夜间行驶期间可以节省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的电力。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可以抑制由具有过度可见光造成的迎面而来的车辆、前方车辆等的晃眼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可以保证在夜间行驶期间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可以在以自动驾驶模式的夜间行驶期间节省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的电力。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表示装备有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车辆的正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x-x切割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结构。

图3a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可见光源打开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b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检测光源打开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夜间行驶时的可见光源、检测用光源以及mems镜的开闭持续时间的图表。

图4b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mems镜的遮光区域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第一变型例的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和

图6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的第二变型例的与图2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涉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方便描述,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的箭头“上”(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前”(fr)表示车辆前方,并且箭头“右”(rh)表示车辆右方。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表示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以及沿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如图1所示,车辆12在左右配备有一对前照灯单元14,用于确保车辆12的前侧的视野。即,前照灯单元14r布置在车辆12的前端部的右侧端部,前照灯单元14l布置在车辆12的前端部的左侧端部。前照灯单元14r和14l构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左右对称。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在右侧的前照灯单元14r而未给出在左侧的前照灯单元14l的描述。在右侧的前照灯单元14r包括构成前照灯单元14r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部的近光单元16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部的远光单元18。

近光单元16配置为将可见光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的路面的近光配光区域。远光单元18在相对于由近光单元16照射的近光配光区域的斜上前侧的远光配光区域照射可见光。

近光单元16和远光单元18具有彼此基本相同的结构。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在远光单元18处采用用于车辆10的前照灯装置的构造为例。相应地,下面描述远光单元18。

如图2所示,远光单元18包括散热器20,散热器20用作消散由下面描述的可见光源30等产生的热量的散热构件。散热器20固定至远光单元18的壳体(未图示)。散热器20由具有高导热率的铝合金形成为块状,所述块状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看的侧剖视图中形成为前侧开口的大致“u”字形。换句话说,散热器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比散热器20的中间部更向前侧突出。

散热器20的下端部是底部22。倾斜表面22a形成在底部22的前表面的上侧。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看的侧视图中,倾斜表面22a朝向前方向下倾斜。可见光源30布置在(固定至)倾斜表面22a。可见光源30具有多个高强度光源,诸如发光二极管(led)、卤素灯、放电灯、半导体激光器(激光二极管(ld))等。可见光源30电连接至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因此,可见光源30配置为通过驾驶员的两个开关操作和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来打开和关闭。

凹面反射镜32布置为与散热器20的底部22的前侧成预定倾斜角度。凹面反射镜32将从可见光源30照射的可见光朝向上后侧斜向地反射。凹面反射镜32形成为板状且弯曲为向前侧突出。凹面反射镜32的后表面用作具有凹面形状的反射面33。凹面反射镜32和散热器20的底部22由构成车辆12的前端部的保险杠罩15(参照图1)从前侧覆盖。

散热器20的中间部是中间部24。mems(微机电系统)反射镜50布置在中间部24处。通过凹面反射镜32的反射面33斜向上后侧反射并聚光的可见光照射在mems镜50。照射到mems镜50的可见光被向前侧反射。mems镜50配置为还能够反射来自后述的检测用光源40的红外光。下面详细描述mems镜50的具体构造。

由树脂制成的透镜保持部34一体地设置在凹面反射镜32的上侧。透镜保持部34保持透镜36,由mems镜50反射的可见光透过透镜36。透镜保持部34形成为光轴方向沿前后方向的大致管状。透镜保持部34的下侧后端部结合到凹面反射镜32的上部的前表面。透镜36由透镜保持部34保持。

即,突出部38一体形成在透镜36的沿光轴方向的中部处。突出部38沿透镜36的周向(整个周向)沿透镜36的直径方向突出。透镜36从前侧插入透镜保持部34,并且在突出部38抵靠透镜保持部34的前端部的状态下固定。因此,透镜36构造成布置在mems镜50的前侧且透镜36的光轴和mems镜的光轴匹配。在沿车辆宽度方向观看的侧视图中,透镜36的前表面36a形成为朝向前侧突出的曲面形状。

散热器20的上端部是上部26。用作折返反射镜的半透明反射镜42以预定的倾斜角度(斜下地朝向后侧)布置(固定)在上部26的前端下部。凹部28形成在半透明反射镜42的背侧(斜上前侧)的上部26。照射作为检测光的红外光的检测光源40布置(固定)在凹部28中。检测光源40布置成与半透明反射镜42平行(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布置)。

检测光源40电连接到控制单元。即,检测光源40配置为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来打开和关闭。光接收元件44布置在(固定到)相对于mems镜50位于上侧的中间部24的上部。光接收元件44接收由半透明反射镜42反射的红外光。光接收元件44也电连接到控制单元。

mems镜50包括镜主体部54和支撑镜主体部54的支撑部52。支撑部52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并固定于散热器20的中间部24的前表面。镜主体部54支撑在支撑部52的前表面。镜主体部54由二维排列的多个微型可动镜(未图示)构成。多个微型可动镜通过半导体工艺形成在半导体基体上。

控制单元电连接到镜主体部54,形成如下配置:微型可动镜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来驱动。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微型可动镜(镜主体部54)不由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来驱动的状态(即,微型可动镜未通电并且其角度不改变)是mems镜50的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镜主体部54的)每个微型可动镜具有第一角度。(在图3a中,布置在第一角度的微型可动镜中的一个放大,该微型可动镜是微型可动镜55)。

当微型可动镜(镜主体部54)具有该第一角度时,已经从可见光源30照射并由凹面反射镜32反射和聚光的可见光照射到mems镜50(镜主体部54)并且由mems镜50(镜主体部54)反射,从后向前透过透镜36,并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因此,用可见光来照射车辆12的前侧的远光配光区域。

相比之下,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来驱动微型可动镜(镜主体部54)(即,微型可动镜通电且其角度改变)的状态是mems镜50的打开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镜主体部54的)各微型可动镜具有与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在图3b中,布置在第二角度的微型可动镜中的一个被放大,该微型可动镜即微型可动镜55)。

当微型可动镜(镜主体部54)具有该第二角度时,从检测光源40照射并透过半透明反射镜42的红外光照射到mems镜50(镜主体部54)并由其反射,从后向前透过透镜36,并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

当从后向前透过透镜36并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的红外光遇到障碍物(例如行人;附图中未示出)并由其反射(变成反射光)时,反射光从前向后透过透镜36,照射到mems镜50(镜主体部54),并由mems镜50(镜主体部54)朝向半透明反射镜42反射。

已经由mems镜50(镜主体部54)反射并朝向半透明反射镜42照射的红外光(反射光)由半透明反射镜42反射并且照射在光接收元件44上。即,已经从检测光源40照射且到达障碍物并由其反射的红外光(反射光)由光接收元件44检测。由此,形成如下配置:在所述配置中,能够通过控制单元检测布置在车辆12的前侧的障碍物等。

现在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10的操作。

如图3a所示,在车辆12(参见图1)的夜间行驶期间,可见光源30通过驾驶员的开关操作而打开。因此,从可见光源30照射的可见光v1由凹面反射镜32的反射面33反射和聚光,并且照射在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mems镜50(多个微型可动镜)的镜主体部54处于微型可动镜未通电的关闭状态。因此,微观可动反射镜布置在第一角度。

照射到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上的可见光v2由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反射并被朝向前侧引导,并且从后向前透过透镜36。因此,在车辆12的前侧的远光配光区域照射可见光v3。

此时,如图4b中的斜线所示,优选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使构成遮光区域s内的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的多个微型可动镜中的一部分通电。(遮光区域s是不需要朝向车辆前侧照明可见光的区域,并且是例如镜主体部54的周缘区域)。因此,遮光区域s中的微型可动镜布置在第二角度(或者可选角度可接受,只要其与第一角度不同即可)。

因此,仅在确保车辆12的前侧的视野所需的最小区域处由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照射可见光。因此,可以抑制具有过度可见光的迎面而来的车辆、前方的车辆等的晃眼问题。

在车辆12的夜间行驶期间,当要检测车辆12的前侧是否存在障碍物(行人是否存在)时,mems镜50(许多微型可动镜)的镜主体部54是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来通电并进入打开状态。由此,镜主体部54布置在第二角度。

另外,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可见光源30关闭并且检测光源40打开。因此,如图3b中的实线所示,从检测光源40照射的红外光f1透过半透明反射镜42并照射在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

此时,因为镜主体部54布置在第二角度,所以照射到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的红外光f1由反射镜50的mems镜主体部54反射并被朝向前侧指引,并从后向前透过透镜36。由此,红外线f2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

如图3b中的虚线所示,如果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的红外光f2遇到障碍物(其可能是行人)并由其反射,红外光变成反射光c1并入射在透镜36的前表面36a。入射到透镜36的前表面36a的反射光c1从前向后透过透镜36,照射到布置在第二角度的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并由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朝向半透明反射镜42反射。

朝向半透明反射镜42反射的反射光c2由半透明反射镜42再次反射并朝向光接收元件44照射。因此,已经从检测光源40照射并且到达障碍物且由其反射的红外光(反射光c3)由光接收元件44检测。因此,可以由控制单元检测布置在车辆12的前侧的障碍物(可以是行人)。当光接收元件44接收到红外光(反射光c3)或经过了预定持续时间时,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检测光源40关闭,可见光源30打开。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检测光源40照射红外光的照明持续时间(检测光源40打开并且检测光的持续时间)是短于人类可辨别的持续时间的短暂持续时间(大约10ms(100hz))。为了更具体地描述,例如,如图4a所示,设定每100ms检测一次障碍物,可见光源30打开的持续时间是95ms,并且检测光源40打开并检测光的持续时间是5ms(200hz)。因此,在夜间行驶期间,人类的眼睛不会注意到可见光源30熄灭。因此,可以确保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

当从可见光源30照射可见光时,mems镜50(遮光区域s以外)的镜主体部54(多个微型可动镜)不通电(即,断电)并且布置在第一角度。当从检测光源40照射红外光时,镜主体部54通电并布置在第二角度。

即,在夜间行驶期间,从可见光源30照射可见光,并且在照射可见光的同时,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不通电。因此,在夜间行驶期间,可以节省安装在车辆12中的电池的电力。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看的正视图中,可见光源30和检测光源40布置在mems镜的上方和下方,将mems镜50夹在中间。如果例如可见光源30和检测光源40都布置在mems镜50的上侧或下侧,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几乎没有差别。

因此,在下面将要描述的夜间行驶等期间,当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打开检测光源40并且照射红外光时,如果驾驶员错误地打开了可见光源30,至少一些可见光会由mems镜50直接反射,可见光会泄漏到车辆12的前侧,并且可能存在诸如迎面驶来的车辆或前方车辆的晃眼的问题。

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因为可见光源30和检测光源40布置在mems镜50的上方和下方以将mems镜50夹在中间,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差异可以相对较大。因此,如果当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而打开检测光源40并且照射红外光时驾驶员错误地接通可见光源30,则可见光不由mems镜50直接反射,并且可见光都不泄漏到车辆12的前侧。

结果,可以抑制迎面而来的车辆或前方车辆的晃眼的问题。当驾驶员打开可见光源30之后经过了一定持续时间时,由控制单元确定开关操作是重要的(即,夜间行驶),检测光源40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而关闭,并且mems镜50布置在第一角度。即,可见光照射在车辆12的前侧的远光配光区域。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10的前照灯装置中,可见光源30和检测光源40设置成在前照灯单元14(远光单元18)中竖直(上下)排列,并且照射由mems镜50反射的可见光或红外光。因此,与将可见光源30和检测光源40设置成水平(左右)排列且直接照射可见光和红外光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前照灯单元14(远光单元18)的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尺寸的增大,并且可以抑制车辆12的外观(设计)受损。

可见光源30、检测光源40、mems镜50和光接收元件44由单个散热器20一体地保持。因此,与可见光源30、检测光源40、mems镜50和光接收元件44由各自分离的散热器20保持的结构相比,可见光源30、检测用光源40、mems镜50以及光接收元件44安装入远光单元18的特性是好的,并且都可以抑制每个的错误定位。即,可以促进可见光源30、检测光源40、mems镜50和光接收元件44的相应的定位。

从可见光源30照射的可见光由凹面反射镜32反射和聚光并照射到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上。因此,与未设置凹面反射镜32的结构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使在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照射的可见光聚光。

由障碍物反射、通过透镜36的前表面36a入射、从前向后透过透镜36并照射到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上的反射光由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反射,并且随后由半透明反射镜42反射并照射到光接收元件44上。因此,光接收元件44的布置位置的自由度可以大于没有设置半透明反射镜42的结构,并且能够良好地确保在散热器20上配置光接收元件44的空间。

如图5(第一变型例)所示,聚光透镜46(反射光控制透镜)可以布置在半透明反射镜42和光接收元件44之间。聚光透镜46使在光接收元件44处照射的反射光(红外光)聚光。因此,与聚光透镜46未布置在半透明反射镜42和光接收元件44之间的结构相比,在光接收元件44处照射的反射光(红外光)可以有效地聚光,从而可以改善障碍物(行人)的检测性能。

折回反射镜不限于半透明反射镜42。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使用普通的镜48。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光源40例如布置在镜48的下侧即可(第二变型例)。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光源40布置在镜48的中央部的结构也是可能的。

在车辆12的白天行驶期间,由于不需要打开可见光源30,可以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将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持续布置在第二角度,并且可以通过检测光源40使红外光持续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因此,在车辆12的白天行驶期间,能够改善障碍物(行人)的检测性能。

如果车辆12是自动驾驶车辆,则当车辆12处于没有驾驶员驾驶的自动驾驶模式时,在夜间行驶期间以及在白天行驶期间都不需要打开可见光源30。即,在自动驾驶模式期间,通过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将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持续布置在第二角度,并且仅红外光通过检测光源40持续照射到车辆12的前侧。结果,可以节省安装在自动驾驶车辆中的电池的电力。

在这些情况下,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多个微型可动镜)持续布置在第二角度。因此,与上述车辆12的夜间行驶不一样,镜主体部54不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频繁变化(例如,每100ms一次)。因此,可以抑制mems镜50(即,镜主体部54)的耐久性(寿命)的劣化。

在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10。然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10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合适的设计修改。例如,检测的光不限于红外光。

此外,散热器20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形状。在图6所示的镜48布置在检测光源40的上侧的模式中,也可以设置图5所示的聚光透镜46。也可以是如下构造: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42和镜48,并且例如,光接收元件44在散热器20的上部26的前端下部处设置有彼此上下排列的检测光源40。

即,可以是如下配置:反射光为直接由光接收元件44检测,而不是在半透明反射镜42、镜48等处再次反射由mems镜50的镜主体部54反射的反射光。而且,光接收元件44不需要一体地保持在散热器20处。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10不限于将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10应用于远光单元18的构造。将用于车辆的前照灯装置10应用于近光单元16的配置是可以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