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7663发布日期:2018-08-10 19:3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施工的可携带式照明装置,特别是一种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既能够固定在人体肩膀上,也能够安放在地下施工场地,照明灯头与灯体卡槽式连接,使用灵活方便,适合各种地下管道内或大型设备间的维修施工作业场合。



背景技术: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包括地下工程的建设,如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库房的建设,还包括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如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管道设施的建设维修等;由于地下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大部分在地下进行,因此照明装置是地下工程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现有的大型照明装置都是固定搭建,适合于大型地下工程,不适合日常的工程检修,小型的照明装置虽能够随身携带,但是有的照明装置需要手持使用,不便于检修人员作业,有的照明装置虽能够固定在人体头部,但不能够灵活使用,照亮的空间范围受限,现有照明装置的灯头与灯体一般固定连接,灯头不能够在立体空间中360度旋转使用,不便于地下狭窄空间或大型设备部件之间的维修。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694889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探照灯,该装置包括灯体、灯杯和灯罩,灯体包括主体部和提手部,灯杯包括一体成型的碗状部和凸缘部,凸缘部与灯体连接,碗状部置于主体部内,灯罩与主体部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并固定灯杯,该装置防水效果好,但是在进行地下作业需要手持,不方便工作人员作业,照明灯头与提手部一体设置,灯头不能在立体空间内自由旋转,不能够灵活适应复杂的地下检修环境;公开号为cn2056062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形手提式照明灯,其主要包括灯体、面罩和灯板,其中面罩呈杯状,面罩与灯体盖合,灯板位于面罩内,面罩通过螺纹卡口与灯体连接,灯体顶部设有柱状灯槽柱,灯槽柱通过底部设有卡柱卡接在灯体上,灯槽柱侧面环形设有若干灯槽,灯板插接在所述卡槽中,该照明灯能够圆周式范围性照明,给一定空间提供光线,但不适合地下检修作业,光线不能集中在一处,照射范围有限,且该装置需要手提,在地下检修过程中,不能固定在人的身体上,该照明灯有时无处可悬挂,这需要有人手持该装置帮助照明,增加人力成本。

总而言之,目前现有的小型照明装置需要手持,在地下作业时使用不便,若是让他人手持照明装置照明,则增加检修成本或降低检修效率,即便部分照明装置可固定在人体头部,但其稳定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灯头与灯体一般固定连接,不能够多方位旋转,灯头与灯体的距离固定,两者的距离不能够延长,在人手所不能及的地方,难以使用照明灯照明,无法有效的辅助地下检修作业的进行,因此设计一种适合地下检修工作中各种复杂情况的照明装置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针对现有照明装置在地下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手提、增加检修成本的缺点,以及普通照明装置灯头与灯体一体设置,不能够多方位旋转、难以伸缩等不足,在保证方便地下管道等检修人员使用的条件下,设计一种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灯体、灯头、固定带、灯头座、前支架、弹性垫、转轴孔、调节槽、后支架、支架座、调节钮、调节杆、旋转轴、电源、控制器、提手、金属蛇皮管、调光盘、卡槽座、卡槽孔、固定卡槽板、方孔、限位槽、活动卡槽板、弹簧、控制钮、钮槽、左后支架、右后支架、肩部支撑钩、钩槽和支架槽;其中灯头呈碗状结构,灯头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灯头的下端设置有灯头座,灯头座的底面呈平滑状的方形面,当灯头与灯体分离后,固定带能够将灯头捆绑在手臂或者固定在建筑物上;灯头的后端设置有卡槽座,卡槽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孔,灯头通过卡槽座与灯体的前端卡槽式连接;灯体呈圆柱状,灯体的前端设置有方孔,方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卡槽板,方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动卡槽板,固定卡槽板和活动卡槽板分别与两个卡槽孔相匹配,活动卡槽板镶嵌式安装在限位槽中,限位槽固定设置在灯体的前端;其中活动卡槽板成“凸”字型,活动卡槽板的后端与弹簧的前端刚性连接,弹簧的后端与限位槽的后端刚性连接,活动卡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钮,控制钮限位在限位槽的钮槽中,控制钮能够沿着钮槽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活动卡槽板从限位槽中伸出或者收缩;使用时,先后拉控制钮使弹簧压缩,将活动卡槽板收入限位槽中,然后将其中一个卡槽孔与固定卡槽板插卡式连接,最后松开控制钮,活动卡槽板与另一个卡槽孔插卡式连接,实现灯头与灯体的卡槽式连接;灯头的尾部与金属蛇皮管的前端刚性连接,具有弹性、可弯曲支撑结构的金属蛇皮管盘旋式安放在灯体中,当灯头与灯体分离后,金属蛇皮管从灯体中拉伸出,金属蛇皮管能够将灯头悬空支起,通过弯转金属蛇皮管,使灯头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多方位调整;金属蛇皮管的后端与控制器的前端刚性连接,金属蛇皮管的管状内芯部设置有电线,使灯头通过金属蛇皮管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的后端与电源电连接;控制器由调光盘控制,调光盘与控制器电连接,调光盘固定安装在灯体的上端,在调光盘的后侧设置有提手,提手采用镶嵌式设置在灯体的上部;灯体的下部与旋转轴的上端螺纹式连接,旋转轴的下端与支架座的上端转动式连接,旋转轴能够在水平面中360度旋转;支架座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架,前支架的上端与支架座转动式连接,前支架受调节钮控制,调节钮与前支架螺纹式连接,调节钮上固定设置有调节杆,通过旋转调节杆调整前支架的转动灵活度;位于支架座前端的调节钮设置在调节槽中,调节槽固定设置在支架座的前半部,调节槽中设置有转轴孔,前支架的转轴能够沿着转轴孔水平移动,位于支架座前端的调节钮能够伴随前支架的转轴在调节槽中水平移动;支架座的后端设置有后支架,后支架的上端与支架座转动式连接,后支架的转动灵活度受调节钮控制;后支架呈不规则的“u”字型,后支架由左后支架、右后支架、肩部支撑钩和钩槽组合而成,其中右后支架中设置有钩槽,右后支架的下端与肩部支撑钩的后端转动式连接,肩部支撑钩能够转动闭合到钩槽中;前支架和后支架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弹性垫,当灯体卡扣在人的肩部时,弹性垫能够缓和前支架与后支架对人体的压力;支架座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槽,前支架和后支架能够转动闭合到支架槽中。

本发明所述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将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从支架槽中展开,然后将支架座卡扣在人体肩膀上,调松调节钮,使前支架与后支架紧贴人的身体,调紧调节钮,最后将肩部支撑钩从钩槽中展开,肩部支撑钩卡扣在人体下腋部,调节调光盘,照明装置开启;当需要灯光近距离照明时,调节控制钮,活动卡槽板缩入限位槽中,使卡槽座从方孔中脱离,从而将灯头与灯体分离,手持灯头或者将灯头用固定带绑系在手臂上照明;当需要照明狭小空间时,将金属蛇皮管拉伸延长,灯头在金属蛇皮管的支撑下伸入狭小空间,通过弯转金属蛇皮管,实现照明装置的多个方位照明;灯体与旋转轴螺纹连接,使灯体与旋转轴能够拆卸分开,拆开后本装置能够当作普通手电筒用于照明。

本发明所述的调光盘呈圆盘状,其主要结构包括开关旋钮、零档位、弱光档位、中光档位和强光档位;其中零档位、弱光档位、中光档位和强光档位分别与控制器的对应端电连接,开关旋钮能够逆时针依次旋转至零档位、弱光档位、中光档位和强光档位四个档位,从而调整所述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光照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调光盘或采用长方体状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开关按钮、零档位、弱光档位、中光档位和强光档位;其中零档位、弱光档位、中光档位和强光档位分别与控制器的对应端电连接,开关按钮能够在零档位、弱光档位、中光档位和强光档位四个档位之间上下推动,从而调整所述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光照强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设计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主体结构合理,原理可靠,克服了现有设计需要手提、灯头不能够多方位旋转的缺陷,该装置能够固定在人体的肩部,不影响检修人员的检修工作,灯头与灯体卡槽式连接,能够拆卸分开,使用方便,并且灯头与电源通过金属蛇皮管连接,灯头能够360度多方位旋转,使本装置更具有灵活性,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种复杂的地下作业环境,特别适合于地下管网检修类小空间作业,使用便捷,应用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灯头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灯体前端的局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支架座展开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支架座闭合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圆盘状调光盘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长方体状调光盘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灯体1、灯头2、固定带3、灯头座4、前支架5、弹性垫6、转轴孔7、调节槽8、后支架9、支架座10、调节钮11、调节杆12、旋转轴13、电源14、控制器15、提手16、金属蛇皮管17、调光盘18、卡槽座29、卡槽孔30、固定卡槽板31、方孔32、限位槽33、活动卡槽板34、弹簧35、控制钮36、钮槽37、左后支架38、右后支架39、肩部支撑钩40、钩槽41和支架槽42;其中灯头2呈碗状结构,灯头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带3,灯头2的下端设置有灯头座4,灯头座4的底面呈平滑状的方形面,当灯头2与灯体1分离后,固定带3能够将灯头2捆绑在手臂或者固定在建筑物上;灯头2的后端设置有卡槽座29,卡槽座29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卡槽孔30,灯头2通过卡槽座29与灯体1的前端卡槽式连接;灯体1呈圆柱状,灯体1的前端设置有方孔32,方孔3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卡槽板31,方孔32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动卡槽板34,固定卡槽板31和活动卡槽板34分别与两个卡槽孔30相匹配,活动卡槽板34镶嵌式安装在限位槽33中,限位槽33固定设置在灯体1的前端;其中活动卡槽板34成“凸”字型,活动卡槽板34的后端与弹簧35的前端刚性连接,弹簧35的后端与限位槽33的后端刚性连接,活动卡槽板34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钮36,控制钮36限位在限位槽33的钮槽37中,控制钮36能够沿着钮槽37前后移动,从而控制活动卡槽板34从限位槽33中伸出或者收缩;使用时,先后拉控制钮36使弹簧35压缩,将活动卡槽板34收入限位槽33中,然后将其中一个卡槽孔30与固定卡槽板31插卡式连接,最后松开控制钮36,活动卡槽板34与另一个卡槽孔30插卡式连接,实现灯头2与灯体1的卡槽式连接;灯头2的尾部与金属蛇皮管17的前端刚性连接,具有弹性、可弯曲支撑结构的金属蛇皮管17盘旋式安放在灯体1中,当灯头2与灯体1分离后,金属蛇皮管17从灯体1中拉伸出,金属蛇皮管17能够将灯头2悬空支起,通过弯转金属蛇皮管17,使灯头2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多方位调整;金属蛇皮管17的后端与控制器15的前端刚性连接,金属蛇皮管17的管状内芯部设置有电线,使灯头2通过金属蛇皮管17与控制器15电连接,控制器15的后端与电源14电连接;控制器15由调光盘18控制,调光盘18与控制器15电连接,调光盘18固定安装在灯体1的上端,在调光盘18的后侧设置有提手16,提手16采用镶嵌式设置在灯体1的上部;灯体1的下部与旋转轴13的上端螺纹式连接,旋转轴13的下端与支架座10的上端转动式连接,旋转轴13能够在水平面中360度旋转;支架座10的前端设置有前支架5,前支架5的上端与支架座10转动式连接,前支架5受调节钮11控制,调节钮11与前支架5螺纹式连接,调节钮11上固定设置有调节杆12,通过旋转调节杆12调整前支架5的转动灵活度;位于支架座10前端的调节钮11设置在调节槽7中,调节槽7固定设置在支架座10的前半部,调节槽7中设置有转轴孔8,前支架5的转轴能够沿着转轴孔8水平移动,位于支架座10前端的调节钮11能够伴随前支架5的转轴在调节槽7中水平移动;支架座10的后端设置有后支架9,后支架9的上端与支架座10转动式连接,后支架9的转动灵活度受调节钮11控制;后支架9呈不规则的“u”字型,后支架9由左后支架38、右后支架39、肩部支撑钩40和钩槽41组合而成,其中右后支架39中设置有钩槽41,右后支架39的下端与肩部支撑钩40的后端转动式连接,肩部支撑钩40能够转动闭合到钩槽41中;前支架5和后支架9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弹性垫6,当灯体1卡扣在人的肩部时,弹性垫6能够缓和前支架5与后支架9对人体的压力;支架座10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架槽42,前支架5和后支架9能够转动闭合到支架槽42中。

本实施例涉及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将前支架5和后支架9分别从支架槽42中展开,然后将支架座10卡扣在人体肩膀上,调松调节钮11,使前支架5与后支架9紧贴人的身体,调紧调节钮11,最后将肩部支撑钩40从钩槽41中展开,肩部支撑钩40卡扣在人体下腋部,调节调光盘18,照明装置开启;当需要灯光近距离照明时,调节控制钮36,活动卡槽板34缩入限位槽33中,使卡槽座29从方孔32中脱离,从而将灯头2与灯体1分离,手持灯头2或者将灯头2用固定带3绑系在手臂上照明;当需要照明狭小空间时,将金属蛇皮管17拉伸延长,灯头2在金属蛇皮管17的支撑下伸入狭小空间,通过弯转金属蛇皮管17,实现照明装置的多个方位照明;本装置的灯体1与旋转轴13螺纹连接,灯体1与旋转轴13能够拆卸分开,拆开后本装置能够当作普通手电筒用于照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所述的调光盘18做进一步说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调光盘18呈圆盘状,其主要结构包括开关旋钮19、零档位20、弱光档位21、中光档位22和强光档位23;其中零档位20、弱光档位21、中光档位22和强光档位23分别与控制器15的对应端电连接,开关旋钮19能够逆时针依次旋转至零档位20、弱光档位21、中光档位22和强光档位23四个档位,从而调整实施例1所述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光照强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调光盘18或采用长方体状结构,如图7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开关按钮24、零档位25、弱光档位26、中光档位27和强光档位28;其中零档位25、弱光档位26、中光档位27和强光档位28分别与控制器15的对应端电连接,开关按钮24能够在零档位25、弱光档位26、中光档位27和强光档位28四个档位之间上下推动,从而调整实施例1所述的灯头可分离式照明装置的光照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