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组合导光体的LED球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4773发布日期:2018-09-07 23:1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组合导光体的led球泡灯,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炽灯是一种采用钨丝进行发热发光的灯,市场上有一种采用细长钨丝的白炽灯,该钨丝柔软可折叠成各种不同形状,形成各种形状的发光线,常用于当做装饰灯使用。但这种装饰灯光效低,能耗大且寿命短。随着led应用的普及,采用led灯条来代替钨丝已成了趋势,但led灯条的宽度较大,难以达到上述细钨丝的发光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导光体上雕刻细线,将led光源板发出的光导入到导光体中,雕刻的细线泛光产生细线状发光效果,从而达到类似细钨丝灯发光的效果。不过,这类灯存在着以下缺陷:导光体上雕刻细线需采用激光雕刻,难度大,速度慢,成本高,同时导光体出光端亮度较高,导致发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组合导光体的led球泡灯,利用多个导光体的组合在连接处形成细线状缝隙,无需采用激光雕刻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也使得导光体整体发光更加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组合导光体的led球泡灯,包括至少两个导光体,每个导光体与另外一个导光体相互对插,并且在对插处形成细线状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细线状缝隙为直线或者曲线或者折线或者直线、曲线、折线三者的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相互对插的导光体在对插处形成的细线状缝隙首尾相连。

进一步的,每个导光体的插接端面通过磨砂处理。

进一步的,led球泡灯还包括导光体连接件,每个导光体的下端均设有插槽,导光体通过插槽插接在导光体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体连接件上设有多个空槽,相邻空槽之间设有连接板,led球泡灯上的led灯珠安装在空槽底部,导光体下端的插槽插接在连接板处对导光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体的数量为两个,分为导光体主体和导光体插接体,导光体主体为柱状结构,导光体主体的外表面竖向间隔布设有向外凸起的插接部,相邻插接部的上端连接成一体,相邻插接部的下端不连接;导光体插接体为中空的柱状结构,导光体插接体的上部竖向间隔设有对插部,相邻对插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相邻对插部的上端分离,对插部的形状与相邻插接部之间的形状匹配;导光体插接体通过对插部与导光体主体相互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体的数量为三个,分为位于中部的导光体主体以及位于导光体主体两侧的两个导光体插接体;导光体主体为四边形棱柱结构,导光体主体的四个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设有向外凸起的插接部,相邻插接部的同一端连接成一体,相邻插接部的另一端分离;导光体插接体的断面呈现一端开口的三角形结构,导光体插接体的开口端两侧均横向间隔设有对插部,相邻的对插部靠近开口端分离,相邻对插部的另一端连接成一体,对插部的形状与相邻插接部之间的形状匹配;两个导光体插接体各自通过对插部与导光体主体相互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体的数量为三个,分为位于中部的导光体主体以及位于导光体主体两侧的两个导光体插接体;导光体主体为方形柱状结构,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个外表面上均设有横向蜿蜒的凸棱,凸棱的两侧形成相对凸棱内凹的插接部,导光体主体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个外表面为平面结构;两个导光体插接体均为三个面围合而成的半框结构,平行且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横向间隔布设的对插部,相邻对插部靠近开口端分离,相邻对插部的另一端连接成一体,两个导光体插接体分别通过各自的对插部插接在导光体主体的凸棱两侧;两个导光体插接体的中部平面上均设有细线状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高度相同,两个导光体均为三个面围合而成的半框结构,平行且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横向间隔布设的对插部,相邻对插部靠近开口端分离,相邻对插部的另一端连接成一体,两个导光体上的对插部错位排布并且通过对插部相互插接组合在一起;两个导光体的中部平面上均设有细线状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多个导光体相互插接形成细线状缝隙,由此来代替激光雕刻划线,同时在细线状缝隙两侧的接插面进行磨砂处理,光经过缝隙处时发生漫反射产生泛光,形成细发光线,此方案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企业与消费者的成本;并且通过缝隙对导光体内的光进行层层削弱,使得导光体出光端亮度降低,达到导光体整体发光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球泡灯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1导光体主体与导光体插接体构造图;

图3为图2中导光体主体与导光体插接体组合后构造图;

图4为实施例1导光体连接件构造图;

图5为实施例1底座构造图;

图6为实施例1导光体连接件与底座组装后构造图;

图7为实施例1泡壳安装于安装槽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导光体插接体与导光体主体构造图;

图9为图8中导光体主体与导光体插接体组合后构造图;

图10为实施例2导光体连接件与底座组装后构造图;

图11为实施例3导光体插接体与导光体主体构造图;

图12为图11中导光体主体与导光体插接体组合后构造图;

图13为实施例4导光体构造图;

图14为图13中导光体组合后构造图;

标号说明

泡壳1,组合导光体2,导光体主体21,插接部211,导光体插接体22,对插部221,细线状缝隙23,插接端面24,插槽25,凸棱26,导光体连接件3,连接板31,空槽32,led光源板4,驱动电源5,底座6,安装板61,宽口端62,窄口端63,灯头7,安装槽8,螺丝固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采用组合导光体的led球泡灯,如图1所示,该球泡灯包括泡壳1、多个导光体组合而成的组合导光体2、导光体连接件3、led光源板4、驱动电源5、底座6及灯头7。其中,底座6为喇叭管结构,上部为宽口端62,宽口端62形状为圆形,下部为窄口端63,窄口端63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灯头7安装在外螺纹上,宽口端62内设一中间开矩形孔的安装板61,安装板61下侧固定有驱动电源5,led光源板4对应位置设有相同的矩形孔,当led光源板4固定在安装板61上时,两个矩形孔重合,安装板61下方的驱动电源5通过矩形孔与led光源板4电连。led光源板4上方固定有导光体连接件3,导光体连接件3用于固定组合导光体2。为保证导光体连接件3、led光源板4、安装板61,三个部件上相应位置均设有螺丝固定孔9,螺钉依次穿过导光体连接件3、led光源板4、安装板61的螺丝固定孔9,将三者紧固在一起。

本发明旨在通过至少两个导光体的相互对插组合在一起,并在对插处形成细线状缝隙23,从而实现细线状发光的效果。细线状缝隙23可以是直线、可以是波浪形曲线,也可以是锯齿状折线,还可以是由直线、曲线、折线三者的任意组合而成。所形成的细线状缝隙23可以为多段式,也可以是由首尾相连而成的整条缝隙。其中,导光体以及组合导光体2的结构可采用不同形式构成,以下通过不同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导光体2为圆柱体结构,组合方式为纵向插接式,是由一个导光体主体21和一个导光体插接体22组成。导光体主体21为圆柱体结构,外表面通过注塑形成竖向间隔布设且向外凸起的三角形接插部211,相邻的插接部211的上端连接成一体,相邻的插接部211的下端不连接,导光体主体21的下部设有插槽25,用于导光体主体21与导光体连接件3的连接。导光体插接体22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导光体插接体22的上部竖向间隔设有对插部221,相邻的对插部221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相邻的对插部221的上端分离形成供插接的间隙,对插部221的形状为三角形,与导光体主体21相邻插接部211之间的形状匹配,导光体插接体22的下部也设有插槽25,同样方便与导光体连接件3的连接。通过插接部211与对插部221的相互插接,形成一个组合导光体2。在接插处形成首尾相连的细线状缝隙23,本实施例细线状缝隙23为锯齿型,并对细线状缝隙23两侧的插接端面24进行磨砂处理(即对导光体主体21上插接部211的端面以及导光体插接体22上的对插部221的端面分别磨砂)。磨砂后,当led的光经过组合导光体2缝隙两侧的磨砂面时,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后使细线状缝隙23处泛光,发出细发光线。

本实施例中的导光体连接件3为两个同心圆柱体,圆柱体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31间隔形成多个空槽32,led光源板4上的灯珠安装在空槽32底部,保证了光能从空槽32射出,并将光线导入导光体。导光体主体21和导光体插接体22均通过各自的插槽25插接在连接板31处固定。导光体连接件3的外侧面与底座6宽口端62的内表面之间留有安装槽8,泡壳1开口端安装在安装槽8中,从而将泡壳1固定在底座6上。

由于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空槽32导入到组合导光体2中,当光经过细线状缝隙23的磨砂面时,发生漫反射,使光在缝隙处泛光形成细发光线,同时缝隙对组合导光体2内的光线进行了削弱,大大降低了组合导光体2出光端的亮度,使球泡灯的亮度整体更加均匀。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合导光体2、导光体连接件3、底座6三者构造上的改变,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组合导光体2的组合方式为横向插接式,导光体的数量为三个,分为位于中部的导光体主体21以及位于导光体主体21两侧的两个导光体插接体22;导光体主体21为四边形棱柱结构,导光体主体21的四个外表面上横向间隔布设有向外凸起的三角形插接部211,相邻插接部211的同一端连接成一体,相邻插接部211的另一端分离,导光体主体21的下部同样设有插槽25。导光体插接体22的断面呈现一端开口的三角形结构,导光体插接体22的开口端两侧均横向间隔设有三角形对插部221,相邻的对插部221靠近开口端分离,相邻对插部221的另一端连接成一体,对插部221的形状与相邻插接部211之间的凹部形状匹配;两个导光体插接体22各自通过对插部221与导光体主体21的外表面相互插接。

本实施例导光体连接件3为两个同心立方体,立方体之间通过设置连接板31形成多个空槽32,led光源板4上的灯珠安装在空槽32底部,保证了光能从空槽32射出,从而将光导入导光体,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原理上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组合导光体2构造上的变化,如图11至12所示。本实施例组合导光体2的组合方式为横向插接式,导光体的数量为三个,分为位于中部的导光体主体21以及位于导光体主体21两侧的两个导光体插接体22;导光体主体21为方形柱状结构,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个外表面上均设有横向折弯的凸棱26,凸棱26的两侧形成相对凸棱26内凹的三角形插接部211,导光体主体21的另一组相对的两个外表面为平面结构。两个导光体插接体22均为三个面围合而成的半框结构,平行且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横向间隔布设的三角形对插部221,相邻对插部221靠近开口端分离形成空隙,相邻对插部221的另一端连接成一体,两个导光体插接体22分别通过各自的对插部221插接在导光体主体21的凸棱26两侧。两个导光体插接体22位于中部的平面上设有横向连续的细线状缝隙23。当组合导光体2拼接后,组合导光体2四个面上都有锯齿形的细线状缝隙23,且每个面上的缝隙都通过磨砂处理。使得经过缝隙的光在磨砂面处发生漫反射,形成细发光线,多条细发光线交汇相连形成锯齿波形发光线,其余同实施例2。

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原理上与实施例2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组合导光体2构造上的变化,如图13至14所示。本实施例组合导光体2的组合方式为横向插接式,导光体的数量为两个并且高度相同,两个导光体均为三个面围合而成的半框结构,平行且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横向间隔布设的三角形对插部221,相邻对插部221靠近开口端分离,相邻对插部221的另一端连接成一体,两个导光体上的对插部221错位排布并且通过对插部221相互插接组合在一起。两个导光体的中部平面上均设有横向连续的细线状缝隙23,当两个导光体插接组合后,形成的组合导光体2四个面均有锯齿型的细线状缝隙23,其余同实施例2。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改变组合导光体2细线状缝隙23形成的形状,增加或减少导光体的数量。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