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帕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7380发布日期:2018-11-09 19: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帕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帕灯组件。

背景技术

帕灯英文简称为par灯,英文全称是parabolicaluminumreflector,帕灯用途极其广泛,主要应用在迪厅、舞厅、酒吧、夜总会及各种大型表演场地,现有技术中的帕灯都是通过将一个白炽灯安装在帕灯壳筒内,无法改变帕灯的出光角度、发光颜色及发光亮度,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帕灯组件,控制组件调控灯珠的发光强度及发光频率,进而改变整个帕灯的亮度及光线颜色,驱动组件驱动透镜靠近或远离灯珠,利用透镜改变灯珠射出透镜之后的出光角度,进而改变整个帕灯的照射角度,提升帕灯的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式帕灯组件,包括独立设置的灯芯单元,灯芯单元用于装设至外界的帕灯壳筒内;所述灯芯单元包括灯筒,设置于灯筒的控制组件、灯珠及驱动组件,活动设置于灯筒的透镜,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透镜靠近或远离灯珠,控制组件与灯珠电性连接,灯珠发出的光穿经透镜射出灯筒;控制组件用于调控灯珠的发光强度及发光频率,透镜用于调控灯珠射出灯筒的出光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灯芯单元还包括灯座及风扇,控制组件经由灯座装设于灯筒,灯珠及风扇均装设于灯座,控制组件与风扇电性连接;所述灯座包括座体及框体,灯筒、框体连接于座体,控制组件装设于框体;框体设有贯穿框体的通孔,风扇位于通孔内;座体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连接的多个肋条,多个肋条位于主体的同一侧,多个肋条之间具有间隙,主体设有贯穿主体的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与多个肋条之间的间隙连通;肋条显露于通孔内,控制组件与框体之间设有第二透气孔,第二透气孔经由通孔与多个肋条之间的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灯座还包括装设于框体的固定板,固定板显露于通孔内,第二透气孔位于固定板与框体之间,控制组件装设于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板体及与板体连接的多个隔条,多个隔条位于板体的同一侧,隔条显露于通孔内,控制组件装设于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灯芯单元还包括防护镜片,防护镜片设置于灯筒,透镜位于灯珠及防护镜片之间,灯珠发出的光穿经透镜、防护镜片射出灯筒;灯筒的一端设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支撑块围绕灯筒的中心轴线设置,多个支撑块抵触外界的载物台以防止载物台接触防护镜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灯筒的丝杆、设置于灯筒的导杆及驱动电机、螺接于丝杆外侧的螺母、连接于螺母的支架,驱动电机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支架滑动设置于导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丝杆转动,透镜设置于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用于连接丝杆的一端,丝杆的另一端设有突伸出灯筒的捏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装设于框体的壳体,装设于壳体的控制芯片、显示件及触发按钮,壳体连接有便于使用者抓持的环体,灯珠、显示件及触发按钮分别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触发按钮经由控制芯片调控灯珠的运行参数,显示件用于显示灯珠的运行参数。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肋条围绕座体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框体遮盖第一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还连接有分割肋,分割肋位于相邻的两个肋条之间,分割肋与相邻的两个肋条之间均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帕灯的使用过程中,控制组件调控灯珠的发光强度及发光频率,进而改变整个帕灯的亮度及光线颜色,驱动组件驱动透镜靠近或远离灯珠,利用透镜改变灯珠射出透镜之后的出光角度,进而改变整个帕灯的照射角度,提升帕灯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座体、框体及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座体、框体及固定板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灯芯单元2—灯筒3—控制组件

4—灯珠5—驱动组件6—透镜

7—灯座8—风扇9—座体

11—框体12—通孔13—主体

14—肋条15—第一透气孔16—第二透气孔

17—固定板18—板体19—隔条

21—防护镜片22—支撑块23—丝杆

24—导杆25—驱动电机26—支架

27—捏持部28—壳体29—控制芯片

31—显示件32—触发按钮33—环体

34—分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式帕灯组件,包括独立设置的灯芯单元1,即灯芯单元1包括多个零件,灯芯单元1经由多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单元,灯芯单元1作为一个独立单元一次性装设到外界的帕灯壳筒(图中未示出)内;所述灯芯单元1包括灯筒2,设置在灯筒2上的控制组件3、灯珠4及驱动组件5,活动设置在灯筒2上的透镜6,优选地,透镜6滑动设置在灯筒2内,利用灯筒2保护透镜6,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透镜6靠近或远离灯珠4,控制组件3与灯珠4电性连接,灯珠4发出的光穿经透镜6射出灯筒2;控制组件3用于调控灯珠4的发光强度及发光频率,透镜6用于调控灯珠4射出灯筒2的出光角度。

在帕灯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者利用控制组件3调控灯珠4的发光强度及发光频率,进而改变整个帕灯的亮度及光线颜色;使用者利用驱动组件5驱动透镜6靠近或远离灯珠4,利用透镜6改变灯珠4射出透镜6之后的出光角度,进而改变整个帕灯的照射角度,提升帕灯的使用性能。

所述灯芯单元1还包括灯座7及风扇8,风扇8用于对灯芯单元1进行散热,控制组件3经由灯座7装设在灯筒2上,灯珠4及风扇8均装设在灯座7上,控制组件3与风扇8电性连接,控制组件3用于调控风扇8的转速;所述灯座7包括座体9及框体11,灯筒2、框体11分别连接在座体9上,座体9装设在灯筒2的一端上,座体9位于框体11与灯筒2之间,框体11、灯筒2分别安装在座体9的两端上,控制组件3装设在框体11远离座体9的一端上;框体11上设置有贯穿框体11的通孔12,风扇8位于通孔12内,优选地,风扇8安装在框体11上;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座体9包括主体13及与主体13连接的多个肋条14,座体9为一体式构造,多个肋条14位于主体13的同一侧,多个肋条14之间具有间隙,多个肋条14彼此间隔设置,较佳地,肋条14之间不直接接触,主体13设有贯穿主体13的第一透气孔15,第一透气孔15与多个肋条14之间的间隙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孔15呈弧形,第一透气孔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透气孔15围绕座体9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肋条14显露于通孔12内,控制组件3与框体11之间设有第二透气孔16,第二透气孔16经由通孔12与多个肋条14之间的间隙连通。

在帕灯的使用过程中,灯珠4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或扩散至座体9及灯筒2,控制组件3运行时也会产生热量,其中灯珠4传递到灯座7上的热量为帕灯主要的发热原因,控制组件3调控风扇8转动,转动的风扇8使得空气沿第一透气孔15、多个肋条14之间的间隙、通孔12、第二透气孔16所形成的路径流动,流动的空气同时带走灯筒2、座体9、框体11、控制组件3上的热量,提升帕灯的散热效率,延长帕灯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座体9、框体11、灯筒2均采用铝合金制成,在保证帕灯足够硬度的前提下,利用铝合金的高导热性辅助提升散热效率。

所述灯座7还包括装设在框体11上的固定板17,固定板17大致呈平板状,固定板17显露于通孔12内,第二透气孔16位于固定板17与框体11之间,即固定板17与框体11围设形成第二透气孔16,控制组件3装设在固定板17上。通过增设固定板17,一方面便于固定安装控制组件3,另一方面利用固定板17与座体9的配合将风扇8封装在通孔12内,防止风扇8从通孔12内掉落。优选地,固定板17采用铝合金制成。

所述固定板17包括板体18及与板体18连接的多个隔条19,板体18大致呈平板状,多个隔条19位于板体18的同一侧,隔条19显露于通孔12内,控制组件3装设在板体18远离隔条19的一侧上。通过增设隔条19,当转动的风扇8带动空气流动时,增大固定板17与流动空气的接触面积,辅助提升固定板17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所述灯芯单元1还包括防护镜片21,防护镜片21设置在灯筒2远离座体9的一端上,透镜6位于灯珠4及防护镜片21之间,灯珠4发出的光穿经透镜6、防护镜片21射出灯筒2;灯筒2远离座体9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支撑块22,多个支撑块22围绕灯筒2的中心轴线设置,相邻的两个支撑块22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支撑块22围绕灯筒2的中心轴线设置,多个支撑块22抵触外界的载物台以防止载物台接触防护镜片21。此外,防护镜片21的热量亦可经由相邻的两个支撑块22之间的间隙扩散至外界的空气中,提升防护镜片21的散热效率。

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转动设置在灯筒2上的丝杆23、设置在灯筒2上的导杆24及驱动电机25、螺接在丝杆23外侧的螺母(图中未标号)、连接在螺母上的支架26,驱动电机25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丝杆23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轴承,轴承安装在灯筒2上,丝杆23与导杆24平行设置,控制组件3用于调控驱动电机25的运行参数,支架26滑动设置在导杆24上,驱动电机25用于驱动丝杆23转动,透镜6设置在支架26上。

实际使用时,驱动电机25驱动丝杆23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当丝杆23转动时,即可驱动螺母沿丝杆23(沿导杆24)朝靠近灯珠4的方向或远离灯珠4的方向移动,螺母移动时经由支架26带动透镜6移动,进而使得透镜6靠近灯珠4或者远离灯珠4,进而改变灯珠4与透镜6之间的距离大小,从而实现对灯珠4射出透镜6后光线的发光角度大小的改变。

所述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用于连接丝杆23的一端,丝杆23的另一端设有突伸出灯筒2的捏持部27,在帕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亦可用手捏住捏持部27,进而转动丝杆23,从而实现对帕灯发光角度大小的手动调节。本实施例中,捏持部27未突伸出支撑块22,利用支撑块22抵触外界的载物台以防止载物台碰触捏持部27。

所述控制组件3包括装设在框体11上的壳体28,装设在壳体28上的控制芯片29、显示件31及触发按钮32,壳体28连接有便于使用者抓持的环体33,环体33大致为u型。当使用者需要移动帕灯时,使用者用手抓持环体33,然后即可轻松移动帕灯。本实施例中,环体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环体33彼此间隔且平行设置;环体33设置有直条部(图中未标号),直条部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用手握持。

所述灯珠4、显示件31及触发按钮32分别与控制芯片29电性连接,触发按钮32经由控制芯片29调控灯珠4的运行参数,显示件31用于显示灯珠4的运行参数。根据实际需要,显示件31可以为显示屏,当然,显示件31亦可为温度指示灯。优选地,壳体28内还可以安装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池用于为灯珠4、控制芯片29、显示件31及触发按钮32供电,相较于帕灯经由线缆与外界的电源导通,电磁的设置大大方便使用者在移动过程中使用帕灯;当然,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所述肋条14呈弧形,多个肋条14围绕座体9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框体11遮盖第一透气孔15;当风扇8抽动空气流动时,由于框体11遮盖第一透气孔15,使得空气的流动路径在第一透气孔15与相邻两个肋条14之间的间隙处强制性地发生拐弯,延长空气流经灯座7所需的时长,确保流动的空气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进一步辅助提升帕灯的散热效率。

所述主体13还连接有分割肋34,分割肋34位于相邻的两个肋条14之间,分割肋34呈弧形,分割肋34与相邻的两个肋条14之间均间隔设置,即分割肋34与相邻的两个肋条14之间均具有间隙,也就是说分割肋34与相邻的两个肋条14之间均不直接接触。当流动的空气流入相邻两个肋条14之间的间隙时,流动的空气即会“撞击”分割肋34而在相邻两个肋条14之间的间隙内而形成涡流,辅助延长流动的空气与灯座7的接触时长,进而带走座体9上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升帕灯的散热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