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模组及一种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6149发布日期:2020-01-31 19:1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模组及一种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模组及一种车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交通行业的日渐发达,汽车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车灯作为汽车上重要的功能件,集合了车辆照明以及警示和信号提醒作用,并配合车身形成整车重要外观特性,使整车流线型更强,对汽车外观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有的技术的车灯中,远光灯、近光灯以及信号灯等通常都以零部件的形式安装在车灯壳体内,没有模组化设计,安装不便,装配效率低。当然,目前也已经存在一些远光灯模组和近光灯模组,但现有的远近光灯模组适用性不强,远光灯模组仅能由于远光,近光灯模组仅能用于近光,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功能单一。此外,现有的车灯模组通常体积较大,结构臃肿,占用车灯内的空间较多。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广泛、功能多样且结构紧凑的车灯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广泛、功能多样且结构紧凑的车灯模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灯模组,所述车灯模组包括:第一衬框、第二衬框、照明模块和面罩;所述第一衬框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同侧壁面上;所述第二衬框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同侧壁面上;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连接,形成顶部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四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底部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衬框和所述第二衬框形成一个左侧为第一侧壁、右侧为第二侧壁、前侧和后侧开放的壳体;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照明模块的光线出射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前侧;所述面罩为透明材质,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和上侧,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罩为光导面罩;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光导面罩的上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朝向所述光导面罩,所述光导面罩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光导面罩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传导向所述车灯模组外;所述第一光源关闭,所述照明模块点亮,所述照明模块发出的光线穿透所述光导面罩向外出射;所述照明模块关闭,所述第一光源点亮,所述第一光源照亮所述光导面罩,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光导面罩向外出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接部或接合部,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上对应设置有接合部或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接合部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形成所述顶部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具有通孔,所述第四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底面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上侧,所述第一凸起部伸入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铆接形成所述底部支撑结构。

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的前侧设置有一嵌入式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前端;所述顶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螺丝柱,所述螺丝柱有两个,分别设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上;所述光导面罩的第一端具有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三水平部的端部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所述面罩的第二端具有水平的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凸起部伸入所述凹槽,所述第三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相贴合,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顶部支撑结构上的螺丝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面罩固定连接到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镀层;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镀层。

优选地,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顶衬框,所述顶衬框罩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并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光导面罩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色板,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导色板投射到所述光导面罩,在所述光导面罩上呈现不同颜色的光亮。

优选地,所述照明模块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散热器上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光源;反光碗;所述反光碗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所述反光碗的反射面为自由曲面,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上方,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向所述壳体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柱和第二螺丝柱;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螺丝柱;所述散热器上还包括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前侧;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螺丝柱和所述第二螺丝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面与所述第三螺丝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连接到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照明模块还包括底衬框,所述底衬框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三安装面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卡接孔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底衬框固定连接到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底衬框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前侧形成遮挡。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照明模块的上侧,用于对所述照明模块后侧的部件形成遮挡。

优选地,所述照明模块为近光模块或远光模块或辅助远光模块或辅助近光模块或信号灯模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灯,所述车灯包括上述的车灯模组,用以形成完整的远光光型或近光光型或信号灯光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车灯模组适用性强,可以用于实现多种功能。

2、车灯模组结构紧凑,可以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灯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灯模组的面罩及第一电路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灯模组的照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灯模组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衬框,110-第一侧壁,120-第一连接结构,121-卡接部,122-遮挡部,123-螺丝柱,130-第二连接结构,131-第一水平部,131a-通孔,140-第一螺丝柱,200-第二衬框,210-第二侧壁,220-第三连接结构,221-接合部,230-第四连接结构,231-第二水平部,232-凹槽,231a-第一凸起部,240-第二螺丝柱,300-照明模块,310-散热器,311-第二安装面,312-第三安装面,312a-卡接孔,320-第二电路板,330-反光碗,340-底衬框,341-卡扣,400-面罩,410-第三水平部,411-第二凸起部,420-第一安装面,500-第一电路板,600-顶衬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参见附图1,2,3,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灯模组,所述车灯模组包括:

-第一衬框100

所述第一衬框100包括第一侧壁110,所述第一侧壁110为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的薄壁,所述第一侧壁110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20,所述第一侧壁110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13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30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同侧壁面上,即第一侧壁110的内壁面上。

-第二衬框200

所述第二衬框200包括第二侧壁210,所述第二侧壁210为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的薄壁,所述第二侧壁210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220,所述第二侧壁210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第四连接结构230,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0位于所述第二侧壁210的同侧壁面上,即第一侧壁110的内壁面上。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连接,形成顶部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30与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0连接,形成底部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衬框100和所述第二衬框200组合形成一个左侧为第一侧壁110、右侧为第二侧壁210、前侧和后侧开放的壳体。

-照明模块300

所述照明模块300用于产生光线。所述照明模块30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210之间,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照明模块300也可以直接与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210固定连接,所述照明模块300的光线出射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前侧。优选地,所述照明模块300可以为近光模块或远光模块或辅助远光模块或辅助近光模块或信号灯模块。照明模块300的功能不同,车灯模组的所能实现的功能也就不同。

-面罩400

所述面罩400为透明材质,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和上侧,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照明模块300产生的光线穿过所述面罩400向外出射。

本发明的车灯模组,通过设置两个衬框,并通过衬框内侧壁上的连接结构连接形成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照明模块300,壳体的前侧和上侧盖设面罩400。这样的设计结构紧凑,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这样的设计使车灯模组可以提前组装好,然后整体安装到车灯内,安装方便,可以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提高车灯的生产效率。同时,所述车灯模组照明模块300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使用灵活。

优选地,所述面罩400为光导面罩,具有供光线穿过和对光线进行传导的功能,优选地,所述光导面罩由pmma材料或pc材料制成。

参见附图2、附图3,优选地,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第一电路板500,所述第一电路板500设置于所述光导面罩的上部,所述第一电路板500上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为led光源,第一光源设置在第一电路板500的下部,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朝向所述光导面罩,所述光导面罩和所述第一电路板500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光导面罩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传导向所述车灯模组外。

当所述第一光源关闭,所述照明模块300点亮,所述照明模块300发出的光线穿透所述光导面罩向外出射,此时,车灯模组实现照明功能,具体地,由于照明模块300可以为近光模块或远光模块或辅助远光模块或辅助近光模块或信号灯模块,所以,此时车灯模组可以实现近光灯功能或远光灯功能或辅助远光功能或辅助近光功能或信号灯功能。

当所述照明模块300关闭,所述第一光源点亮,所述第一光源照亮所述光导面罩,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光导面罩向外出射,此时,车灯模组可以实现迎宾灯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为多个led灯,多个led灯可以以不同的次序点亮,也可以以特定的频率闪烁,其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导面罩可以产生多种灯光效果,使车灯模组实现迎宾灯功能。优选地,所述光导面罩和所述第一电路板500之间设置有导色板,所述导色板为具有单一颜色或同时具有多种颜色的薄板,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所述导色板投射到所述光导面罩,在所述光导面罩上呈现特定颜色或不同颜色的光亮,从而使车灯模组的灯光效果更为出彩,从而使车灯模组的迎宾功能更为出色。

参见附图2、附图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包括卡接部121或接合部221,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上对应设置有接合部221或卡接部121,所述卡接部121与所述接合部221形成卡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形成所述顶部支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30包括第一水平部131,所述第一水平部131上具有通孔131a,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0包括第二水平部231,所述第二水平部231的底面对应所述通孔131a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31a,所述第二水平部231置于所述第一水平部131上侧,所述第一凸起部231a伸入所述通孔131a,所述第一水平部13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231通过所述通孔131a和所述第一凸起部231a的铆接形成所述底部支撑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部131与所述第二水平部231通过热铆工艺进行连接,从而使其连接得更为牢固可靠。优选地,第一水平部131的边缘与第二侧壁210相贴合,第二水平部231的边缘与第一侧壁110相贴合。第一水平部131和第二水平部231的存在使得壳体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挤压力,提升了车灯模组的结构强度,使其结构更结实稳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还包括遮挡部122,所述遮挡部122位于所述照明模块300的上侧,用于对所述照明模块300后侧的部件形成遮挡,避免了从外部可以直接看到照明模块300后侧的部件,保证了车灯模组外观的美观性。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的边缘还可以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贴合,此时所述遮挡部122也可以与上述水平部类似地起到增强车灯模组结构强度的作用。

参见附图2、附图3,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的前侧设置有一嵌入式凹槽232,所述凹槽232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231的前端。所述顶部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螺丝柱123,所述螺丝柱123有两个,分别设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车灯模组的大小不同,螺丝柱123也可以设置多个(不少于两个)。所述面罩400的第一端具有第三水平部410,所述第三水平部410的端部具有与所述凹槽232相配合的第二凸起部411,所述面罩400的第二端具有水平的第一安装面420。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面420上设置有螺孔。所述第二凸起部411伸入所述凹槽232,所述第三水平部410与所述第二水平部231相贴合,所述第一安装面420与所述顶部支撑结构上的螺丝柱12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面罩400固定连接到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3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镀层;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230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210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侧壁210的外壁面上设置有镀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外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210的外壁面上还可以设置有花纹。优选地,所述面罩400上也可以设置有花纹。通过镀层和花纹的设计,使得车灯模组的外观更具美感。

参见附图2、附图3,优选地,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顶衬框600,所述顶衬框600罩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500上,所述顶衬框600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顶衬框6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220上。优选地,顶衬框600、第一电路板500、面罩400上均设有螺孔,第一连接结构120和第三连接结构220上设置有螺丝柱123,螺钉依此穿过顶衬框600、第一电路板500、面罩400上的螺孔连接到第一连接结构120和第三连接结构220上的螺丝柱123,从而实现了顶衬框600、第一电路板500、面罩400与壳体的固定。顶衬框600罩设在第一电路板500,一方面对第一电路板500形成遮挡,避免从外部直接看到第一电路板500,使车灯模组的外观更美观;另一方面对第一电路板500形成保护,使其不易进灰,在装配及使用过程中也不易与其他部件碰撞,使其可以长周期稳定工作。

参见附图2,、附图4,优选地,所述照明模块300包括:散热器310、第二电路板320和反光碗330,所述散热器310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下侧,所述散热器310上具有水平的第二安装面311;所述第二电路板320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面311上,所述第二电路板320上设置有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led光源;所述反光碗330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320上,所述反光碗330的反射面为自由曲面,位于所述第二光源的上方,将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向所述壳体的前侧,实现照明功能。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320和反光碗330通过螺钉连接到散热器310的第二安装面311上。

参见附图2、附图4,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210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丝柱140和第二螺丝柱240;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螺丝柱;所述散热器310上还包括水平的第三安装面312,所述第三安装面312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面311前侧;所述第二安装面311与所述第一螺丝柱140和所述第二螺丝柱24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面312与所述第三螺丝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310连接到所述壳体上。

参见附图2,优选地,所述照明模块300还包括底衬框340,所述底衬框340上设置有卡扣341;所述散热器310的第三安装面312上设置有卡接孔312a;所述卡扣341伸入所述卡接孔312a形成卡扣连接,所述底衬框340固定连接到所述散热器310上,所述底衬框340在所述第二电路板320的前侧形成遮挡使人们从外部无法看到第二电路板320,使车灯模组的外观更为美观。

参见附图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20上的遮挡部122可以设置在所述反光碗330的上方,对所述反光碗330后后侧的散热器310等部件形成遮挡,避免了从车灯模组外部以直接看到,保证了车灯模组外观的美观性。

参见附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车灯模组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灯,所述车灯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车灯模组,用以形成完整的远光光型或近光光型或信号灯光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灯内具有多个上述的车灯模组,这些车灯模组的照明模块300都是近光模块或都是远光模块,使车灯模组用于同时实现近光灯功能或同时实现远光灯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灯内具有多个上述的车灯模组,不同车灯模组的中的照明模块300各不相同,为近光模块、远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辅助近光模块、信号灯模块的任意组合,不同的车灯模组实现不同的功能,从而使车灯通过多个上述车灯模组可以实现多种灯光功能。车灯模组结构紧凑,装配方便,功能上可以任意组合,适用性强,能满足不同车灯的设计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