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7078发布日期:2019-02-26 19:0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管,尤其涉及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



背景技术:

灯管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装置。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灯管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插脚,通过这两个插脚分别连接于两侧的灯座,使得灯管与电源形成一回路,从而实现发光。上述结构的灯管在安装时,若安装人员先将灯管一端的两个插脚安装到灯座上,那么在电源未切断的情况下,安装人员有可能碰触到灯管未安装到灯座上的另一端的两个插脚,而遭到电击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使得灯管能够安全地得以安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包括灯头,所述的灯头的侧部向外侧伸出设置有两个插脚,所述的灯头内设置有驱动电路板,所述的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电导通的电导通组件,所述的电导通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电路板上的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的第一触点和所述的第四触点左右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的第三触点左右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触点与所述的第二触点前后并列间隔设置且所述的第二触点位于所述的第一触点的正后方,所述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的第三触点前后并列间隔设置且所述的第三触点位于所述的第四触点的正后方;

所述的第一触点和所述的第四触点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导电片,所述的第一弹性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的第一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四触点的后端面上,所述的第一自由端位于所述的第一触点的后侧,未导通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的第一触点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第一自由端的端头向后弯折形成第一弯折壁;

所述的第二触点和所述的第三触点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导电片,所述的第二弹性导电片的两端分别为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的第二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三触点的前端面上,所述的第二自由端位于所述的第二触点的前侧,未导通状态下,所述的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的第二触点的前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第二自由端的端头向前弯折形成第二弯折壁;

所述的第一弯折壁与所述的第二弯折壁之间形成自左向右开口渐小的v形插入腔;

所述的灯头上设置有防触电按钮组件,所述的防触电按钮组件包括可左右按动的绝缘导柱,所述的绝缘导柱的一端为按动端,所述的按动端伸出所述的灯头的侧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的插脚之间,所述的绝缘导柱的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的插入端正对所述的v形插入腔,未导通状态下,所述的插入端位于所述的v形插入腔的左边,所述的插入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的v形插入腔的最大宽度;

需要实现电导通时,按动所述的按动端,所述的插入端伸入到所述的v形插入腔内,使所述的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的第一触点的后端面相接触,所述的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的第二触点的前端面相接触,实现电导通。

所述的灯头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用于插接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插槽,所述的插槽的宽度与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两端分别插接安装在两个所述的插槽中。通过插槽用于安装驱动电路板,使得驱动电路板得以稳定安装在灯头内。

所述的灯头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的绝缘导柱起活动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通过导向机构给绝缘导柱起到导向以及支撑的作用。

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灯头内的导向壁,所述的导向壁垂直于所述的驱动电路板,所述的导向壁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的绝缘导柱穿过安装的导向孔,所述的绝缘导柱的插入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的导向孔正对所述的v形插入腔。上述导向机构结构简单,所起到的导向和支撑作用较为稳定。

所述的导向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相平行的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与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勾,所述的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勾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勾勾设在所述的定位槽内。通过定位勾和定位槽之间的配合确保驱动电路板能够更加稳定地安装在灯头内。

所述的灯头为左右贯通结构,所述的灯头的左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的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的插脚伸出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的插脚穿过所述的安装孔伸出所述的灯头,两个所述的安装板与所述的灯头的左端内壁之间形成一h形的开口,所述的防触电按钮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的端盖包覆设置在所述的灯头的左端,所述的端盖包括一环形的支撑骨架,所述的支撑骨架的外侧壁紧配安装在所述的灯头的左端内壁上,所述的支撑骨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板相配合的安装凹陷,所述的安装板紧配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安装凹陷内,所述的支撑骨架的左端包覆设置有中间向左凸起的可弹性复位的端盖面,所述的绝缘导柱的按动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端盖面的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骨架与所述的导向壁之间设置于使所述的绝缘导柱复位的弹性复位机构。通过端盖用于安装绝缘导柱,使得绝缘得到稳定的定位,支撑骨架用于起支撑和安装作用,可弹性复位的端盖面用于按动绝缘导柱,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对绝缘导柱起复位作用,从而实现电连接的快速断开。

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为安装在所述的支撑骨架与所述的导向壁之间的弹簧,未导通状态下,所述的弹簧为自然伸展状态。上述弹性复位机构结构简单。

所述的绝缘导柱由四个结构相同的绝缘片围设而成,相邻的绝缘片之间设置有间隙,四个所述的绝缘片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空腔,所述的绝缘片的端头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勾,所述的限位勾勾设在所述的导向壁的右侧端面上。

所述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的第一自由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快速复位部,所述的第一快速复位部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相平行的第一复位板,所述的第一复位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的第一自由端之间且位于所述的第一固定端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复位板与所述的第一固定端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一右连接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复位板与所述的第一自由端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一左连接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的第二自由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快速复位部,所述的第二快速复位部包括与所述的第二固定端相平行的第二复位板,所述的第二复位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的第二自由端之间且位于所述的第二固定端的后方,所述的第二复位板与所述的第二固定端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二右连接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复位板与所述的第二自由端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二左连接壁相连接。上述结构使得当绝缘导柱离开v形插入腔后,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能够快速复位,实现第一触点与第四触点、第二触点与第三触点之间的电断开。

所述的第一弯折壁的端头向前弯折形成一弧形的第一导入壁,所述的第二弯折壁的端头向后弯折形成一弧形的第二导入壁。第一导入壁和第二导入壁的设置便于绝缘导柱顺利地从v形插入腔离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按动绝缘导柱实现导电片与触点之间的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灯头与内部的电气连通与断开,消除了安装时的安全隐患,使得灯管安全地得以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初始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初始状态下防触电按钮与驱动电路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驱动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电导通状态下防触电按钮与驱动电路板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防触电按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灯管的防触电机构,包括灯头1,灯头1的侧部向外侧伸出设置有两个插脚2,灯头1内设置有驱动电路板3,驱动电路板3上设置有用于实现电导通的电导通组件,电导通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电路板3上的第一触点31、第二触点32、第三触点33和第四触点34,第一触点31和第四触点34左右并列间隔设置,第二触点32与第三触点33左右并列间隔设置,第一触点31与第二触点32前后并列间隔设置且第二触点32位于第一触点31的正后方,第四触点34与第三触点33前后并列间隔设置且第三触点33位于第四触点34的正后方;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触点31和第四触点3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导电片4,第一弹性导电片4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固定端41和第一自由端42,第一固定端41固定设置在第四触点34的后端面上,第一自由端42位于第一触点31的后侧,未导通状态下,第一自由端42与第一触点31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一自由端42的端头向后弯折形成第一弯折壁421;

第二触点32和第三触点3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导电片5,第二弹性导电片5的两端分别为第二固定端51和第二自由端52,第二固定端51固定设置在第三触点33的前端面上,第二自由端52位于第二触点32的前侧,未导通状态下,第二自由端52与第二触点32的前端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自由端52的端头向前弯折形成第二弯折壁521;

第一弯折壁421与第二弯折壁521之间形成自左向右开口渐小的v形插入腔6;

灯头1上设置有防触电按钮组件,防触电按钮组件包括可左右按动的绝缘导柱7,绝缘导柱7的一端为按动端71,按动端71伸出灯头1的侧部且位于两个插脚2之间,绝缘导柱7的另一端为插入端72,插入端72正对v形插入腔6,未导通状态下,插入端72位于v形插入腔6的左边,插入端72的宽度大于v形插入腔6的最大宽度;

需要实现电导通时,按动按动端71,插入端72伸入到v形插入腔6内,使第一自由端42与第一触点31的后端面相接触,第二自由端52与第二触点32的前端面相接触,实现电导通。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头1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用于插接驱动电路板3的插槽11,插槽11的宽度与驱动电路板3的厚度相配合,驱动电路板3的两端分别插接安装在两个插槽11中。通过插槽11用于安装驱动电路板3,使得驱动电路板3得以稳定安装在灯头1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头1内设置有用于对绝缘导柱7起活动导向作用的导向机构。通过导向机构给绝缘导柱7起到导向以及支撑的作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灯头1内的导向壁12,导向壁12垂直于驱动电路板3,导向壁12上设置有用于使绝缘导柱7穿过安装的导向孔121,绝缘导柱7的插入端72可活动地穿过导向孔121正对v形插入腔6。上述导向机构结构简单,所起到的导向和支撑作用较为稳定。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导向壁12上设置有与驱动电路板3相平行的定位板122,定位板122与驱动电路板3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勾1221,驱动电路板3上设置有与定位勾1221相配合的定位槽35,定位勾1221勾设在定位槽35内。通过定位勾1221和定位槽35之间的配合确保驱动电路板3能够更加稳定地安装在灯头1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头1为左右贯通结构,灯头1的左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凸起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设置有供插脚2伸出安装的安装孔131,插脚2穿过安装孔131伸出灯头1,两个安装板13与灯头1的左端内壁之间形成一h形的开口,防触电按钮还包括一端盖,端盖包覆设置在灯头1的左端,端盖包括一支撑骨架8,支撑骨架8的外侧壁紧配安装在灯头1的左端内壁上,支撑骨架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安装板13相配合的安装凹陷81,安装板13紧配安装在对应位置的安装凹陷81内,支撑骨架8的左端包覆设置有中间向左凸起的可弹性复位的端盖面82,绝缘导柱7的按动端71固定设置在端盖面82的内壁的中间位置,支撑骨架8与导向壁12之间设置于使绝缘导柱7复位的弹性复位机构。通过端盖用于安装绝缘导柱7,使得绝缘得到稳定的定位,支撑骨架8用于起支撑和安装作用,可弹性复位的端盖面82用于按动绝缘导柱7,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对绝缘导柱7起复位作用,从而实现电连接的快速断开。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复位机构为安装在支撑骨架8与导向壁12之间的弹簧9,未导通状态下,弹簧9为自然伸展状态。上述弹性复位机构结构简单。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绝缘导柱7由四个结构相同的绝缘片73围设而成,相邻的绝缘片73之间设置有间隙,四个绝缘片73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空腔74,绝缘片73的端头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勾75,限位勾75勾设在导向壁12的右侧端面上。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端41与第一自由端42之间设置有第一快速复位部,第一快速复位部包括与第一固定端41相平行的第一复位板43,第一复位板43设置在第一固定端41与第一自由端42之间且位于第一固定端41的后方,第一复位板43与第一固定端41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一右连接壁44相连接,第一复位板43与第一自由端42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一左连接壁45相连接;第二固定端51与第二自由端52之间设置有第二快速复位部,第二快速复位部包括与第二固定端51相平行的第二复位板53,第二复位板53设置在第二固定端51与第二自由端52之间且位于第二固定端51的后方,第二复位板53与第二固定端51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二右连接壁54相连接,第二复位板53与第二自由端52之间通过一斜向的第二左连接壁55相连接。上述结构使得当绝缘导柱7离开v形插入腔6后,第一自由端42和第二自由端52能够快速复位,实现第一触点31与第四触点34、第二触点32与第三触点33之间的电断开。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弯折壁421的端头向前弯折形成一弧形的第一导入壁422,第二弯折壁521的端头向后弯折形成一弧形的第二导入壁522。第一导入壁422和第二导入壁522的设置便于绝缘导柱7顺利地从v形插入腔6离开。

具体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下,第一自由端42与第一触点31的后端面之间为分离不接触状态,第二自由端52与第二触点32的前端面之间为分离不接触状态,弹簧9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此时灯头1内部的电路是不导通的,需要电导通时,给防触电按钮组件裸露在外的端盖面82一个向右的按压力,带动绝缘导柱7向右运动,使插入端72伸入到v形插入腔6中,插入端72给第一弯折壁421与第二弯折壁521施加了一个挤压力,使得第一自由端42与第一触点31的后端面相接触,第二自由端52与第二触点32的前端面相接触,从而使得第一触点31与第四触点34、第二触点32和第三触点33通过两个弹性导电片实现导通,实现灯头1与内部的电气连通,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