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风振的航标灯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9990发布日期:2018-11-09 20:1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风振的航标灯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标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风性强的航标灯桩。



背景技术:

在复杂的航区以及岛礁附近海区,要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就需要设立助航标志。由于灯桩位置确定且助航效果好,所以用量最多。但需要设立灯桩地点,一般位于海岛、陡峭的山顶、悬崖及孤立礁岩,其地形复杂,同时周围海区的岛礁众多、风大浪高,对灯桩的抗风强度有较高要求。

现有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桩体的航标灯,通过设置的多个桩体使得结构更稳当,风受力面积分散减少,垂直承重稳定,受力面积增大,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操作时,减少了晃动及安全隐患。

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多个桩体相互独立设置,当风从不同角度吹向航标灯时,第一个接触风力的桩体受力较大,其余后续接触风力的桩体受力较小,导致各桩体之间受力不均,产生不同的风振。各桩体也无法相互帮助抵抗强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桩体之间能够相互固定、减少风振的航标灯。

本实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少风振的航标灯桩,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基座、两个及两个以上可安装于基座上的桩体及安装在桩体顶端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桩体外表面上,设有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邻桩体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桩体之间设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包括曲面端及平面端,所述曲面端形状与所述桩体外表面形状相贴合,该曲面端与桩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桩体上的安装座平面端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在相邻桩体之间固定设有连接筋,使得相邻桩体通过连接筋相互稳固,互为支撑,加强了桩体的抗风能力,而且连接筋能够将桩体的晃动传导给相连的另一桩体,分散风振,减轻了桩体的风振。而且设置的连接筋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桩体表面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利用安装座的曲面端与桩体外表面曲面贴合,能够让安装座更加稳定的与桩体固定,而安装座上设置的平面端,让连接筋与平面端固定连接,避免了连接筋需要适应桩体曲面进行钣金歪曲的情况。

本实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由若干段桩管首尾连接组成,所述桩管包括首端及尾端,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分别为左桩管及右桩管,所述连接筋包括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左桩管首端上的安装座平面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右桩管尾端上的安装座平面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呈第一连接端高于第二连接端的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若干段桩管首尾连接组成桩体处于零件状态时,属于一段段较小的桩管,运输更加方便,在组装时,通过分别固定连接桩管首尾的连接件,使得桩管相互首尾连接形成稳固的桩体,组装人员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增加或减少桩管数量来控制操作平台的高度。而通过连接筋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第一连接端连接其中一桩管首端,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桩管尾端,使得连接筋呈第一连接端高于第二连接端的倾斜设置,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筋错位连接两桩管,避免了应力集中在同一水平切面上。

本实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由若干段桩管首尾连接组成,所述桩管包括首端及尾端,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分别为左桩管及右桩管,所述连接筋包括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右桩管首端上的安装座平面端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左桩管尾端上的安装座平面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呈第二连接端高于第一连接端的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若干段桩管首尾连接组成桩体处于零件状态时,属于一段段较小的桩管,运输更加方便,在组装时,通过分别固定连接桩管首尾的连接件,使得桩管相互首尾连接形成稳固的桩体,组装人员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增加或减少桩管数量来控制操作平台的高度。而通过连接筋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第一连接端连接其中一桩管首端,第二连接端连接另一桩管尾端,使得连接筋呈第二连接端高于第一连接端的倾斜设置,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筋错位连接两桩管,避免了应力集中在同一水平切面上。

本实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由若干段桩管首尾连接组成,所述桩管包括首端及尾端,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分别为左桩管及右桩管,所述连接筋包括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右桩管上的安装座平面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左桩管上的安装座平面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呈两端水平对齐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若干段桩管首尾连接组成桩体处于零件状态时,属于一段段较小的桩管,运输更加方便,在组装时,通过分别固定连接桩管首尾的连接件,使得桩管相互首尾连接形成稳固的桩体,组装人员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增加或减少桩管数量来控制操作平台的高度。而通过连接筋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所述连接筋呈两端水平对齐设置,使得连接筋垂直于桩管,垂直支撑能够更加稳固的支撑桩管。

本实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之间均设有连接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有相邻桩管之间均设置连接,不过风吹向哪一根桩管,与其相邻的桩管都能通过连接筋帮助分散压力。

本实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筋两端均设有螺栓孔,所述安装座平面端与连接筋连接处设有螺栓孔,所述连接筋与安装座平面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座与连接筋,固定方式简单可靠,螺栓成本低廉,维护成本低,而且能通过不同材质适应不同环境,适应面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3。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减少风振的航标灯桩,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基座1、两个及两个以上可安装于基座1上的桩体2及安装在桩体2顶端的操作平台3,所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桩体2外表面上,设有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邻桩体2的连接筋4,所述连接筋4与桩体2之间设有安装座8,该安装座8包括曲面端82及平面端81,所述曲面端82形状与所述桩体2外表面形状相贴合,该曲面端82与桩体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4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桩体2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

在相邻桩体2之间固定设有连接筋4,使得相邻桩体2通过连接筋4相互稳固,互为支撑,加强了桩体2的抗风能力,而且连接筋4能够将桩体2的晃动传导给相连的另一桩体2,分散风振,减轻了桩体2的风振。而且设置的连接筋4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桩体2表面通过安装座8固定连接,利用安装座8的曲面端82与桩体2外表面曲面贴合,能够让安装座8更加稳定的与桩体2固定,而安装座8上设置的平面端81,让连接筋4与平面端81固定连接,避免了连接筋4需要适应桩体2曲面进行钣金歪曲的情况。

所述桩体2由若干段桩管21首尾连接组成,所述桩管21包括首端211及尾端212,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分别为左桩管51及右桩管52,所述连接筋4包括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与左桩管51首端211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42与右桩管52尾端212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4呈第一连接端41高于第二连接端42的倾斜设置。

由若干段桩管21首尾连接组成桩体2处于零件状态时,属于一段段较小的桩管21,运输更加方便,在组装时,通过分别固定连接桩管21首尾的连接件,使得桩管21相互首尾连接形成稳固的桩体2,组装人员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增加或减少桩管21数量来控制操作平台3的高度。而通过连接筋4的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分别连接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第一连接端41连接其中一桩管21首端211,第二连接端42连接另一桩管21尾端212,使得连接筋4呈第一连接端41高于第二连接端42的倾斜设置,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筋4错位连接两桩管21,避免了应力集中在同一水平切面上。

所述桩体2由若干段桩管21首尾连接组成,所述桩管21包括首端211及尾端212,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分别为左桩管51及右桩管52,所述连接筋4包括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与右桩管52首端211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42与左桩管51尾端212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4呈第二连接端42高于第一连接端41的倾斜设置。

由若干段桩管21首尾连接组成桩体2处于零件状态时,属于一段段较小的桩管21,运输更加方便,在组装时,通过分别固定连接桩管21首尾的连接件,使得桩管21相互首尾连接形成稳固的桩体2,组装人员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增加或减少桩管21数量来控制操作平台3的高度。而通过连接筋4的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分别连接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第一连接端41连接其中一桩管21首端211,第二连接端42连接另一桩管21尾端212,使得连接筋4呈第二连接端42高于第一连接端41的倾斜设置,这样设置使得连接筋4错位连接两桩管21,避免了应力集中在同一水平切面上。

本实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桩体2由若干段桩管21首尾连接组成,所述桩管21包括首端211及尾端212,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分别为左桩管51及右桩管52,所述连接筋4包括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与右桩管52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42与左桩管51上的安装座8平面端8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筋4呈两端水平对齐设置。

由若干段桩管21首尾连接组成桩体2处于零件状态时,属于一段段较小的桩管21,运输更加方便,在组装时,通过分别固定连接桩管21首尾的连接件,使得桩管21相互首尾连接形成稳固的桩体2,组装人员可以根据环境和需要增加或减少桩管21数量来控制操作平台3的高度。而通过连接筋4的第一连接端41及第二连接端42分别连接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所述连接筋4呈两端水平对齐设置,使得连接筋4垂直于桩管21,垂直支撑能够更加稳固的支撑桩管21。

所述同水平位置相邻两段桩管21之间均设有连接筋4。

在所有相邻桩管21之间均设置连接,不过风吹向哪一根桩管21,与其相邻的桩管21都能通过连接筋4帮助分散压力。

所述连接筋4两端均设有螺栓44孔,所述安装座8平面端81与连接筋4连接处设有螺栓44孔,所述连接筋4与安装座8平面端81通过螺栓44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44固定连接安装座8平面端81与连接筋4,固定方式简单可靠,螺栓44成本低廉,维护成本低,而且能通过不同材质适应不同环境,适应面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