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4034发布日期:2018-11-02 22:2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外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投光灯产品中,其模块化系统设计程度不够,基本都停留在纯结构形式上,多模块之间的电气接线复杂,需要采用T型或星形放射状型防水连接器;或采用多芯线缆配合防水紧线器的形式。市场现有模块化投光灯体积大、质量重、耐腐蚀性一般、支架防转动能力一般,除透光面采用光学塑料或玻璃外,其余结构件均采用金属成型(铝型材件、压铸铝件、铝冷镦件),技术难度低,同质化严重。现有模块化投光灯结构件为了达到高耐腐蚀性,必须要做很厚重的表面处理,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以及市场现有模块化投光灯的模块通用性不够,5W-150W功率段很难通过几个关键零部件的改变就实现,并且很难兼顾成本与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的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镜、LED及铝基板、控制模块、透镜密封圈、散热器、电源固定件、端盖、安装支架和驱动电源;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所述LED及铝基板和所述防水透镜,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防水透镜的边缘连接处通过设置透镜密封圈进行密封且所述LED及铝基板也密封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防水透镜之间;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LED及铝基板上;所述驱动电源通过电源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内;所述散热器两端各设置一所述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转轴螺钉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散热器为U型散热器,所述驱动电源通过电源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的U型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U型散热器的两条侧边设计为矩形中空散热结构,所述侧边顶部面设计为散热翅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电源固定件为绝热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散热器为铝型材AL606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所述散热器上涉及两个及以上的所述防水透镜和LED及铝基板组合成模块的情况下,相邻模块的两个所述LED及铝基板之间通过设置模组连接线连接,所述模组连接线穿过过线槽,所述过线槽通过过线槽密封圈与所述散热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遮光罩/防眩光罩,所述遮光罩/防眩光罩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防水透镜外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防水透镜为一体式防水透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还包括转轴旋钮,所述转轴旋钮安装到支架上,所述转轴螺钉插入所述转轴旋钮的沉台孔中,所述转轴旋钮凸出一端按照防转动形状对应插入所述端盖中,以及所述转轴螺钉穿过所述端盖后与锁紧螺母锁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散热器背面还设置背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可靠性高,成本低,以及降低了尺寸和重量,通过实验发现,较现有产品在同样功率下,重量减轻30%--35%,尺寸减小10—15%,成本降低25%,同时产品可靠性、耐候性提升10%以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遮光罩/防眩光罩,2-防水透镜,3-LED及铝基板,4-控制模块,5-透镜密封圈,6-散热器,7-电源固定件,8-端盖,9-安装支架,10-转轴旋钮,11-转轴螺钉,12-背盖,13-驱动电源,14-过线槽,15-过线槽密封圈,16-模组连接线,17-防水紧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轻便型多功能模块化投光灯,包括防水透镜2、LED及铝基板3、控制模块4、透镜密封圈5、散热器6、电源固定件7、端盖8、安装支架9和驱动电源13;防水透镜2优选一体式防水透镜,防水透镜2、透镜密封圈5、散热器6依次堆叠,利用密封圈截面应力形变保证密封效果,无需打胶,装配简单。其具体如附图的结构描述可以是:散热器6上设置所述LED及铝基板3和所述防水透镜2,所述散热器6与所述防水透镜2的边缘连接处通过设置透镜密封圈5进行密封且所述LED及铝基板3也密封在所述散热器6与所述防水透镜2之间。在所述散热器6上涉及两个及以上的所述防水透镜2和LED及铝基板3组合成模块的情况下,模组与模组之间连接线的防水方式采用过线槽14、过线槽密封圈15与散热器6的凹槽底面依次堆叠,与透镜密封一样的原理,从密封原理上选择最佳方案,取代现有的利用防水连接器或防水紧线器17的密封方式,可有效减小尺寸、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密封可靠性;具体如图2和图3,相邻模块的两个所述LED及铝基板3之间通过设置模组连接线16连接,所述模组连接线16穿过过线槽14,所述过线槽14通过过线槽密封圈15与所述散热器6连接。控制模块4设置于所述LED及铝基板3上;所述驱动电源13通过电源固定件7固定在所述散热器6内;所述散热器6两端各设置一所述端盖8,所述端盖8通过转轴螺钉11与所述安装支架9连接。

散热器6可以是一种U型散热器,所述驱动电源13通过电源固定件7固定在所述散热器6的U型凹槽内,U型散热器的两条侧边设计为矩形中空散热结构,所述侧边顶部面设计为散热翅片,从而达到最佳散热效果。任何对侧边顶部面散热翅片的微调或对矩形中空结构形式的微调变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外延。以上设计是基于轻量化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地将散热器设计为U型的形状,使位于散热器中部的LED光源在正常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的U型的两个竖直壁面上,通过两端壁面的微结构进行散热。同时通过端盖8两侧的隐藏式通风口,利用伯努利原理,提升散热器U型槽内部壁面的对流散热能力,保证电源放置处内部环境温度较低,使得最小体积尺寸散热器匹配最大功率。

散热器6优选铝型材AL6063,或导热系数与其相近的合金型号,但不限于此;除此之外外的其他所有结构件均可采用工程塑料PBT+30%GF注塑成型或物理参数接近的其他型号,例如端盖8、背盖12、转轴旋钮10、过线槽14、电源固定件7、安装支架9及其他配件等。通过合理设计结构装配形态,保证使用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产品重量,同时因工程塑料绝缘、耐腐蚀、耐候性高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体积尺寸、质量与成本。市场现有产品及对应实用新型专利均未涉及到将特定工程塑料引用进投光灯、线形投光灯等室外灯具产品上,更未有产品的安装支架也采用工程塑料设计。

控制模块4一般为DC驱动控制模块,控制模块4搭焊在LED及铝基板3上成为组件,可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6正面上。

对于本投光灯的防护性能,一体式防水透镜、透镜密封圈5、LED铝基板、散热器6正面依次堆叠,通过密封圈形变密封散热器6正面一侧。散热器6背面、过线槽密封圈15、过线槽14依次堆叠,通过密封圈形变密封散热器6背面一侧。通过防水紧线器17对投光灯输入输出线缆进行密封。三个密封位置形成IP67防护级别。

以及本实用新型对安装支架9从结构防转动原理及连接安装方式均采用创新式设计。通过转轴旋钮10多级啮合,一体联动,设计离合区域,离合区域结构设计保证可调角度、防转功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较小空间内实现最小调整角度10°的功能,方便快捷,可靠。其具体结构可包括转轴旋钮10,所述转轴旋钮10安装到支架9上,所述转轴螺钉11插入所述转轴旋钮10的沉台孔中,所述转轴旋钮10凸出一端按照防转动形状对应插入所述端盖8中,以及所述转轴螺钉11穿过所述端盖8后与锁紧螺母锁紧。其安装过程是:转轴螺钉11头部靠外侧插入到转轴旋钮10对应沉台孔中,将此组件按照齿部对应插入到安装支架9中,再将转轴旋钮10凸出一端按照防转动形状对应插入到端盖8中,转轴螺钉11对应穿过端盖后与锁紧螺母相互啮合锁紧;将端盖8组件嵌入到散热器6侧面,通过散热器6背面不同高度位置的螺钉孔锁紧端盖8。

以上端盖8通过合理结构设计,侧面无需与散热器6固定,即通过散热器6背面不同高度位置上的螺钉锁紧固定端盖8。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分为常亮与全彩带变幻控制效果两种功能,在满足不同功能时,适当增减个别电子元器件组成及连接线方式,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形式、密封形式及散热形式。

多模块时,需将模组连接线16从散热器背面穿过过线孔后焊接在相邻模块的LED及铝基板3上,从散热器6背面依次放置过线槽密封圈、过线槽,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6背面;输入输出线缆及防水紧线器17中的线缆一端焊接在LED及铝基板3上,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源13或直接裸露在灯具外侧。

综上,本实用新型基于标准化设计理念,不仅解决同一功率模块下不同数量的装配标准化、结构件通用化,还解决不同功率模块下不同数量的装配标准化、结构件通用化。完全避免市场现有产品不同功率模块下不同数量的装配标准化问题。基于平台式开发策略,引入新材料、新系统设计方式,实现完全不同于现有产品的性能特点,大幅降低产品成本与尺寸、重量。

电源固定件7采用绝热材料,实现热电分离设计,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结构雷同且在电源与散热器之间添加绝热措施的形式均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外延。

防水透镜2侧壁留有卡扣位,可直接通过卡扣嵌入式固定遮光罩/防眩光罩1、自清洁罩等配件。遮光罩/防眩光罩1通过卡扣直接嵌入固定在透镜外边缘,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添加或取消。

背盖12固定在散热器6背面,根据模块数量不同,背盖12数量与之对应,如:2模块对应2个背盖。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