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秦淮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0529发布日期:2018-09-25 19:20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艺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秦淮花灯。



背景技术:

花灯在中国传统夜市、庙会等活动中很常见,造型丰富,但往往作为一次性产品,用户用完即扔,无法拆解后随身携带;此外,传统的花灯光源采用蜡烛,操作不当容易将花灯点燃,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和拆解的新型花灯,便于携带和重复使用,设计带有秦淮河建筑元素,美丽大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秦淮花灯,包括底板、上板以及连接上板和底板的框架和窗架,所述上板和底板为相同的正方形,框架的连接点为正方形的四角,窗架的连接点为正方形每条边的中点;框架、窗架、底板和上板构成的窗口用透光油纸覆盖;所述底板上部设有三个圆台,三个圆台中部用于放置蜡烛或者LED灯,并能够对光源起限位作用。

所述圆台为空心结构,顶面开有圆孔,圆孔内倒钩有钢丝条,钢丝条上部固定于上板的底面,通过钢丝将底板和上板进一步连接,防止底板因载重过大而发生掉落。

所述上板的底面设有一凸台,凸台上下开有连通的凹槽,凸台侧面开有贯穿孔道且与凹槽联通,钢丝条穿过凹槽固定在上板上,贯穿孔道内穿有横杆,横杆上可以用来挂置LED灯等。

所述上板上部卡接一罩顶,罩顶的截面为秦淮河马头墙的造型设计。

所述罩顶上部卡接一顶把手,顶把手上部开有水平联通的小孔,通过该小孔,可以将该新型秦淮花灯挂起。

相邻的两条框架中部通过窗帷板连接,所述窗架穿过窗帷板中部,从而进一步加固该新型秦淮花灯罩身的结构。

有益效果:

1、本申请新型秦淮花灯各部件可以随时组装和拆卸,便于携带运输以及重复利用。

2、本申请通过底板上设置圆台结构,便于光源的固定安放。

3、本申请底板和上板之间连接有钢丝条,可以增大新型秦淮花灯底板的承受重量,上板底面的凸台内穿有横杆,可以将不适合接触底板的光源或者其他物件挂置在横杆之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该新型秦淮花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新型秦淮花灯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新型秦淮花灯框架、窗架和窗帷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该新型秦淮花灯罩顶和顶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新型秦淮花灯底板侧面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该新型秦淮花灯底板上圆台结构示意图。

图7是该新型秦淮花灯上板与底板通过钢丝条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该新型秦淮花灯上板上凸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新型秦淮花灯从上而下依次包括顶把手1、罩顶2、上板4、框架5、窗架7、窗帷板6、透光油纸8和底板3,各部件可以即时进行组装和拆解,方便携带。

如图2和图3所示,上板4和底板3为相同的正方形,四角处和四条边中点处开口,通过框架5和窗架7连接上板4和底板3;框架5中部开口,通过窗帷板6连接相邻的框架5,窗帷板6中部开口,开口内部穿过窗架7。

如图4和图5所示,上板4侧面设有卡槽4a,上部卡接罩顶2,罩顶2顶部设有卡槽2a,顶部卡接顶把手1,顶把手1上部开有小孔11。

如图6所示,底板3上部设有三个圆台31,三个圆台31之间放置有蜡烛3a,圆台31为空心结构,顶面开有圆孔。

如图7和图8所示,上板4的底面设有一凸台41,凸台41上下开有连通的凹槽411,凸台41侧面开有贯穿孔道412且与凹槽411联通,钢丝条32下部倒钩于底板3上的圆台31内,上部穿过凹槽411固定在上板4上,贯穿孔道412内穿有横杆4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秦淮花灯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