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522发布日期:2019-02-11 00:0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视机背光透镜。



背景技术:

电视机背光源技术已经经历了几代的变更,从初期的荧光灯作为背光源,到后来的导光板作为背光源,再到现在透镜配合LED的使用,每次的变化都是从成本和大小尺寸上做优化调整,目前市面的透镜光学效果不均匀,光学模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光学面重新设计,光学效果更均匀,节约光学模材的背光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一底平面,一圆周阵列凸曲面、一斜圆周侧面,所述斜圆周侧面上端的水平圆截面直径小于下端的水平圆截面直径,所述斜圆周侧面内部设有锥顶向下的类圆锥面,所述类圆锥面侧面为向上凸起的第一弧形凸曲面,所述底平面底部设有圆心与底平面中心同心的下凹圆弧面,所述下凹圆弧面中部设有下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二弧形凸曲面。

优选地,所述斜圆周侧面的下端与所述圆周阵列凸曲面的上端平滑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平面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触脚。

优选地,所述底平面四角为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底平面为边长为14.10mm~14.30mm的正方形平面,所述圆周阵列凸曲面的高度为2.10mm~2.3mm,所述斜圆周侧面高度为3.30mm~3.50mm,所述斜圆周侧面高度上端直径为11.7mm~ 11.9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凸曲面为光线透射的出光自由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凸曲面为光线折射扩散的入光自由面。

优选地,所述圆柱孔与下凹圆弧面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坡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光学面设计合理,光学效果更均匀,减少了光学模材的使用,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单个背光透镜的发光角度范围增大,从而减少了整个电视机显示屏所需要的背光透镜数量,有效降低显示屏成本,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光透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光透镜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光透镜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光透镜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一底平面1,一圆周阵列凸曲面2、一斜圆周侧面3,所述斜圆周侧面上端31的水平圆截面直径小于下端32的水平圆截面直径,所述斜圆周侧面3内部设有锥顶向下的类圆锥面,所述类圆锥面侧面为向上凸起的第一弧形凸曲面4,所述底平面1底部设有圆心与底平面中心同心的下凹圆弧面 12,所述下凹圆弧面12中部设有下沉圆柱孔14,所述圆柱孔14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第二弧形凸曲面。

所述斜圆周侧面的下端32与所述圆周阵列凸曲面2的上端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圆周阵列凸曲面下端21的直径略小于底平面1的边长。

所述底平面1底部四角各设有一个触脚11。

所述底平面1四角为倒圆角。

所述底平面1为边长为14.10mm~14.30mm的正方形平面,所述圆周阵列凸曲面2的高度为2.10mm~2.3mm,所述斜圆周侧面3高度为3.30mm~3.50mm,所述斜圆周侧面3高度上端直径为11.7mm~ 11.9mm。

所述第一弧形凸曲面4为光线透射的出光自由面。

所述第二弧形凸曲面为光线折射扩散的入光自由面。

所述圆柱孔14与下凹圆弧面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坡面,所述环形坡面上端直径与圆柱孔直径相同,图中13为环形坡面下端。

本实用新型光学面设计合理,光学效果更均匀,减少了光学模材的使用,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单个背光透镜的发光角度范围增大,从而减少了整个电视机显示屏所需要的背光透镜数量,有效降低显示屏成本,经济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