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511发布日期:2019-02-11 00: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灯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灯罩。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随着LED照明技术的进步,LED灯具以其节能、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点逐步取代传统的照明领域的白织灯、节能灯,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公告号为CN2072468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角度发光LED灯泡,包括灯头、灯罩、LED驱动电源、至少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和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中空,所述LED驱动电源内置于导热柱的内腔中;所述LED发光二极管固定在导热柱的外表面并与所述LED驱动电源电连接;所述导热柱的一端与所述灯头固接,所述LED驱动电源与所述灯头电连接;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导热柱外且与所述灯头固接,将导热柱完全封闭在灯罩中。该结构的LED灯泡中的LED发光二极管焊接在导热柱上,由于导热柱在灯罩的内部空间竖立,LED发光二极管完全不受遮挡,使所有LED发光二极管的照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照射角度大而亮度均匀。

但是灯罩在实际应用中采用透明罩,虽然光通量衰减小,但灯泡内的灯珠一览无疑,装饰性效果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灯罩,其优点在于,提高了灯泡装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灯罩,包括设置在灯头上的透明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内壁和/或外壁自第一罩体顶部至底部分布有若干条相互抵触的棱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镜对第一罩体内的二极管进行有效的遮掩,同时对二极管的光通量衰减小,解决了灯泡装饰性和功能性不兼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镜横截面为半圆形和/或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形和三角形便于第一罩体内壁或者外壁直接加工,且便于二极管发出的光射出第一罩体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罩体的纵截面为长U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U型的第一罩体增大了第一罩体的长度,便于第一罩体的照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罩体的材料为亚克力或聚碳酸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亚克力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对二极管的光通量衰减小,此外亚克力便于注塑成型,便于第一罩体的制造;聚碳酸脂具有高度透明性、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因此用聚碳酸脂制成的第一罩体尺寸稳定,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镜与第一罩体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一罩体内壁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二罩体,所述棱镜紧密分布在第二罩体内壁或者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镜与第一罩体一体成型制造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将棱镜设置在第二罩体上,使得使用者在需要阻挡观看二极管时将设有棱镜的第二罩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在第一罩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罩体外壁下端的外螺纹和设置在第一罩体内壁下端的与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连接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连接在一起,安装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下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胶水粘结在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通过胶水粘接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连接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透明的第一罩体上设置的棱镜,对二极管的光通量衰减小,解决了灯泡装饰性和功能性不兼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体现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头;11、二极管;2、第一罩体;21、棱镜;22、第二罩体;3、连接件;31、外螺纹;32、内螺纹;3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灯泡灯罩,参考图1和图2,包括设置在灯头1上的透明的第一罩体2,第一罩体2内壁和/或外壁自第一罩体2顶部至底部分布有若干条相互抵触的棱镜21。此时透明的第一罩体2对二极管11发出的光光通量衰减小,而设置在第一罩体2上的棱镜21对灯泡内的二极管11进行有效的遮掩,减小二极管11制造粗糙而影响灯泡的装饰性,同时棱镜21对二极管11的光通量衰减也小,解决了灯泡装饰性和功能性不兼容的问题。

此外相邻棱镜21之间也可有间隙,间隙供光透过,但是使用者通过间隙观察不到灯泡内的二极管11。

参考图2和图3,棱镜21横截面为半圆形和/或三角形,便于二极管11发出的光射出第一罩体2外。且将棱镜21和第一罩体2一体成型设置,可一起注塑成型,节约成本。第一罩体2的纵截面为长U型,此时增大了第一罩体2的长度,增大了第一罩体2的照明范围。

第一罩体2的材料为亚克力或聚碳酸脂,亚克力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对二极管11的光通量衰减小,此外亚克力便于注塑成型,便于第一罩体2的制造;聚碳酸脂具有高度透明性、成形收缩率低、尺寸安定性良好,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符合卫生安全,因此用聚碳酸脂制成的第一罩体2尺寸稳定,环保。

参考图3和图4,除上述技术方案外,第一罩体2内壁通过连接件3连接有第二罩体22,将棱镜21紧密分布在第二罩体22内壁或者外壁上,此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将第二罩体22固定在第一罩体2内,便于使用者随时观察灯泡内的二极管11和不观察灯泡内的二极管11。

参考图4,连接件3包括设置在第二罩体22外壁下端的外螺纹31和设置在第一罩体2内壁下端的与外螺纹31连接的内螺纹32,此时将第一罩体2与灯头1螺纹连接,便于拆卸第一罩体2;参考图5,或连接件3为设置在第一罩体2和第二罩体22下端的连接板33,连接板33通过胶水粘结在第一罩体2和第二罩体22下端,此时将连接板33固定在灯头1上,可采用胶水或者螺栓固定等其他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