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3537发布日期:2018-10-30 22:0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工作灯。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各种照明的需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照明灯具。尤其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场合便携式的直流工作灯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常见的工作灯包括手电筒,荧光灯以及台灯。通常在不同的工况下会采用不同种类的工作灯,例如需要定向照明的时候会使用手电筒,在户外需要360度照明时则需要荧光灯,需要阅读或者进行工作照明时则需要台灯。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工作灯功能往往过于单一,因此在不同的工况下用户需要更换不同的工作灯,导致用户需要购买多种工作灯,一方面成本较大另一方面携带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功能多的工作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工作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工作灯,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用以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及位于握持部下端的用以插接电池包的配接部,所述握持部设有收容腔;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能够沿着所述收容腔上下滑动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枢转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灯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灯组件包括第一发光部及与第一发光部连接的第二发光部;控制电路板,收容在所述主体部内;其中所述工作灯具有三个状态,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发光部露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发光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第一发光部工作;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发光部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第二发光部工作;第三状态,所述第二发光部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发光部可绕着第一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握持部的纵长轴线垂直。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板可控制第二发光部闪烁,可作SOS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二发光部包括灯筒主体部、收容于所述灯筒主体部内的散热器以及若干灯板,所述散热器包括顶面及与顶面连接的若干侧面,所述灯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器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部包括自所述灯筒主体部继续向上延伸的灯筒延伸部及收容于所述灯筒延伸部内的灯板以及灯碗,所述灯板固定在所述散热柱的顶部。

优选的,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控制电路板可控制所述第二发光部内的所述灯板单侧发光并且在两种亮度下工作,可作台灯模式。

优选的,所述灯组件还包括可枢转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支撑座,所述第二发光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发光部能够绕着第二旋转轴线左右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延伸轴线共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之间还设有凸环。

优选的,所述凸环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径且不大于所述收容腔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收容腔内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凸块,所述收容腔的内壁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导槽。

优选的,所述工作灯还包括收容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弹簧导线,所述弹簧导线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灯板或第一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导线两端通过卡扣部固定,所述卡扣部沿所述收容腔的纵长轴线方向上竖直排布。

优选的,所述收容腔还设有用以将所述收容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分隔开的围挡。

优选的,所述卡扣部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底部以及所述围挡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围挡包括自收容腔内壁径向凸伸的第一、第二凸筋以及卡设在第一、第二凸筋之间的橡胶件。

优选的,所述橡胶件上开设有用以供所述弹簧线穿过的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弹簧线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围挡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水材料。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底部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下表面与所述围挡的上表面相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灯具有三个工作状态,通过三个工作状态的切换并配合控制不同发光部的发光,实现了将多种功能集合在一个工作灯上,确保了多功能的前提下保证了整个工作灯的小巧便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灯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工作灯去除一半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工作灯的连接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灯的连接部及灯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灯的主体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工作灯沿A-A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灯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灯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灯第三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伸缩旋转的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工作灯100。

具体的参见附图1,该工作灯100具有主体部10、与主体部10连接的支撑部20、以及与支撑部20连接的灯组件30。将主体部10的轴线X1所在直线定义为纵向,纸面的底部为下,纸面的顶部为上,纸面的右部为前,纸面的左部为后。本实用新型中凡涉及上下前后方向时均参照图1。

进一步的参照图1,该主体部10包括供用户抓握的握持部11及位于握持部11下端用以配接电池包60的配接部12,以及位于握持部11上的开关50。

开关50设置在握持部11偏上的位置,使得用户抓握在握持部11中间位置的同时通过大拇指来开关工作灯100,方便单手操作。

该工作灯100通过电池包60提供能源,具体的电池包为20V电压,该电池包60不仅可以给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灯供电,同样的其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电动工具上,例如摆动机、砂光机、往复锯等相关电动工具。由于电池包60位于握持部11的底部,整个工作灯100的重心靠下,因此工作灯能够放置在水平面上,无需使用者用手去扶持,方便用户使用。

主体部10的握持部11具有自其上端面向下凹陷但不贯穿配接部12的收容腔13,收容腔13具有大致呈圆柱形的内轮廓,用以至少部分收容灯组件30,使得工作灯100在非工作状态时至少部分的灯组件30能够收容在主体部10内,从而大大缩小了整个工作灯100的体积,方便用户携带以及存储。

结合附图1及图2,支撑部20包括能够在收容腔13的内壁上下滑动的第一连接部21以及与第一连接部21可枢转的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能够绕着垂直于握持部13的纵长轴线X1的第一旋转轴线Y左右旋转,另外灯组件30能够绕着第二旋转轴线Z左右旋转。具体的如何实现旋转参照后文描述。第一连接部21上设有向外凸伸的凸块23,相应的握持部11收容腔13的内壁上开设有纵向延伸的导槽131,通过凸块23与导槽131配合,使得整个支撑部20能够在收容腔13内上下滑移,从而带动灯组件30拉伸出握持部11或者收容在握持部11内。具体的支撑部20如何在收容腔13内壁上下滑动,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导轨,收容腔13的内壁上设置与导轨相配合的凸块。该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设计手段,为此不在过多赘述。

第一连接部21的一侧还设有弹性件24,对应的收容腔13的内壁上沿轴线X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定位孔132,通过弹性件24与定位孔132的卡持配合用以将灯组件30固定在特殊位置,具体的定位孔132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调节。具体的弹性件2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弹簧钢珠或者弹簧销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零件,使得支撑部20能够固定在收容腔13上下滑动至特定部位时能够定位。

工作灯100还包括收容在主体部10内的用以控制灯组件30发光的控制电路板70,该控制电路板70位于电池包60的上方,收容腔13内还设有围挡,该围挡133设在控制电路板70的上方并用以将控制电路板70与收容腔13完全隔离开,如此设置能够防止在特殊工况下例如下雨天或者潮湿环境下,水滴顺着收容腔13内壁进入主体部110内从而侵蚀控制电路板70。进一步的围挡133的上表面还覆盖有防水材料,具体的防水材料可以是真空硅脂,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整个工作灯100的防水性能,避免控制电路板70的失效。

另外由于灯组件30需要经常拉伸收缩,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工作灯100采用弹簧导线80,该弹簧导线80的一端与灯组件30内的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70电性连接,从而使得灯组件30长期拉伸不会导致导线80断开。对应的围挡133上开设有有开孔,用以供导线80穿过开孔与位于围挡133下方的控制电路板70连接,导线80与开孔之间还涂覆有防水胶,避免水汽从开孔渗入至控制电路板70。

附图3至附图4揭示了第二连接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如何枢转连接。该第一连接部21及第二连接部22均由两个大致相同的左右半壳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部22包括呈圆形的枢转部221及自枢转部221向上延伸的延伸部222,该枢转部221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孔223。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1设有与枢转部221相配接的配接部211自配接部211继续向下延伸的滑动部212,该配接部211设有用以与开孔223配合的转轴212,组装时,第二连接部22的左右半壳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连接部21的转轴212穿过开孔223,整个配接部211将第二连接部22的枢转部221完全包覆,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22能够绕着转轴212旋转,转轴212所在轴线即为第一旋转轴线Y,该第一旋转轴线Y与握持部11的纵长轴线X1垂直。滑动部215的底部还设有凹槽216。进一步的,枢转部22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224,配接部211上与弹性件224相对的一侧环设有若干定位孔213,通过弹性件224与定位孔213的卡扣配合使得当第二连接部22绕着第一旋转轴线Y(可参照附图1)旋转时,能够将第二连接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固定在特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孔213均等的绕着开孔223设置在一侧,具体的开孔的数量为5个且相邻开孔223之间间隔36度,因此第二连接部22绕着第一旋转轴线Y旋转的最小旋转角度为36度,并且第二连接部22能够绕第一连接部21的转轴212左右旋转角度±72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定位孔213的数量以及定位孔213之间的角度从来调整具体的最小旋转角度以及最大旋转角度。具体的弹性件2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弹簧钢珠或者弹簧销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零件。

参照图5,灯组件30包括支撑座31、固定设置在支撑座31上的灯筒32、收容在灯筒32内的散热器33、安装在散热器33上的若干灯板34以及安装在灯筒32上端的灯碗35、透镜36、灯帽37。

该灯筒32由透明材料制成由大致呈圆柱形的上下两部分组成,包括位于下端的灯筒主体部322以及自灯筒主体部322继续向上延伸的灯筒延伸部321,灯筒延伸部321与灯筒主体部322内部上下连通用以收容散热器33,其中灯筒延伸部321的直径大于灯筒主体部322的直径,并且灯筒延伸部321的直径大于收容腔13的直径,使得灯组件30在收容至握持部11内时,灯筒延伸部321的底部能够与握持部11的顶部干涉避免灯组件30过度进入握持部11内。

灯碗35收容在灯筒延伸部321内,透镜36设置在灯碗35上端,灯筒延伸部321的外侧壁还形成有螺纹结构,灯帽37通过螺纹结构旋转固定在灯筒延伸部321上,并且将灯碗35以及透镜36一起固定在灯筒延伸部321内,通过灯碗35聚光使得第一发光部能够实现定向照明。

散热器33采用散热性能较好的铝型材,该散热器33大致呈三棱柱形状并且散热器33的中间还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331。该通孔331一方面用以增大散热器3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以用以布置导线。散热器33具有顶面(未标号)、与顶面相对的底面333以及与顶面底面相连接的三个侧面334,其中每一个侧面的两侧设有上下延伸的狭槽335。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可以将散热器33制作成四棱柱或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灯板34分别固定安装在散热器33顶部以及散热器33的若干侧面。为了便于区分将设置在散热器33顶部的灯板34称为第一灯板341,将设置在散热器33的侧面的若干灯板34称为第二灯板342。第一灯板341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器33的顶部,第二灯板342沿着狭槽335自下至上安装至散热器33上,其中第二灯板342与散热器33的侧面之间还涂有导热材料,具体的导热材料为真空硅脂,当工作灯工作时,led灯板34发光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递传递到散热器33上,由于散热器33的体积较大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因此能够更加稳定的散热。

第一灯板上设有一个led灯珠,每一个第二灯板上沿纵向延伸方向均匀的排布有7个led灯珠。当然本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相应的led灯数量。

灯筒延伸部321、第一灯板341、灯碗35、透镜36及灯帽37共同构成了第一发光部,灯碗35与第一灯板341构成了一个聚光源,用以定向照明。第二灯板342、散热器33及灯筒主体部322共同构成了第二发光部,设置在散热器33侧面的第二灯板342共同构成了一个散光源。

第一灯板341及三个第二灯板342之间互相独立并且能够单独发光,具体的可以是控制电路板70控制第一灯板341单独发光,或者三个第二灯板342全部发光,或者第二灯板342仅一个灯板发光,或者三个第二灯板342闪烁发光,或者第二灯板342仅一个灯板在小电流的情况下发光。

灯筒32与散热器33固定安装在支撑座31上,支撑座31可枢转的安装在第二连接部22的延伸部222内,具体的支撑座31能够绕着第二选择轴线左右旋转,从而带动灯组件30(第二发光部)绕着第二旋转轴线Z左右旋转,该第二旋转轴线Z与第二发光部的延伸轴线共线。具体的旋转角度为左右±45度,如此设置防止灯组件30过度旋转使得灯组件30上的导线80断裂。当然具体旋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第一旋转轴线Y与第二旋转轴线Z相互垂直。

所述灯筒主体部322与灯筒延伸部321之间还设有凸环323,凸环323位于第一发光部与第二发光部之间。凸环323与灯筒主体部322采用相同的透光材料,且凸环323的直径不小于于收容腔13的内径且不大于收容腔13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中收容腔13的内径指收容腔13内轮廓的直径,收容腔13的外径指收容腔外轮廓的直径。如此设置,使得当灯组件30收容于握持部11收容腔内时,由于凸环323的直径大于收容腔内径13,灯组件30收容在收容腔13内时凸环323部分暴露在握持部11的收容腔外,并且凸环也不会向外过分凸出划伤用户的手。因此使用者在完成工作后将灯收起来如果忘记关闭电源,灯筒32内的led灯发出的光能够透过凸环323照射出来,从而使用者能够及时地发现灯组件30仍然处于工作状态,进而起到提醒用户去关灯的效果,达到节约电池包60的电量。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凸环的直径设置成收容腔外径的大小。本实施方式中,凸环323与灯筒主体部322以及灯筒延伸部321为一体成型,即凸环为灯筒的一部分,当然凸环323也可以与灯筒32为两个组件,即凸环323可以为套设在灯筒主体部322上的透明圆环,使得灯筒主体部322同样无法全部收容到收容腔13内,即至少有一部份灯筒主体部322能够通过透明的凸环323将光照射出去。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握持部11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上开设透光槽,透光槽与握持部11内的收容腔连通,用户能够通过透光槽观察到收容在收容腔内的灯筒是否仍处于发光状态,从而及时的去关闭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灯组件收容在收容状态时至少部分暴露在手柄外面,使得用户能够在不需要工作灯工作时能够及时地发现灯仍然处于发光状态,从而提醒用户去关闭电源,避免电池包能源的浪费,也进一步的提高灯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工作灯100的主体部10由两个基本相同的左右半壳拼合而成。左右半壳的上端采用卡扣结构固定在一起,左右半壳的下端采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前文涉及的定位孔设置在主体部的左半壳上,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孔132的数量为三个,自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定位孔132a、132b、132c,该三个定位孔用以将灯组件30固定在不同状态下,具体的参照后文详细描述。

进一步的参照附图6,主体部10的下端靠近围挡133处还开设有排水孔134,该排水孔134与收容腔13相连通,该排水口134的下表面与围挡133上表面的最低处相齐平,具体的排水孔134的最下端与该围挡133的最低处相齐平使得进入收容腔13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孔134及时地从收容腔13内排出,从而避免收容腔13长时间积水导致控制电路板70受到水汽的侵蚀从而使整个装置受到破坏而失灵。

具体的排水孔134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握持部的左右两侧,当然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加实际需求适当的增加排水孔的数量,例如三个、四个。

继续参照附图7,该围挡133包括设置在分别设置在两个左右半壳上的第一、第二凸筋1331、1332以及设置在第一、第二凸筋1331、1332之间的橡胶件1333,该橡胶件1333卡设在第一、第二凸筋1331、1332之间。该第一、第二凸筋1331、1332自收容腔内壁向内径向凸伸形成。第一、第二凸筋1331、1332在中间处还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1335。该橡胶件1333上还开设有开孔1334,该弹簧导线80穿过开孔1334与位于围挡133下方的控制电路板70电性连接。该弹簧导线80与开孔1334过盈配合,防止水汽通过开孔1334渗入至控制电路板。较优的,弹簧导线80与开孔1334之间还可以涂防水胶。

参照图8-10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灯在三个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灯100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此时第一连接部21上的弹性件24收容在第一定位孔132a内(可参照附图6),第二发光部收容在握持部11的收容腔13内,第一发光部露出收容腔13。在该状态下,通过控制电路板70控制第一发光部单独发光,工作灯可作手电筒模式,整个工作灯体积小便于握持携带。

同样的该状态下当工作灯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由于凸环323露出收容腔13,此时如果第二发光部处于发光状态,使用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关闭第二发光部,从而避免过多的电量被消耗。

图9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灯100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此时第一连接部上的弹性件24收容在第二定位孔132b内(可参照附图6),灯组件30的第二发光部拉伸出握持部11的收容腔13,支撑部20收容在收容腔13内。控制电路板70控制第二发光部工作,工作灯可作荧光灯模式,在露营或者户外工况下360度发光。在第二状态下,控制电路板70还可以控制第二发光部闪烁发光,具体的闪烁频率为三短三长三短一个循环,进而重复循环,其中短亮时间为0.3秒,长亮时间为1秒,短亮与长亮之间间隔0.3秒,每一个循环之间间隔时间为1秒,使得工作灯可作SOS模式。

由于灯组件30需要长期拉伸收缩,工作灯10还设有收容在收容腔内用以固定弹簧导线80的两个卡扣部81,该卡扣部81用以将弹簧导线80的两端固定,并且该卡扣部81沿收容腔13的纵长轴线方向位于同一位置,最优的两个卡扣部81的连线与收容腔13的纵长轴线共线,如此设置能够避免长期拉伸致弹簧导线80缠绕在一起失灵。

进一步的位于上端的卡扣部81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连接部21的底部的凹槽216内,位于下端的卡扣部81通过螺钉固定在在围挡133上方的凹槽1335内。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灯100在第三状态下的示意图,此时第一连接部21的弹性件24收容在第三收容孔132c内(可参照附图6),灯组件30及第二连接部全部拉伸出收容腔13,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灯组件30绕着第一旋转轴线Y旋转调整合适的照射角度。具体的如附图10所述,灯组件30绕着第一旋转轴线向左旋转72度,控制电路板控制第二发光部内的散热器上单侧的第二灯板342发光,同时将灯组件30绕着第二旋转轴线Z左右旋转调节一个合适的角度,使得单侧第二灯板342发出的倾斜向下照射,工作灯可作台灯模式。当然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将灯组件绕着第一旋转轴线向右旋转,并且同时将灯组件绕着第二旋转轴线旋转,使得工作灯的光倾斜向上照射,满足用户一些需要向上照射的使用工况。

在台灯模式下,控制电路板70还可以控制整个工作灯100的输出电流,使得散热器单侧的第二灯板能够在两种输入电流下发光,使得工作灯具有两种亮度选择。

当然在第三状态时,第二发光部内的第二灯板也可以全部同时发光并不仅限于单侧发光。如此使用相当于一个能够调整照射角度的荧光灯。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工作灯仅具有一个开关50通过依次按压开关50实现手电筒模式、荧光灯模式、SOS模式、台灯模式及小夜灯模式之间的切换,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模式之间的次序。另外通过长按开光50,使得工作灯能够直接断电处于非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灯具有三个工作状态,通过三个工作状态的切合配合控制不同发光部的发光,实现了将多种功能集合在一个工作灯上,确保了多功能的前提下保证了整个工作灯的小巧便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但只要其采用的技术精髓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或者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作出的变化和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