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态景观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020发布日期:2018-12-11 19:5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态景观吊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吊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态景观吊灯。



背景技术:

灯具是室内照明的器具,在家居装修中,除了其实用价值外,在装饰功能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它既是人工照明的必需品,又是创造优美的家居环境所不可缺少的设备。特别是在需要某种特定气氛时,灯具的双重职能对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在居家生活中,有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光、色、形、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使用的灯具自然也不相同。现在的灯具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而日新月异,真正是千变万化,花色繁多,吊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高级装饰用照明灯。吊灯无论是以电线或以铁支垂吊,都不能吊得太矮,阻碍人正常的视线或令人觉得刺眼。现时吊灯吊支已装上弹簧或高度调节器,可适合不同高度的楼底和需要性。但是现有的吊灯结构设计不够新颖,外观不够时尚,且不能植物生长灯和盆栽相结合,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态景观吊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态景观吊灯,包括透明玻璃罩、内灯罩和连接座,所述透明玻璃罩为椭圆形玻璃罩,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连接座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光源,所述连接座底部位于光源的外围固定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透明玻璃罩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大小相适应的安装,所述连接座底部的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透明玻璃罩通过位于透明玻璃罩内部的内灯罩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透明玻璃罩的底部盛放有培养基和水,且水所占比例为透明玻璃罩容积的三分之一,所述培养基上栽培有挺水植物。

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罩的侧面开设有圆形操作窗口。

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罩的表面与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光滑过渡。

优选的,所述内灯罩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且内灯罩为透明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用植物生长灯和盆栽相结合,外界的二氧化碳进入透明玻璃罩内,植物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排出透明玻璃罩,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绿色环保、便于室内养花、不仅能照明而且外形美观大方、提升室内艺术感,通过利用光源代替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基;2-水;3-挺水植物;4-内灯罩;5-导线;6-连接座;61-连接件;7-透明玻璃罩;71-安装孔;72-操作窗口;8-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态景观吊灯,包括透明玻璃罩7、内灯罩4和连接座6,所述透明玻璃罩7为椭圆形玻璃罩,所述连接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线5,所述连接座6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光源8,所述连接座6底部位于光源8的外围固定设置有连接件61,且连接件6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透明玻璃罩7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61大小相适应的安装孔71,所述连接座6底部的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71,且所述透明玻璃罩7通过位于透明玻璃罩7内部的内灯罩4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座6上,所述透明玻璃罩7的底部盛放有培养基1和水2,且水2所占比例为透明玻璃罩7容积的三分之一,所述培养基1上栽培有挺水植物3。

所述透明玻璃罩7的侧面开设有圆形操作窗口72,操作窗口72便于进行安装拆装等操作;所述透明玻璃罩7的表面与所述连接座6的表面光滑过渡,外形更加美观,提高吊灯的观赏性;所述内灯罩4与所述连接件61螺纹连接,且内灯罩4为透明材质制成,内灯罩4可以对透明玻璃罩7起到固定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光源4;所述光源4为LED光源,LED光源节约能源,使用寿命长。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通过运用植物生长灯和盆栽相结合,外界的二氧化碳进入透明玻璃罩7内,植物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排出透明玻璃罩7,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该实用新型绿色环保、便于室内养花、不仅能照明而且外形美观大方、提升室内艺术感,通过利用光源4代替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