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的散热铝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1232发布日期:2018-11-20 19:2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的散热铝体。



背景技术:

LED灯作为替代传统白炽灯泡的新型绿色光源之一,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在工作过程中,LED灯的电源以及其它元器件会产生热量,由于LED灯的内部空间相对密闭且狭小,产生的热量会堆积在灯体内,难以散发出去,当工作了一段时间后,LED灯内的温度会过高造成故障。关于LED灯的用材和加工工艺,目前灯具业界使用的工艺用材有如下几种:一般塑料、导热塑料、铝合金、铝型材。一般塑料、导热塑料导热效果相对较差,铝合金相对于铝型材加工更加复杂,相对而言铝型材的散热效果最佳,性价比较高,也是被采用地最广泛的散热材料。但现有的散热铝体的结构设计的不够紧凑、稳定,空间利用率不高,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稳定、空间利用率高,散热效果好的LED灯的散热铝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灯的散热铝体,包括:基体和至少一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的支撑部,所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与所述基体连接并呈放射状围设于所述基体,所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支撑部之间构成散热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基体与所述散热鳍片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基体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鳍片均匀分布于所述基体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两个第一散热件,所述两个第一散热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的自由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横截面呈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鳍片还包括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散热件的横截面呈“T”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LED灯的散热铝体,在LED灯工作过程中,散热铝体会吸收LED 灯散发出来的热量,吸收的热量会通过散热鳍片中的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散发出去,由于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与基体连接并呈放射状围设于基体,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会大面积的接触空气,从而加强了散热效果。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的支撑部可以使第一散热部、第二散热部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同时支撑部也可以进一步增大整体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整体结构紧凑、稳定、空间利用率高,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散热鳍片;21-第一散热部;22-第二散热部;23-支撑部;24-第一散热件;25-第二散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LED灯的散热铝体,基体1和至少一个散热鳍片2,散热鳍片2包括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以及连接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的支撑部23,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与基体1连接并呈放射状围设于基体1,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支撑部23之间构成散热通道。

具体到实施例中,在LED灯工作过程中,散热铝体会吸收LED灯散发出来的热量,吸收的热量会通过散热鳍片2中的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散发出去,由于第一散热部 21、第二散热部22与基体1连接并呈放射状围设于基体1,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 会大面积的接触空气,从而加强了散热效果。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的支撑部23可以使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同时支撑部23也可以进一步增大整体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

基体1与散热鳍片2一体成型。

一体成型的散热鳍片2结构会更加稳定,结构强度也会更高,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也更加利于大规模且快速的生产制造。

基体1的横截面呈圆形。

散热鳍片2均匀分布于基体1外围。

基体1的横截面呈圆形,而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与基体1连接并呈放射状围设于基体1,这样的设计能使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能更加均匀的分布于基体1的外围,从而使整体散热更加均匀高效。

散热鳍片2还包括两个第一散热件24,两个第一散热件24分别设于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的自由端。

第一散热件24的横截面呈弧形。

第一散热件24的横截面呈弧形使散热铝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散热铝体占用的空间。

散热鳍片2还包括第二散热件,第二散热件设于支撑部23上。

第二散热件的横截面呈“T”字形。

位于第一散热部21、第二散热部22的自由端的第一散热件24,以及位于支撑部23上的第二散热件可以进一步将强散热铝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