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光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4455发布日期:2018-11-07 22:0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顶光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顶光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目前,地球上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光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光的光谱是连续的光谱,包括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远、中、近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A、B、C),X射线和波长极短的宇宙射线。但是,植物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仅利用其中一小部分有效光。有研究表明,植物中对光需求大的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可见光区域内都有吸收,但其较强吸收区主要是波长在640nm~660nm的红光区和波长在410nm~470nm的蓝紫光区;类胡萝卜素则主要以波长在410nm~470nm的蓝紫光为主要的吸收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植物对有效光的利用已经突破单纯依靠太阳光的限制,利用人工光源代替或者补充自然光源的不足,已经成为环境控制农业的重要手段。目前,农业生产上,特别是设施栽培中,补光栽培已经越来越被重视,通过补光还可以实现反季栽培,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补光还可以打破植物休眠,达到一种特殊的培育效果。特别是在植物快速繁殖过程中,补光的运用更能提高繁殖效率,已经成为工厂化快速育苗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

现有的植物补光灯一般采用金属钠灯、卤素灯提供光照,虽然可满足植物的光照需求,但是存在耗能大、温度高的问题,由此产生的高温容易对植物造成灼伤。基于上述问题,有人将LED应用于植物补光灯制成LED植物补光灯,它是一种冷光源,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而且,它便于安装,也不怕潮湿环境,同时,它的耗电量较传统的植物补光灯有大幅降低。

但是现有市场上的LED灯具有较多的缺陷,例如防水和散热性能较差,在给大棚植物进行喷水的时候,水容易进入到灯具内部,造成灯具烧坏,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棚植物补光的顶光照明灯具,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顶光照明灯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固设有端盖,所述外壳上端卡接有后盖板,所述外壳下端外侧面固设有多个LED透镜模组,所述外壳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电源腔体,所述电源腔体内设有用于LED透镜模组的裸板电源,所述电源腔体上端开口两侧沿外壳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后盖板两端卡接于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发泡胶条,所述端盖的内侧面设有端盖防水圈,所述端盖防水圈的内侧面抵于所述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面上,所述电源腔体与外壳下端之间开设有走线孔,所述走线孔的两侧端口设有塑胶堵头;

所述外壳采用铝合金制成,所述外壳与电源腔体之间留有散热流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内侧面设有用于固定端盖防水圈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端盖防水圈更加稳定的抵压在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面上,确保了电源腔体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整体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防水圈的内圈朝外壳方向凸设有贴边,所述贴边的外侧面抵于电源腔体和后盖板的内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端盖防水圈与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面的贴合更加的紧密,确保了电源腔体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整体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防水圈的内侧面凸设有一圈凸环,所述凸环抵于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端面,且所述凸环的宽度小于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端面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少了端盖防水圈与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面的接触面积,通过压紧凸环所形成的密封面与电源腔体和后盖板所形成的封闭外侧面的贴合更加的紧密,确保了电源腔体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整体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LED透镜模组与外壳下端外侧面之间设有透镜防水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了LED透镜模组与外壳连接处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整体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LED透镜模组包括透镜和LED线路板,所述透镜内设有透镜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了透镜与LED线路板之间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整体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透镜上开设有用于固定透镜防水圈的嵌入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上小下大,所述外壳上下两端外表面弧面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外壳顶部积水顺利流走,减少顶光照明灯具进水的可能性,提高防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采用铝合金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顶光照明灯具整体散热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发泡胶条、端盖防水圈和塑胶堵头,提高了电源腔体和走线孔的气密性、透镜防水圈和透镜胶圈的设置,提高了LED透镜模组本身以及与外壳连接处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的整体防水性;顶光照明灯具内设置的电源腔体用于放置裸板电源给每个LED透镜模组单独供电,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后盖板采用卡接可拆卸连接于外壳上,便于生产组装以及售后维修;外壳和端盖都由铝合金制成,具有很好的导热性,通过空气在散热流道内自然对流散热,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的整体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顶光照明灯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壳的侧视图;

图3为顶光照明灯具剖视图;

图4为端盖与端盖防水圈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LED透镜模组分解图。

图中,1、外壳;101、电源腔体;102、卡槽;103、走线孔;104、散热流道;2、端盖;201、定位槽;3、后盖板;4、裸板电源;5、发泡胶条;6、端盖防水圈;601、贴边;602、凸环;7、塑胶堵头;8、透镜防水圈;9、透镜;901、陷入环槽;10、LED线路板;11、透镜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顶光照明灯具,包括外壳1、端盖2、后盖板3和LED透镜模组。端盖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两端,后盖板3卡接于外壳1的上端,在外壳1的下端外侧面上通过螺钉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安装有5个LED透镜模组。

参见图2和图3,外壳1采用铝合金挤出成型,表面氧化哑银处理,外壳1上小下大,外壳1上下两端外表面弧面连接,便于外壳1顶部积水顺利流走,减少顶光照明灯具进水的可能性,提高防水性。外壳1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电源腔体101,电源腔体101的横截面为矩形,电源腔体101内设置有用于LED透镜模组的裸板电源4,每个LED透镜模组单独提供一个裸板电源4;在电源腔体101上端开口的两侧沿外壳1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102,后盖板3两端插入卡接于卡槽102内,在卡槽102内还设置有发泡胶条5,发泡胶条5抵于卡槽102和后盖板3,发泡胶条5横截面的直径为3.5mm;在电源腔体101与外壳1下端之间开设有线孔103,走线孔103用于放置连接LED透镜模组和裸板电源4的电线;外壳1与电源腔体101之间留下的空间形成散热流道104。结合图1,走线孔103的两侧端口通过塑胶堵头7堵住。

参见图1和图4,端盖2采用铝合金压铸工艺成型,表面喷漆,端盖2的内侧面开设有“口”字形的定位槽201,定位槽201内设有端盖防水圈6,端盖防水圈6的内圈朝外壳1方向凸出延伸形成贴边601,贴边601的外侧面抵于电源腔体101和后盖板3的内侧面;端盖2的内侧面凸设有一圈凸环602,凸环602抵于电源腔体101和后盖板3所形成的封闭外侧端面,且凸环602的宽度小于电源腔体101和后盖板3所形成的封闭外侧端面的宽度。

参见图1和图5,LED透镜模组包括透镜9和LED线路板10,透镜9上开设有一圈嵌入环槽901,LED线路板10置于嵌入环槽901内圈,嵌入环槽901内设有透镜防水圈8,当LED透镜模组安装在外壳1上时,透镜防水圈8抵于外壳1下端外侧面,在透镜9上相对于LED线路板10每个灯珠都设有一个透镜胶圈11,透镜胶圈11抵于透镜9与LED线路板10之间。

在实际使用中,灯光照明灯具可通过吊装或吸顶安装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大棚顶部,吊装时需要在外壳1顶部螺纹连接羊眼螺栓。通过设置发泡胶条5、端盖防水圈6和塑胶堵头7,提高了电源腔体101和走线孔103的气密性、透镜防水圈8和透镜胶圈11的设置,提高了LED透镜模组本身以及其与外壳1连接处的气密性,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的整体防水性;顶光照明灯具内设置的电源腔体101用于放置裸板电源4给每个LED透镜模组单独供电,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产品可靠性;后盖板3采用卡接可拆卸连接于外壳1上,便于生产组装以及售后维修;外壳1和端盖2都由铝合金制成,具有很好的导热性,通过空气在散热流道104内自然对流散热,提高了顶光照明灯具的整体散热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