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蜡烛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3954发布日期:2019-02-01 19:4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真蜡烛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蜡烛的电子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仿真电子蜡烛因安全环保在许多场合被广泛应用替代传统的蜡烛。但为了使仿真电子蜡烛的火焰更加逼真,人们通过各种扰动机构使火焰片产生摆动达 到真蜡烛的烛光摇曳效果。公告号为 CN 20398013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真电子蜡烛,包括机壳、通过一横向支撑杆设置在机壳顶部一开口中的火焰片、设置在所述开口一侧上的发光元件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扰动装置;所述火焰片通过一竖直的摆杆相交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摆杆的上部部分延伸入所述火焰片的下部;所述火焰片的上部和下部的部分定位于所述开口的上面;所述发光元件的光投射方向相交于所述火焰片表面。该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电磁线圈随机交替通电形成对摆杆的随机摆动力,实现火焰片的随机摆动。虽然该技术方案也通过电磁线圈与摆杆上的磁体之间的相斥力实现火焰片的窜动,但由于电磁线圈通电与断电产生的相斥力缺少缓冲性能,火焰片的窜动显得生硬不自然,仿真效果不佳,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该技术方案中电磁线圈需要电路板产生一个变化的持续的控制电流,对需要复杂的控制程序且需要消耗较多的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真蜡烛灯,其通过一弹性组件使电磁力产生的窜动得到缓冲,形成一随机和逐渐衰减的窜动过程,有效提高了仿真蜡烛灯的火焰窜动仿真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通过弹性组件中设置的弹性件的上窜和预压件的下压双重作用,使仿真蜡烛灯产生更加持久柔和的窜动效果,用户体验效果更好。并且该技术方案无需复杂的控制程序,消耗电量少的技术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真蜡烛灯,包括仿真火焰罩和在所述火焰罩内发光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一上支架上;在所述上支架的下方设有一下支架;在上支架和上支架之间设有一弹性组件;在所述下支架的中间设有一电感螺管线圈,所述上支架的下部设有一延伸进入所述电感螺管线圈中的铁磁体。该技术方案通过一弹性组件使电磁力产生的窜动得到缓冲,形成一随机和逐渐衰减的窜动过程,有效提高了仿真蜡烛灯的火焰窜动仿真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该技术方案无需复杂的控制程序,消耗电量少的技术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压缩弹性件和使所述压缩弹性件预压缩的预压件。通过弹性组件中设置的弹性件的上窜和预压件的下压双重作用,使仿真蜡烛灯产生更加持久柔和的窜动效果,用户体验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弹性件为一上小下大的锥形压缩弹簧。采用锥形压缩弹簧的压缩弹性件,使得对上支架的稳定性控制更好,避免上支架在惯性力作用下产生幅度过大的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预压件为设置在所述上支架上的一配重块。采用配重块作为预压件,其结构较为简单,仿真较好也较好。

具体地,所述上支架包括上座体和固定在所述上座体中间的一纵截面呈十字的支杆;所述铁磁体设置在所述支杆下部的一内腔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座体上还盖设有一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座体之间形成一上腔体;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上腔体中;在所述上盖和配重块的中间设有供所述支杆穿过的中间通孔。该具体的结构方案使得配重块隐藏,具有更好的外观。

具体地,所述上座体和所述支杆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弹性组件使电磁力产生的窜动得到缓冲,形成一随机和逐渐衰减的窜动过程,有效提高了仿真蜡烛灯的火焰窜动仿真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通过弹性组件中设置的弹性件的上窜和预压件的下压双重作用,使仿真蜡烛灯产生更加持久柔和的窜动效果,用户体验效果更好。通过弹性组件的惯性震动,电感螺管线圈只需要一个脉冲的电流即可形成一个逐渐衰减的缓冲自然的窜动效果,具有更好的省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火焰罩1、发光组件2、上支架3、上座体31、上座槽311、支杆32、上盖33、上腔体34、铁磁体35、下支架4、下腔体41、下座槽42、弹性组件5、压缩弹性件51、预压件52、配重块521、电路板6、电感螺管线圈7、线圈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仿真蜡烛灯,包括上支架3、下支架4、设置在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的弹性组件5、设置在下支架4下腔体41中的电路板6、安装在电路板6上并从下支架4中间通孔向上穿出的电感螺管线圈7、设置在上支架3上的发光组件2和罩设在发光组件2上的火焰罩1。电路板6上连接有电源,电感螺管线圈7上绕设线圈71,线圈71与电路板6上的电路作电连接。

该弹性组件5包括呈上小下大的压缩弹性件51和预压件52。该上支架3包括上座体31、与上座体31呈一体结构的支杆32和盖设在上座体31上的上盖33。该支杆32纵截面呈十字形,发光组件2连接在该支杆32的上部,该支杆32的下部设有一支杆32的内腔,在该内腔中设有一铁磁体35。该支杆32的下部向下延伸并部分伸入电感螺管线圈7的中间管腔内。在上座体31的下面靠近外圈处设有一环形的上座槽311,在下支架4的上面靠近外圈处设有一环形的下座槽42,该压缩弹性件51设置在该上座槽311和下座槽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压件52为一配重块521。在上盖33与上座体31之间形成有一上腔体34,该配重块设置在上腔体34中。该配重块521通过自身重量对压缩弹性件51预压了一个预压缩量。该配重块521对压缩弹性件51的最大预压缩量小于电感螺管线圈7至上座体31底面的距离。该预压件52也可以是其它将压缩弹性件51预压缩一个预压量的其它结构,如设置在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的拉伸弹性件或设置在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的极性互为相反的永久磁体等。预压件52对压缩弹性件51的压力应略大于压缩弹性件51的弹力,但小于电感螺管线圈7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

该电路板6上的电感螺管线圈7通电后产生电磁力与设置在支杆32下部内腔中的铁磁体35产生相斥或相吸,使设置在上支架3上的火焰罩1及发光组件2克服弹性组件5的弹性力产生窜动。由于弹性组件5的存在,该电感螺管线圈7上的线圈71并非需要持续通电。当电感螺管线圈7对铁磁体产生的一个窜动冲力后,上支架3在弹性组件5中的压缩弹性件51和作为预压件52的配重块521的惯性力作用下会产生一个延缓的振动,使火焰罩1产生一个比较自然的窜动效果。进一步地,当控制电感螺管线圈7产生不同大小的电磁力时,通过与弹性组件5的惯性协同作用,在一定时长内产生一个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的火焰自然窜动效果。

具体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的一种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