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225发布日期:2018-11-27 21:2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区助航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机场主要由候机楼、导航空管设备、飞机服务设备、跑道、滑行道、以及助行装置组成,当飞机在巡航高度上利用VOR台或ADF导航台到达目的地上空时,从距离机场30-50公里处即开始截获航向台和下滑台信号,一直下降到跑道延长线上空30m的决断高度,在决断高度上,飞行员必须对着陆或复飞作出决断,决断的依据为是否清晰的看到跑道,能否清晰看到跑道的主要根源还在于机场跑道上助航装置的设置。助行装置包括机场的地面标识、机场目视助航灯光、标记牌、以及目视助航灯光的供电、控制和辅助设施。机场目视助航灯光主要包括进近灯光系统(包括进近灯、入口灯、坡度灯、顺序闪光灯)、跑道灯光系统(包括跑道入口灯、跑道中线灯、跑道边灯、接地带灯、跑道末端灯)、滑行道灯光系统(包括滑行道边灯、滑行道中线灯、等待位置灯等)、以及其他灯光(包括跑道识别灯、机场灯标、障碍物灯等);

其中,对于需要闪光的机场目视助航灯均是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发光单元间歇性发光来实现的,间歇性通电发光导致助航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进而导致助航灯更换频繁,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其能够使常亮灯通过机械转动转化为闪光灯,解决了间歇性通电发光导致助航灯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包括:

底座,其为半圆形实心体,所述底座顶端向下凹陷具有半圆形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端向下凹陷具有柱状螺纹孔;

易折杆,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螺接的底固定部、哑铃形易折部、及柱状的顶固定部,所述底固定部从上至下包括固定柱、固定于所述固定柱底端且与所述容纳槽相适配的优弧形大球头、及设于所述大球头底端且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柱;

壳体,其为长方体形,所述壳体底面可拆卸固接于所述顶固定部顶面,所述壳体内上下间隔水平密封卡设2个隔板,以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从上至下的灯箱、转动箱、及动力箱,其中,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一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动力箱顶面至所述转动箱,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所述转动箱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锥型齿,所述转动箱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型齿相啮合的第二锥型齿,所述第二锥型齿的中心轴处固定一转杆,所述转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杆上同轴固接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高度相等,所述皮带外侧面竖直固接挡板,所述转动箱内位于所述皮带周向竖直固设有两个回形板,两个回形板上下两端分别与2个隔板固接,位于两个回形板中间的隔板呈开口状设置,以形成供所述挡板转动的空间,所述灯箱内位于其中一个回形板上方竖直卡设有矩形板,以将灯箱分隔为灯头腔、及包括隔板开口的容灯腔,所述容灯腔内设置发光单元,所述矩形板上贯穿开设有一穿孔,发光单元发射的光通过所述穿孔到达灯头腔,当所述挡板在所述皮带的带动下周向转动覆设于所述穿孔上时,所述发光单元发射光不通过穿孔到达灯头腔。

优选的是,所述螺纹孔底端向下凹陷具有优弧形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内相对水平设置两个弹片,所述螺纹柱底端具有与所述卡扣槽向适配的优弧形小球头,当所述螺纹柱螺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且容纳槽内侧壁与所述大球头外侧壁抵接时,所述小球头扣合于所述卡扣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大球头连接处周向向下罩设有喇叭状挡雨罩。

优选的是,所述顶固定部的底面向上凹陷具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固定柱顶端具有第二螺纹槽,所述易折部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与第一螺纹槽和第二螺纹槽匹配的外螺纹,以将底固定部、哑铃形易折部、及顶固定部从下至上依次螺接。

优选的是,所述顶固定部顶端竖直固定有竖杆,垂直于所述竖杆水平设有横杆;

所述壳体底部厚度大于所述横杆顶面距离所述顶固定部顶端的距离,所述壳体底面位于所述横杆上方凹陷具有长方体形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顶端形成供所述横杆做90度角转动的扇形槽,所述导向槽的深度略大于所述竖杆的高度,以使所述壳体底面可拆卸固接与所述顶固定部顶面。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侧壁周向等间隔向下凹陷具有四个下固定槽,所述壳体底面周向向上凹陷具有四个上固定槽,当所述横杆沿所述导向槽向上移动至位于所述扇形槽内,并转动90度角时,四个上固定槽一一对应位于四个下固定槽上方,上下相对的上固定槽和下固定槽内插设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下固定槽内的部分中间隔断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以固定杆拆卸。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首先,螺纹孔和螺纹柱的设置便于底座和易折杆的固定,固定的同时配合半球形容纳槽和大球头的相对运动,易折杆通过大球头设于容纳槽内,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整个装置自身稳定性,且所述易折杆相对于所述底座是万向设置,当易折杆受到外界摧毁力折断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对底座的伤害;

第二,易折杆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螺接的底固定部、哑铃形易折部、及柱状的顶固定部,当易折杆折断时,其损坏的通常只是其中的易折部,更换装置时也只需更换易折部,减少机场使用成本;

第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将转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转杆的转动,通过转杆带动第一带轮转动进而带动挡板转动,使挡板在一定间隔时间内覆设于所述穿孔上,使常亮灯通过机械转动转化为闪光灯,避免间歇性通电发光导致助航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延长助航灯的使用寿命,减少机场的维修成本,且两个回形板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挡板的转动稳定性。

第四、通过卡扣槽和小球头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易折杆和底座间的固定稳定性,同时,由于卡扣为定点固定,能够有效的提醒组装工人当组装至此时,减缓组装速度,避免过度拧紧装置;

第五、通过四个上固定槽、下固定槽及四个固定杆的设置提高底座与壳体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配合竖杆、横杆、导向槽、扇形槽固定易折杆和底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回形板及所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和扇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包括:

底座1,其为半圆形实心体,所述底座1顶端向下凹陷具有半圆形容纳槽10,所述容纳槽10的底端向下凹陷具有柱状螺纹孔11;

易折杆2,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螺接的底固定部20、哑铃形易折部21、及柱状的顶固定部22,所述底固定部20从上至下包括固定柱200、固定于所述固定柱200底端且与所述容纳槽10相适配的优弧形大球头201、及设于所述大球头201底端且与所述螺纹孔11相适配的螺纹柱202;

壳体3,其为长方体形,所述壳体3底面可拆卸固接于所述顶固定部22顶面,可拆卸固接的方式可以为卡扣连接、螺接等方式中的一种,所述壳体3内上下间隔水平密封卡设2个隔板30,以将所述壳体3分隔为从上至下的灯箱31、转动箱32、及动力箱33,其中,所述动力箱33内设置有一转动电机34,所述转动电机34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转动穿过动力箱33顶面(即位于下方的一个隔板30)至所述转动箱32内,所述转动电机34的输出轴位于所述转动箱32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锥型齿35,其为倒置圆台状,所述转动箱3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型齿35相啮合的第二锥型齿36,其为两端面竖直设置的圆台状,所述第一锥型齿35在水平方向的转动带动第二锥型齿36在竖直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二锥型齿36的中心轴处固定一转杆37,所述转杆37相对于转动箱32的固定可通过与所述转杆37可转动连接的支撑杆固定,图示未表示出,所述转动电机34转动带动所述转杆37转动,所述转杆37水平设置,所述转杆37上同轴固接第一带轮38,所述第一带轮38通过皮带39连接有第二带轮300,所述第二带轮300的固定方式可通过另一杆体可转动穿过所述第二带轮300的轴线,然后该杆体固定设置于转动箱32内即可,所述第二带轮300与所述第一带轮38高度相等,第一带轮38和第二带轮300带动皮带39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所述皮带39外侧面竖直固接挡板301,所述转动箱32内位于所述皮带39周向套设于皮带39周向竖直固设有两个回形板302,如图2所示,画斜杠的阴影部分为其中一个回形板302,位于回形板302四角的斜线段用以表示2个隔板30所在平面,两个回形板302上下两端分别与2个隔板30固接,位于两个回形板302中间的隔板30呈开口状设置,以使所述灯箱31、转动箱32、及动力箱33连通设置,形成供所述挡板301转动的空间,所述灯箱31内位于其中一个回形板302上方竖直卡设有矩形板303,以将灯箱31分隔为灯头腔304(其主要用于使灯光通过灯头腔304散出,形成灯)、及包括隔板30开口(位于上方的隔板30,其上设置的用于连通灯箱31和转动箱32,形成供所述挡板301转动的空间的开口)的容灯腔305,所述容灯腔305内设置发光单元,发光单元通过电线与供电单元连接,供电时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矩形板303上贯穿开设有一穿孔,发光单元发射的光通过所述穿孔到达灯头腔304,所述挡板301在所述皮带39的带动下周向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可覆设于所述穿孔上,以避免发光单元发射光通过穿孔到达灯头腔304,继续转动远离该预定位置,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即可通过所述穿孔到达灯头腔30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的向上凸起设置,其底面固定于带安装位置,具体固定方式根据实际需求可采用焊接、卡接、或者螺纹螺栓固定,其为现有技术,再次不赘述,所述容纳槽10所在圆的圆心、所述底座1所在圆的圆心均位于所述柱状螺纹孔11的中轴线上,所述大球头201所在球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容纳槽10所在球的直径,即当所述大球头201放置于所述容纳槽10内时,所述大球头201的外侧壁与所述容纳槽10的内侧面接触设置,使用过程中,将底座1固定于预定位置,将螺纹柱202螺设于所述螺纹孔11,以将底固定部20与所述底座1螺接,将在由下至上依次螺接易折部21、及顶固定部22,然后顶固定部22与所述壳体3底面可拆卸连接,电机转动,带动其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转杆37转杆37,转杆37转动带动第一带轮38转动,第一带轮38配合第二带轮300共同带动皮带39转动,皮带39转动带动其上挡板301转动,挡板301在两个回形板302间转动,两个回形板302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挡板301的厚度,当所述挡板301在所述皮带39的带动下周向转动至预定位置时(盖设于穿孔上的位置)可覆设于所述穿孔上,以使发光单元发射光不通过穿孔到达灯头腔304,继续转动使挡板301远离该预定位置,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即可通过所述穿孔到达灯头腔304,周向重复运动,使常亮灯通过机械转动转化为闪光灯;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首先,螺纹孔11和螺纹柱202的设置便于底座1和易折杆2的固定,固定的同时配合半球形容纳槽10和大球头201的相对运动,易折杆2通过大球头201设于容纳槽10内,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整个装置自身稳定性,且所述易折杆2相对于所述底座1是万向设置,当易折杆2受到外界摧毁力折断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对底座1的伤害;进一步,易折杆2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螺接的底固定部20、哑铃形易折部21、及柱状的顶固定部22,当易折杆2折断时,其损坏的通常只是其中的易折部21,更换装置时也只需更换易折部21,减少机场使用成本;再进一步,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将转动电机34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转杆37的转动,通过转杆37带动第一带轮38转动进而带动挡板301转动,使挡板301在一定间隔时间内覆设于所述穿孔上,使常亮灯通过机械转动转化为闪光灯,避免间歇性通电发光导致助航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延长助航灯的使用寿命,减少机场的维修成本;最后,两个回形板302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挡板301的转动稳定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孔11底端向下凹陷具有优弧形卡扣槽4,所述卡扣槽4内相对水平设置两个弹片所述螺纹柱202底端具有与所述卡扣槽4向适配的优弧形小球头40,当所述螺纹柱202螺设于所述螺纹孔11内,且容纳槽10内侧壁与所述大球头201外侧壁抵接时,所述小球头40扣合于所述卡扣槽4内,两个弹片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略高于所述卡扣槽4所在球圆心点的位置,且两个弹片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小球头40所在球的直径。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卡扣槽4和小球头4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易折杆2和底座1间的固定稳定性,同时,由于卡扣为定点固定,能够有效的提醒组装工人当组装至此时,减缓组装速度,避免过度拧紧装置。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柱200与所述大球头201连接处周向向下罩设有喇叭状挡雨罩5,以将外接水源通过挡雨罩5导流出。采用这种方案,挡雨罩5有效的避免雨水或者外界水源浸入容纳槽10,导致容纳槽10使用寿命降低。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固定部22的底面向上凹陷具有第一螺纹槽6,所述固定柱200顶端具有第二螺纹槽60,所述易折部21顶端和底端分别具有与第一螺纹槽6和第二螺纹槽60匹配的外螺纹,以将底固定部20、哑铃形易折部21、及顶固定部22从下至上依次螺接。采用这种方案,实现所述底固定部20、哑铃形易折部21、及柱状的顶固定部22间的螺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其为一简化示意图,所述顶固定部22顶端竖直固定有竖杆7,垂直于所述竖杆7水平设有横杆70,横杆70和竖杆7配合形成T字形;

所述壳体3底部厚度大于所述横杆70顶面距离所述顶固定部22顶端的距离,所述壳体3底面位于所述横杆70上方向上凹陷具有长方体形导向槽71,所述导向槽71顶端形成供所述横杆70做90度角转动的扇形槽72,所述导向槽71的深度略大于所述竖杆7的高度,以使所述壳体3底面可拆卸固接与所述顶固定部22顶面,所述竖杆7可在所述导向槽71内转动,使用时横杆70通过所述导向槽71到达扇形槽72,并在扇形槽72内做90度旋转,转动后固定,第一、可以通过扇形槽72高度和横杆70的高度设置,使其转动需要一定的摩擦力,进而通过摩擦力固定;第二、可以通过其与辅助的卡扣等方式连接。采用这种方案,简化可拆卸步骤,方便快速安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侧壁周向等间隔向下凹陷具有四个下固定槽8,所述壳体3底面周向向上凹陷具有四个上固定槽80,当所述横杆70沿所述导向槽71向上移动至位于所述扇形槽72内,并转动90度角时,四个上固定槽80一一对应位于四个下固定槽8上方,上下相对的上固定槽80和下固定槽8内插设一固定杆81,所述固定杆81位于所述下固定槽8内的部分中间隔断通过压缩弹簧82连接,以固定杆81拆卸,当所述横杆70和所述扇形槽72间扣合时,所述固定杆81的上端与所述上固定槽80的顶面抵接,所述固定杆81的底面于所述下固定槽8的底面固接,当弹簧压缩至最大压缩量时,所述固定杆81顶端至底端的距离小于所述上固定槽80开口处距离所述下固定槽8底面的距离。采用这种方案,通过四个上固定槽80、下固定槽8及四个固定杆81的设置提高底座1与壳体3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配合竖杆7、横杆70、导向槽71、扇形槽72固定易折杆2和底壳。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飞行区跑道目视助航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