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光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151发布日期:2018-12-05 19:3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线性光源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一种线性光源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点光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由于点光源在功率和光亮度上要全面优于白炽灯,因此线性光源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相关技术中的线性光源支架包括支架、基板以及电极,所述电极包括与基板固定连接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覆所述基板的两侧使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夹持臂为对称结构,在所述线性光源支架的生产过程中,所述支架、所述电极以及所述夹持臂由一块金属薄片经过蚀刻、切削等工艺将多余部分去除后,再将所述夹持臂弯折而夹持固定所述基板,然而,采用此方式当基板宽度较大时,不利于夹持臂固定,影响稳定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光源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且节约成本的线性光源支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光源支架,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支架和多个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基板,所述支架包括向所述基板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所述电极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电极的另一端包设所述基板的端部,所述电极设有夹持臂并通过所述夹持臂包设所述基板,所述夹持臂包括具有第一长度的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臂以及具有第二长度的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电极的两相对侧边的任意一侧边,所述第二夹持臂设置于两相对侧边的另一侧边,位于一侧边上的所述第一夹持臂向相对侧边的正投影位于两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相邻两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的总和,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分别向所述基板弯折以包设固定所述基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电极分别用于充当正电极和负电极,用于充当正电极的所述电极上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3~1.2mm。

优选的,所述基板由陶瓷或蓝宝石材料构成。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所述电极由金属材料制成。

与相关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源支架,通过在电极的相对两侧设置具有第一长度值的第一夹持臂与具有第二长度值的第二夹持臂,在不改变相邻电极之间的固定距离值情况下,同样长度的支架上可设置不同宽度的基板,使用方便灵活稳定性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光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光源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性光源支架中的支架与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光源支架中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性光源支架中的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光源支架10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架1以及多个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的基板2,多个所述基板2并排且平行阵列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

所述支架1向所述基板2的方向延伸出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11,所述基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正对设置的所述电极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11为长条形,但具体实施中,所述电极11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弯折形等其它形状。

请参阅图3,所述电极11包设所述基板2的端部还设有夹持臂110,所述电极11通过所述夹持臂110包设所述基板2,所述夹持臂110包括具有第一长度d1的至少一个第一夹持臂111以及具有第二长度d2的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臂112,所述第一夹持臂111设置于相邻两所述电极11的两相对侧边的任意一侧边,所述第二夹持臂112设置于两相对侧边的另一侧边。

位于一侧边上的所述第一夹持臂111向相对侧边的正投影位于两所述第二夹持臂112之间,相邻两所述电极11之间的距离L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长度d1与所述第二长度d2的总和,所述第一夹持臂11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112分别弯折压设于所述基板2包设固定所述基板2。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夹持臂111具有所述第一长度d1,所述第二夹持臂112具有所述第二长度d2,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11的相对两侧边之间的距离L,相邻两所述基板2之间具有一宽度H,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电极11之间的距离L为一固定距离值,为了保证夹持效果所述第一长度d1和所述第二长度d2可以根据两相邻所述基板2之间的宽度H进行调整,那么当H≤L时,则有L、d1以及d2满足L>d1+d2。

请参阅5,在本实施例中,当两个所述基板2的宽度H使得两所述基板2设置于所述电极11且能够相互抵接,则相邻两所述基板2之间的距离H为零,即由于每一所述基板2的宽度等值所以当H=0时,相应的所述第一夹持臂111和所述第二夹持臂112的最大长度会限定在相邻两所述电极11之间的距离L的一半,也就是L=d1+d2,即d1满足L/2≥d1>0,d2满足L/2≥d2>0。

由于H=0,则所述电极11不能对所述基板2形成夹持固定,为了保证夹持效果,相邻两所述基板2之间距离H,应该满足0<H≤L,即相邻两所述电极11之间的距离L与所述第一长度d1和所述第二长度d2的关系满足L≥d1+d2。

当L≥d1+d2时采用此结构,能够在保证所述线性光源支架100不改变相邻所述电极11之间的距离,使所述线性光源支架100能设置不同宽度的所述基板2,以制作出不同宽度和标准的线光源。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夹持臂111的所述第一长度值d1以及所述第二夹持臂112的所述第二长度值d2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宽度的所述基板2,固定结构更稳定,且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支架1、所述电极11、所述第一夹持臂111以及所述第二夹持臂112为一体结构。

生产过程中,所述支架1、所述电极11以及所述夹持臂110由一块金属材料通过切割、蚀刻等工艺制成,其中所述金属材料可以是铜、铁、铝以及复合金属材料等。当然,将所述金属材料加工成所述支架1、所述电极11以及所述夹持臂111的工艺不仅仅局限于切割和蚀刻。

在所述金属材料加工完成而形成所述支架1、所述电极11以及所述夹持臂110的结构后,再将所述基板2压设于两个正对设置的所述电极11上,通过将所述第一夹持臂111与所述第二夹持臂112弯折夹持于所述基板2的相对两侧,达到将所述基板2固定于所述电极11。

连接于所述基板2两端的两个所述电极11分别用于充当正电极与负电源。具体实施中,用于充当正电极的所述电极11上可设置标识,用于与充当负电极的所述电极11区分,当然,该标识也可以设置于充当负电极的所述电极11上,其作用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充当正电极的所述电极11上设有通孔113,所述通孔113的直径为0.3~1.2mm。

所述基板2由陶瓷或蓝宝石材料构成的片状,且不仅仅局限于此。

与相关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线性光源支架,通过在电极的相对两侧设置具有第一长度值的第一夹持臂与具有第二长度值的第二夹持臂,在不改变相邻电极之间的距离情况下,同样长度的支架上可设置不同宽度的基板,使用方便灵活稳定性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