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480发布日期:2018-12-18 21:2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作为夜晚能够照亮公路的部件,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提供了光源,可以让在夜晚中行驶的车辆提前预值前面的路况,避免意外的发生。

而路灯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有些旧的道路旁边就有很多老式的路灯,这种老式的路灯与新式的相比,由于灯杆的型号不同,老式的路灯和新式的路灯的安装角度会有所不同,导致老式的路灯损坏后,只能够把灯杆也进行更换以后,才能够更换上新的路灯,工程量大,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该路灯不仅能够在新式的灯杆上进行安装,也能够在老式的灯杆上进行安装,避免因老式的路灯损坏后需要更换灯杆,省去了繁重的工程量,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包括外壳,还包括用于调整外壳角度的可调节连接组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以及铰接于上壳的下壳,所述下壳设有第一齿条,所述可调节连接组件包括与第一齿条配合的第二齿条;所述可调节连接组件用于与外界的灯杆可拆卸连接。

其中,还包括设于外壳内的发光模组以及电源模组,所述发光模组与电源模组电连接。

其中,所述下壳还设有灯孔,所述发光模组包括LED灯珠以及散热片,所述LED灯珠容设于灯孔,所述散热片设于外壳内,所述散热片与LED灯珠连接。

其中,所述可调节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弧面,所述第二齿条设于弧面,所述第一齿条的各个齿牙之间、所述第二齿条的各个齿牙之间设置有相同的角度;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的灯杆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下壳还设有调节孔,所述可调节连接件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调节固定件,所述调节固定件包括螺钉、螺母以及垫片,所述螺钉的螺杆穿过垫片、调节孔与第二齿条抵靠,所述螺母螺接于螺钉的螺帽与垫片之间。

其中,所述下壳位于调节孔的一侧设有用于显示所述路灯相对于水平面角度的刻度条。

其中,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刻度条的数量为两条,两个所述调节孔关于下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条所述刻度条关于下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上壳铰接有支撑件,所述可调节连接组件设有抵件;当上壳翻开后,支撑件的一端抵接于抵件。

其中,下壳设有电源腔,所述上壳设有用于密封电源腔的密封件。

其中,所述下壳设有第一铰接槽以及第二铰接槽,所述第一铰接槽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二铰接槽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顶柱;所述下壳设有第三顶柱、第三铰接槽、第四顶柱以及第四铰接槽,所述第三顶柱转动容设于第一铰接槽内,所述第一顶柱转动容设于第三铰接槽内,所述第四顶柱转动容设于第二铰接槽内,所述第二顶柱转动容设于第四铰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设置有用于调整外壳角度的可调节连接组件,外壳则由上壳和下壳铰接而成,下壳设有第一齿条,可调整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通过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齿牙数量是相同的,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各个的齿牙的配合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连接关系;由于老式的灯杆与新式的灯杆相比路灯的安装角度不同,当本实用新型的路灯安装在老式的灯杆时,首先将可调节组件安装在灯杆上,通过推动下壳从而实现第二齿条于第一齿条上的移动,而第二齿条的齿牙相对于第一齿条的齿牙移动的个数,即可换算成下壳转动的角度,从而根据需要的调节的角度以达到路灯最好的照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角度的路灯相较于传统的新式路灯而言,能够通过调整照射角度的方式同时安装在老式的或者新式的灯杆上,避免了因老式的路灯损坏而需要更换整个老式灯杆,省去了繁重的工程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的内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的内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与下壳的铰接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上壳--11,下壳--12,调节孔--13,刻度条--14,发光模组--2,LED灯珠--21,散热片--22,灯孔--23,电源模组--3,可调节连接组件--4,连接杆--41,弧面--42,第一齿条--51,第二齿条--52,调节固定件--53,螺钉--531,螺母--532,垫片--533,支撑件--61,抵件--62,电源腔--71,密封件--72,第一铰接槽--81,第二铰接槽--82,第一顶柱--83,第二顶柱--84,第三顶柱--85,第三铰接槽--86,第四顶柱--87,第四铰接槽--8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发光模组2、电源模组3以及用于调整外壳角度的可调节连接组件4,所述发光模组2与电源模组3电连接;所述外壳包括上壳11以及铰接于上壳11的下壳12,所述下壳12设有第一齿条51,所述可调节连接组件4包括与第一齿条51配合的第二齿条52以及用于固定第一齿条51、第二齿条52的调节固定件53,所述第一齿条51的各个齿牙之间、所述第二齿条52的各个齿牙之间设置相同有角度;所述可调节连接组件4与外界的灯杆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路灯,设置有发光模组2、电源模组3以及用于调整外壳角度的可调节连接组件4。外壳由上壳11和下壳12铰接而成,当需要对本实施例的路灯进行维修时,只需翻开上壳11即可看见路灯的内部组件,方便对路灯内部的组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发光模组2为路灯的发光照射部分,由市电像电源模组3供电,电源模组3将市电经过变压从而转换成适宜的电压供发光模组2工作。

下壳12设有第一齿条51,可调整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齿条52以及调节固定件53,第一齿条51与第二齿条52通过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的齿牙数量是相同的,并且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上的各个齿牙之间设置有相同的角度。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通过各个的齿牙的配合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连接关系,并由调节固定件53对下壳12以及第二齿条52进行固定;由于老式的灯杆与新式的灯杆相比路灯的安装角度不同,当本实施例的路灯安装在老式的灯杆时,首先将可调节组件安装在灯杆上,然后暂时卸载调节固定件53,通过推动下壳12从而实现第二齿条52于第一齿条51上的移动,而第二齿条52的齿牙相对于第一齿条51的齿牙移动的个数,即可换算成下壳12转动的角度,从而根据需要的调节的角度以达到路灯最好的照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路灯相较于传统的新式路灯而言,能够通过调整照射角度的方式同时安装在老式的或者新式的灯杆上,避免了因老式的路灯损坏而需要更换整个老式灯杆,省去了繁重的工程量,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可调节连接组件4还包括连接杆41,连接杆41的一端与外界的灯杆可拆卸连接,实现路灯的简易安装;连接杆41的另一端设有弧面42,该弧面42的弧度随需要调节的角度而设置,而第二齿条52则设置于该弧面42上。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齿牙之间的角度设置为5°,路灯与水平面平行的角度为0°,路灯可以在-10°至10°的角度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即本实施例的路灯具有20°的角度调整;相应的,在下壳12上则设置有调节孔13,调节孔13的一侧设有用于显示所述路灯相对于水平面角度的刻度条14,调节固定件53则在该调节孔13上进行该角度范围内的运动,显示当前的角度调整数值;调节固定件53包括螺钉531、螺母532以及垫片533,所述螺钉531的螺杆穿过垫片533、调节孔13与第二齿条52抵靠,所述螺母532螺接于螺钉531的螺帽与垫片533之间,通过拧动螺钉531即可实现调节固定件53对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2的固定或松开。而优选的,调节孔13、刻度条14以及调节固定件53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孔13关于下壳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刻度条14关于下壳1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以提高固定效果以及角度调整的准确性。

具体的,在上壳11的内侧面设置有支撑件61,而在两个调节孔13中间的位置设置有抵件62,当上壳11翻开后,可以通过将支撑件61抵靠于抵件62上,从而使得上壳11保持打开的状态,方便路灯内的部件更换。

具体的,所述下壳12还设有灯孔23,所述发光模组2包括LED灯珠21以及散热片22,所述LED灯珠21容设于灯孔23,散热片22设于外壳内并与LED灯珠21连接,由于LED灯珠21在发光会产生很多的热量,散热片22可以帮助LED灯珠21的散热避免温度过高而烧毁。其中,发光模组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发光模组2均设于灯孔23,以保证路灯的明亮程度。

由于路灯难免会日晒雨淋,电源遇水后很容易短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下壳12设有电源腔71,所述上壳11设有用于密封电源腔71的密封件72,电源腔71与密封件72的配合形成一个IP67级密封防水的区域以供电源放置。

具体的,所述下壳12设有第一铰接槽81以及第二铰接槽82,所述第一铰接槽8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顶柱83,所述第二铰接槽82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顶柱84;所述下壳12设有第三顶柱85、第三铰接槽86、第四顶柱87以及第四铰接槽88,所述第三顶柱85转动容设于第一铰接槽81内,所述第一顶柱83转动容设于第三铰接槽86内,所述第四顶柱87转动容设于第二铰接槽82内,所述第二顶柱84转动容设于第四铰接槽88内。上壳11与下壳12通过上述结构的铰接,在保证铰接稳定的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螺丝固定可以起到拆卸方便的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