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光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464发布日期:2018-12-18 21: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便于调光的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光的面板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照明的面板灯一般都是安装于天花板、墙壁或支架等支撑物上,面板灯一旦安装固定后,其安装的位置及安装的角度一般都是固定而不可调的。但在外出拍摄过程中,或在摄影棚、演播室、舞台演出及影视拍摄等实地场景中,经常遇到实际拍摄场地位置受限、光线不足或光线过强的问题,这就需要调整面板灯的安放位置、数量及出光角度等来进行补光或遮光,从而获得更佳的照明效果。而现有的面板灯的拆卸及再安装并不方便,无法保证高效的安装,现有的面板灯一般也无法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安装于支撑物上,且出光角度不便于调节,从而无法满足不同照明效果的要求。

进一步地,现有的面板灯的电源模组一般是设置在灯体内部的,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在需要组装大面积的灯墙以满足照明或美化环境的需要时,难以完成多个面板灯的快速组装以形成灯墙的目的,因为无法很好的满足照明要求。

为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固定且可灵活调节出光角度的便于调光的面板灯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固定且可灵活调节出光角度的便于调光的面板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光的面板灯,包括灯架、灯体、内置于所述灯体内的光源模组、以及与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器,所述灯体呈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灯架上并可相对所述灯架转动,所述电源控制器安设于所述灯架上或所述灯体上,所述电源控制器为所述光源模组供电并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光源的色温及亮度。

较佳地,所述电源控制器包括盒体及设于所述盒体内的电源模组和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控制模组及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而为二者供电,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而调节所述光源的色温及亮度。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枢接的固定件及转接件,所述固定件成对地安设于所述灯架的两相对侧,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固定件呈一一对应的设置,所述灯体安设于所述转接件上,所述转接件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而带动所述灯体相对所述灯架转动。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部及操作部,所述固定部呈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灯架上,所述转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于所述固定部另一侧的所述操作部可伸缩地穿接于所述固定部内,操作所述操作部使所述操作部于所述固定部内伸缩而与所述转接件卡接或分离。

较佳地,所述灯架的长度尺寸或/和所述灯架的宽度尺寸可调。

较佳地,所述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可伸缩的连接以调整所述灯架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各自呈可伸缩的设置以调整所述灯架的长度尺寸。

较佳地,所述灯架还包括插接件,所述灯架藉由所述插接件固定于支撑物上。

较佳地,所述灯架为一U形框架、一矩形框架或由多个矩形框架拼接而成。

较佳地,所述灯体与所述灯架呈一一对应的设置。

较佳地,多个所述灯体一一对应地安设于所述灯架的多个所述矩形框内,且多个所述灯体可与同一所述电源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包括灯架、灯体、内置于灯体内的光源模组、以及与光源模组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器,由于灯体呈可拆卸地安设于灯架上,则可根据实际需要方便快捷的更换相应功率及色温的光源模组,结合灯体可相对灯架转动,则藉由灯体相对灯架转动,从而方便快捷的调节整个面板灯的出光角度,以期获得所需的出光效果。并且,本申请藉由电源控制器为光源模组供电并控制光源模组的光源的色温及亮度,由于电源控制器安设于灯架上或灯体上,即电源控制器安设于灯体的外部,从而可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对光源的色温及亮度的调节。本申请的便于调光的面板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便于安装固定,可灵活改变光源的出光角度,从而满足不同照明效果的要求。另外,藉由外置的电源控制器,当多个面板灯进行拼接而形成灯墙的时候,还可共用一电源控制器进行出光调节,则进一步简化结构,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的一个角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的另一角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光的面板灯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灯架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灯架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包括灯架10、灯体20、内置于灯体20内的光源模组30、以及与光源模组30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器40,灯体20呈可拆卸地安设于灯架10上并可相对灯架10转动,电源控制器40安设于灯架10上或灯体20上,电源控制器40为光源模组30供电并控制光源模组30的光源的色温及亮度。其中,灯体20呈矩形或圆形,灯体20包括底板21、边框22及组接件23,光源模组30固定于由底板21及边框22所限定的空间内,并通过组接件23实现紧密的固定,而底板21上开设有穿接口21a,连接线藉由穿接口21a实现光源模组30与电源控制器40的电性连接。光源模组30包括PCB板,安设于PCB板上的色温可调的光源、导光板、反光纸及扩散板,光源具体为LED灯珠,但不以此为限。图中未示出光源模组30的各组成部分,可理解的是,光源模组30于灯体20的正面及侧面发光都是允许的,光源模组30的结构、PCB板控制光源的原理和电路关系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故在此不再赘述。

电源控制器40包括盒体41及设于盒体41内的电源模组42和控制模组43,电源模组42分别与控制模组43及光源模组30电性连接而为二者供电,控制模组43与光源模组30电性连接而调节光源的色温及亮度。其中,控制模组43包括设于盒体41上的触控面板431,触控面板431与电源模组42及光源模组30电性连接。具体地,触控面板431包括显示屏4311及触控按键4312,使用者可操作触控按键4311,由触控按键4311通过PCB板去调节光源的色温及亮度,而显示屏4312用于显示光源的调节值,这样一方面便于使用者对光源的色温及亮度的调节操作,该操作十分简便,另一方面能精准可靠地调节光源的色温及亮度。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可通过外接控制设备对光源模组30进行远距离遥控操作,则控制模组43还包括设于盒体41上的外接控制接口44,外接控制接口44与光源模组30电性连接,使得外接控制设备300通过外接控制接口44去调节光源的色温及亮度,从而实现远程遥控的目的。优选地,本申请使用标准DMX512信号进行调光控制,响应迅速。则外接控制接口44包括DMX输入接口441及DMX输出接口442。当然本申请也可以通过蓝牙、WIFF等进行无线控制。

请参阅图4,电源模组42包括供给模块421及驱动模块422,供给模块421分别与驱动模块422、控制模组43及外接控制接口44电连接,驱动模块422与光源模组30的光源及控制模组43电连接,外接控制设备300藉由外接控制接口44与控制模组43相连。控制模组43负责将外接控制设备发送的调光数据和一些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将其中的调光数据转化成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输出给驱动模块422的数字调光端口,从而实现数字调光调色温的目的。供给模块421包括设于盒体41上的插接端子4211,插接端子4211与光源模组30的PCB板电性连接,则藉由插接端子4211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对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进行供电的目的。当然,本申请的电源模组42还可通过内置于盒体41内的蓄电池进行供电,从而简化结构及相应线路的排布,使用更加方便。可理解的是,控制模组43与电源模组42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还包括连接组件50,连接组件50包括枢接的固定件51及转接件52,固定件51成对地安设于灯架10的两相对侧,转接件52与固定件51呈一一对应的设置,灯体20安设于转接件52上,转接件52相对固定件51转动而带动灯体20相对灯架10转动。优选地,具体地,固定件51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部511及操作部512,固定部511呈可拆卸地安设于灯架10上,转接件52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部511的一侧,设于固定部511另一侧的操作部512可移动地穿接于固定部511内,操作操作部512使得操作部512于固定部511内移动而与转接件52卡接或分离,从而限定或允许转接件52与固定件51间的相对转动,而将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固定于相应的出光位置。

请参阅图5,具体地,固定部511为一固定座,操作部512为一旋钮,操作部512与转接件52及固定部511螺纹连接。灯体20卡接于转接件52上,还可通过螺钉进一步地固定。当需要调整安装位置及出光角度时,通过旋转操作部512使得操作部512于固定部511内移动而退回至固定部511内,从而解除操作部512与转接件52间的螺纹卡接,使得转接件52可相对固定部511转动,从而带动灯体20转动。当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反向旋转操作部512使得操作部512于固定部511内反向移动,移动的操作部512伸入到转接件52内而与转接件52螺纹卡接,从而限制转接件52的转动,进而定位于该转动角度以获得所需的安装位置及出光角度。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进行拼接,形成不同尺寸的照明墙体或灯箱背光灯,从而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其中,组成照明墙体或灯箱背光灯的每一面板灯100的出光角度可各自调节,从而可获得更佳的出光效果,且照明墙体的拼接与拆装快捷方便,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便利。相应地,灯体20与灯架10可呈一一对应的设置,也可以是一灯架10上设有多个灯体10。灯架10具体可为一U形框架、一矩形框架或由多个矩形框架拼接而成。则多个灯体20可一一对应地安设于灯架10的多个矩形框内,且多个灯体20可与同一电源控制器40电性连接。优选地,图5和图6均为灯架10的第一种结构,灯架10基本为U形框架。图7为灯架10的第二种结构,灯架10对应多个灯体20设置为由多个矩形框架的拼接而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请参阅图6,为了适应对不同尺寸的灯体20的固定,灯架10的长度尺寸或/和灯架10的宽度尺寸可调。具体地,灯架10包括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与第二支架12可伸缩的连接以调整灯架10的宽度尺寸,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各自呈可伸缩的设置以调整灯架10的长度尺寸。其中,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均为L形支架,且二者可套接。则通过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间的伸缩套接即可调整灯架10的宽度尺寸。优选地,也可以是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分别活动地连接于一连接架13上,从而藉由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于连接架13上的间距的改变来调整灯架10的宽度尺寸。而第一支架11包括可伸缩连接的第一支段111与第二支段112,第二支架12包括可伸缩连接的第三支段121与第四支段122,而通过对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自身长度的调节而调整灯架10的长度尺寸,从而便于对不同尺寸的灯体20进行固定,并为其转动预留足够的空间。

进一步地,灯架10还包括插接件14,灯架10藉由插接件14固定于外界支撑物200上,插接件14固设于灯架10的底侧。灯架10藉由插接件14可相对外界支撑物200转动,从而可一步实现对出光角度的调节,尤其是当一灯架10上安设有多个灯体20的时候,可以一次性进行调节,操作更加便捷。具体地,插接件14可为开设于灯架10上的插接孔,也可以是连接于灯架10底侧的插接块。当多个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拼接而形成照明墙体或灯箱背光灯时,插接件1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从而实现有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包括灯架10、灯体20、内置于灯体20内的光源模组30、以及与光源模组30电性连接的电源控制器40,由于灯体20呈可拆卸地安设于灯架10上,则可根据实际需要方便快捷的更换相应功率及色温的光源,结合灯体20可相对灯架10转动,则藉由灯体20相对灯架10转动,从而方便快捷的调节整个面板灯100的出光角度,以期获得所需的出光效果。并且,本申请藉由电源控制器40为光源模组30供电并控制光源模组30的光源的色温及亮度,由于电源控制器40安设于灯架10上或灯体20上,即电源控制器40安设于灯体20的外部,从而可更加方便快捷的实现对光源的色温及亮度的调节。本申请的便于调光的面板灯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便于安装固定,可灵活改变光源的出光角度,从而满足不同照明效果的要求。另外,藉由外置的电源控制器40,当多个面板灯100进行拼接而形成灯墙的时候,还可共用一电源控制器40进行出光调节,则进一步简化结构,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