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227发布日期:2018-12-05 19:3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舞台灯是一种照明集中,亮度较高的照明设备,其功率较高,发热量较大,为了长时间稳定工作,其需要较好的散热条件。

现有技术的舞台灯散热结构一般是采用风机加散热翅片的方式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翅片将灯具内部的发热量导出,再通过风机吹拂加速带走热量。但灯具的内部发热量非常高,这种散热结构对于热传递的效率较低,即使如何增加散热翅片的数量,也仅仅是扬汤止沸,没有直接地导出热量。所以经常导致舞台灯使用寿命下降,或甚至引发过热事故。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使光源体内部能够直接产生热交互,大幅提高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包括支架及安装于机架上的风机、动作电机、传动机构组件、喷风嘴和光源体;光源体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用于空气交互散热的散热口;风机固定于光源体的侧方且风机的出风口正对于散热口设置;风机的出风口与光源体的散热口之间设有一个喷风嘴,喷风嘴的尾部与风机的出风口对接,喷风嘴的头部与光源体的散热口对接,且散热口大于喷风嘴的头;动作电机固定于喷风嘴的侧方,喷风嘴与动作电机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组件传动连接,使喷风嘴随动作电机而往复运动,带动风向来回扫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组件包括转子、连杆和延伸杆;喷风嘴的顶部或底部设有一个凸出的基台,延伸杆的一端与基台固定,使延伸杆自基台向喷风嘴的尾部方向延伸;转子的中心与动作电机传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转子偏心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延伸杆的另一端铰接。

进一步的,还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挡设于连杆运动轨迹的侧方。

进一步的,还固定设有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挡设于延伸杆运动轨迹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喷风嘴自尾部向头部逐渐收窄,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自喷风嘴尾部向头部逐步压缩的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喷风嘴的头部固定设有横向延伸的导风片,导风片将喷风嘴的头部分为一上一下两个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喷风嘴的头部顶面开放设置,导风片的截面呈L形,导风片的水平面水平向喷风嘴的内部延伸,导风片的竖直面竖直挡设于喷风嘴的头部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喷风嘴的头部伸入光源体的散热口当中。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涡轮式风机。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与动作电机控制连接的驱动电路,且驱动电路上设有用于检测灯具旋转状态的感应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喷风嘴直接对光源体内部进行喷风热交互,大幅提高热交互的效率,且喷风嘴能够通过动作电机的带动而循环扫射,使热交互进一步提升。喷风嘴的形状也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引导风向及提升风速,提高热交互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机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电路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2、风机

3、动作电机 4、喷风嘴

5、光源体 6、转子

7、连杆 8、延伸杆

9、第一限位杆 10、第二限位杆

11、基台 12、导风片

13、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包括支架1及安装于机架上的风机2、动作电机3、传动机构组件、喷风嘴4和光源体5;光源体5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用于空气交互散热的散热口;风机2固定于光源体5的侧方且风机2的出风口正对于散热口设置;风机2的出风口与光源体5的散热口之间设有一个喷风嘴4,喷风嘴4的尾部与风机2的出风口对接,喷风嘴4的头部与光源体5的散热口对接,且散热口大于喷风嘴4的头;动作电机3固定于喷风嘴4的侧方,喷风嘴4与动作电机3之间通过传动机构组件传动连接,使喷风嘴4随动作电机3而往复运动,带动风向来回扫射。所述风机2优选为涡轮式风机2。

支架1实际即舞台灯内部的架体部件,起固定支撑作用,一般是钣金部件,其具体形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不作具体限定。光源体5即发光部件,是产生热量的源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重点是对光源体5内部直接进行散热循环,风机2吹风通过喷风嘴4经过散热口进入光源体5内部。而且喷风嘴4并非固定不动的,动作电机3带动喷风嘴4往复运动,使风机2吹出的风再光源体5内部来回扫射,大幅提高热交互的效率。

请参阅图5,为了提高设备的智能化,且能够自动根据灯具的实际工作情况实施最佳的散热效果,还优选配置有一个与动作电机3控制连接的驱动电路13,且驱动电路13上设有用于检测灯具旋转状态的感应模块。通过感应模块能够检测灯具的实际旋转角度及运行情况,判断出实际的高温区域,再控制动作电机3转动相应的角度对该高温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散热。有了驱动电路13,舞台灯真正实现了智能化,而非单纯的往复规律性吹风散热,为舞台灯提供了更优越的散热条件,进一步改善舞台灯的内部工作环境,提高了舞台灯的工作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详见图2,喷风嘴4的运动通过传动机构组件来实现,具体的,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组件包括转子6、连杆7和延伸杆8;喷风嘴4的顶部或底部设有一个凸出的基台11,延伸杆8的一端与基台11固定,使延伸杆8自基台11向喷风嘴4的尾部方向延伸;转子6的中心与动作电机3传动连接,连杆7的一端与转子6偏心铰接,连杆7的另一端与延伸杆8的另一端铰接。

转子6、连杆7及延伸杆8组成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在动作电机3的驱动下,延伸杆8不断往复动作,带动喷风嘴4随图中箭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吹风循环扫射,对光源体5内部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吹风散热,加速热交互。

喷风嘴4的运动轨迹控制,是通过若干条限位杆配合来完成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还优选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杆9,第一限位杆9挡设于连杆7运动轨迹的侧方。另外,还优选固定设有第二限位杆10,第二限位杆10挡设于延伸杆8运动轨迹的两侧。

一方面,喷风嘴4的体积较小,不方便增加滑块或销轴类的部件来限制运动轨迹。另一方面,增加这些结构会阻碍吹风,降低散热效率。第一限位杆9对连杆7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限位,防止其摆动幅度过大而使喷风嘴4脱离散热口;第二限位杆10对延伸杆8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限位,避免喷风嘴4活动幅度过大。且通过第一限位杆9及第二限位杆10的配合,喷风嘴4的实际运动轨迹会更复杂,不仅包括了来回的平移,还包括了角度的摆动,避免吹风风向过于单一。

请参阅图3,为了使风机2吹出的风速度更高、风压更强,优选的,所述喷风嘴4自尾部向头部逐渐收窄,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自喷风嘴4尾部向头部逐步压缩的风道。这样就能够在喷风嘴4的头部形成增压喷射出风,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4,由于光源体5的形状并非扁平的盒状,而是更复杂的结构,故作为优选,所述喷风嘴4的头部固定设有横向延伸的导风片12,导风片12将喷风嘴4的头部分为一上一下两个风道。进一步的,所述喷风嘴4的头部顶面开放设置,导风片12的截面呈L形,导风片12的水平面水平向喷风嘴4的内部延伸,导风片12的竖直面竖直挡设于喷风嘴4的头部端面。具体的,所述喷风嘴4的头部伸入光源体5的散热口当中。

风机2吹出的风经过喷风嘴4的导风片12被散射出上下两个方向,自导风片12下面吹出的风在光源体5内的底部快速扫射,自导风片12上面吹出的风受到导风片12的作用向上散射,经过喷风嘴4头顶面的开放部分吹向光源体5内的顶部。经过喷风嘴4及导风片12的导风作用,整个光源体5的内部都受到吹风的热交互,散热效率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具散热结构,通过喷风嘴4直接对光源体5内部进行喷风热交互,且喷风嘴4能够通过动作电机3的带动而循环扫射,在光源体5内部进行高效的热交互。喷风嘴4的形状也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增压提速,还具有导风片12来合理引导风,提高热交互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