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幕灯板、光幕发射板组合及光幕接收板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489发布日期:2019-02-12 21:4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幕灯板、光幕发射板组合及光幕接收板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布线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幕灯板、光幕发射板组合及光幕接收板组合。



背景技术:

光幕模块常应用于电梯开关门控制系统,每一光幕模块由控制板及灯板组成。按照用途划分,光幕模块可分为发射端光幕模块和接收端光幕模块,发射端光幕模块上设有用于发射红外线的LED灯,接收端光幕模块上设有用于接收红外线的PD灯。

由于现有技术的光幕灯板的连接装配方式是有次序要求的树型拓扑结构,光幕灯板通常分为顶灯板、中灯板以及底灯板三大类,每类光幕灯板所需与控制板连接的线路数量各不相同。请参阅图1,其是现有技术中的光幕灯板中的发射灯板的顶灯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1、P2分别为顶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和输出连接单元,LIN11~LIN16作为LED灯的连接端,BG11作为顶灯板的6个LED灯的控制端,由于BG11已用于控制顶灯板,因而与顶灯板相邻的中灯板可以用BG12作为LED灯的控制端,与中灯板相邻的底灯板可以用BG13作为LED灯的控制端。每个灯板之间通过连接器将一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的各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的对应位置的连接端子进行连接。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与控制板连接的顶灯板所需线路数量最多,底灯板的所需线路数量最少,在连接安装时必须将三块不同类型的光幕灯板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连接,这样不仅导致光幕灯板部件多样,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工装设备采购及管理的成本增大,还限制了各光幕灯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光幕模块的组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幕灯板、光幕发射板组合及光幕接收板组合,通过统一光幕灯板的布线,使每一光幕灯板均通过光幕灯板固定位置的端子控制负载的工作情况,光幕灯板的连接装配不再受连接关系限制,大大降低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工装设备采购及管理的成本,为光幕模块的组装带来便利。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幕灯板,包括输入连接单元、输出连接单元及负载连接单元;所述输入连接单元具有M个第一连接端子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所述输出连接单元具有M个第二连接端子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中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中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连接,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

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连接;

其中,2≤i≤N。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连接单元包括M个红外线发射灯;M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灯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负载连接端子连接,M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灯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连接。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是一种光幕发送板。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连接单元包括控制芯片及K个红外线接收灯;所述控制芯片具有使能控制端、M个选择端及K个连接端;所述控制芯片的M个选择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负载连接端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K个所述连接端一一对应地与K个所述红外线接收灯的第一端连接,K个所述红外线接收灯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使能控制端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M个所述选择端用于控制K个所述连接端的输出情况,以分别控制与K个所述连接端连接的K个所述红外线接收灯的工作情况。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是一种光幕接收板。

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包括P个如上所述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光幕灯板及P-1个连接器;每一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通过一所述连接器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上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上对应位置的M个第一连接端子连接,并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上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上对应位置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连接;其中,P≤N。

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包括Q个如上所述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光幕灯板及Q-1个连接器;每一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通过一所述连接器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上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上对应位置的M个第一连接端子连接,并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上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上对应位置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连接;其中,Q≤N。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幕灯板,包括输入连接单元、输出连接单元及负载连接单元;所述输入连接单元具有M个第一连接端子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所述输出连接单元具有M个第二连接端子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中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中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连接,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连接;其中,2≤i≤N。通过将输入连接单元的第i个第一控制端子与输出连接单元的第i-1个第二控制端子连接,使得每个光幕灯板均通过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控制负载连接单元,同一了每个光幕灯板中用于控制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的位置,使每个光幕灯板之间具备通用性,光幕灯板之间不再受连接关系限制,有利于统一光幕灯板的布线,大大降低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工装设备采购及管理的成本,为光幕模块的组装带来便利。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光幕发射板组合及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组合中的每一光幕灯板的结构都相同,方便管理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光幕灯板中的发射灯板的顶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灯板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灯板的第二个实施例组成的光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发射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灯板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幕灯板,包括输入连接单元P1、输出连接单元P2及负载连接单元P3;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具有M个第一连接端子LIN11~LIN16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具有M个第二连接端子LIN21~LIM26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BG21~BG23,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中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中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BG21~BG23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LIN11~LIN16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LIN21~LIM26连接,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LIN11~LIN16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

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

其中,2≤i≤N。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LIN11~LIN16分别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所述负载连接端子连接LIN21~LIM26,实现对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每一所述负载连接端子的独立控制;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以控制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由于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中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中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BG21~BG23的位置是相对应的,即用于控制后续的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信号通过所述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输出至下一光幕灯板,使得每一光幕灯板用于控制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信号始终通过该光幕灯板中的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输出。比如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中所述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中的第2个第一控制端子BG12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所述第二控制端子BG21~BG23中的第1个第二控制端子BG21连接,这样当该光幕灯板与下个光幕灯板连接时,该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与下一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对应位置的端子一一对应连接时,就能通过该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的所述第二控制端子BG21~BG23中的第1个第二控制端子BG21与下一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中的第1个控制端子BG11连接,通过下一光幕灯板的第1个控制端子BG11控制下块灯板中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状态;以此类推,即第1个光幕灯板的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分别控制第1个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第2个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以及第3个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且每一光幕灯板均通过输入连接单元P1中所述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中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实现对本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以控制该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反序布线同理。下面将结合图2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第一连接端子LIN11~LIN16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LIN21~LIM26连接,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第一连接端LIN11~LIN16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以实现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中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的单独控制;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BG1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具体地,第2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BG12与第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BG21连接,第3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BG13与第2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BG22连接。因而,每一光幕灯板均通过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控制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统一了光幕灯板的布线。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对于同一排列会存在两种排序,即顺序和反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上述“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毫无异议地得到“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N个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等同的实施方式。

具体地,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包括M个红外线发射灯LED1~LED6;M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灯LED1~LED6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M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灯LED1~LED6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中的M个红外线发射灯LED1~LED6分别由M个所述负载连接端子单独控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负载连接单元包含M个红外线发射灯,因而本实施例提出的是一种光幕发射板。

请参阅图3,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灯板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幕灯板,包括输入连接单元P1、输出连接单元P2及负载连接单元P3;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具有M个第一连接端子PB11~PB13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INH11~INH13,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具有M个第二连接端子PB21~PB23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INH21~INH23,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中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INH11~INH13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中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INH21~INH23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PB11~PB13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PB21~PB23连接,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PB11~PB13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

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INH11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

其中,2≤i≤N。与所述一种光幕灯板的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包括控制芯片U1及K个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所述控制芯片U1具有使能控制端、M个选择端及K个连接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M个选择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所述负载连接端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K个所述连接端一一对应地与K个所述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的第一端连接,K个所述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使能控制端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M个所述选择端用于控制K个所述连接端的输出情况,以分别控制与K个所述连接端连接的K个所述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的工作情况。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相类似,此处将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芯片U1的使能控制端用于控制与K个所述连接端连接的K个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的工作情况,所述控制芯片U1的M个所述选择端用于单独地控制K个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的工作情况;所述控制芯片U1的M个所述选择端单独地控制K个红外线接收灯PD01~PD06的工作情况的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此处将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还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一接地端以及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输出连接单元P2还具有第二电源端、第二接地端以及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芯片U1还包括第三电源端、第三接地端以及第三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源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地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负载连接单元包含K个红外线接收灯,因而本实施例提出的是一种光幕接收板。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芯片U1可以但不限于具有如图3所示的通过3个选择端的输入信号控制6个连接端的输出信号的控制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若干个选择端的输入信号控制若干个连接端的输出信号,如通过4个选择端的输入信号控制16个连接端的输出信号。

请参阅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发射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包括P个如上所述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幕灯板及P-1个连接器A;每一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通过一所述连接器A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连接;所述连接器A用于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上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LIN21~LIM26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上对应位置的M个第一连接端子LIN11~LIN16连接,并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上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BG21~BG23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上对应位置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连接;其中,P≤N。

通过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每一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之间为总线型拓扑结构,每一所述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之间为星型拓扑结构,每一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端子均与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连接;输入至与控制器连接的第1个光幕灯板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的控制信号分别用于控制对应的序号的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具体地,输入至与控制器连接的第1个光幕灯板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1个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输入至与控制器连接的第1个光幕灯板的第2个第一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2个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输入至与控制器连接的第1个光幕灯板的第3个第一控制端子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3个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如此类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输入连接单元P1只具有N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因而最多能组合N个光幕灯板,即P≤N。

比如第1个光幕灯板的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分别控制第1个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第2个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以及第3个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且每一光幕灯板均通过输入连接单元P1中所述第一控制端子BG11~BG13中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BG11实现对本光幕灯板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控制,以控制该光幕灯板中的负载连接单元P3的工作情况。反序布线同理。请参阅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包括Q个如上所述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光幕灯板及Q-1个连接器A;每一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通过一所述连接器A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连接;所述连接器A用于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上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PB21~PB23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上对应位置的M个第一连接端子PB11~PB13连接,并将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出连接单元P2上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INH21~INH23一一对应地与相邻的所述光幕灯板的输入连接单元P1上对应位置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INH11~INH13连接;其中,Q≤N。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光幕发射板组合的原理基本相同,此处将不再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幕灯板,包括输入连接单元、输出连接单元及负载连接单元;所述输入连接单元具有M个第一连接端子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一控制端子,所述输出连接单元具有M个第二连接端子及连续排列的N个第二控制端子,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中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中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的M个第二连接端子连接,且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一一对应地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M个负载连接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N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中的第i个所述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输出连接单元的N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中的第i-1个所述第二控制端子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单元的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连接;其中,2≤i≤N。通过将输入连接单元的第i个第一控制端子与输出连接单元的第i-1个第二控制端子连接,使得每个光幕灯板均通过第1个第一控制端子控制负载连接单元,同一了每个光幕灯板中用于控制负载连接单元的控制端子的位置,使每个光幕灯板之间具备通用性,光幕灯板之间不再受连接关系限制,有利于统一光幕灯板的布线,大大降低了质量管理、生成管理、工装设备采用及管理的成本,为光幕模块的组装带来便利。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光幕发射板组合及一种光幕接收板组合,组合中的每一光幕灯板的结构都相同,方便管理和组装。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