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647发布日期:2019-02-11 00:0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铁路隧道距离较长,通常需要设置较多的隧道灯,由于隧道内隧道灯的照明亮度与隧道外自然光亮度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在车辆进入和离开隧道时,隧道内外较大的明暗差别很容易引起司机视觉障碍,从而产生“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无法辨清道路状况,这会使得驾驶员容易对速度和距离的判断产生偏差,带来严重隐患。为保证行车安全,一般采用隧道照明检测装置实时检测隧道内外的亮度,控制隧道内照明,减小内外亮度差。

但是,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狭窄且得不到太阳光照射,特别是下雨季节,隧道环境容易潮湿,导致隧道内部湿度过高,如果照明装置处于关闭或者低亮度状态,空气中的水汽很容易渗入照明装置,使得照明装置的透光玻璃覆盖一层水雾,而照明装置开启或者提高亮度之后会产生少量热量,但是发热过程较慢,不能迅速将装置内部的水雾处理掉,这样使得照明装置的实际亮度低于调节系统所设定的亮度,影响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照明装置,具有快速处理透光玻璃水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的透光玻璃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LED灯管,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发热条,所述壳体开设有用于排出壳体内部水汽或水滴的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光玻璃上有水雾时,通过发热条工作使壳体内部温度升高,使透光玻璃的水雾蒸发形成水汽蒸发掉,快速消除透光玻璃上的水雾和壳体内的水汽,减少水雾对照明装置亮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壳体内部湿度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发热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条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装置可检测壳体内部湿度情况,当湿度达到预设值时,使发热条工作,避免发热条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电力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与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继电器KM以及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KM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KM的另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条电性连接,所述发热条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壳体内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湿度传感器使三极管Q导通,进而使继电器KM得电,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闭合,发热条工作,无需手动开启,使照明装置更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部两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安装有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热条工作时,风扇可加快壳体内部热量流动,使得水雾散发速度加快,且风扇安装在安装槽内,不影响LED灯的正常照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与所述发热条并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装置使发热条工作的同时也能使风扇工作,无需另外开启风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发热条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可直接吹向发热条,使热量流动得更快,进一步加快水汽的散发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倾斜向所述透光玻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汽容易附着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雾,风扇吹出的风直接作用在透光玻璃,更进一步加快水汽的散发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包括开设在壳体顶部的第一出水孔和开设在壳体底部的第二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雾被加热后形成水汽从第一出水口散发出去,部分水汽形成液态水珠可从第二出水孔流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底部向所述第二出水孔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态水珠更好的流向第二出水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设置在照明装置内部的发热条及风扇可将透光玻璃上的水雾加热,使其蒸发形成水汽,以及壳体内的水汽从出水孔排出去,快速消除透光玻璃上的水雾和壳体内的水汽,减少水雾对照明装置的影响;

其二,照明装置内部设置的检测装置可时刻检测壳体内部湿度情况,当湿度达到预设值时自行使发热条和风扇工作,无需另外手动开启发热条和风扇,使照明装置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透光玻璃与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1、壳体;2、透光玻璃;3、LED灯管;4、发热条;5、湿度传感器;6、安装槽;7、风扇;8、第一出水孔;9、第二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照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开口设置的壳体1、安装于壳体1开口处的透光玻璃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LED灯管3,透光玻璃2将照明装置的壳体1封闭,LED灯管3安装于壳体1内部与透光玻璃2相对一侧,壳体1内部设置有发热条4,发热条4安装于壳体1内部侧壁,照明装置安装在隧道两侧,壳体1顶部和底部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壳体1内部与外界的出水孔;当有水进入壳体1内部,由于发热条4工作使壳体1内部温度升高,同时将透光玻璃2的水雾蒸发,水分将被加热进而从出水孔散发至外界,减少装置内部水雾形成。

如图2所示,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壳体1内部湿度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与发热条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发热条4工作,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5和与湿度传感器5电性连接的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继电器KM以及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湿度传感器5与三极管Q的基极电性连接,继电器KM一端与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性连接,继电器KM的另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的另一端与发热条4电性连接,发热条4的另一端接地;湿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壳体1内部湿度情况,可根据具体的安装环境给湿度传感器5设定一个湿度值,当壳体1内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湿度传感器5使三极管Q导通,进而使继电器KM得电,继电器KM的常开触点开关闭合,发热条4工作,无需手动开启,使照明装置更智能化。

如图1所示,壳体1内部两侧侧壁向外凸起设置有安装槽6,安装槽6内均安装有风扇7,风扇7倾斜向透光玻璃2设置,若干发热条4间隔设置在安装槽6槽口处,同时风扇7与发热条4并联,结合图2所示,风扇7一端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电性连接,风扇7的另一端接地;这样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KM1闭合使发热条4工作的同时风扇7也工作,风扇7可加快发热条4产生的热量在壳体1内部的流动性,由于水汽容易附着在玻璃上形成水雾,风扇7倾斜向透光玻璃2设置可使吹出的风直接作用在透光玻璃2,更进一步加快水雾的散发速度,减少水雾对照明装置的影响;另一方面,风扇7安装在安装槽6内,不影响LED灯的正常照射。

如图1所示,出水孔包括开设在壳体1顶部的第一出水孔8和开设在壳体1底部的第二出水孔9,第一出水孔8可设置多个,均匀分布在壳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第二出水孔9位于壳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且壳体1底部向第二出水孔9方向倾斜,水雾被加热形成水汽可从第一出水孔8散发至外界,而部分形成液态水珠可沿着底部流向第二出水孔9,将水汽排出壳体1,避免水汽覆盖于透光玻璃2使其形成水雾进而降低照明装置的实际光亮度。

设计原理:照明装置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5,用于时刻检测装置内部的湿度情况,当壳体1内湿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湿度传感器5将使发热条4和风扇7工作,风扇7将发热条4产生的热量吹向透光玻璃2,将附着在透光玻璃2上面的水雾加热蒸发,壳体内部分水汽从第一出水孔8散发至外界,部分形成液态水珠沿着倾斜设置的底部从第二出水孔9流至外界,将水汽排出壳体1,避免水汽覆盖于透光玻璃2使其形成水雾降低照明装置的实际光亮度,进而影响到隧道照明自适应调节系统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