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顶灯框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1864发布日期:2019-02-15 19:5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吸顶灯框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照明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框及吸顶灯。



背景技术:

当前的吸顶灯,主要包括底盘、灯罩和装在底盘内的光源。在安装灯时,是用3-4颗螺丝将底盘固定好后,再将灯罩罩上去后旋紧。现有的吸顶灯在更换光源时,需要将整个灯罩从底盘上取下,由于需要更换人员抬头伸手往上天花板取下完全灯罩,在一个人操作取灯罩过程中不易稳住灯罩,使得灯罩容易掉在地上发生损坏,在重新安装时,也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将灯罩安装在底盘上,往往需要一个人托住灯罩并将它顶紧到天花板上,然后再由另一个人用螺丝批逐一拧上螺丝来,导致更换光源或者维修吸顶灯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更换光源或者维修吸顶灯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吸顶灯框,包括灯框主体和固定座,所述灯框主体包括背对设置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可通过安装固定于墙体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弹性定位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二弹性定位件,所述第二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弹性定位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合页。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固定座设置分别设置安装孔,且第一外侧面的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座的所述定位孔相互对应,以使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灯框主体还包括两背对设置第三外侧面,两所述第三外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连接,两所述第三外侧面分别设有相对的柱状连接件,所述固定座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对应的安装孔。

优选地,还包括被灯框主体包围的透明基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包括发光组件、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吸顶灯框,所述发光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背对墙体的一侧或者所述灯框主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吸顶灯框,包括灯框主体和固定座,所述灯框主体包括背对设置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可通过安装固定于墙体上。由于吸顶灯灯框的一外侧面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使得在更换或者维修灯时,只需要将灯框主体可拆卸连接部分拆卸掉,将灯框相对固定座进行旋转,且灯框悬挂在固定坐上,便能实现一个人更换或者维修灯的情况,简化了更换或者维修灯安装拆卸过程,使得更换或者维修灯时的安装更为简便。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吸顶灯框,通过设置弹性定位件和定位孔,实现固定座和灯框的可拆卸连接,且不需要其他工具便能通过弹性定位件实现灯框安装在固定座上或者灯框从固定坐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框及吸顶灯的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顶灯框及吸顶灯的典型实施例另一种状态结的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吸顶灯框,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灯框主体1和固定座2,所述灯框主体1包括背对设置第一外侧面11和第二外侧面12,所述第一外侧面11通过连接件3与所述固定座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外侧面12与所述固定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2可通过安装固定于墙体上。在实用新型中,所述灯框主体1主要由依次首位相互连接的四条边框构成,外侧面位于四条边框所围区域的外侧,既外侧面与四条边框所围区域相背对。因此,所述第一外侧面11和所述第二外侧面12位于两相对设置的边框上,且所述第一外侧面11和所述第二外侧面12是背对设置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2与所述灯框主体1形状相同,所述固定座2的形状同样为框形,且所述灯框主体1能够容纳于所述固定座2的框中。进而,将灯框主体1安装在固定座2上后,灯框主体1与固定座2背对墙体的侧面能够平齐,将整个灯框安装在墙体上后也更为美观。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2的形状同样为框形,因此固定座2中与所述第一外侧面11相对的侧面可转动连接,固定座2中与所述第二外侧面12相对的侧面可拆卸连接,实现在单人更换或者维修灯框中发光组件时,灯框主体可悬挂在固定座上,且不会从固定座上掉下来,进而使得安装维修更为简单方便。

优选地,参见如2至图4,所述固定座2与所述第二外侧面相对的侧面设有定位孔21,所述第二外侧面12设有与所述定位孔21相对应的弹性定位件121。在安装灯框主体12时,可直接往固定座2内按压灯框主体1。在弹性定位件121未定位到定位孔21时,在弹性定位件121被压缩发生形变,使得灯框主体12可在固定座2上移动;弹性定位件121定位到定位孔21时,在弹力的作用下,弹性定位件121恢复形变,使得弹性定位件121的末端能够伸入定位孔21中,使得灯框主体1不会从固定座2上滑落。进一步地,弹性定位件121的末端为部分球形,以使得在按压灯框主体1时,弹性定位件121不会刮花固定座2的内侧面。优选地,定位孔和弹性定位件可以相互调换在固定座和灯框主体上的位置,即可在灯框主体上设置定位孔,固定坐上设置弹性定位件,同样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连接件3为合页。合页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固定座2和灯框主体1上,且合页的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优选地,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固定座设置分别设置安装孔,且第一外侧面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固定座的所述安装孔相互对应,以使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部分边缘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安装孔。既第一外侧面所在的边框上设有一通孔(安装孔),固定座上设置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采用柱状连接件分别穿过固定座和灯框主体上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同样可实现灯框主体与固定座的转动连接。其中,还可在固定座上开设凹台,凹台两相对壁面分别开设一安装孔,灯框主体设置与固定座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相背对的侧面开设与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柱,使得安装柱能够转动安装于固定座的安装孔内,实现固定座与灯框主体的转动连接。

优选地,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灯框主体还包括两背对设置第三外侧面,两所述第三外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连接,即第三外侧面为与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在边框连接的另外两边框,两边框的所述第三外侧面分别设有相对的柱状连接件,所述固定座对应两所述边框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对应的安装孔,同样能够实现固定座与灯框主体的转动连接。

优选地,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还包括被灯框主体1包围的透明基板4,该透明基本4为散光板,该散光板主要由透明玻璃或者透明塑料制成。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灯框主体还可以为圆形,对应的固定座也为圆形,连接件安装于固定座和灯框主体部分外侧面上,弹性定位件和定位孔分别设置于与部分外侧面相背对的另一部分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包括发光组件、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吸顶灯框,所述发光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座背对墙体的一侧或者所述灯框主体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光组件中的光源可以为白炽灯、卤素灯、日光灯、钠光灯、汞灯、荧光水银灯、氙气灯、弧光灯、氖管灯、电致发光(EL)灯、发光二极管(LED)灯等中一种或者多种,该吸顶灯可通过安装固定在天花板或者竖直墙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