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024发布日期:2018-11-27 21:2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前灯。



背景技术:

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和天空光的称“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室内设计的照明是对各种建筑环境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进行的专业设计。它不仅要满足室内“亮度"上的要求,还要起到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一般由室内建筑师提出要求,电气工程师进行核算、调整。同时也指以灯光照亮之动作或被灯照亮之状态。人类有史以来,最初是只能靠太阳提供照明,一到晚上只能靠着月亮提供一点微弱的照明。在那之后,原始人类经过了漫长的使用火来照明的时期,而用火照明也经过了火堆照明、松明子照明、油脂照明,蜡烛照明等等,火堆则是提供人类照明的第一个“光源”。用火照明的情况一直到科学家富兰克林研究电为止,人类也正式开启了电力照明的时代。而电力照明也同样经历了不少时间慢慢发展,从最原始的弧光灯到白炽灯、日光灯、荧光灯以及LED灯等等。

然而现在家居装饰需要很多照明灯具,但是镜前灯常常被人忽略,额外装饰镜前灯电源线暴漏在外影响镜子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镜前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镜前灯,包括透光罩、LED灯带、灯罩和灯座,所述灯座通过一对U型连接架与灯罩连接,所述灯罩的内部固定有LED灯带,所述LED灯带的外部卡合连接有透光罩,所述灯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穿孔和插头凹槽以及嵌入安装有触摸开关,所述触摸开关内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LED灯带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灯座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锂电池,所述灯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绕线盘,且绕线盘的内部固定有发条弹簧,所述绕线盘的外壁缠绕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另一端贯穿穿孔与插头连接,且插头嵌入在插头凹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灯座的扁平长方体结构,且灯座的背面粘附有双面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透光罩的截面为U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U型连接架内部为空心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插头凹槽的深度与插头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在灯座的内部固定有锂电池,然后在灯座的上部开设有插头凹槽,在灯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绕线盘,且绕线盘与转轴之间固定有发条弹簧,这样对于没有预留电源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安装镜前灯,通过锂电池进行蓄电,电源线进行额外供电,根据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且电源线收纳方便,保证镜子整体美观性,具有一定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镜前灯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镜前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透光罩、2-LED灯带、3-灯罩、4-灯座、5-U型连接架、6-穿孔、7-电源线、8-插头、9-插头凹槽、10-触摸开关、11-锂电池、12-发条弹簧、13-绕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镜前灯,包括透光罩1、LED灯带2、灯罩3和灯座4,灯座4通过一对U型连接架5与灯罩3连接,灯罩3的内部固定有LED灯带2,LED灯带2的外部卡合连接有透光罩1,灯座4的上端面开设有穿孔6和插头凹槽9以及嵌入安装有触摸开关10,触摸开关10内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LED灯带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灯座4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锂电池11,灯座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绕线盘13,且绕线盘13的内部固定有发条弹簧12,绕线盘13的外壁缠绕有电源线7,电源线7另一端贯穿穿孔6与插头8连接,且插头8嵌入在插头凹槽9的内部。

灯座4的扁平长方体结构,且灯座4的背面粘附有双面胶,透光罩1的截面为U形,U型连接架5内部为空心结构,插头凹槽9的深度与插头8的厚度相同。

透光罩1与灯罩3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条,从而阻挡水雾进入到灯罩3内部对其内部的LED灯带2进行腐蚀或者造成短路。

工作原理:使用时,用户通过揭去灯座4背面的双面胶来实现灯座4与玻璃镜面的固定,正常情况,用户可以通过锂电池11对LED灯带2进行供电,当用户需要控制LED灯带2时,通过触摸灯座4上端面的触摸开关10就可对LED灯带2进行开关操作,当锂电池11电量不足时,用户可以拽取电源线7将插头8与插座连接,从而对内部的锂电池11进行供电,使用完毕后,在发条弹簧12的作用下带动绕线盘13回转将电源线7进行收纳,然后将插头8放置在插头凹槽9内,保证镜前灯与镜子整体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