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应急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855发布日期:2018-12-11 19:4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防爆应急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特别涉及一种防爆应急工作灯。



背景技术:

防爆应急灯是一种运用于特殊领域,如石油、化工、煤矿等特殊工况的照明灯。可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及环境中作为路标指示及停电时应急照明实施安全疏散。

传统的防爆应急灯主要由灯罩、与灯罩连接的腔体、设于腔体内的发光体、发光元器件及封闭腔体的顶盖组成,顶盖上开设有供导线进入腔体内的导线管。

目前的防爆应急灯仅具有照明的功能,当其所处的工况中出现险情时,其不具备提示及报警功能,使在该工况中工作的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知晓险情的存在,而延误撤离时间,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而且此类应急灯处于特殊工况中,受外部环境及其本身大功率的影响,腔体内部的散热性较差。腔体内长时间的积聚较高的温度,会导致发光元器件受损,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该领域技术人员为了使腔体内的温度得到散除,通常会在腔体的外壁上设置散热凸筋,然而其散热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如何使腔体得到快速散热,延长发光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一直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示、报警、隔爆性能稳定、散热效果好的防爆应急工作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爆应急工作灯,包括有灯罩、与灯罩连接的腔体、设于腔体内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发光体及驱动发光体照明的控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可与控制体电连接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包括有提示组件,腔体位于提示组件的安装处开设有隔爆安装缺槽,该隔爆安装缺槽内开设有与腔体内部导通的安装槽,提示组件固设于该安装槽处,隔爆安装缺槽内设有促使提示组件透光的隔爆固定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腔体的外壁上设置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可为指示组件。当出现安全隐患或停电时,该照明灯不仅可提供紧急照明,同时可提醒处于特殊工况的工作人员得到提示后快速的撤离较为危险的环境,腔体位于指示组件安装处的隔爆安装缺槽以及隔爆固定件的设置一方面可使指示组件得到稳定的安装,另一方面可保证指示组件与腔体安装处的隔爆性,从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提示组件包括有与控制件电连接且具有不同颜色的提示发光体,所述的隔爆固定件包括有具有透光性且与隔爆安装缺槽适配的透光板,隔爆安装缺槽与透光板贴合的底部端面位于安装槽的边缘设有环状隔爆槽,环状隔爆槽内填充有注胶。

其中,透光板位于提示发光体的对应处设有供提示发光体插入的腔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环状隔爆槽内通过注入胶水,并与透光板之间形成隔爆面,不仅可实现透光,而且隔爆效果好,进一步的消除使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功能模块还包括有与控制件电连接的报警组件及试验组件,所述的报警组件包括有蜂鸣器,试验组件包括有检测提示组件的试验按钮;腔体位于蜂鸣器及试验按钮的安装处分别开设有促使腔体内部与外部导通的安装孔,蜂鸣器及试验按钮插设于该安装孔内,且安装孔与蜂鸣器及试验按钮之间具有注胶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组件的设置可在环境中出现危险时,通过声音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尽快撤离,进一步的起到了提示及警告的作用。试验按钮的设置可对指示组件实施试验,用于检测提示组件是否出现故障,保证其功能能够正常使用。安装孔与蜂鸣器及试验按钮之间的注胶间隙用于注入胶水,从而保证蜂鸣器及试验按钮与腔体之间的隔爆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腔体与灯罩衔接的一端处设有朝向灯罩延伸的若干延伸条,各延伸条与延伸条之间具有散热间隙,灯罩上具有与散热间隙对应设置的散热空间。

其中,腔体朝向灯罩的底部端面与各延伸条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发光体处于灯罩处,因此发光体产生的热能由腔体的底部(腔体与灯罩连接的一端)朝向顶部蔓延,通过在腔体的底部设置延伸条以及延伸条之间的散热间隙,使发光体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得到散热,仅有少许的热量进入到腔体中通过腔体自身实施散除,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缩短了散热时间,促使该照明应急灯可持续及长时间的使用,延伸了控制件的使用寿命。灯罩上散热空间的设置以及该散热空间与散热间隙对应设置,形成较长的散热通道,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缩短了散热时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灯罩包括有灯罩本体及绕灯罩本体外沿设置的环状骨架,环状骨架与灯罩本体之间通过若干散热连接板连接,所述的散热空间为各散热连接板之间的空间,该散热空间与散热间隙对应的一端为上端,另一端为下端,其上端与散热间隙对应导通,下端与外部导通,上端与下端之间靠近环状骨架的一侧与外部导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散热效果好,散热通道三面导通,通风率高,因此散热效果明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腔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腔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罩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多功能防爆应急工作灯,包括有灯罩1、与灯罩1连接的腔体2、设于腔体2内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发光体3及驱动发光体3照明的控制件4,腔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可与控制体4电连接的功能模块5,该功能模块5包括有提示组件51,腔体2位于提示组件51的安装处开设有隔爆安装缺槽21,该隔爆安装缺槽21内开设有与腔体2内部导通的安装槽22,提示组件51固设于该安装槽22处,隔爆安装缺槽21内设有促使提示组件51透光的隔爆固定件52。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腔体2的外壁上设置功能模块5,该功能模块5可为指示组件51。当出现安全隐患或停电时,该应急照明灯不仅可提供紧急照明,同时可提醒处于特殊工况的工作人员得到提示后快速的撤离较为危险的环境,腔体2位于指示组件51安装处的隔爆安装缺槽21以及隔爆固定件52的设置一方面可使指示组件51得到稳定的安装,另一方面可保证指示组件51与腔体2安装处的隔爆性,从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件4可为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及控制线路板及断路保护器或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示组件51包括有与控制件4电连接且具有不同颜色的提示发光体511,隔爆固定件52包括有具有透光性且与隔爆安装缺槽21适配的透光板521,隔爆安装缺槽21与透光板521贴合的底部端面位于安装槽22的边缘设有环状隔爆槽23,环状隔爆槽23内填充有注胶。环状隔爆槽23内通过注入胶水,并与透光板521之间形成隔爆面,不仅可实现透光,而且隔爆效果好,进一步的消除使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了使提示发光体511具有较为充足的放置空间,同时不会对隔爆性造成影响。透光板521位于提示发光体511的对应处设有供提示发光体511插入的腔室5211。该提示发光体511可为具有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提示发光体511也可对应急照明灯的故障、电源、充电等实施提示。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更广,功能模块5还包括有与控制件4电连接的报警组件及试验组件,报警组件包括有蜂鸣器53,试验组件包括有检测提示组件51的试验按钮54;腔体2位于蜂鸣器53及试验按钮54的安装处分别开设有促使腔体2内部与外部导通的安装孔24,蜂鸣器53及试验按钮54插设于该安装孔24内,且安装孔24与蜂鸣器53及试验按钮54之间具有注胶间隙。报警组件的设置可在环境中出现危险时,通过声音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尽快撤离,进一步的起到了提示及警告的作用。试验按钮54的设置可对指示组件51实施试验,用于检测提示组件51是否出现故障,保证其功能能够正常使用。安装孔24与蜂鸣器53及试验按钮54之间的注胶间隙用于注入胶水,从而保证蜂鸣器53及试验按钮54与腔体2之间的隔爆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模块5还可为温度监测组件、空气监测组件等,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通过上述方法在腔体2上添加功能性的组件是无需符合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便可实现的。且本实用新型安装功能模块5的同时也可保证功能模块5与腔体2连接处的隔爆性能,为该应急照明灯使用时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腔体2与灯罩1衔接的一端处设有朝向灯罩1延伸的若干延伸条25,各延伸条25与延伸条25之间具有散热间隙251,灯罩1上具有与散热间隙251对应设置的散热空间11。由于发光体3处于灯罩1处,因此发光体3产生的热能由腔体2的底部(腔体2与灯罩1连接的一端)朝向顶部蔓延,通过在腔体2的底部设置延伸条25以及延伸条25之间的散热间隙251,使发光体2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得到散热,仅有少许的热量进入到腔体2中通过腔体2自身实施散除,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缩短了散热时间,促使该照明应急灯可持续及长时间的使用,延伸了控制件4的使用寿命。灯罩1上散热空间11的设置以及该散热空间11与散热间隙251对应设置,形成较长的散热通道,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缩短了散热时间。为了使延伸条25不易变形及折弯,腔体2朝向灯罩1的底部端面与各延伸条25之间通过加强筋26连接。该处加强筋26的设置将腔体2的底部隔离为若干区域,从而降低了热量进入到腔体2内的速度,使热量尽量在散热间隙251处得到散除。

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散热性能。灯罩1包括有灯罩本体12及绕灯罩本体12外沿设置的环状骨架13,环状骨架13与灯罩本体12之间通过若干散热连接板14连接,散热空间11为各散热连接板14之间的空间,该散热空间11与散热间隙251对应的一端为上端,另一端为下端,其上端与散热间隙251对应导通,下端与外部导通,上端与下端之间靠近环状骨架13的一侧与外部导通。散热通道三面皆与外部导通,通风率高,因此散热效果明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