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162发布日期:2019-02-11 00:0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花板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照明灯多被安装在天花板上,常规的照明灯的电线被安装在天花板内,照明灯的灯体装在天花板上。这种照明灯直接露在空气中设置的安装结构,照明灯作为发光源,距离照明灯近的地方光线更亮,距离照明灯远的地方光线就暗。

为了使室内光线各处趋于相等,通常采用多个照明灯均匀排布。但多个照明灯同时开启,虽然达到了变亮的目的,但耗能也随之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能够在不增大能耗的前提下,能够提高照明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包括照明灯,在天花板上设有笼罩住照明灯的灯罩,所述灯罩包括朝向地面的透明磨砂板,所述天花板处设有与透明磨砂板相对的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灯的光线射出,被镜面进行反射,使得反射的光束更多,光线更亮。更亮的光线照射到透明磨砂板上,透过透明磨砂板的光线变得更柔和、均匀,相较于直接从镜面反射出的光线,这种通过透明磨砂板的光线能够在不增大能耗的前提下,提高室内亮度,并且将室内光线分布均匀。

进一步设置:所述镜面设置为若干片相互交错设置的分支片,每片分支片都能够承接到照明灯发出的光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支片用于接收照明灯所发出的光线,光线经过镜面和分支片反射,形成更多光束,用于提高亮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支片排布分为与天花板相连的第一反光组、与透明磨砂板相连的第二反光组,第一反光组和第二反光组的竖直高度有偏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反光组和第二反光组用于接收不同角度射来的光线,以便承接更多光线。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反光组和第二反光组均排布呈绕在照明灯周围的结构,所述第一反光组和第二反光组内的分支片倾斜设置,相邻两分支片的倾斜角度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的照射路径是呈发散形的,第一反光组和第二反光组呈绕设的结构,能够减少更多被遗漏的光线,将光线尽可能地进行反射。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反光组与照明灯之间设置反光块,所述反光块设置为棱锥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块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多光线反射的量。因此除了透明磨砂板处可能会吸收光线之外,其余位置都是能够增多光线反射、提高亮度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透明磨砂板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透明磨砂板与天花板之间连接有丝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磨砂板的竖直高度可调,因此能够调节天花板与透明磨砂板之间的竖直高度,调节光线的反射路径。

进一步设置:所述丝杠转动连接于透明磨砂板上,所述天花板上嵌设有用于容纳丝杠的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就能够达到调节透明磨砂板的竖直高度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螺孔设置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管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孔限制了丝杠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当丝杠转动至抵触到螺孔内的封闭端时,即为极限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透明磨砂板包括与天花板保持平行的连接板、与连接板铰接的开合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合板能够打开照明灯所在腔室,以便于照明灯的修整,或便于镜面的清洁,使光线在反射过程中能够保持尽量少受到灰尘等杂质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位于开合板两侧,所述开合板设置为平开窗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打开连接板,同时平开窗是两侧对称的结构,能够减小局部受力过大造成局部损坏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增多反光位置,使得照明灯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能够提高室内亮度;

2、整体结构可调,能够作为预制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调节,适用于多种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天花板上第一反光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透明磨砂板上的第二反光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照明灯;2、灯罩;21、透明磨砂板;22、镜面;221、分支片;222、第一反光组;223、第二反光组;224、反光块;3、丝杠;4、螺孔;5、连接板;6、开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天花板照明灯装饰结构,如图1所示,在天花板上设有照明灯1,照明灯1位于天花板的中间位置,在照明灯1外设有能够将照明灯1包覆起来的灯罩2。

灯罩2与天花板面积相等,所述灯罩2包括与天花板平行的透明磨砂板21,透明磨砂板21的材质为有机玻璃;透明磨砂板21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可调。

如图1所示,在天花板上设有镜面22,用于反射照明灯1所发出的光线。如图2和3所示,在天花板上还设有用于增多光线反射光束的分支片221和反光块224。

分支片221设置为两块镜片相贴形成的玻璃板,使得分支片221的两面都能够反光。分支片221与天花板镜面22之间采用玻璃胶胶粘相连,由于分支片221自身的重量很轻,所以玻璃胶胶粘结构足以支撑分支片221的重量。反光块224设置为棱锥形,反光块224也是采用多片镜片粘结形成,相较于分支片221,反光块224具有更多的反光面。

如图2和3所示,分支片221分为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分别连接于天花板和透明磨砂板21上,且均位于灯罩2所形成的空间内。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均排布呈绕在照明灯1周围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光组222、第二反光组223、反光块224均设置为环形阵列于照明灯1周围,且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所在圆弧直径大于反光块224所在直径。

相邻两片分支片221相互交错设置,也就是说,每片分支片221均与水平面之间倾斜设置,相邻两片分支片221的倾斜方向正好相反。每片分支片221都能够承接到照明灯1发出的光线。

由于天花板和透明磨砂板21之间具有竖直高度差,故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的竖直高度也存在偏差。

如图1所示,透明磨砂板21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可调结构采用丝杠3结构实现,在透明磨砂板21上贯穿有丝杠3,丝杠3与透明磨砂板21之间连接有滚珠轴承。丝杠3与滚珠轴承的内壁相连。因此丝杠3在转动过程中,与透明磨砂板2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在天花板上设有螺孔4,螺孔4一端为敞口状,另一端为封闭状,故螺孔4的容量有限,当丝杠3在转动至顶到螺孔4顶部时,就难以继续上抬,用于给透明磨砂板21、天花板之间的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留有充裕空间。当透明磨砂板21上抬至极限位置时,第一反光组222和第二反光组223仍然不会相互干涉。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清理照明灯1、分支片221上的灰尘,将透明磨砂板21分为与天花板保持平行的连接板5,连接板5位于两侧;在两侧的连接板5之间设有开合板6,开合板6设置为平开窗式,开合板6之间采用合页实现限位。

当照明灯1打开时,光线向周围发散,光线在照射到第一反光组222、第二反光组223、反光块224上,反射得到更多束光线,这些光线再通过透明磨砂板21射出,以更柔和地照明室内空间。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