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3992发布日期:2019-01-02 22:0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便携式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路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路灯一般包括电源盒和灯体,灯体上设有光源组件和电源,光源组件与电源电连接,电源盒与灯体可拆卸连接,电源盒与灯体连接后形成一空腔,电源位于所述空腔内。

电源盒一般都是通过螺钉与灯体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电源盒启闭步骤繁琐,而且还需要使用螺丝刀或者其他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工具便能快速启闭电源盒的路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路灯,包括灯体和电源盒,所述电源盒的一端与所述灯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源盒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有卡块;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弹力臂、第二弹力臂和第三弹力臂,第二弹力臂与所述第一弹力臂呈锐角或直角设置,第二弹力臂和第三弹力臂呈锐角或直角设置,第一弹力臂和第三弹力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力臂的相对两侧,第一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灯体上,第二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三弹力臂的一侧抵持在所述卡块的顶面上,第三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的一端从所述通孔内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灯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臂远离第二弹力臂的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螺钉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灯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力臂与第一弹力臂呈锐角设置,所述卡块的顶面设有卡入第一弹力臂和第二弹力臂连接区域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顶部的棱边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还包括弯曲部,第三弹力臂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弹力臂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位于所述电源盒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弹片的数量一致,所述通孔与所述弹片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片呈一排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用手拨动第三弹力臂即可解锁电源盒,对电源盒进行启闭操作,无需借用任何工具,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有利于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灯电源盒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灯中的弹片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灯体;

2、电源盒;

3、转轴;

4、通孔;

41、卡块;

42、凸块;

5、弹片;

51、第一弹力臂;

52、第二弹力臂;

53、第三弹力臂;

54、底座;

55、弯曲部;

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用手拨动贯穿电源盒上的通孔的弹片来解锁电源盒。

请参照图1至图7,一种路灯,包括灯体1和电源盒2,所述电源盒2的一端与所述灯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源盒2的另一端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侧壁上设有卡块41;还包括弹片5,所述弹片5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弹力臂51、第二弹力臂52和第三弹力臂53,第二弹力臂52与所述第一弹力臂51呈锐角或直角设置,第二弹力臂52和第三弹力臂53呈锐角或直角设置,第一弹力臂51和第三弹力臂5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相对两侧,第一弹力臂51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灯体1上,第二弹力臂52远离所述第三弹力臂53的一侧抵持在所述卡块41的顶面上,第三弹力臂53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从所述通孔4内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电源盒2闭合时,弹片5的第三弹力臂53的一端伸出到电源盒2的外部,弹片5的第二弹力臂52抵持电源盒2上的卡块41,用户用户拨动第三弹力臂53即可使第二弹力臂52与所述卡块41分离,从而让用户能够开启电源盒2;需要闭合电源盒2时,只需转动电源盒2即可,电源盒2上的卡块41抵持第三弹力臂53,使第一弹力臂51朝向远离卡块41的方向弯曲,继续转动电源盒2,卡块41将与第三弹力臂53分离,第一弹力臂51恢复形变使得第二弹力臂52的一部分移动到卡块41的上方,进而完成电源盒2的闭合。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用手拨动第三弹力臂即可解锁电源盒,对电源盒进行启闭操作,无需借用任何工具,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有利于增强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5通过螺钉6固定在所述灯体1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力臂51远离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设有底座54,所述底座54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螺钉6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灯体1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弹片出现损坏时,用户可以单独的更换弹片而不需要将整个路灯废弃,有利于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力臂52与第一弹力臂51呈锐角设置,所述卡块41的顶面设有卡入第一弹力臂51和第二弹力臂52连接区域的凸块42。

由上述描述可知,卡块上设置可以卡入第一、二弹力臂连接拐角处的凸块,能够让卡块与弹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出现电源盒意外开启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42顶部的棱边倒圆角。

由上述描述可知,凸块顶部的棱边倒圆角可以防止凸块刮伤弹片、对弹片造成损伤而影响弹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5还包括弯曲部55,第三弹力臂53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弹力臂5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55。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弯曲部,可以防止用户在拨动第三弹力臂时被第三弹力臂刮伤。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55位于所述电源盒2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5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4的数量与所述弹片5的数量一致,所述通孔4与所述弹片5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片5呈一排间隔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多个弹片,可以确保不会出现电源盒意外开启的情况。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路灯,包括灯体1和电源盒2,所述电源盒2位于所述路灯的出光侧,所述电源盒2的一端与所述灯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源盒2的另一端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侧壁上设有卡块41;还包括弹片5,所述弹片5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弹力臂51、第二弹力臂52和第三弹力臂53,第二弹力臂52与所述第一弹力臂51呈锐角或直角设置,第二弹力臂52和第三弹力臂53呈锐角或直角设置,第一弹力臂51和第三弹力臂5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相对两侧,第一弹力臂51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灯体1上,第二弹力臂52远离所述第三弹力臂53的一侧抵持在所述卡块41的顶面上,第三弹力臂53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从所述通孔4内伸出。本实施例中,电源盒2通过一转轴3与灯体1实现可转动连接。

所述弹片5通过螺钉6固定在所述灯体1上。详细的,所述第一弹力臂51远离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设有底座54,所述底座54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螺钉6的一端贯穿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灯体1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5为五金件,或者所述弹片5由具有弹性的塑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力臂52与第一弹力臂51呈锐角设置,所述卡块41的顶面设有卡入第一弹力臂51和第二弹力臂52连接区域(即第一弹力臂51与第二弹力臂52之间的锐角区域)的凸块42。所述第三弹力臂53与第二弹力臂52呈锐角设置,第三弹力臂53与第二弹力臂52构成一类似于“>”符号的形状,便于卡块41滑入第二弹力臂52的下方。

为避免凸块42刮花第二弹力臂52,所述凸块42顶部的棱边倒圆角。

可选的,所述弹片5还包括弯曲部55,第三弹力臂53远离所述第二弹力臂52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弹力臂5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弯曲部55。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55呈颠倒的“L”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55位于所述电源盒2的外部。

为提高对电源盒2的锁紧力,所述弹片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片5可与同一个卡块41抵触,也可以与不同的卡块41抵触。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的数量与所述弹片5的数量一致,所述通孔4与所述弹片5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片5呈一排间隔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灯,用户用手拨动第三弹力臂即可解锁电源盒,对电源盒进行启闭操作,无需借用任何工具,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有利于增强用户体验;弹片与灯体螺钉连接,当弹片出现损坏时,用户可以单独的更换弹片而不需要将整个路灯废弃,有利于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卡块上设置可以卡入第一、二弹力臂连接拐角处的凸块,能够让卡块与弹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出现电源盒意外开启的情况;凸块顶部的棱边倒圆角可以防止凸块刮伤弹片、对弹片造成损伤而影响弹片的使用寿命;设置弯曲部,可以防止用户在拨动第三弹力臂时被第三弹力臂刮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