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装式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349发布日期:2018-12-11 19:4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装式LED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装式LED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目前LED已被运用于多种照明灯具中,灯管状的LED灯在安装的时候多采用螺栓或者吊绳将灯体直接安装在墙体上或者悬挂。

灯具的壳体采用金属外壳一体成,当LED灯需要维修时,需要整体拆卸下来,造成安装繁琐和拆卸不便等,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牢固、装拆方便和外型美观的便装式LED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装式LED灯,包括底壳和面板,面板安装于底壳,LED发光条安装于底壳内,其中底壳设有能方便与底壳分离或安装的安装侧板,安装侧板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分别置于底壳内腔并且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置于底壳的转角处,安装侧板还设有前板和外侧板,外侧板分别与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之间留有间隙,底壳的侧边置于间隙处,前板分别与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之间留有安装空间,底壳的翻边置于安装空间,面板一侧置于前板处。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分别与底壳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角板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角板设有第二安装孔,底壳的内壁上设有底壳通孔,螺钉分别置于第二安装孔与底壳通孔内,使底壳与安装侧板相牢固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安装侧板设有至少二个背板,背板置于底壳的内壁面处。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分呈L形状。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和安装侧板是一体而成,第一角板、第二角板位于安装侧板的边缘处。

具体进一步,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与底壳的外表面相互持平。

具体进一步,所述前板的外表面高于面板的外表面并且前板用于遮挡面板与安装侧板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结构通过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和前板组合,使安装侧板固定在底壳侧,便于日常维护及拆卸;另外,螺钉实施进一步固定作用,便于日常运输作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和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附图标记说明

底壳1;底壳通孔101;面板2;安装侧板3;第一角板31;前板32;安装空间33;第二角板34;外侧板35;第一安装孔36;第二安装孔37;背板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和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和类似的元件或/和具有相同或/和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装式LED灯,包括底壳1和面板2,面板2安装于底壳1,LED发光条安装于底壳1内,其中底壳1设有能方便与底壳1分离或安装的安装侧板3,安装侧板3的内表面设有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分别置于底壳1内腔并且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置于底壳1的转角处,安装侧板3还设有前板32和外侧板35,外侧板35分别与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之间留有间隙,底壳1的侧边置于间隙处,前板32分别与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之间留有安装空间33,底壳1的翻边置于安装空间33,面板2一侧置于前板32处。本结构通过第一角板31、第二角板34和前板32组合,使安装侧板3固定在底壳1侧,便于日常维护及拆卸; 其中底壳1的侧边置于间隙处,能让底壳1与安装侧板3连接更紧密作用。另外,底壳1的翻边置于安装空间33,能让容纳底壳1的翻边,翻边能增加底壳1的刚性,底壳1可以是金属底壳或塑料底壳,都能达到符合刚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分别与底壳1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能进一步命名使底壳1与安装侧板3相牢固连接。其中,螺钉采用不锈钢螺钉,使不容易生锈影响美观;另外,螺钉实施进一步固定作用,便于日常运输作用,当安装时,拆卸螺钉下来,不影响与墙壁持平安装。再者,所述第一角板31设有第一安装孔36,第二角板34设有第二安装孔37,底壳1的内壁上设有底壳通孔101,螺钉分别置于第二安装孔37与底壳通孔101内,使底壳1与安装侧板3相牢固连接,起到方便螺钉安装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侧板3设有至少二个背板38,背板38置于底壳1的内壁面处,直到提升连接面的面积,增加刚性及使背板38紧贴底壳1的内壁面处,不容易使底壳1与安装侧板3分离。另外,所述第一角板31和第二角板34分呈L形状,限制安装侧板3位置。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角板31、第二角板34和安装侧板3是一体而成,第一角板31、第二角板34位于安装侧板3的边缘处,使所述外侧板35的外表面与底壳1的外表面相互持平,提升整体的美观性。其中所述前板32的外表面高于面板2的外表面并且前板32用于遮挡面板2与安装侧板3之间的间隙,提升整体的美观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