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970发布日期:2019-01-15 22:3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LED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尤其是涉及一种LED投光灯。



背景技术:

LED作为新一代的光源,以其节能高效寿命长色饱和度高等显巨的优势快速取代者传统光源;户外照明常用的投光灯也不例外,传统灯具被越来越多的LED投光灯所替代。

现有的大功率LED投光灯,通常都包括一体式的灯体,该灯体内通常存在两个空间,其中一个空间用于安装电源、导线等,另外一个空间则用于安装灯源。由于电源、电线盒的体积较大,因此安装电源的空间往往较大,而LED光源安装的空间通常更要兼顾LED的散热,然后在灯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用于散热。LED点亮时产生的热量通过LED安装平面向外侧传传导,再经由灯体外壁上的散热片对外界散热。由于安装LED的平面在灯体的内部,无法直接对外界散热,需要先通过LED安装平面向灯体侧壁传导,再藉助灯体外壁的散热面对外界进行散热;而灯体的外壁散热面积难以做到足够大,且灯体外壁要构成密封的腔体,难以形成有效的对流散热结构,主要以灯体外表面辐射散热为主,这样就存在散热效率差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如果要做出更大功率的此类LED投光灯,则需要将整个灯体的体积做大,以满足LED散热的要求,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且使得灯体重量较重不利于搬运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LED投光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效提高LED投光灯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投光灯,其包括主壳体、灯盖及下壳体,所述灯盖设置在主壳体一侧,所述下壳体固定设置在主壳体后端部下方,所述主壳体包括散热壳体及上壳体,所述散热壳体一侧设置有光源腔体,所述光源腔体内设置有LED灯;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散热壳体另一侧,所述上壳体与散热壳体一体压铸成型,所述散热壳体内部挖空形成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空腔内间隔设置有散热片;所述下壳体内安设有电源组件,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对接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一端与光源腔体侧壁接触,所述散热片另一端上端部延伸至上壳体末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通过电连接线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散热片为中空构造,所述电连接线穿过散热片后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包括铝基板及安装在铝基板上的LED灯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腔体内还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反射LED灯发射出的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上安设有光控开关,所述光控开关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下方设置有角度盘,所述角度盘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部设置有固定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盖包括强化玻璃、第二防水条、灯框、遮光罩及保护网,所述强化玻璃、第二防水条、灯框及保护网从右至左依次盖设在光源腔体上,所述遮光罩设置在保护网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体两侧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上固定设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两端分别通过锁紧头锁紧在散热壳体两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通过将散热壳体与上壳体一体压铸成型,并配合在散热壳体内部挖空形成散热空腔,在散热空腔内间隔设置散热片,使得LED灯珠产生的热量能快速通过散热空腔上下空气流通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发散出去,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性能;同时,将电源组件安装在下壳体内,再将下壳体固定在上壳体上,使得对电源组件的组装变得更为便捷,提升了电源组件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隐藏角度盘、固定杆及固定座后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包括主壳体100、灯盖200及下壳体300,所述灯盖200设置在主壳体100一侧,所述下壳体300固定设置在主壳体100后端部下方,所述主壳体100包括散热壳体110及上壳体120,所述散热壳体110一侧设置有光源腔体111,所述光源腔体111内设置有LED灯112及反光板113,所述LED灯112可发出光线,所述反光板113反射LED灯112发射出的光线,所述LED灯112包括铝基板1121及安装在铝基板1121上的LED灯珠1122。

所述上壳体120设置在散热壳体110另一侧,所述上壳体120与散热壳体110一体压铸成型,所述散热壳体110内部挖空形成散热空腔114,所述散热空腔114为一个开放式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空腔114内间隔设置有散热片115,所述散热片115之间形成通透的间隙,以方便空气对流;所述散热片115一端与光源腔体111侧壁接触,所述散热片115另一端上端部延伸至上壳体120末端部,以增加散热片115的散热面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也即散热片115另一端与上壳体12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效保证了LED灯112产生的热量能及时通过散热片115发散出去。

所述下壳体300内安设有电源组件400,所述下壳体300与上壳体120对接设置,使得电源组件400很容易地通过下壳体300组装在上壳体120内,所述LED灯112通过电连接线与电源组件400电性连接,其中部分散热片115为中空构造,所述电连接线穿过散热片115后与电源组件400电性连接;所述上壳体120上安设有光控开关500,所述光控开关500与电源组件400电性连接,以对LED灯112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20与下壳体300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条130,以使得外部水及灰尘无法进入到下壳体300内影响电源组件400的工作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盖200包括强化玻璃210、第二防水条220、灯框230、遮光罩240及保护网250,所述强化玻璃210、第二防水条220、灯框230及保护网250从右至左依次盖设在光源腔体111上,所述遮光罩240设置在保护网250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体110两侧开设有卡孔116,所述卡孔116上固定设有U型支架700,所述U型支架700两端分别通过锁紧头710锁紧在散热壳体110两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300下方设置有角度盘610,所述角度盘610一侧设置有固定杆620,所述固定杆620底端部设置有固定座630,所述角度盘610可测量主壳体100的旋转角度,使用者转动主壳体100,通过角度盘610控制主壳体100的摆放角度,将角度调整好后,使用者通过光控开关500开启LED投光灯,反光板113对LED灯珠1122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光线更加明亮;同时,LED灯珠1122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壳体110的散热片115发散出去,配合散热空腔114上下空气流通形成对流,加速热热片与空气的热量交换,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LED投光灯通过将散热壳体110与上壳体120一体压铸成型,并配合在散热壳体110内部挖空形成散热空腔114,在散热空腔114内间隔设置散热片115,使得LED灯珠1122产生的热量能快速通过散热空腔114上下空气流通将散热片115上的热量发散出去,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性能;同时,将电源组件400安装在下壳体300内,再将下壳体300固定在上壳体120上,使得对电源组件400的组装变得更为便捷,提升了电源组件400的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