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灯座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943发布日期:2018-12-18 21:2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灯座及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产品、灯饰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灯座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以固定灯管的旋转灯座主要为滑动式固定,通常包括壳体和滑块,通过滑块滑动实现光源的夹紧固定,但目前这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于2018年3月9日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781663A公开了一种LED灯,所述LED灯包括灯头、旋转接头、灯壳、电源装置、底座,旋转接头设有柱形孔,电源装置上设有弹片,弹片插入柱形孔从而将电源装置和旋转接头固定在一起。这种灯座固定灯管的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即在通电状态下,灯管被取出时,灯丝也是带电的,人手碰触时,会有触电的风险。

于2003年4月23日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47037Y公开了一种改良开关结构的旋转插头灯座,所述的改良开关结构的旋转插头灯座,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中插脚、电极,其中一个插脚与电极电连接,另一个插脚与电极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与插脚保持接触而在被压缩或者弹起时可与电极接触,座体中设有压在弹簧弹压端部的推杆,推杆上设有旋转推动件,旋转推动件上设有斜槽,推杆上设有置入斜槽中的卡块。这种光源的夹紧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有必要推出一款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的旋转灯座及照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灯座及其照明装置,以提高旋转灯座的安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灯座,其包括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的灯头固定装置、与所述灯头固定装置活动对接的灯头压杆、安装于所述灯头固定装置内的旋转弹片、安装于所述灯头压杆的加紧弹片、安装于所述灯头压杆的第一压紧弹片及与所述第一压紧弹片间隔的第二压紧弹片,当所述灯头固定装置旋转时,所述旋转弹片与所述加紧弹片接触,所述固定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压紧弹片、第二压紧弹相互靠拢。

所述灯头压杆上活动安装的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弹片固定于所述压紧块上,所述灯头固定装置上具有带动所述压紧块旋转的旋转杆,所述灯头压杆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凸台,所述灯头压杆的凸台内侧固定安装第二压紧弹片,所述灯头压杆另一表面设有台阶状卡槽。

所述第一压紧弹片包括抵持所述压紧块的抵持部、与自所述抵持部延伸的收容部、由收容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倾斜部及自所述倾斜部向上延伸且用于与所述第二压紧弹片压紧灯丝的抵触部。

所述第二压紧弹片包括L型的限位部、自所述限位部前端向上延伸形成限位台,自所述限位部向里延伸形成倾斜的内环绕部,所述内环绕部向外平行延伸形成外环绕部,外环绕部向下延伸形成触压部,所述第二压紧弹片的限位部与限位台、内环绕部之间围成固定槽,所述灯头压杆的凸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

所述灯头压杆后端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压紧块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灯头压杆的第一固定杆收容在所述压紧快的固定孔内。

所述加紧弹片具有U型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底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L 型的固定部,且所述主体部顶端向上延伸形成三角形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顶端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顶点向两个方向延伸形成弹片头部,所述加紧弹片固定在所述灯头压杆的台阶状卡槽里。

所述旋转灯座还包括抵持所述第一压紧弹片与第二压紧弹片令所述第一压紧弹片与第二压紧弹片不脱落的灯头推杆。

所述旋转灯座还包括与所述灯头推杆相固定的后盖,所述灯头推杆后端设有第一套筒,所述后盖前端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安装弹簧,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套筒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具有一对灯丝的灯管、分别连接所述灯管两端灯丝的第一灯座与第二灯座、连接所述旋转灯座的镇流器;所述旋转灯座包括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的灯头固定装置、与所述灯头固定装置活动对接的灯头压杆、安装于所述灯头固定装置内的旋转弹片、安装于所述灯头压杆的加紧弹片、安装于所述灯头压杆的第一压紧弹片及与所述第一压紧弹片间隔的第二压紧弹片;第一灯座的旋转弹片连接第二灯座的第二压紧弹片,第一灯座的加紧弹片与镇流器连接,所述镇流器连接所述第二灯座的夹紧弹片,所述第二灯座的旋转弹片连接所述第一灯座的第二压紧弹片,固定于压紧块上的第一压紧弹片只起压紧灯丝的作用。

所述灯头压杆上活动安装的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弹片固定于所述压紧块上,所述灯头固定装置具有带动所述压紧块旋转的旋转杆,所述灯头压杆表面向外凸出形成凸台,所述灯头压杆的凸台内侧固定安装第二压紧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灯座及其照明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灯座设置了旋转弹片、加紧弹片、第一压紧弹片和第二压紧弹片。在灯管在初始方向时,第一灯座主体内的旋转弹片与加紧弹片是处于断接状态;当灯管旋转一定角度时接通导电,第一压紧弹片、第二压紧弹片压紧灯丝,通电后的第一灯座的旋转弹片有导线连接,第一灯座的导线与第二灯座的固定灯丝的第二压紧弹片相接通,从而实现第一灯座的通断电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具有通电互锁保护功能,即可以通过第一灯座控制第二灯座的通断电,同理第二灯座也能控制第一灯座的通断电,使灯具即使通电状态,取出一端灯丝时,也是断电安全可靠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灯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旋转灯座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旋转灯座的灯头固定装置与灯头压杆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旋转灯座的推杆的结构图;

图5是图1所示旋转灯座的加紧弹片的结构图;

图6是图1所示旋转灯座的第一压紧弹片的结构图;

图7是图1所示旋转灯座的第二压紧弹片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灯座及照明装置,以提高旋转灯座的安全可靠性。

请参看图1至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灯座,其包括外壳10、收容于外壳10内的灯头固定装置20和灯头压杆30、与灯头压杆相连的灯头推杆40、灯壳后盖50及安装于灯壳后盖50内的弹簧60。所述灯头固定装置 20包括本体201、旋转弹片202。所述灯头压杆30内安装加紧弹片301、第一压紧弹片302、第二压紧弹片303及压紧块304。

参见图1,外壳10大致呈圆柱形,外壳10底部具有的长方形底座101,且底座101两端分别设有固定通孔102,所述两端固定通孔102内侧分别向上凸起形成与底座101垂直的侧壁103,侧壁103顶端向内延伸形成圆弧状上壁104,且两端的圆弧状上壁104顶端并没有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一长方形缝隙105,所述缝隙105前端形成台阶状缝隙口106,缝隙105 后端具有向上凸起的半圆形螺帽107,螺帽107上设有圆形螺孔108。所述底座101、外侧壁103与上壁104围成一圆形收容通孔109。

参见图2、图3,灯头固定装置20的本体201大致呈圆柱形,其具有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台阶状第一U型槽2011,第一U型槽2011右侧具有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直角梯形状第一凹槽2012,且第一凹槽2012底部通过十字槽头螺钉固定安装旋转弹片202。所述第一凹槽2012底部下方设有圆柱形旋转杆2013。

参见图2、图3,灯头压杆30大致呈圆柱型,其前端设有台阶状卡槽 305和第一圆弧状孔通道306。灯头压杆30后端设有第一圆柱形固定杆307 和直角梯形凸台308。此外灯头压杆30有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U 型槽309,且灯头压杆30上端具有与第二U型槽309垂直的凸起,所述凸起形成头部具有台阶的第一固定头3091和第二固定头3092,且第一固定头3091和第二固定头3092之间形成锁定缝隙3093,所述第二U型槽309 底部下方设有第三固定头3094和第四固定头3095,且第三固定头3094和第四压杆固定头3095之间过导线3096。

参见图4,灯头推杆40包括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T字型凹槽401、由截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对第一圆柱形套筒402,T字型凹槽401底部下方具有自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不规则的收容槽403,第一圆柱形套筒402 底部外壁上开设有一条向外开口的沟槽404,第一圆柱形套筒402下方设有对称的第二圆形固定孔405,导线从第二圆形固定孔405中穿出。

参见图1,灯壳后盖50包括后盖底座501及由后底座501向上延伸形成的后盖外壳502,且后盖外壳502上分布有三个圆形安装孔503。所述后盖外壳502设有一对由内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圆柱形套筒504。第二圆柱形套筒504下表面设有长方体状的凸块505。

参见图5、图6和图7,灯头压杆30内安装有加紧弹片301、第一压紧弹片302、第二压紧弹片303及压紧块304。加紧弹片301包括形成的U 型的主体部3011,主体部3011底部垂直延伸形成一L型的固定部3012,且主体部3011顶端向上延伸形成三角形支撑部3013,支撑部3013顶端向上延伸形成凸起部3014,凸起部3014顶点向两个方向延伸形成V型弹片头部 3015。所述加紧弹片301安装在灯头压杆30的台阶状卡槽305内。第一压紧弹片302包括抵持部3021、与抵持部3021连接的具有一定弧度的收容部 3022、由收容部3022向上延伸形成的倾斜部3023及由倾斜部3023向上延伸形成的抵触部3024。所述抵持部3021设有一对向上延伸的抵持爪3025,抵触部3024设有一对抵触爪3026,且抵持爪3025与抵触爪3026相互垂直。第二压紧弹片303包括L型限位部3031、由限位部3031底部前端向上延伸形成 L型第一限位台3032,由限位部3031底部侧面向上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台3033,由限位部3031顶部向里延伸形成倾斜的内环绕部3034,其内环绕部3034向外平行延伸形成外环绕部3035,外环绕部3035向下延伸形成触压部3036。所述第二压紧弹片303的限位部3031与限位台3032、内环绕部3034之间围成直角梯形固定槽3037。所述压紧块304包括向内凹陷的固定面和位于下方的第一圆形固定孔和前后贯通的第二圆弧状孔通道(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一压紧弹片302与所述压紧块304的固定面相贴合,且一对抵持爪3025 和一对抵触爪3026包围在压紧块304外表面,且灯头压杆30的第一圆柱形固定杆307安装在压紧块304第一圆形固定孔内。所述灯头压杆30的直角梯形凸台308安装在第二压紧弹片303的直角梯形固定槽3036内。

参见图1、图2和图3,灯头固定装置20的旋转杆2013安装在灯头压杆30的第一圆弧状孔通道306内,旋转杆2013可在圆弧状孔通道306 内旋转控制旋转弹片202与加紧弹片301的接触和断开,进而实现电路通电和断电。旋转杆2013由第一圆弧状孔通道306伸出安装压紧块304 的第二圆弧状孔通道内,旋转杆2013旋转过程中带动压紧块304与第一压紧弹片302旋转,之后第一压紧弹片302与第二压紧弹片303将灯丝3010 压紧。在灯头固定装置20的第一凹槽2012底部通过十字槽头螺钉固定安装旋转弹片202,灯头压杆30前端台阶状卡槽305内安装加紧弹片301。所述灯头固定装置20与灯头压杆30紧密连接围成内部空腔,旋转弹片 202与加紧弹片301位于二者形成的空腔内。灯头压杆30后端两对固定头安装在灯头推杆40的T字型凹槽401和收容槽403顶部,且加紧弹片301、第一压紧弹片302、第二压紧弹片303及压紧块304位于灯头压杆30与灯头推杆40之间。灯头推杆40的第一圆柱形套筒402套设在第二圆柱形套筒504外表面,第二圆柱形套筒504的凸块505卡在第一圆柱形套筒402的沟槽404里,且第二圆柱形套筒504内安装有弹簧60。最终灯头固定装置20、灯头压杆30、灯头推杆40收容在外壳 10的圆形收容通孔109内。外壳10与灯盖后壳50通过三个十字槽头螺钉固定连接组装成旋转灯座。

当需要旋转灯座工作时,将灯管装入灯头固定装置10中旋转90°,此时灯头固定装置10的旋转弹片202插入加紧弹片301中,接通电路。灯头固定装置10转动过程中带动压紧块304和第一压紧弹片302旋转,旋转90°后第一压紧弹片302与第二压紧弹片303将灯丝3010压紧,实现电路接通。当需要取出灯管时,将灯管往反方向续转90°,此时旋转弹片202与加紧弹片301 断开连接,电路断电,取出灯管。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两个灯座连接灯管,具体的电路连接包括电源1、整流器2、灯管3、第一灯座4、第二灯座5和灯丝3010,灯管3两端连接灯丝3010,两端灯丝3010分别安装在第一灯座4和第二灯座5内。第一灯座4的旋转弹片202通过导线与第二灯座5的第二压紧弹片303 相接通,且第二灯座5的第一压紧弹片302与第二压紧弹片303工作时一起夹紧灯丝3010,第二灯座5的旋转弹片202与第一灯座4的第二压紧弹片303相接通,且第一灯座4的第一压紧弹片302与第二压紧弹片303工作时一起夹紧灯丝3010。

本实用新型旋转灯座设置了旋转弹片202、加紧弹片301、第一压紧弹片302、第二压紧弹片303和相应的导线。在灯管在竖直方向时,第一灯座4主体内的旋转弹片202与加紧弹片301是处于断接状态;当灯管旋转一定角度时接通导电,第一压紧弹片302、第二压紧弹片303压紧灯丝3010,通电后的旋转弹片202有导线连接,第一灯座4的导线与第二灯座5的固定灯丝3010的第二压紧弹片303相接通,从而实现第一灯座4的通断电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具有通电互锁保护功能,即可以通过第一灯座4控制第二灯座5的通断电,同理第二灯座5也能控制第一灯座4的通断电,使灯具即使通电状态,取出一端灯丝时,也是断电安全可靠的。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