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0359发布日期:2019-01-08 22:0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柜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板灯。



背景技术:

展示架层板照明一直以来都是件让设计师头痛的问题:既要层板薄体现线条感,又要亮度充足,能很好的照射出产品的风格特色,还不希望从层板外部看到灯具,以免影响整体的设计。

目前,现有的层板照明要么是厚板(12mm以上),采用隐藏式灯具设计,但太厚的层板影响整个层板架的线条美感;要么是使用薄板,将灯具放在层板外面,使得层板上的产品照明效果不佳,且灯具放在层板上,影响层板的整体美感,影响产品的展示效果。

公告号为CN20197733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展示柜的发光层板通电结构,其将供电结构和照明结构分设在两个部件上,通过将层板安装在展示柜柜体上的固定座上来实现层板内的照明灯具的通电,但是其层板与固定座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而且,其无法调节层板相对于固定座的横向位置,不便于灵活展示;此外,该专利中的层板和展示柜柜体为多点接触,其连接强度较低,不适于展示较重的产品。

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厚度较薄、外形美观且安装方便的展示架层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层板灯,以降低层板的厚度,使得层板灯的外形美观且安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板灯,包括一安装座,该安装座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安装在墙体上,该安装座远离墙体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插接槽,该插接槽的顶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上定位面,该插接槽的底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下定位面;一层板,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该层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定位面抵接,该层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定位面抵接,使得插接后的层板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一导电结构,包括两个导电条和两个导电接触片,其中,两个所述导电条设于所述插接槽内,且两个所述导电条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两个所述导电接触片设于所述层板上,所述层板插接在插接槽内后,两个导电接触片与两个导电条一一对应接触;若干照明灯具,设于所述层板的内部,两个所述导电接触片分别与该照明灯具的正、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先将安装座安装在墙体上,然后将层板插接在插接槽中,插接后的层板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回落,使得层板的顶部与上定位面接触,而底部则与下定位面接触,两个定位面使得插接后的层板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层板掉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座上设置导电条,该导电条在层板插接之前就已通电,其可以通过导电端子接入市电,也可以采用其它电源,在层板插接后,层板上的导电接触片与导电条接触,从而使得电源、导电条、导电接触片和照明灯具形成了回路,从而使得照明灯具发光,为层板上的产品提供明亮地展示环境;在需要调整层板的水平位置时,只需要将层板拔出然后再将其插接到合适位置即可。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层板灯将安装部分(安装座)和展示部分(层板)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得层板的厚度大大降低,且可以在厚度较薄的层板上设计隐藏式的照明灯具,使得层板灯的外形美观,而且层板的安装仅需要一个简单的插接动作,极为方便,还可以对层板的插接位置进行调节,以在展示产品时灵活使用,不仅如此,在使用时,还可以将多个层板插接到同一个安装座中,以降低成本。

优选地,所述插接槽的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绝缘板,该绝缘板上设有两个所述导电条。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座为铝型材,在插接槽内设置绝缘板,可以防止导电条与安装座之间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护参展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绝缘板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两个绝缘槽,两个所述导电条分别设置在两绝缘槽中;所述绝缘槽的侧壁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导电条的底部。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导电条直接插接在绝缘槽中,借助第一卡接部实现导电条相对于绝缘板的上下位置固定,防止导电条向下掉落。

优选地,所述插接槽的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出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部均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卡接槽;所述绝缘板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该绝缘板穿设在所述第一卡接槽内,且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绝缘板的台阶面上。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绝缘板直接插接在第一卡接槽内,借助第二卡接部实现绝缘板相对于插接槽的上下位置固定,防止绝缘板向下掉落。

优选地,所述插接槽内沿所述层板的插入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形成所述上定位面;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沿远离所述插接槽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在层板插接的过程中,第一侧板的底部倾斜设置,可以使得插接槽的开口处上下宽度较大,便于层板的顺利插入,而在层板插接完成后,层板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回落,其插入到插接槽内的一侧向上倾斜直至抵靠在第二侧板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插接槽的底壁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一防刮槽,该防刮槽的两个侧壁顶部均向内弯折形成第三卡接部;所述防刮槽内穿设有一防刮条,该防刮条呈上小下大的台阶状,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在该防刮条的台阶面上,且所述防刮条的顶部高于所述插接槽的底壁,所述防刮条的顶部形成所述下定位面。在层板插接后,层板向下回落直至其底部与防刮条的顶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为铝型材材质,而防刮条为塑料材质,则防刮条的设计不仅可以对层板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防止对层板底部的刮伤。

优选地,所述层板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的底部设有一绝缘纸,在该绝缘纸上设有一绝缘盒,该绝缘盒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容纳所述导电接触片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的顶部贯通设置有一开口,该开口贯通所述绝缘盒的顶部,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还设置有一连接柱;所述导电接触片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导电接触片通过该连接孔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且所述导电接触片的顶部从所述开口处伸出至所述绝缘盒外部;在所述连接柱上还套设有胶塞,该胶塞的顶部抵接在所述导电接触片上,底部抵接在所述绝缘纸上。

优选地,所述导电接触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弹性部和卡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弹性部呈向上弯折的折线形凸起,该弹性部设于所述开口内,且该弹性部的顶部伸出所述绝缘盒的顶部,所述卡接部抵接在所述容纳腔的顶部,且该卡接部和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在层板与安装座插接后,层板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层板位于插接槽内的一侧向上倾斜,使得导电接触片的弹性部向上移动并抵压在相应地导电条上,实现了电路的连通,而导电接触片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弹性部与导电条接触的同时,卡接部向绝缘纸方向移动,从而导电接触片具有向导电条方向回弹的趋势,使得该弹性部可以与导电条接触紧密,防止在使用中出现断电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层板的底部前端设置有灯具安装槽,顶部后端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灯具安装槽内设置有所述照明灯具,该照明灯具的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导电接触片电连接;在所述层板的底部还设置有走线槽,该走线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灯具安装槽和所述凹槽连通,该走线槽用于容纳所述导线。通过走线槽和灯具安装槽的设计,使得照明灯具和连接导线均为隐藏式设计,从层板灯的外观无法看出,使得层板灯的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板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板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板与照明灯具、导电接触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板灯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板与导电接触片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电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座;2-层板;3-照明灯具;4-导电条;5-导电接触片;6-端子台;7-绝缘板;8-防刮条;9-绝缘盒;10-绝缘纸;11-胶塞;12-导线;13-灯罩片;14-线槽片;

101-插接槽;102-第一侧板;103-第二侧板;104-第二卡接部;105-第一卡接槽;106-防刮槽;107-第三卡接部;201-凹槽;202-灯具安装槽;203-走线槽;301-恒流驱动器;501-连接孔;502-连接部;503-弹性部;504-卡接部;701-绝缘槽;702-第一卡接部;801-斜面;901-容纳腔;902-开口;903-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层板灯,包括一安装座1,该安装座1为铝型材,其沿长度方向水平螺栓连接在墙体上,该安装座1远离墙体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插接槽101,该插接槽101内插接有一层板2,该层板2的顶部为展示面,用于放置产品,层板2的底部为照明面,在层板2的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三个LED照明灯具3,每个照明灯具3均配备有一个恒流驱动器301;在安装座1和层板2之间还设置有导电结构,该导电结构包括两个导电条4和两个导电接触片5,其中,两个导电条4设于插接槽101内,且两个导电条4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上述照明灯具3的横梁驱动器301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导电接触片5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源为市电,在安装座1的顶部螺栓连接有端子台6,该端子台6上设有导电端子(图中未示出),导电条4为薄片状铜条,其端部通过端子台6接入市电,两个导电接触片5设于所述层板2上,在层板2插接在插接槽内后,两个导电接触片5与两个导电条4一一对应接触。

本实施例的层板灯在安装时,先将安装座1安装在墙体上,然后将层板2插接在插接槽101中,在层板2插接后,层板2上的导电接触片5与安装座1上的导电条4接触,从而将照明灯具3接入市电,使得照明灯具3发光,为层板2上的产品提供明亮地展示环境。在需要调整层板2的水平位置时,只需要将层板2拔出然后再将其插接到安装座1上的合适位置即可。本实施例的层板灯采用分体式设计,使得层板2的厚度大大降低,只有4mm,且层板2上的照明灯具3为隐藏式设计,使得层板灯的外形美观,而且层板2的安装仅需要一个简单的插接动作,极为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电端子、导电条4、导电接触片5、恒流驱动器301和照明灯具3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简单明了,在此不做赘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的文件并结合其自身的基础知识,应当知道如何进行电路连接,以实现照明灯具3的插拔式通断电。

具体地,参考图5,上述插接槽101的顶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出的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的底部均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卡接部104,在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之间形成第一卡接槽105,该第一卡接槽105内穿设有一塑料材质的绝缘板7,该绝缘板7呈上大下小的台阶状,上述第二卡接部104卡接在绝缘板7的台阶面上;上述绝缘板7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两个绝缘槽701,两个导电条4分别设置在两绝缘槽701中,绝缘槽701的侧壁底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卡接部702,该第一卡接部702卡接在导电条4的底部。采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绝缘板7与安装座1的插接,导电条4与绝缘板7的插接,使得安装座1、绝缘板7和导电条4的连接无需借助外部工具,便于组装,且在安装座1和导电条4之间设置绝缘板7,可以防止导电条4与安装座1直接接触,防止安装座1带电。

具体地,参考图5,上述插接槽101的底壁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一防刮槽106,该防刮槽106的两个侧壁顶部均向内弯折形成第三卡接部107;所述防刮槽106内穿设有一塑料材质的防刮条8,该防刮条8呈上小下大的台阶状,所述第三卡接部107卡接在该防刮条8的台阶面上,且防刮条8的顶部高于插接槽101的底壁。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沿着层板2的插入方向依次设置,第一侧板102的底部沿远离插接槽101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以使得插接槽101的开口处的上下方向的宽度较大,便于层板2的插接;在层板2插接后,层板2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回落,回落后的层板2的顶部抵接在第二侧板103的底部,而层板2的底部抵接在防刮条8的顶部,且回落后的层板2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1.5°,以使得层板2与插接槽101紧密插接;为保证插接后的层板2的倾斜角度,将上述第二侧板103的底部设计为层板2的上定位面,将防刮条8的顶部设计为层板2的下定位面,其中,第二侧板103的底部沿着靠近第一侧板102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第二侧板103的底部与防刮条8的顶部之间的角度设计为4°,第二侧板103的左侧与防刮条8的左侧之间的距离设计为13.5mm(图中的方向),且第二侧板103的底部与防刮条8的顶部之间的最大距离设计为3.9mm,最小距离设计为3.7mm;此外,为了便于层板2的顺利插接和回落,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侧板103与插接槽101的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以便于层板2的末端上倾,而插接槽101的底壁靠近其侧壁的一侧向下倾斜,以为层板2的插接预留足够空间。

此外,本实施例中,回落后的层板2的底部抵接在塑料材质的防刮条8的顶部,可以防止层板2底部刮伤,而且,本实施例的防刮条8靠近插接槽101开口处的一侧设置有斜面801,以便于层板2的顺利插接。

具体地,参考图6、图7和图8,上述层板2的顶部开设有一凹槽201,该凹槽201的底部设有一绝缘纸10,在该绝缘纸10上设有一塑料材质的绝缘盒9,该绝缘盒9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容纳导电接触片5的容纳腔901,该容纳腔901的顶部贯通设置有一开口902,该开口902贯通所述绝缘盒9的顶部,所述容纳腔901的顶部还设置有一连接柱903;所述导电接触片5上设有与连接柱903适配的连接孔501,导电接触片5通过该连接孔501套设在连接柱903上,且导电接触片5的顶部从开口902处伸出至绝缘盒9的外部;在连接柱903上还套设有绝缘的胶塞11,该胶塞11的顶部抵接在导电接触片5上,底部抵接在绝缘纸10上。

具体地,导电接触片5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502、弹性部503和卡接部504(图8),所述连接部502上设有所述连接孔501,所述弹性部503呈向上弯折的折线形凸起,该弹性部503设于所述开口902内,且该弹性部503的顶部伸出所述绝缘盒9的顶部(参考图6和图7),所述卡接部504抵接在容纳腔901的顶部,且该卡接部504和所述连接部502分别位于开口902的两侧,且胶塞11的设计使得导电接触片5的连接部502的位置固定,而卡接部504则为自由端,其与绝缘纸10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由图7和图8的结构以及本申请的文字描述,显而易见可以知道导电接触片5与绝缘盒9的连接方式。在层板2与安装座1插接后,层板2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落,层板2位于插接槽101内的一侧向上倾斜,使得导电接触片5的弹性部503向上移动并抵压在相应地导电条4上,实现了电路的连通,而导电接触片5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弹性部503与导电条4接触的同时,卡接部504向绝缘纸10方向移动,从而导电接触片5具有向导电条4方向回弹的趋势,使得该弹性部503可以与导电条4接触紧密,防止在使用中出现断电的情况。

具体地,参考图6和图9,上述层板2的底部前端设置有灯具安装槽202,顶部后端设置有上述凹槽201;在灯具安装槽202内设置有上述照明灯具3和其恒流驱动器301,该照明灯具3的恒流驱动器301的正、负极通过导线12分别与两个导电接触片5电连接;在上述层板2的底部还设置有走线槽203,该走线槽203的两端分别与上述灯具安装槽202和凹槽201连通。在安装时,恒流驱动器301和照明灯具3分别通过导热胶连接在灯具安装槽202内,然后,然后将导线12与恒流驱动器301的正负极电连接,然后将该导线12从走线槽203内接入到凹槽201中,并将导线12与铜制的导电接触片5焊接在一起,并将绝缘纸10放入凹槽201的底部,将导电接触片5连接在绝缘盒9的底部并使用胶塞11固定,最后将绝缘盒9置于凹槽201内,并使用胶水将绝缘盒9固定在凹槽201内,固定后的绝缘盒9的顶部与层板2的顶部齐平;本实施例中,还在灯具安装槽202和走线槽203的底部分别卡接有灯罩片13和线槽片14,以对照明灯具3、恒流驱动器301和导线12起到遮挡作用。

上述层板灯在安装时需要遵循如下步骤:(1)将安装座1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固定连接在墙体上;(2)将两个导电条4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3)将照明灯具3安装在层板内部,且将该照明灯具3的恒流驱动器301的正、负极分别与层板2上的两个导电接触片5电连接;(4)将层板2插接在安装座1的插接槽101内,该层板2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落,使得层板2的顶部与上定位面接触,底部与下定位面接触,且使得层板2上的两个导电接触片5与两个导电条4一一对应接触。

更具体地,在组装安装座组件时,将加工好的导电条4插入绝缘槽701内,再将插有导电条4的绝缘板7插入安装座1的第一卡接槽105中,同时,将防刮条8插入防刮槽106内,然后即将导电条4与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端子台6连接,变压器电源接入端子台使得导电条4通电;在组装层板组件时,将导线12焊接在导电接触片5上,再将焊接好导线12的导电接触片5安装在绝缘盒9内,使用胶塞11对导电接触片5进行固定,并将绝缘纸10安装在凹槽201的底部,再将绝缘盒9装在凹槽201内并用胶水固定,然后,将照明灯具3和恒流驱动器301装入灯具安装槽202内并用导热胶固定,将导线12与恒流驱动器301连接,再将线槽片14和灯罩片13分别安装灯具安装槽202和走线槽203的底部,最后,在组装完成后检查灯具各个性能及测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