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263发布日期:2019-04-03 00:4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花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花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一些天花灯,是把灯体安装在安装座上,然后安装座通过弹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安装孔中的,其原理是通过挤压弹片的弹性臂后利用弹性臂与天花板之间的摩擦力把安装座固定住;这种天花灯的灯体通常是从安装座的上方安装到安装座上的,安装座上会开设有用于把灯光透出的灯孔。

然而,由于灯体需从上方安装到安装座上,因此安装天花灯时,只能先把灯体装好,然后整体安装到天花板上,一旦安装时不小心掉落,灯体容易损坏,尤其是当一个安装座上安装有多个灯体的时候,总重量较大,安装难度大,而且一旦安装过程中掉落,则损失较大;而需要维修或更换单个灯体时,又需要整体取出,不但麻烦,而且容易使天花板上的安装孔磨损导致弹片与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如果能够先把安装座固定在天花板上,再自下往上地把灯体安装到安装座中,那么将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花灯,该天花灯可以先固定安装座、后安装灯体,安装难度较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花灯,包括安装座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安装座内的灯体;所述安装座包括外框,设置在外框内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外框两侧的弹片;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灯体穿过的灯孔;所述弹片具有往外侧延伸、用于把安装座卡接在天花板中的第一弹性臂,以及往内侧延伸、用于把灯体卡接在安装座中的第二弹性臂。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灯体包括反光杯,设置在反光杯上端的散热器,以及设置在反光杯内的光源;反光杯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灯孔边沿抵接的限位环;反光杯上部设置有环形的凹陷区,第二弹性臂卡接在该凹陷区中。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弹片还包括与外框连接的基片,所述第一弹性臂与基片下端连接、且斜向上往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与基片上端连接、且斜向上往内侧延伸。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上端垂直地设置有朝外延伸的挂片。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下端通过S形的连接部与基片的上端连接。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上端往外侧弯折成第一导向部,且折弯处为弧面。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基片上设置有斜向下往外侧延伸的第三弹性臂,第一弹性臂上正对第三弹性臂的地方开设有一个供第三弹性臂穿出的长孔,该长孔的宽度不小于第三弹性臂的宽度。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第三弹性臂的下端往内侧弯折成第二导向部,且折弯处为弧面。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外框为矩形框;所述安装板包括与外框的内腔相适应的安装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安装板本体两侧的竖板部;所述灯孔开设在安装板本体上;竖板部与外框之间通过螺丝或铆钉连接。

所述的天花灯中,所述外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板本体下表面相抵的定位凸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花灯,安装时,先通过弹片的第一弹性臂把安装座固定在天花板中,然后从下往上地把灯体插入灯孔中,弹片的第二弹性臂会把灯体卡接住,完成连接。可见,该天花灯安装时可以先固定安装座、后安装灯体,降低安装难度。此外,在固定安装座时,即使不小心掉落,最多也只是损坏安装座,而不会损坏灯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花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花灯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花灯中,弹片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花灯中,弹片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两个灯体的天花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三个灯体的天花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花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外侧是这背向灯体的一侧,内侧是指朝向灯体的一侧。

请参阅图1-6,一种天花灯,包括安装座A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安装座内的灯体B;所述安装座A包括外框A1,设置在外框内的安装板A2,以及设置在外框两侧的弹片A3;所述安装板A2上设置有供灯体穿过的灯孔A2.1;所述弹片具有往外侧延伸、用于把安装座卡接在天花板90中的第一弹性臂A3.1,以及往内侧延伸、用于把灯体卡接在安装座中的第二弹性臂A3.2。

安装时,先通过弹片的第一弹性臂把安装座固定在天花板90中,然后从下往上地把灯体插入灯孔中,弹片的第二弹性臂会把灯体卡接住,完成连接。可见,该天花灯安装时可以先固定安装座、后安装灯体,降低安装难度。此外,在固定安装座时,即使不小心掉落,最多也只是损坏安装座,而不会损坏灯体。为了,降低安装座掉落时损坏的几率,所述外框和安装板可由塑料制成。

具体的,见图1、2,所述灯体B包括反光杯B1,设置在反光杯上端的散热器B2,以及设置在反光杯内的光源(图中没画);反光杯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灯孔A2.1边沿抵接的限位环B1a;反光杯上部设置有环形的凹陷区B1b,第二弹性臂A3.2卡接在该凹陷区中。通过限位环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灯体过度插入到安装座内,而且插入到位后即可保证第二弹性臂与凹陷区对准,无需人手调整来对准,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而设置凹陷区则使卡接力不仅为摩擦力,能够提高卡接力。

需要说明的是,反光杯B1是下大上小的,插入灯孔时,会逐渐挤压第二弹性臂,使第二弹性臂处的压力由小变大,插入过程顺畅;所述光源具体包括灯珠、基板、以及驱动电路,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中,见图2-4,所述弹片A3还包括与外框A1连接的基片A3.3,所述第一弹性臂A3.1与基片下端连接、且斜向上往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A3.2与基片上端连接、且斜向上往内侧延伸。把第二弹性臂设置为斜向上延伸的,在灯体插入时,第二弹性臂受到的力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分力为拉力,使其变形时柔和的、舒展的,从而使插入的过程顺畅,不会产生卡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A3.1的上端垂直地设置有朝外延伸的挂片A3.1a。当安装座由于某些原因而脱落后,该挂片能够挂在天花板上,防止安装座掉落,提高安全性。

较优的,所述第二弹性臂A3.2的下端通过S形的连接部A3.2a与基片A3.3的上端连接。相比直接连接到基片的上端,该第二弹性臂在受到灯体的挤压时,使S形的连接部压缩,从而产生更大的弹性力,能够为第二弹性臂提供更大的往内侧的压力,从而把灯体卡接得更加牢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此处,所述第二弹性臂A3.2的上端往外侧弯折成第一导向部A3.2b,且折弯处为弧面。一方面,弧形的折弯处能够使第二弹性臂的端部更顺滑地滑过灯体的表面,避免灯体表面被划伤;另一方面,当需要把灯体抽出安装座时,以足够的力往下拉灯体时,灯体挤压第一导向部使第二弹性臂的端部被撑开,从而取出灯体;当灯体需要单独更换或维修时,可不取下安装座,仅取出灯体,避免天花板安装孔91磨损。

具体的,所述基片A3.3两侧设置有安装耳片A3.3a,每个耳片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A3.3b,基片由穿过该安装孔的螺丝或铆钉固定在安装座上。

较优的,所述基片A3.3上设置有斜向下往外侧延伸的第三弹性臂A3.4,第一弹性臂A3.1上正对第三弹性臂的地方开设有一个供第三弹性臂穿出的长孔A3.1b,该长孔的宽度不小于第三弹性臂的宽度。安装座插入天花板安装孔91时,第一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同时受到挤压,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摩擦力,提高安装座与天花板连接的可靠性,使安装座更难脱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弹性臂A3.4的下端往内侧弯折成第二导向部A3.4a,且折弯处为弧面。弧形的折弯处能够使第三弹性臂的端部更顺滑地滑过天花板安装孔91,天花板安装孔的壁面被划伤。

此外,所述基片A3.3、第一弹性臂A3.1、第二弹性臂A3.2、以及第三弹性臂A3.4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弹性臂A3.4从基片A3.3上冲裁并弯折而成。该弹片可使用弹簧钢片冲裁后折弯而成,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此处,基片与第一弹性臂的连接处为弧形的折弯部,可以降低第一弹性部受压时该连处的应力,防止连接处因为应力过大而断裂。所述长孔A3.1b的端部为弧形,以消除集中应力,提高使用寿命。

具体的,见图1、5、6,所述外框A1为矩形框;所述安装板A2包括与外框的内腔相适应的安装板本体A2.2,以及设置在安装板本体两侧的竖板部A2.3;所述灯孔A2.1开设在安装板本体A2.2上;竖板部与外框之间通过螺丝或铆钉连接。可根据灯体的具体尺寸,更换不同的安装板(主要是灯孔2.1大小不同),使安装座具有互换性,使用灵活。

其中,安装板本体A2.2上位于灯孔A2.1的边沿处,设置有加强环A2.4,以提高安装板本体的强度。而且,由于灯孔的边沿需要与灯体的下端相抵,以对灯体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其过度插入安装座内,因此需要加强灯孔边沿的强度来提高其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A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安装板本体A2.2下表面相抵的定位凸起A1.1。装配时,把安装板放入外框内,由于定位凸起的定位作用,外框和安装板之间对应的连接孔会对准,无需工人调整安装板的位置来对齐连接孔即可直接用螺丝或铆钉进行固定,装配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该天花灯可仅设置一个灯体,如图1、2所示,此时,弹片可设置一对,也可设置两对并在外框的四边各设一个;安装座也可设置多个灯体,如图5、6所示,此时,在每个灯体的两侧均需要设置一对弹片,而外框A1长度方向的两端也可以设置一对弹片;此处不限定灯体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