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移动照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186发布日期:2019-03-14 00:3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移动照明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移动照明车。



背景技术:

移动照明车广泛应用于野外矿区、工程施工等无电网环境,抢险救灾、事故处理等突发紧急情况,以及大型聚会等其他需要临时照明的场所。区别于普通的便携式照明,移动照明车是一种大面积、高亮度的临时光源设备,具有安全、高效、操控性好、易于部署等优点。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照明车一般由灯组、升降灯桅、发电机组、移动平台、稳定系统、及其它辅助部件等构成,发电机组为移动照明车各部件提供电源,并保证灯组的长时有效照明;发电机组与升降灯桅都安装固定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一方面做为发电机组、灯桅等部件的安装固定平台;另一方面,平台一般有一对可移动的轮毂,可在外力的拖拽下移动。

然而,由于发电机组自身的特点,导致采用发电机组+升降灯桅+移动平台这种结构的移动照明车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体积大、重量重;二是不易移动、运输、搬运、部署;三是运行时振动大、噪音大,对散热要求高;四是存在着废气排放、油污、能效不高等环保问题;五是需要额外配置燃油箱,存在安全隐患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移动照明车,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移动照明车,包括底座和升降灯杆,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前、后贯穿的并用以容置升降灯杆的凹部,所述升降灯杆的顶端安装有照明灯,升降灯杆的底端与凹部的底面后端竖向铰接,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用以为照明灯供电的供电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中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电池腔室,所述电池腔室内经由若干块隔板分隔成多个电池仓;所述供电电池包括与多个电池仓相对应的若干个蓄电池,每一电池仓内均设置一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灯杆为气动式;所述底座的后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气泵仓和控制仓,前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灯具仓和工具仓,所述气泵仓内设有用以为升降灯杆供气的气泵,所述控制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照明灯、升降灯杆、气泵以及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后侧面右端设置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用以显示供电电池容量的显示器,控制面板上还设有市电插座、断路器以及用以控制升降灯杆的升降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腔室、气泵仓、控制仓、灯具仓以及工具仓的上端均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底座密封防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部的中后端底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顶端与凹槽的前侧面相铰接,液压推杆的底端与升降灯杆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部的后端底面固联有一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包括一座板,所述座板上固联有两块左右对称的第一铰接板,两块第一铰接板的前端上部同轴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升降灯杆的底端设有灯杆座,所述灯杆座的底面中部固联有用以容置在两块第一铰接板之间的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的前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第二铰接板与两块第二铰接板之间经由贯穿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的铰接轴实现铰接。

进一步的,两块第一铰接板的后端延伸至凹部的外侧并同轴开设有第一锁紧孔,两块第一铰接板的后端底部之间还固联有一托板;所述第二铰接板的后端开设有第二锁紧孔,当升降灯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之间经由贯穿第一锁紧孔、第二锁紧孔的锁紧手柄与螺母配合锁紧,第二铰接板抵接在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并以利于叉车的货叉穿过的叉车口,底座的前端固联有提拉把手,后端下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行走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搬运与灵活部署;(2)采用蓄电池组进行供电,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3)升降灯杆可隐藏于底座上的凹部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产品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4)使用时采用多台组合照明,利于各类复杂环境下的照明部署,使用方便,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的俯视构造示意图(省略盖板);

图4是升降灯杆与铰接座的装配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升降灯杆;3-凹部;4-电池腔室;401-电池仓;5-蓄电池;6-隔板;7-气泵仓;8-控制仓;9-气泵;10-控制箱;11-灯具仓;12-工具仓;13-操作面板;14-盖板;15-凹槽;16-液压推杆;17-铰接座;18-座板;19-第一铰接板;20-第一铰接孔;21-第一锁紧孔;22-灯杆座;23-第二铰接板;24-第二铰接孔;25-第二锁紧孔;26-锁紧手柄;27-螺母;28-托板;29-叉车口;30-提拉把手;31-行走轮;32-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移动照明车,包括底座1和升降灯杆2,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设有前、后贯穿的并用以容置升降灯杆2的凹部3,所述升降灯杆2的顶端安装有照明灯32,升降灯杆2的底端与凹部3的底面后端竖向铰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用以为照明灯32供电的供电电池。使用时,先将升降灯杆2逆时针旋转90°,接着启动升降灯杆2,使得升降灯杆2爬升至所需高度或者最大高度,最后打开照明灯32即可。通过采用电池进行供电,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并且在不使用时,升降灯杆可隐藏于底座上的凹部内,最大限度减少产品体积,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便于运输与搬运。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中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电池腔室4,所述电池腔室4内经由若干块隔板6分隔成多个电池仓401;所述供电电池包括与多个电池仓401相对应的若干个蓄电池5,每一电池仓401内均设置一蓄电池5。电池腔室内进行分格处理,每个蓄电池单独固定,安装完成后蓄电池之间具有间隙,起到散热 防撞作用。电池仓与底座间设有二级缓冲防撞结构,底座为一级缓冲防撞结构,当底座受外力碰撞或挤压变形时,电池仓与底座间还有一段缓冲距离,并将形变向中心区传导,可以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对电池仓及电池仓内的蓄电池进一步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灯杆2为气动式(即升降灯杆为气动式升降杆,气动式升降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对其结构做过多赘述);所述底座1的后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气泵仓7和控制仓8,前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灯具仓11和工具仓12,所述气泵7仓内设有用以为升降灯杆2供气的气泵9,所述控制仓8内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分别与照明灯32、升降灯杆2、气泵7以及蓄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灯具仓11用以存放灯具及备用灯具。所述工具仓12用于存放常用工具及其他备用物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后侧面右端设置有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用以显示供电电池容量的显示器,以便于直观了解移动照明车目前的电量情况;控制面板上还设有市电插座、断路器以及用以控制升降灯杆的升降按钮。通过设置市电插座,在蓄电池达到最大工作时间或电量耗尽时,可直接接入电网边充电边照明。另外,该一体式移动照明车上还设有并联接口,便于多台一体式移动照明车之间可以两两联接,可以并联充电或放电。综上,该照明车的供电方式有蓄电池供电、市电供电以及并联供电,供电方式多样,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同时为了提高安全性能,避免误操作,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保护锁。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腔室4、气泵仓7、控制仓8、灯具仓10以及工具仓11的上端均具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与底座1密封防水连接,具体可为盖板14的四周与底座1之间设置密封防水条。同时,电池仓4内部设有导流槽结构,当电池仓发生渗水时,可迅速将水导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3的中后端底面开设有一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设有一液压推杆16,所述液压推杆16的顶端与凹槽15的前侧面相铰接,液压推杆16的底端与升降灯杆2相铰接。通过设置液压推杆16,可让升降灯杆2更顺利的展开以及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在升降灯杆逆时针旋转时,液压推杆可起到省力及缓冲的作用;在升降灯杆处于竖直状态时,液压推杆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3的后端底面固联有一铰接座17,所述铰接座17包括一座板18,座板18的四周开设有安装螺孔,座板18经由螺钉贯穿安装螺孔锁紧在凹部的底面。所述座板18上焊接有两块左右对称的第一铰接板19,两块第一铰接板19的前端上部同轴开设有第一铰接孔20;所述升降灯杆2的底端设有灯杆座22,所述灯杆座22的底面中部焊接有用以容置在两块第一铰接板19之间的第二铰接板23,所述第二铰接板23的前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24,第二铰接板23与两块第一铰接板19之间经由贯穿第一铰接孔20和第二铰接孔24的铰接轴实现铰接。

本实施例中,两块第一铰接板19的后端延伸至凹部3的外侧并同轴开设有第一锁紧孔21,两块第一铰接板29的后端底部之间还固联有一托板28;所述第二铰接板23的后端开设有第二锁紧孔25,当升降灯杆2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铰接板19和第二铰接板23之间经由贯穿第一锁紧孔21、第二锁紧孔25的锁紧手柄26与螺母27配合锁紧,第二铰接板23抵接在托板28上。即两块第一铰接板19上的第一锁紧孔21也位于凹部3的外侧,便于操作锁紧手柄26,提高使用便利性;通过设置托板28,可实现对升降灯杆处于竖直状态时进行支撑,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左、右贯穿的并以利于叉车的货叉穿过的叉车口29,以便于通过叉车进行搬运,提高搬运的便捷性。底座1的前端固联有提拉把手30,后端下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行走轮31,便于人工轻松拖动、搬运。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为矩形状,在进行输送时,可将多台一体式移动照明车上下叠放,提高装载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32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缩减产品的体积与重量,同时也能更灵活的部署各种照明方案。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该一体式移动照明车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是多台组合进行部署,且部署方式可为单向并列、双向并列、中心环列、聚光环列等。采用组合的方式,不仅照明效果好,而且利于各类复杂环境下的照明部署。

本实用新型摒弃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发电机组+升降灯桅+移动平台”的设计方案,采用一体式、轻量化、模块化、组合式的设计思路,从而设计出新一代的移动照明车。跟传统的照明车相比,采用蓄电池组替代发电机组,用一体式、轻量化设计取代移动平台,以及可隐藏收纳的升降灯杆的设计,突破性地将产品的体积、重量等降低一个数量级,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成本低、部署灵活、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和环保等显著特点,可为夜间抢险救灾、野外工程施工等各种场合提供稳定可靠的临时照明方案,与现有市面上主流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产品体积缩小约25倍,重量减轻约20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用蓄电池替代发电机组,以此可以解决因为应用发电机组而不可避免的造成振动大、噪音大、废气排放、油污、能效不高等不足。同时,进一步优化因为应用发电机组而衍生出的其它额外配置。二是放弃移动平台的设计思路,不再采用外力拖拽的方式移动,而是采用轻量化、模块化设计思路,将产品设计的足够轻巧,可以用叉车很方便的把产品从仓库装载在货车、皮卡车上,因为模块化的设计优势,装载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产品叠放,提高装载效率。到了目的地后,又能用叉车很方便的装卸,在不允许机动车行驶的路况下,还可以由人工轻松地拖动、搬运。三是采用组合照明的模式,取代灯组集中照明的方式,将灯组化整为零,该一体式移动照明车每个升降灯杆顶端只安装一到二个灯源,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缩减产品的体积与重量,同时也能更灵活的部署各种照明方案,如可以视现场的照明需求,来决定移动照明车的部署数量,并能进行灵活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包含如下步骤:(1)根据照明需求,将若干台如上述的一体式移动照明车堆叠放置在运输车(货车或者皮卡车)上,并运输至所需照明的现场;(2)通过叉车将若干台一体式移动照明车从运输车上搬运至所需照明的现场,并根据需要对若干台一体式移动照明车进行排列;(3)将升降灯杆逆时针旋转90°,并通过锁紧手柄锁紧,接着启动升降灯杆,使升降灯杆爬升至所需高度;(4)启动照明灯,实现照明。

本实施例中,若干台一体式移动照明车可为单向并列、双向并列、中心环列、聚光环列等等,移动照明车本身高度不够,可通过放置在其它高台上或建筑物上,提升照明高度;也可搭配额外的升降平台,进一步提升照明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