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367发布日期:2019-03-30 07:5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代舞台灯光领域,成像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利用舞台灯光图案切割装置对光束进行切割,来使光束的光斑形成方形等各种预定设计好的图案花纹。其中切割装置包括多个切割片,利用切割片的移动来遮挡部分光束而形成预定的成像图案。由于切割片的厚度很薄,其经常用于遮挡光束,且光束的热量很高,长期的照射会使得切割片老化加速,甚至发生翘曲,从而影响成像效果,故给切割片进行降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6209732245的中国专利为了解决舞台灯切割组件散热问题,采用风扇物理散热,但是其对于吹出的风并无限定,风向直接朝向切割片,这样若风太大会对较薄的切割片造成损坏,若风太小,容易出现散热死角,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能有效及时为舞台灯切割组片进行降温,确保舞台灯长期有效的成像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舞台灯切割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可供光束穿过的通光孔,还包括设置于基板上可移进移出通光孔以切割光束的若干切割片,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基板上的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平行于切割片的平面或朝向切割片所在位置的方向。具体的,所述舞台灯切割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可供光束穿过的通光孔,设置在所述通光孔上用于缩放光束的光圈,设置在所述通光孔上用于驱动光圈缩放的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基板上可移进移出通光孔以切割光束的若干切割片,以及驱动所述切割片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基板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通光孔一般设置在基板的中间位置,切割片平面实际与基板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送风方向与切割片平面平行或朝向切割片所在位置的的送风装置对切割片进行送风散热,送风装置吹出风从侧边吹向切割片,当光束照射到切割片聚集较多热量时,连续不断吹入的散热分将热量带走实现对切割片的有效散热不对切割片造成损害,确保舞台灯长期有效的成像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与切割片所在平面的夹角不超过30°。本实用新型中,若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不是平行于切割片的平面,其与切割片所在平面的夹角不超过30°,这种结构能够使得送风装置吹出风从侧边倾斜吹向切割片,避免风向直对切割片,长期以往造成切割片的翘曲变形,实现对切割片有效散热的同时,不对切割片造成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通光孔外围的挡板装置,所述挡板装置用于使送风装置吹出的风在切割片表面形成螺旋风。具体的,所述舞台灯切割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通光孔外的外围装置,所述外围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光圈缩放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割片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基板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等,本实用新型采用挡板装置将它们与通光孔以及通光孔内的切割片阻隔开,使得送风装置吹出的风在切割片表面形成涡旋风,所述挡板装置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所述挡板装置起到了隔热作用,将用于切割光束的切割片与外围装置阻隔开,避免了光束热量对外围装置造成损害;另一方面,所述挡板装置起到了散热腔体的作用,送风装置从通风口送入的冷却风在挡板装置内形成螺旋风,螺旋风可使得散热风进入切割片之间的交叠缝,能有效解决切割片之间交叠部位散热难,散热慢的问题,大大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侧壁至少设有一个通风孔,送风装置设置于挡板装置外侧,所述通风孔与送风装置的出风口相通。具体的,允许光束穿过的通光孔,以及通光孔内实现光束切割的切割片设置在挡板装置内侧,挡板装置外侧设有外围装置和送风装置,挡板装置的侧壁与送风装置送风口相对处设有通风孔,所述送风装置吹出的从通风口吹向挡板装置内侧的切割片。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垂直安装在基板上。一般光束垂直于挡板装置从通光孔穿过,将挡板装置垂直安装咋基板上,使得送风装置在挡板装置内形成的螺旋风的轴线与光束方向一致,从而使得散热效果更佳,同时满足了散热装置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呈呈圆筒状结构。具体的,所述挡板装置为一段固定在基板上的空心圆筒,光束从空心圆筒的另一端射入,穿过通光孔,被通光孔内的切割片完成切割变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挡光圆筒作为挡板装置,可以使得送风装置从通风口送入的冷却风更好地在挡板装置内形成螺旋风,形成的螺旋风风量衰减慢,风速高,从而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侧边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通的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同为沿着挡板装置内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具体的,当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形成的螺旋风的方向平行于切割片的平面时,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到基板平面的距离相等,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送出的风叠加形成螺旋风;当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形成的螺旋风的方向成一定角度朝向切割片所在位置,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到基板平面的距离不相等,与两个通风孔相通的送风装置吹出的风与最终形成的螺旋风方向一致,都是从距离基板远的通风孔指向距离基板近的通风孔。本实用新型采用送风方向同为沿着挡板装置内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两个送风装置对切割片进行散热,风向相同,相互之间存在助推的作用,进而形成沿着挡板装置内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朝向切割片的高效螺旋风,散热效果好,同时避免了大风量对切割片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连线在圆筒状结构横截面的直径上。具体的,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通的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同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沿着圆筒结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本实用新型采用与通光孔形状一致的圆筒结构,且在圆筒状结构横截面直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这样使得无论送风方向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从第一通风口吹出的散热风到第二通风孔的距离与从第二通风口吹出的散热风到第一通风孔的距离均相等,从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吹出的散热风之间存在更好的助推作用,因而,这两股散热风能更好地沿着圆筒内壁形成螺旋风,使得散热效果更佳,且空间布局简单。

进一步的,圆筒状结构的挡板装置的横截面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通光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板装置用于使送风装置吹出的风在切割片表面形成螺旋风,进而实现对通光孔内切割片的散热,呈圆筒状结构的挡板装置形成的螺旋风横截面与圆筒的横截面一致,其直径不小于通光孔的直径,可确保螺旋散热分更加充分地穿过通光孔,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装置为涡轮风扇。涡轮风扇相对传统的散热风扇,占用空间小,输出风量大,能有效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节省空间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到基板平面的距离不超过3mm。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风孔设置在挡板装置的侧壁,挡板装置设置在基板平面上,将基板上的通光孔以及通光孔内的切割片围住,通风孔到基板平面的距离不超过3mm,确保从通风孔吹出的散热风距离切割片更近,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沿着垂直基板的高度不低于10mm。为使通入挡风装置内的散热风更好地形成螺旋风,挡板装置沿光束入射方向的高度不宜过小,本实用新型中,挡板装置垂直安装在基板上,限定挡板装置沿垂直基板方向的高度不低于10mm,更符合实际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为多棱柱结构,具体的,为正五棱柱或六棱柱或七棱柱或八棱柱。这种结构的挡板装置的横截面呈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或正八边形,这种结构可提高散热风的螺旋效果,使得螺旋风的风量衰减慢,风速高,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挡风装置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上。采用这种方式固定,可以实现有效的拆卸,方便必要的清理或者维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基板上的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平行于切割片的平面或朝向切割片所在位置的方向,能实现对切割片及时有效的散热;设置挡板装置,用于使送风装置吹出的风在切割片表面形成螺旋风,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避免了大风量对切割片造成损伤;采用空心圆筒作为挡板装置,且通风孔设置在其横截面直径两端,散热效果更佳,空间布局简单。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能有效为舞台灯切割组片进行及时有效的降温,散热效果好,不损伤切割片,能确保舞台灯长期有效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舞台灯切割组件的散热装置,所述舞台灯切割组件包括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上可供光束穿过的通光孔20,设置在所述通光孔20上用于缩放光束的光圈,还包括设置于基板10上可移进移出通光孔20以切割光束的若干切割片30,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两个设置在基板10上的送风装置50,所述送风装置50的送风方向平行于切割片30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舞台灯切割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通光孔20外的外围装置40,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设置在通光孔20外围的挡板装置60,所述挡板装置60用于使送风装置50吹出的风在切割片30表面形成螺旋风。具体的,所述外围装置40包括用于驱动光圈缩放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割片30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驱动基板10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60垂直安装在基板10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60侧边设有两个通风孔61,送风装置50设置于挡板装置60外侧,所述通风孔61与送风装置50的出风口相通。具体的,允许光束穿过的通光孔20,以及通光孔20内实现光束切割的切割片30设置在挡板装置60内侧,挡板装置60外侧设有外围装置40和送风装置50,挡板装置60的侧壁与送风装置50送风口相对处设有通风孔61,所述送风装置50吹出的从通风口吹向挡板装置60内侧的切割片30。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60呈圆筒结构。具体的,所述挡板装置为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0上的空心圆筒,光束从空心圆筒的另一端射入,穿过通光孔20,被通光孔20内的切割片30完成切割变换。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60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连线在圆筒状结构横截面的直径上。具体的,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相通的第一送风装置和第二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同为顺时针沿着圆筒结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装置50为涡轮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设置在挡板装置60与基板10连接的位置,即,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下边缘都与基板10平面相邻,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距离基板平面的距离相等,形成的螺旋风的方向平行于切割片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装置沿光束入射方向的高度为20mm。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1个设置在基板10上的送风装置50,所述送风装置50的送风方向与切割片30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5°。所述挡板装置60为垂直安装在基板10上的圆筒结构,且侧边设有一个通风孔61与送风装置50直接相通,通风孔61距离基板平面的高度为2mm,圆筒状挡板装置沿轴线方向的高度为36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1个设置在基板10上的送风装置50,所述送风装置50的送风方向与切割片30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8°。所述挡板装置60为垂直安装在基板10上的正六棱柱,且侧边设有两个通风孔61与送风装置50直接相通,通风孔61分别设置正六棱柱呈正六边形的横截面的两条对边上,其距离基板平面的高度为3mm,圆筒状挡板装置沿轴线方向的高度为25mm。

显然,本实用新型虽然以上述实施例公开,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