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141发布日期:2019-04-13 00:1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LED灯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LED灯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346421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 LED 灯散热器,包括一个中心圆筒和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以辐射状均匀地设置在中心圆筒的外侧上,在所述中心圆筒的上端处开有一圈通槽。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LED灯散热器,其一般通散热片使空气产生对流来对LED灯进行散热。但由于现有的散热器上的散热片为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使得对流散热的方向为向散热片的一侧,单一的散热方向限制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散热器,其优点在于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方向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灯散热器,包括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侧壁设置的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安装座侧周壁上等间隔周向设置,所述安装座侧壁上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散热片的中部位置且所述分隔板垂直于若干所述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将散热片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当安装座上的散热片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散热片的温度高于外界温度而产生相对气流。由于散热片中部分隔板的设置,使得相对气流的流向以分隔片的位置为起点向两侧散热片的侧壁边缘流动。位于分隔板两侧相对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同,相对于气流方向朝向同一方向的散热方式,在散热片长度相同的前提下,两个散热方向的散热方式的散热路径更短,且散热时间更短。通过分隔片增加了散热片的散热方向,从而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连接面呈弧形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面呈弧形面设置,便于在温度差异下产生的相对气流的流动,提升气流流动的流畅性,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的厚度由其临近安装座侧壁一侧向远离安装座侧壁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的厚度朝向远离安装座一侧逐渐减小,使得分隔板的两侧板面呈倾斜面,有利于分隔板上相对气流的流动,提升分隔板自身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若干散热片的厚度由其临近安装座侧壁一侧向远离安装座侧壁一侧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的厚度朝向远离安装座一侧逐渐减小,使得散热片的两侧板面呈倾斜面,且倾斜方向朝向相对气流的流动方向一侧倾斜,有利于相对气流从散热板上散热板外部的流动,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若干散热片根据其宽度不同分为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的宽度大于第二散热鳍片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位于安装座侧壁上间隔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的宽度不同且间隔交设置,扩大了两个相邻第一散热鳍片之间相对气流的散热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位于远离分隔板的两端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安装座一侧倾斜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远离分隔板的两端侧壁上的导向面用起到导向作用,增强散热片上相对气流向散热片外部流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的两侧板面呈弧面设置,其弧面方向朝向顺时针方向突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呈弧形面设置,用于增强散热片对安装组上热量的吸收,在保证散热路径的前提下提升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用于增大散热片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片自身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方向,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2、通过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的交错间隔设置,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3、通过散热片侧壁面弧形侧壁的设置,提升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2、散热片;21、导向面;22、散热孔;23、第一散热鳍片;24、第二散热鳍片;3、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LED灯散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座1,位于安装座1侧周壁上周向设置有若干散热片2。安装座1侧周壁上位于散热片2的中部垂直于散热片2设置有分隔板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呈圆柱型的喇叭状设置,安装座1的开口面开设于安装座1面积较大的一端。散热片2位于安装座1侧壁上沿安装座1的轴向设置,分隔板3呈环状设置,且设置于散热片2位于安装座1侧壁上的中部位置。分隔板3与安装座1侧壁连接的连接面呈弧形面设置,其弧形方向朝向安装座1一侧内凹。分隔板3水平设置,其两侧板面朝向安装座1的轴向。分隔板3的厚度由临近安装座1侧壁一侧向远离安装座1一侧逐渐减小,使得分隔板3的板面呈倾斜面设置。

如图2、3所示,安装座1侧壁上的散热片2厚度由其临近安装座1侧壁一侧向远离安装座1侧壁一侧逐渐减小,使得散热片2的两侧壁呈倾斜面。散热片2远离安装座1一侧的板面以安装座1的中心轴为轴线朝向顺时针方向弯折,使得散热片2的侧壁面为弧形面,其弧形方向朝向顺时针方向突出。位于散热片2远离分隔板3的两侧短边面上开设有导向面21,导向面21同样呈弧形的倾斜面,其倾斜方向沿散热片2的长度方向朝向安装座1一侧倾斜。位于散热片2的侧壁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2。散热片2根据其宽度不同分为第一散热鳍片23与第二散热鳍片24,第一散热鳍片23的宽度大于第二散热鳍片24,且第一散热鳍片23与第二散热鳍片24位于安装侧壁上间隔交错设置。

散热器工作时,安装座1上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2与分隔板3上,散热片2上因为与外界温度差异产生相对气流,由于分隔板3的分隔配合散热板使得相对气流向散热板的两端流动,通过与空气的热交换对安装座1上进行散热。通过分隔板3的分隔设置使得相对气流向两个不同方向流动,从而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