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0421发布日期:2019-05-15 23:0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筒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



背景技术:

由于灯具产业的发展,LED筒灯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现有的筒灯,如图1所示,包括散热座91、面盖92、电路板93、LED灯94、反光罩95以及支架96,所述电路板93固定在散热座91上,所述LED灯94设在电路板93上,所述反光罩95罩设在LED灯94上,所述支架96连接散热座91和面盖92。而由于现有的反光罩95是环状结构,且反光罩95具有第一圆形开口951、第二圆形开口952和环形侧壁953,第二圆形开口952的面积大于第一圆形开口951的面积,第一圆形开口951与电路板93连接,第二圆形开口952用于LED灯94灯光的照出,反光罩95的环形侧壁953结构与一向外弯曲凸出的弧线旋转一圈形成的结构一致,所以,整个环形侧壁953向外弯曲凸出。因此,环形侧壁953的内部形成有凹陷空间954,于是,LED灯94发出的灯照射到凹陷空间954时,经过反射后照射到灯光照射区97的中部,从而使得灯光照射区的中部的亮度较亮形成超亮区971,且使得灯光照射区97中的超亮区971的范围变大。而超亮区971的存在使得LED灯94发出的灯光不够柔和,并形成一圈亮一圈暗的鲜明对比,灯光不够均匀,过渡性低,产生炫光,从而易使得视觉疲劳,长期观看这样对比性强的灯光易造成视力下降。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其具有灯光过渡性好,灯光均匀柔和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其中,包括散热座、第一卡接件、LED灯、转动座、面盖和反光罩,所述LED灯设在是散热座上,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散热座设置LED灯的一侧卡接,所述转动座与第一卡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面盖与转动座连接,所述反光罩卡接在面盖内;所述反光罩包括弧形侧壁和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竖直设在弧形侧壁上,所述弧形侧壁是由一向内凹陷弯曲的弧线旋转一周而成的向内弯曲的弧形侧壁,同时形成有位于弧形侧壁上表面的第一圆形口和位于弧形侧壁下表面的第二圆形口,所述第一圆形口和第二圆形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反光罩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弧形侧壁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上下设置,所述LED筒灯还包括用于束紧反光罩的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所述第一束紧带与第一环形槽相匹配,所述第二束紧带与第二环形槽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LED筒灯上还设有塑料垫片,所述塑料垫片设在转动座与第一卡接件之间。

进一步,所述面盖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第二卡接件相匹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其通过反光罩上向内凹陷弯曲的弧形侧壁使得LED灯照射出的灯光反射的路径发生改变,其主要是通过反光罩上向内凹陷弯曲的弧形侧壁使得灯光反射时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进而使反射后的光线不再完全集中于灯光照射区的中部,而是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灯光照射区内,并使得灯光照射区的亮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缓慢变暗,整个灯光照射区的光线更加柔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LED灯发出的灯光更加柔和,消除了原有灯光的一暗一明的效果,避免了炫光的产生,从而避免了灯光照射时产生的视力疲劳,从而更有利于视力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筒灯中的现有反光罩的示意图。

图3为LED灯照射后光线经现有的反光罩反射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4为LED灯照射后光线经现有的反光罩反射后形成的灯光照射区。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LED灯发出的光线经反光罩反射后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LED灯照射后光线经反光罩反射后形成的灯光照射区。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反光罩的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以及与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相匹配的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卡接件和转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散热座-1;LED灯-11;第一卡接件-2;

第一安装孔-21;转动座-3;第二安装孔-31;垫片放置槽-32;

上铝压部-33;下铝压部-34;第一半圆柱体-341;

第二半圆柱体-342;切口-3421;角度指示孔-35;

塑料垫片-4;第三安装孔-41;面盖-5;卡接槽-51;法线-N;

反光罩-6;弧形侧壁-61;第二卡接件-62;

第一圆形口-631;第二圆形口-632;第一环形槽-71;

第二环形槽-72;第一束紧带-81;第二束紧带-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图中X坐标表示本实用新型中反光罩的内外方向,且坐标X的箭头指向外方向。

如图5-9所示,一种防炫光的LED筒灯,其中,包括散热座1、第一卡接件2、LED灯11、转动座3、面盖5和反光罩6,所述LED灯11设在是散热座1上,所述第一卡接件2与散热座1设置LED灯11的一侧卡接,所述转动座3与第一卡接件2转动连接,所述面盖5与转动座3连接,所述反光罩6卡接在面盖5内;所述反光罩6包括弧形侧壁61和第二卡接件62,所述第二卡接件62竖直设在弧形侧壁61上,所述弧形侧壁61是由一向内凹陷弯曲的弧线旋转一周而成的向内弯曲的弧形侧壁61,同时形成有位于弧形侧壁61上表面的第一圆形口631和位于弧形侧壁61下表面的第二圆形口632,所述第一圆形口631和第二圆形口632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反光罩6上向内凹陷弯曲的弧形侧壁61使得LED灯11照射出的灯光的反射路径发生改变,其主要是通过反光罩6上向内凹陷弯曲的弧形侧壁61使得灯光反射时入射角变大,反射角也变大,进而使反射后的光线不再完全集中于灯光照射区的中部,而是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灯光照射区内,并使得灯光照射区97的亮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缓慢变暗,整个灯光照射区97的光线更加柔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LED灯11发出的灯光更加柔和,消除了原有灯光的一暗一明的劣质照明效果,避免了炫光的产生,从而避免了灯光照射时产生的视力疲劳,从而更有利于视力的保护。

优选的,为了让LED灯11发出的灯光的柔和度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因此,所述反光罩6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弧形侧壁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第一环形槽71和第二环形槽72,所述第一环形槽71和第二环形槽72上下设置,所述LED筒灯还包括用于束紧反光罩6的第一束紧带81和第二束紧带82,所述第一束紧带81与第一环形槽71相匹配,所述第二束紧带82与第二环形槽72相匹配。在需要让光线更加柔和,并使得灯光照射区97中的超亮区971的范围缩小时,将第一束紧带81和第二束紧带82撑开绕设在第一环形槽71和第二环形槽72内,撑开的第一束紧带81和第二束紧带82会产生恢复形变的缩紧形变力,缩紧形变力对弧形侧壁61进行缩紧,从而使得弧形侧壁61向内方向的凹陷程度增大。此时,LED灯11照射出的光线的照射到反光罩6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因此,LED灯11照射后再经反射后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而通过调节第一束紧带81和第二束紧带82对弧形侧壁61的缩紧力,从而能调节LED灯11照射出的光线经反光罩6反射后的光线的柔和度和均匀度。

优选的,为了让所述LED筒灯的照射角度更易调节且角度调节好后更易固定,所述LED筒灯上还设有塑料垫片4,所述塑料垫片4设在转动座3与第一卡接件2之间。通过塑料垫片4的设置使得塑料垫片4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抵接,塑料垫片4两侧分别与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的摩擦力来维持转动座3转动后的角度。从而使得LED筒灯照射的角度得以固定。

优选的,所述面盖5上设有卡接槽51,所述卡接槽51与第二卡接件62相匹配。通过卡接槽51与第二卡接件62匹配卡接,实现面盖5与反光罩6拼装,便于反光罩6的拆离清洁。

优选的,为了让塑料垫片4能更好的安装,以及避免塑料垫片4脱离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同时也为了第一卡接件2、塑料垫片4和转动座3三者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因此,所述第一卡接件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转动座3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21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孔31,所述塑料垫片4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21对应设置的第三安装孔31,所述转动座3的内壁上与第三安装孔41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垫片放置槽32,所述垫片放置槽32与第三安装孔41相通。所述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均为环形结构的铝制件,因此,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并且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增加了散热的面积。在因LED灯11使用而产生热量后,热量将被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快速排出,避免塑料垫片4反复受热而极易老化。而通过垫片放置槽32的设置,即使在塑料垫片4经过长时间使用而发生自身的老化后,塑料垫片4也能依然留存在垫片放置槽32内,依旧能通过塑料垫片4表面分别与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的摩擦力来使得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的角度得到固定。

优选的,为了控制第一卡接件2和转动座3的旋转角度,避免因角度调整过大而使得灯光完全被遮挡,造成无谓的角度调整,花费无用功的情况发生。所述转动座3包括上铝压部33和下铝压部34,上铝压部33和下铝压部34上下设置,所述上铝压部33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安装孔31分为第一半圆柱体341和第二半圆柱体342,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342上设有沿两个第二安装孔31方向切除的切口3421,所述上铝压部33的竖直截面为一直角梯形。通过切口3421的设置,使得转动座3只能向具有切口3421的一侧旋转,当旋转至第二半圆柱体342与第一卡接件2抵接时,旋转的角度达到最大,此时,调整的角度大致是45度。而45度的调整角度刚好使得在满足照射角度的调整时,也充分保证了光源的照射出的亮度,避免了因角度调整过大,而使得灯光无法完整照出而使得亮度变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341上还设有角度指示孔35,所述第一卡接件2上设有与角度指示孔35匹配设置的角度指示表(图未示),通过角度指示表能清楚照射角度,从而对照射角度做出更精确调整。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