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0748发布日期:2019-05-15 23:0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



背景技术:

由于灯具产业的发展,LED筒灯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现有的筒灯,如图1和图2所示,一般包括散热座91、面盖92、LED灯93、反光罩94以及支架95,所述LED灯93设在散热座91上,所述反光罩94罩设在LED灯93上,为了调整光照角度,所述支架95和面盖92之间通过拉钉实现两者的转动连接,所述支架95是通过冲压而成的铁件,所述支架95和面盖92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架95和面盖92紧密接触的塑料件96,通过塑料件96分别与支架95和面盖92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二者经过转动调整形成的角度,LED灯93发出的光经反光罩94的反射从面盖92射出。而由于LED灯93在使用时会发热,热量经过传递,将会通过易导热的铁制的支架95和传递到塑料件96上;另外,支架95为板状结构,较小的散热面积也影响散热效率,因此,传统筒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塑料件96会在这段时间内反复受热,从而发生老化,老化的塑料件96容易损坏而脱离出支架95和面盖92之间的位置,导致支架95和面盖92之间连接不紧固,发生松动,而在调节筒灯的角度后,因支架95和面盖92之间不能相对固定,将使得筒灯的角度恢复到调整前的位置,角度不再可调。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其具有照射角度调节后能稳定的固定,且塑料件不易老化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其中,包括散热座、第一铝制环件、第二铝制环件、塑料垫片、天花面盖、反光罩和灯珠,所述散热座与第一铝制环件卡接,所述第一铝制环件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铝制环件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匹配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塑料垫片设在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之间,所述塑料垫片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匹配设置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铝制环件、塑料垫片和第一铝制环件通过拉钉依次贯穿各自设有的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而使得三者紧密连接,所述面盖为中空圆筒结构,所述面盖与第二铝制环件连接,所述反光罩设在面盖内,所述灯珠设在面向面盖一侧的散热座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铝制环件的内壁上与第三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垫片放置槽,所述垫片放置槽与第三安装孔相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铝制环件包括上铝压部和下铝压部,上铝压部和下铝压部上下设置,所述上铝压部通过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分为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上设有沿两个第二安装孔方向切除的切口,所述上铝压部的竖直截面为一直角梯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上还设有角度指示孔,所述第一铝制环件上设有与角度指示孔匹配设置的角度指示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其通过第一铝制环件、第二铝制环件和塑料垫片的配合使得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发生相对转动时,由塑料垫片与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的接触摩擦使得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相对转动后的角度得到稳定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传统的板状铁质支架改进成第一铝制环件,同时增设了第二铝制环件,使得有灯珠散发出的热量在传递至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由于自身的良好散热性能以及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呈环状设置,相对与传统的铁质支架,其散热面积增大能快速的散热,避免了塑料垫片因长时间受热而老化,大大延长了塑料垫片的使用寿命,环状结构的第一铝制环件和第二铝制环件的设置也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进而延长了整个LED筒灯的使用寿命,而照射角度也因塑料垫片的作用而牢牢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LED筒灯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传统LED筒灯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铝制环件、第二铝制环件和塑料垫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铝制环件、第二铝制环件和塑料垫片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中:

散热座-1;卡接块-11;第一铝制环件-2;

第一安装孔-21;卡接槽-22;第二铝制环件-3;

第二安装孔-31;垫片放置槽-32;上铝压部-33;

下铝压部-34;第一半圆柱体-341;第二半圆柱体-342;

切口-3421;角度指示孔-35;塑料垫片-4;

第三安装孔-41;天花面盖-5;反光罩-6;

散热座-91;面盖-92;LED灯-93;

反光罩-94;支架-95;塑料件-9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7所示,一种照射角度稳定固定的LED筒灯,其中,包括散热座1、第一铝制环件2、第二铝制环件3、塑料垫片4、天花面盖5、反光罩6和灯珠(图未示),所述散热座1与第一铝制环件2卡接,所述第一铝制环件2上设有卡接槽22,所述散热座1上设有卡接块11,通过将散热座1中的卡接块插入到卡接槽22中,再旋转第一铝制环件2即能完成第一铝制环件2与散热座1的卡接,所述第一铝制环件2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一安装孔21,所述第二铝制环件3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21匹配设置的第二安装孔31,所述塑料垫片4设在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之间,所述塑料垫片4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31匹配设置的第三安装孔41,所述第二铝制环件3、塑料垫片4和第一铝制环件2通过拉钉(图未示)依次贯穿各自设有的第二安装孔31、第三安装孔41和第一安装孔21而使得三者紧密连接,此时,所述塑料垫片4处于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之间,因此,通过塑料垫片4与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的摩擦作用,来维持二者经过转动调整形成的灯光照射角度。所述天花面盖5为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天花面盖5与第二铝制环件3连接,所述反光罩6设在天花面盖5内,所述灯珠设在面向天花面盖5一侧的散热座1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其通过第一铝制环件2、第二铝制环件3和塑料垫片4的配合使得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发生相对转动时,由塑料垫片4与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的接触摩擦使得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相对转动后的角度得到稳定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把传统的板状铁质支架95改进成第一铝制环件2,同时增设了第二铝制环件3,使得有灯珠散发出的热量在传递至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由于自身的良好散热性能以及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呈环状设置,相对与传统的铁质支架95,其散热面积增大能快速的散热,避免了塑料垫片4因长时间受热而老化,大大延长了塑料垫片4的使用寿命,环状结构的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的设置也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进而延长了整个LED筒灯的使用寿命,而照射角度也因塑料垫片4的作用而牢牢固定。

优选的,为了让塑料垫片4能更好的安装,以及避免塑料垫片4脱离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同时也为了第一铝制环件2、塑料垫片4和第二铝制环件3三者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因此,所述第二铝制环件3的内壁上与第三安装孔41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垫片放置槽32,所述垫片放置槽32与第三安装孔41相通,通过垫片放置槽32的设置,即使在塑料垫片4经过长时间使用而发生自身的老化后,塑料垫片4也能依然留存在垫片放置槽32内,依旧能通过塑料垫片4表面分别与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的摩擦力来使得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的角度得到固定。

优选的,为了控制第一铝制环件2和第二铝制环件3的旋转角度,避免因角度调整过大而使得灯光完全被遮挡,造成无谓的角度调整,花费无用功的情况发生。所述第二铝制环件3包括上铝压部33和下铝压部34,上铝压部33和下铝压部34上下设置,所述上铝压部33通过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31分为第一半圆柱体341和第二半圆柱体342,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342上设有沿两个第二安装孔31方向切除的切口3421,所述上铝压部33的竖直截面为一直角梯形。通过切口3421的设置,使得第二铝制环件3只能向具有切口3421的一侧旋转,旋转至第二半圆柱体342与第一铝制环件2抵接时,旋转的角度达到最大,此时,调整的角度大致是45度。而45度的调整角度刚好使得在满足照射角度的调整时,也充分保证了光源的照射出的亮度,避免了因角度调整过大,而使得灯光无法完整照出而使得亮度变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柱体341上还设有角度指示孔35,所述第一铝制环件2上设有与角度指示孔35匹配设置的角度指示表(图未示),通过角度指示表能清楚照射角度,从而对照射角度做出更精确调整。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