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003发布日期:2019-03-19 21:0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壁灯通常固定设置在壁面上,对壁面进行照射,起到照亮壁面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壁灯通常只能朝一个方向对壁面进行照射,这使得壁灯只能对壁面的小范围进行照亮,为了提高照射范围,用户通常需要设置多个壁灯,从而实现对壁面大范围的照射,这样不仅占用了壁面的使用空间,而且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而室外用的壁灯一般存在密封性能差的问题,遇雨水后,壁灯容易进水,导致水在灯里面受热蒸发成水蒸气影响灯具的亮度和美观度,甚至会引起电路短路引起火灾等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照明角度且防水性能好的LED壁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包括灯体、安装板、驱动装置和LED发光板,灯体的顶部、底部和正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LED发光板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透光封盖以及使导线通过的导线孔,灯体的背面凹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腔室,安装板安装在灯体的背面并将腔室的开口封闭,灯体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安装板上设置有使导线通过的出线孔,出线孔设置有防水塞。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透光封盖的安装凹部。

进一步,所述透光封盖的边缘通过防水胶与安装凹部的内壁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腔室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胶圈的密封平台。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朝向灯体的表面设置有与腔室内壁配合的凸沿。

进一步,所述灯体和安装板通过第一螺丝连接,灯体上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板的边缘对应连接孔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螺丝端部抵接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朝向灯体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模块、连通驱动模块与LED发光板的接线端子以及用于接地保护驱动模块的地线片。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朝向灯体的表面设置有夹线座,夹线座上安装有夹线扣。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均布设置有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朝向墙体的一面与灯体朝向安装板的一面在同一平面内。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在灯体的正面、顶部和底部安装有LED发光板,使照明的范围更加广泛;通过灯体与安装板之间的密封胶圈以及出线孔上的防水塞进行防水,结构简单,灯体的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灯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灯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包括灯体1、安装板3、驱动装置和LED发光板2,灯体1的顶部、底部和正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LED发光板2的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透光封盖7以及使导线通过的导线孔8,灯体1的背面凹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腔室9,安装板3安装在灯体1的背面并将腔室9的开口封闭,灯体1和安装板3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10,安装板3上设置有使导线通过的出线孔11,出线孔11设置有防水塞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在灯体1的正面、顶部和底部安装有LED发光板2,使照明的范围更加广泛;通过灯体1与安装板3之间的密封胶圈10以及出线孔11上的防水塞12进行防水,结构简单,灯体1的防水性能好。具体地,灯体1可以设置为矩形长条状的外壳,对应地安装板3也可以设置为矩形状,密封胶圈10也可以设置为矩形框状;灯体1的两侧设置为弧状表面的侧板,灯体1上的顶部、底部和正面分别安装有LED发光板2,使灯体1可以照亮上、下与正前方,照明的范围广,而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底部可以设置有螺纹孔,使LED发光板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内;导线孔8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底部的边缘上。而灯体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以及布线的腔室9,腔室9内设置有与安装板3配合的密封胶圈10,可以将安装板3固定连接在腔室9内,并通过夹紧密封胶圈10确保气密性,防止进水。LED发光板2与驱动装置连接,而驱动装置的导线通过出线孔11连接到外部的电源插口,通过出线孔11上的防水塞12对导线的出口进行密封,确保不会有水渗入安装板3从而进入灯体1内。进一步,防水塞12可以设置有奶嘴型走线孔,防水塞12的正面和背面可以分别设置有弹性垫圈和防水挡片,弹性垫圈的表面从奶嘴开始往两边倾斜,弹性垫圈与防水挡片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的大小可以与安装板3的厚度相对应,从而使奶嘴型的防水塞12通过弹性垫圈的弹性形变塞进出线孔11,进而通过弹性垫圈的弹性复位与安装板3朝向灯体1的一面的表面夹紧以及防水挡片与安装板3背向灯体1的一面的表面夹紧,而导线与防水塞12的走线孔紧密配合,可以避免有水从出线孔11的位置渗入腔室9内,提高机构的防水性能。优选地,所述腔室9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胶圈10的密封平台14。具体地,所述密封平台14设置在腔室9的内壁,密封平台14的形状、大小与密封胶圈10一致,从而使安装板3通过密封胶圈10安装在腔室9内部,进而防止有水渗入到腔室9的内部。密封平台14也可以限制安装板3在腔室9内的安装位置,通过调整密封平台14的位置从而调整安装板3伸入灯体1内的距离,从而使安装板3背向灯体1一面的平面与灯体1背面的平面在同一平面内,进而可以使机构安装后更加美观,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安装板3的一部分伸出灯体1外从而导致灯体1积水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透光封盖7的边缘通过防水胶与安装凹部13的内壁密封配合。具体地,透光封盖7的边缘涂有防水胶水从而安装在安装凹部13内,避免有水从透光封盖7渗入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或第三凹槽6,从而影响灯体1内部工作模块的运作以及LED发光板2的照明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安装透光封盖7的安装凹部13。具体地,透光封盖7安装到安装凹部13内,且安装凹部13的厚度与透光封盖7的厚度相对应,当透光封盖7设置为平板状时,使透光封盖7顶部的平面与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顶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当透光封盖7设置为弧状表面的时,使透光封盖7顶部的表面与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和第三凹槽6的顶部表面连接形成光滑的弧状表面,外观更加美观。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3朝向灯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腔室9内壁配合的凸沿15。具体地,安装板3朝向灯体1一面与密封胶圈10配合进而与灯体1固定连接,密封胶圈10可以为矩形框状的胶条,在安装板3朝向灯体1一面的四周边上设置有凸沿15,可以使凸沿15与密封胶圈10抵接配合,在安装板3通过密封胶圈10与灯体1连接时,可以通过凸沿15挤压密封胶圈10,从而使密封胶圈10弹性形变填充在安装板3与灯体1之间的间隙,可以提高灯体1的防水性能;各凸沿15之间上可以设置有间隙,间隙可以为密封胶圈10的弹性形变提供空间,从而使凸沿15与密封胶圈10的配合更加紧密。

优选地,所述灯体1和安装板3通过第一螺丝16连接,灯体1上设置有连接孔,安装板3的边缘对应连接孔设置有连接槽18,连接槽18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螺丝16端部抵接的斜面。具体地,安装板3与灯体1通过第一螺丝16与连接槽18之间的抵接从而使安装板3限位在灯体1内,而连接槽18的底部设置为朝向安装板3外倾斜,而第一螺丝16端部的倒角可以与连接槽18的底部相对应地进行抵接配合,从而将第一螺丝16从灯体1边缘的连接孔穿过并与连接槽18抵接,进而将安装板3锁紧在腔室9内并使密封胶圈10发生弹性形变,相对于在灯体1与安装板3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此连接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机构防水性能。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3朝向灯体1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安装孔19,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模块20、连通驱动模块20与LED发光板2的接线端子21以及用于接地保护驱动模块20的地线片22。具体地,安装板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9,安装孔19不连通安装板3的两面,可以便于安装不同规格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LED发光板2工作的驱动模块20,驱动模块20通过接线端子21连接到灯体1三个位置的LED发光板2,而接线端子21也可以接通连接到外部电源的导线,可以使腔室9内的布线更加简洁,也可以使导线连接更加稳定,而地线片22可以确保驱动装置电路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3朝向灯体1一面设置有夹线座23,夹线座23上安装有夹线扣24。具体地,夹线座23的表面可以内凹呈拱形状,在夹线座23的两端可以设置有螺纹孔,夹线扣24的两端对应设置有螺纹孔,可以通过螺丝将夹线扣24安装在夹线座23上,夹线扣24也可以对应内凹呈拱形状,使夹线座23与夹线扣24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便于使腔室9内的导线通过。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3的边缘均布设置有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7,连接部17朝向墙体的一面与灯体1朝向安装板3的一面在同一平面内。具体地,连接部17可以通过膨胀螺栓或者螺丝与墙体固定连接,而连接部17朝向墙体的一面可以与安装板3背向灯体1的一面以及灯体1朝向安装板3一面的平面在同一平面,进而使灯体1朝向安装板3的一面与墙体抵接,可以避免灯体1与墙体之间积水从而影响灯体1的防水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