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4958发布日期:2019-04-30 18:3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桥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灯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良好的路桥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LED灯由于其使用寿命长、能耗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人们采用LED光源作为路桥灯的光源,从而大大地延长了路桥灯的使用寿命,但是LED光源在通电发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散热,容易导致LED光源发生光衰,严重时还会导致LED光源损坏,因此亟需解决LED路桥灯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散热良好的路桥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路桥灯,包括:

灯主体,所述灯主体由导热底壳和面壳可拆卸拼接形成,该灯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容腔,同时该面壳的表面至少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容腔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孔;

一组以上的LED光源,所述LED光源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内部,且该LED光源对应安装于所述面壳表面的安装孔处;

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容腔中,且该导热件同时与所有的LED光源和所述导热底壳相接触;

其中,所述面壳包括第一面壳和第二面壳,所述第二面壳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第一面壳上;

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面壳上;同时所述第二面壳上开设有一敞口的置物腔,所述置物腔的敞口朝向所述导热底壳,且该置物腔的敞口处可拆卸安装有一能够开启或封堵该敞口的密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面壳的表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容腔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处均安装有一组LED光源;所述容腔中设置有多个导热件,每个导热件同时与所有的LED光源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件为超导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面壳远离所述第一面壳的一端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活动套接有一能够相对该第二面壳转动的安装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安装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面壳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调节该安装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面壳转动的角度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多个卡接孔,多个卡接孔沿着所述转动轴的外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连接部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的一端面上;

活动卡接件,所述活动卡接件活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轴上,该活动卡接件朝向所述卡接孔的一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接孔相卡接的滚珠;

其中,所述活动卡接件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来回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滚珠嵌入所述卡接孔中或使得所述滚珠从所述卡接孔中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面壳上还开设有一沿着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的限位凹槽,所述活动卡接件活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卡接件沿着该转动轴移动靠近所述卡接孔的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腔中至少设置有一同时与所有的LED光源相接触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同时与导热底壳相接触,进而所有的LED光源通电发光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该导热件传递给导热底壳,通过导热底壳将热量迅速地散发至外界环境中去,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散热性能;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面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面壳和第二面壳,所述第二面壳上开设有一敞口的置物腔,因此可以将LED光源的驱动电源放置于所述置物腔中,若驱动电源损坏时,可以转动所述第二面壳以使得置物腔远离所述导热底壳,此时用户可以取出置物腔中的驱动电源以进行维修或更换,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在移除导热底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一种路桥灯,包括一灯主体10,所述灯主体10由导热底壳11和面壳12可拆卸拼接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热底壳11可以由金属材料制造,优选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或不锈钢制作;该灯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容腔,同时该面壳12的表面至少开设有一个与所述容腔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容腔的内部设置有一组以上的LED光源20,且该LED光源20对应安装于所述面壳12表面的安装孔处;同时所述容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件30,该导热件30同时与所有的LED光源20和所述导热底壳11相接触,在这里,其中,所述面壳12包括第一面壳121和第二面壳122,所述第二面壳122一端活动铰接于所述第一面壳121上,即所述所述第二面壳12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壳121转动;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面壳121上;同时所述第二面壳122上开设有一敞口的置物腔123,所述置物腔123的敞口朝向所述导热底壳11,且该置物腔123的敞口处可拆卸安装有一能够开启或封堵该敞口的密封盖124。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腔中至少设置有一同时与所有的LED光源20相接触的导热件30,所述导热件30同时与导热底壳11相接触,进而所有的LED光源20通电发光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该导热件30传递给导热底壳11,通过导热底壳11将热量迅速地散发至外界环境中去,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散热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面壳1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面壳121和第二面壳122,所述第二面壳122上开设有一敞口的置物腔123,因此可以将LED光源20的驱动电源200放置于所述置物腔123中,若驱动电源200损坏时,可以转动所述第二面壳122以使得置物腔123远离所述导热底壳11,此时用户可以拆下密封盖124并取出置物腔123中的驱动电源200以进行维修或更换,而无需拆卸整盏路桥灯,简单方便,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中,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通电发光时,可以更好地进行照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壳1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容腔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处均安装有一组LED光源20;进一步,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散热性能,优选地,所述容腔中设置有多个导热件30,每个导热件30同时与所有的LED光源20相接触。通过设置多组LED光源20,可以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照明性能,同时在容腔中设置多个导热件30,可以迅速地将多组LED光源20通电发光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底壳11,进而导热底壳11可迅速将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去,极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散热性能。

其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导热件30的导热性能,在这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热件30为超导热管。

其中,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安装于路灯柱上,优选地,所述第二面壳122远离所述第一面壳121的一端设置有一转动轴1220,所述转动轴1220上活动套接有一能够相对该第二面壳122转动的安装连接部40。通过该安装连接部40与路灯柱相连接,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牢固地安装于路灯柱上,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用户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转动角度,优选地,所述安装连接部40与所述第二面壳122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调节该安装连接部40相对所述第二面壳122转动的角度的调节机构。

其中,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结构更加简单,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多个卡接孔52和一活动卡接件51,多个卡接孔52沿着所述转动轴1220的外周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连接部40与所述转动轴1220相连接的一端面上;所述活动卡接件51活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轴1220上,该活动卡接件51朝向所述卡接孔52的一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接孔52相卡接的滚珠510;其中,所述活动卡接件51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1220来回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滚珠510嵌入所述卡接孔52中或使得所述滚珠510从所述卡接孔52中脱出。在这里,为了防止活动卡接件51沿着转动轴1220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二面壳122上还开设有一沿着所述转动轴1220的轴向延伸的限位凹槽1221,所述活动卡接件51活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轴1220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凹槽1221中,当所述活动卡接件51绕着所述转动轴1220转动时,该活动卡接件51则会与所述限位凹槽1221侧壁相抵接,进而使得所述活动卡接件51无法绕着所述转动轴1220转动,因此该活动卡接件51只能沿着该限位凹槽1221的长度方向或沿着转动轴1220的轴向来回移动;当然,为了实现限制所述活动卡接件51只能沿着该限位凹槽1221的长度方向或沿着转动轴1220的轴向来回移动,除了采用上述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所述转动轴1220上设置有一段矩形段,所述活动卡接件51上开设有与所述矩形段相配合的矩形孔,当所述活动卡接件51的矩形孔活动套接于所述转动轴1220上的矩形段时,该活动卡接件51只能沿着该转动轴1220的轴向来回移动;当用户驱动所述安装连接部40相对所述第二面壳122转动时,所述滚珠510从所述卡接孔52中退出,此时用户可以随意转动所述安装连接部40以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路桥灯的转动角度至合适的位置,之后,再驱动所述滚珠510重新嵌入所述卡接孔52中以达到锁紧第二面壳122与安装连接部40的相对位置,防止二者再次发生转动。

其中,为了使得所述滚珠510能够自动嵌入所述卡接孔52中,优选地,所述转动轴1220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卡接件51沿着该转动轴1220移动靠近所述卡接孔52的弹性件60。在这里,优选地,所述弹性件60为一弹簧垫片,当然上述的弹性件60设置为一压缩弹簧或者一弹性胶垫,也是可以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