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射角度可调整的LED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7488发布日期:2019-05-11 01:0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射角度可调整的LED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射角度可调整的LED灯体结构。



背景技术:

LED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常见,因为功率小,寿命长为广大人群所喜爱。

现有技术中,LED灯具的安装相对固定,无法进行调整,而有些可以进行调整的LED灯具,无法实现遥控调整,需进行人工调整,浪费人力,也存在一定的危险,LED灯具的颜色也相对的单一,无法随心所欲的进行调整,且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散热问题严重,现需求一种能够遥控的,随意调光的LED灯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照射角度可调整的LED灯体结构,通过两个电机就能实现LED灯具的360°的角度调整,能够进行多用途的照明,且灯光颜色可随意调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灯光进行调节,通过遥控进行控制,实现快速调整,节省人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灯体、纵向支架、安装架、主板、遥控器、电源;所述的灯体内部设有主板,灯体安装在纵向支架中,纵向支架活动连接在安装架的中心;

所述的灯体包含灯壳、纵向支架安装柱、铝片、灯板安装孔、灯板、灯板固定孔、光源组、红外接收器、透镜、上盖、下盖、齿轮固定柱;所述的灯壳1-1底部的左侧设有纵向支架安装柱,灯壳底部的右侧设有与齿轮相对应的齿轮固定柱,灯板固定孔的内部设有螺纹,灯板通过灯板安装孔和灯板固定孔固定安装在铝片的上面,光源组焊接在灯板的上面外围,红外接收器焊接在灯板的中心,所述的透镜贴设在灯板上方,透镜与光源组一一对应,所述的上盖设在灯壳顶部,所述的下盖设在灯壳底部;

所述的纵向支架包含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安装孔、灯壳固定柱、齿轮,所述的一号电机嵌设在纵向支架的右方顶部,一号电机的转子的顶端设有齿轮,齿轮卡设在齿轮固定柱中,纵向支架的左方顶部设有灯壳固定柱,灯壳固定柱插设在纵向支架安装柱中,纵向支架的底部中心设有二号电机安装孔;

所述的安装架中嵌设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转子穿过安装架中的二号电机预留孔后,与二号电机安装孔连接固定,安装架的外围设有灯具安装孔;

所述的主板包含电源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红光控制模块、绿光控制模块、蓝光控制模块、横向转动模块、纵向转动模块;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红光控制模块、绿光控制模块、蓝光控制模块、横向转动模块、纵向转动模块均与电源模块连接,红外接收模块分别连接红光控制模块、绿光控制模块、蓝光控制模块、横向转动模块和纵向转动模块;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与遥控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架还包含导线槽,导线槽设在安装的中圈外围,电源的电源线穿设在导线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组包含红光源、绿光源和蓝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壳内部填充设有导热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电机的转子和二号电机安装孔均呈方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电机的转子顶端设有螺纹,防滑螺母旋设在螺纹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照射角度可调整的LED灯体结构,通过两个电机就能实现LED灯具的360°的角度调整,能够进行多用途的照明,且灯光颜色可随意调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灯光进行调节,通过遥控进行控制,实现快速调整,节省人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灯体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板模块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的按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灯体1、灯壳1-1、齿轮固定柱1-2、铝片1-3、灯板安装孔1-4、灯板1-5、灯板固定孔1-6、光源组1-7、红外接收器1-8、透镜1-9、上盖1-10、下盖1-11、导热胶1-12、纵向支架安装柱1-13、纵向支架2、一号电机2-1、防滑螺母2-2、二号电机安装孔2-3、灯壳固定柱2-4、齿轮2-5、安装架3、二号电机3-1、二号电机预留孔3-2、导线槽3-3、灯具安装孔3-4、螺纹3-5、主板4、电源模块5、红外接收模块6、红光控制模块7、绿光控制模块8、蓝光控制模块9、横向转动模块10、纵向转动模块11、遥控器12、电源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灯体1、纵向支架2、安装架3、主板4、遥控器12、电源13;所述的灯体1内部设有主板4,灯体1通过纵向支架安装柱1-13和灯壳固定柱2-4的相互配合安装在纵向支架2中,纵向支架2通过二号电机安装孔2-3和防滑螺母2-2与安装架3连接,二号电机3-1的转子顶端设有螺纹3-5,防滑螺母2-2旋设在螺纹3-5上。

所述的灯体1包含灯壳1-1、齿轮固定柱1-2、铝片1-3、灯板安装孔1-4、灯板1-5、灯板固定孔1-6、光源组1-7、红外接收器1-8、透镜1-9、上盖1-10、下盖1-11、纵向支架安装柱1-13;所述的灯壳1-1底部的左侧设有纵向支架安装柱1-13,灯壳1-1底部的左侧设有与齿轮2-5相对应的齿轮固定柱1-2,灯壳1-1、纵向支架安装柱1-13和齿轮固定柱1-2为注塑一体式结构,所述的铝片1-3通过冲压嵌设在灯壳1-1顶部,灯板1-5通过灯板安装孔1-4和灯板固定孔1-6固定安装在铝片1-3的上面,灯板固定孔1-6的内部设有螺纹,光源组1-7焊接在灯板1-5的上面外围,所述的光源组1-7包含红光源、绿光源和蓝光源,红外接收器1-8焊接在灯板1-5的中心,所述的透镜1-9用胶贴设在灯板1-5上方,透镜1-9与光源组1-7一一对应,所述的上盖1-10和下盖1-11的边缘内部均设有螺纹,灯壳1-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相对应的螺纹,上盖1-10与灯壳1-1通过螺纹旋接在一起,上盖1-10内放设有用透光材料制作的投光片,下盖1-11旋设设在灯壳1-1底部。

所述的纵向支架2包含一号电机2-1、二号电机安装孔2-3、灯壳固定柱2-4、齿轮2-5,所述的一号电机2-1嵌设在纵向支架2的右方顶部,纵向支架2的右方顶部的内部设有电机安装架,一号电机2-1的转子的顶端设有齿轮2-5,齿轮2-5卡设在齿轮固定柱1-2中,纵向支架2的左方顶部设有灯壳固定柱2-4,灯壳固定柱2-4插设在纵向支架安装柱1-13中,纵向支架2的底部中心设有二号电机安装孔2-3。

所述的安装架3中嵌设有二号电机3-1,二号电机(3-1)的转子穿过安装架(3)中的二号电机预留孔(3-2)后,与二号电机安装孔(2-3)连接固定,所述的二号电机3-1的转子顶端设有螺纹3-5,防滑螺母2-2旋设在螺纹3-5上,安装架3的外围设有灯具安装孔3-4,所述的安装架3还包含导线槽3-3,导线槽3-3设在安装的中圈外围,电源13的电源线穿设在导线槽3-3中。

所述的主板4包含电源模块5、红外接收模块6、红光控制模块7、绿光控制模块8、蓝光控制模块9、横向转动模块10、纵向转动模块11;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6、红光控制模块7、绿光控制模块8、蓝光控制模块9、横向转动模块10、纵向转动模块11均与电源模块5连接,电源模块5将控制各模块所需要的电流的大小,红外接收模块6分别连接红光控制模块7、绿光控制模块8、蓝光控制模块9、横向转动模块10、纵向转动模块11,红外接收模块6接收遥控器12所发出的信号,传输给各个模块,各个模块根据信号进行工作,所述的红光控制模块7、绿光控制模块8和蓝光控制模块9均设有光强渐强和光强渐弱功能(与现有技术中,音响音量大小的调节方法类似)。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壳1-1内部填充设有导热胶1-12,导热胶1-12覆盖整个主板4。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电机3-1的转子和二号电机安装孔2-3均呈方形设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现将光源组1-7和红外接收器1-8焊接在灯板1-5上,再将将铝片1-3通过冲压安装在灯壳1-1顶部,灯板1-5用螺丝安装在铝板1-3上,将透镜1-9与光源组1-7一一对应,再用胶将透镜1-9粘贴在灯板1-3上,拧紧上盖1-10,将导热胶灌注到灯壳1-1内部,待导热胶凝固之后,拧紧下盖1-11,再将灯体1与纵向支架2安装起来,将二号电机3-1的转子穿过二号电机安装孔2-3,拧紧防滑螺母2-2,安装完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设有红外接收器,通过遥控器控制,控制方便,降低调整的危险系数;

2、光源组由红光源、绿光源和蓝光源组成,且红光控制模块7、绿光控制模块8和蓝光控制模块9均设有光强渐强和光强渐弱功能,能够进行各种调光;

3、灯壳1-1内部填充设有导热胶,导热胶覆盖整个主板4,导热胶能够有效的散热,散热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