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防眩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750发布日期:2019-08-20 23:5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深防眩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指一种深防眩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照明灯的发光方式主要是光源直接透出,这种发光方式由于光源强度太强,集中性较好,因此具有较大的眩光值,当人眼与照明灯对视时,光源发出的高亮度的光线会强烈刺激和伤害人的视网膜神经,为了降低眩光值,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一个深度较浅的反光杯套在光源上,以降低照明灯的眩光度,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当人眼不经意间与照明灯内光源对视时,还是会有眩光、刺眼的感受,此外现有的照明灯将反光杯的杯身裸露在外,使该照明灯不够美观,且反光杯固定在灯筒内,光源直接从下装入反光杯内,给光源的安装、更换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防眩灯,可以有效降低灯的眩光值,对灯进行深防眩,降低灯对人眼的刺激与伤害,将反光杯设于灯筒内,比较美观,且固定筒与反光筒可拆卸连接,可将反光杯取下,使光源安装、更换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防眩灯,包括灯筒、灯头、反光杯、固定筒、反光筒、光源,所述灯头、反光杯、固定筒、反光筒由上至下依次设于灯筒内,所述光源设于反光杯内,所述固定筒固定设于灯筒内壁,所述固定筒上端内壁设有固定环,所述反光杯外壁设有卡环,所述固定筒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反光筒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筒与反光筒螺纹连接,反光筒和固定筒的固定环夹紧反光杯的卡环使反光杯固定,且灯头与反光杯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反光筒内壁为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增加的杯状结构。

具体地,所述固定筒和反光筒由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深防眩灯内设置反光筒,反光筒具有较深的内壁,因而具有较大的遮光角,减小了光源直接裸露于人眼的视线范围,保证人们在较大的视角范围内不会直接看到光源,能够限制直射眩光的作用,起到深防眩的效果,另外将反光杯设置在灯筒内,有效避免了反光杯和反光杯内光源裸露在灯筒外,具有一定美观效果,且固定筒与反光筒可拆卸连接,可将反光杯取下,使光源安装、更换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灯筒;2、灯头、3、反光杯;4、固定筒;5、反光筒,6、固定环;7、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深防眩灯,包括灯筒1、灯头2、反光杯3、固定筒4、反光筒5、光源,所述灯头2、反光杯3、固定筒4、反光筒5由上至下依次设于灯筒1内,所述光源设于反光杯3内,所述固定筒4固定设于灯筒1内壁,所述固定筒4上端内壁设有固定环6,所述反光杯3外壁设有卡环7,所述固定筒4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反光筒5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筒4与反光筒5螺纹连接,反光筒5和固定筒4的固定环6夹紧反光杯的卡环7使反光杯固定,且灯头2与反光杯3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深防眩灯内设置反光筒5,反光筒5具有较深的内壁,因而具有较大的遮光角,减小了光源直接裸露于人眼的视线范围,保证人们在较大的视角范围内不会直接看到光源,能够限制直射眩光的作用,起到深防眩的效果,将反光杯3设置在灯筒1内,有效避免了反光杯3和反光杯3内光源裸露在灯筒1外,具有一定美观效果,且固定筒4与反光筒5可拆卸连接,使反光杯3可取下,光源安装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电源与灯头2连接,电源的电能依次通过灯头2、反光杯3传输到光源上,使光源发光。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筒5内壁为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增加的杯状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反光筒5内壁呈杯状,有利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打散再重组,使眩光值大幅度降低。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筒4和反光筒5由铝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固定筒4和反光筒5采用铝为原材料,因为铝的成本较低,质轻、耐温性好、散热性好、使用寿命长。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