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一体化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3279发布日期:2019-08-09 20:5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透镜一体化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透镜一体化灯具,特别是一种一体化透镜的户外灯具。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灯具的配光角度,目前主要采用单颗透镜配单颗灯珠的方案来实现。但是采用单颗透镜的方案有以下缺点,1.组装工艺比较复杂,花费时间长;2.单颗透镜物料成本比较高;3.由于单颗透镜尺寸的缘故,影响灯珠密度,灯具底部出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镜一体化灯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一体化灯具,包含灯体与透镜,所述灯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灯体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容纳槽内部空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面在深度延伸方向上形成有第一结合部,所述透镜紧固安装在第一结合部上;透镜整体或部分位于容纳空间中,容纳空间中位于透镜与容纳槽底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灯空间,容灯空间中安装有发光件;

所述灯体上还形成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结合部位于容纳槽的槽壁面上;或者,位于灯体的外端面上,第二结合部上紧固安装有防护罩;

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依次贯穿透镜、防护罩后到达容纳空间之外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透镜包含一体成型或紧固连接的冠部与钩部,钩部包含弹性材料件;

第一结合部包含依次连接的上托面、竖直导引面、防脱面;透镜与第一结合部卡合连接时,透镜与上托部接触,钩部与防脱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面还包含过渡面与容灯面,

防脱面、过渡面、容灯面依次连接,两侧容灯面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侧竖直导引面之间的宽度,所述过渡面平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部位于容纳槽的槽壁面上,第二结合部包含托物面与深延面,托物面与深延面在沿灯体横截面方向上形成L形;

防护罩与托物面接触,防护罩与灯体胶接。

优选地,所述托物面上设置有胶导引槽,防护罩的宽度小于两侧深延面之间的宽度;

以下位置形成灌胶空间:防护罩与深延面之间的空间、胶导引槽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槽壁面还包含斜向导引面与扩宽面;托物面、斜向导引面、扩宽面、上托面依次布置;

沿槽口到槽底方向上,两侧斜向导引面之间宽度变窄。

优选地,所述冠部包含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的弯曲方向相同;多个钩部安装在第二弧面上。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沿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灯体沿长度延伸方向两侧的端面,灯体沿长度延伸方向的端面配设有硅胶垫与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设置的螺丝安装在灯体上。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含钢化玻璃罩,所述发光件包含灯板。

优选地,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单个透镜对应多个LED灯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卡槽固定的结构,解决了单颗透镜组装工艺复杂,组装时间长的问题,简化了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采用一体化透镜的结构,解决了单颗透镜物料成本高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3、通过采用一体化透镜的结构,解决了灯具底部出光混光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出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一体化灯具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透镜收光工作示意图。

图中示出:

防护罩1 第一结合部62

透镜2 第二结合部63

灯板3 深延面601

端盖4 托物面602

硅胶垫5 斜向导引面603

灯体6 扩宽面604

螺丝7 上托面605

玻璃硅胶8 竖直导引面606

冠部21 防脱面607

第一弧面211 过渡面608

第二弧面212 容灯面609

钩部22 胶导引槽620

容纳槽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镜一体化灯具,包含灯体6与透镜2,所述灯体6上设置有容纳槽61,所述容纳槽61沿灯体6长度延伸方向延伸;容纳槽61内部空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槽61的槽壁面在深度延伸方向上形成有第一结合部62,所述透镜2紧固安装在第一结合部62上;透镜2整体或部分位于容纳空间中,容纳空间中位于透镜2与容纳槽61底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灯空间,容灯空间中安装有发光件;所述灯体6上还形成有第二结合部63,所述第二结合部63位于容纳槽61的槽壁面上;或者,位于灯体6的外端面上,第二结合部63上紧固安装有防护罩1;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依次贯穿透镜2、防护罩1后到达容纳空间之外的空间。优选地,所述防护罩1包含钢化玻璃罩,所述发光件包含灯板3,所述灯板3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单个透镜2对应多个LED灯珠。通过上述结构,使得LED灯珠的布置密度不再受到防护罩1的影响,通过节约了透镜2的数量,节省制造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整灯的亮度。

如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透镜2包含一体成型或紧固连接的冠部21与钩部22,钩部22包含弹性材料件;第一结合部62包含依次连接的上托面605、竖直导引面606、防脱面607;透镜2与第一结合部62卡合连接时,透镜2与上托部接触,钩部22与防脱面607接触。所述容纳槽61的槽壁面还包含过渡面608与容灯面609,防脱面607、过渡面608、容灯面609依次连接,两侧容灯面609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侧竖直导引面606之间的宽度,所述过渡面608平滑延伸。

所述第二结合部63位于容纳槽61的槽壁面上,第二结合部63包含托物面602与深延面601,托物面602与深延面601在沿灯体6横截面方向上形成L形;防护罩1与托物面602接触,防护罩1与灯体6胶接。所述托物面602上设置有胶导引槽620,防护罩1的宽度小于两侧深延面601之间的宽度;以下位置形成灌胶空间:防护罩1与深延面601之间的空间、胶导引槽620的内部空间。优选地,所述容纳槽61沿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灯体6沿长度延伸方向两侧的端面,灯体6沿长度延伸方向的端面配设有硅胶垫5与端盖4,所述端盖4通过设置的螺丝7安装在灯体6上。也就是说,透镜2和灯体6通过卡槽固定,灯板3通过导热双面胶固定在灯体上,端盖4与硅胶垫5配合通过螺丝7与灯体6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钢化玻璃罩通过玻璃粘接剂与灯体6粘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容纳槽61的槽壁面还包含斜向导引面603与扩宽面604;托物面602、斜向导引面603、扩宽面604、上托面605依次布置;沿槽口到槽底方向上,两侧斜向导引面603之间宽度变窄。

如图3所示,所述冠部21包含第一弧面211与第二弧面212,第一弧面211与第二弧面212的弯曲方向相同;多个钩部22安装在第二弧面212上。灯板3到达第二弧面212顶点的距离为L,优选地,在灯体6的横截面上,LED灯珠位于第二弧面212的圆心位置。LED灯珠发出光透过一体透镜2形成的收光结构,使光束角α变窄,从而使光能打得更远,出光更集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