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6292发布日期:2019-10-18 22:4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以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方式构成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车辆用灯具的结构,已知的是,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以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方式构成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1976号公报

在这样的车辆用灯具中,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控制到达投影透镜的光的空间性分布,而能够精度更好地形成各种配光图案。

但是,为了实现这些,有必要使空间光调制器相对于投影透镜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以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以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方式构成的车辆用灯具中,提供一种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相对于投影透镜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的车辆用灯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对投影透镜的支承结构加以设计来实现所述目的。

即,本申请的第一发明的车辆用灯具,

其构成为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

支承所述投影透镜的透镜架通过机械性紧固而相对于支承所述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固定,

在所述透镜架形成有用于将该透镜架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

在所述支架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

在所述定位用突起部插入于所述长孔的状态下,进行由所述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

另外,本申请的第二发明的车辆用灯具,

其构成为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

支承所述投影透镜的透镜架通过机械性紧固而相对于支承所述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固定,

在所述支架形成有用于将该透镜架相对于所述支架在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

在所述透镜架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

在所述定位用突起部插入于所述长孔的状态下,进行由所述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

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只要是能够对到达投影透镜的光的空间性分布进行控制的装置即可,对其具体机构不作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使用了数字微镜设备的装置、使用了透射型液晶或反射型液晶的装置等。

对所述“机械性紧固”的具体形态不作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螺钉紧固、卡定等紧固结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为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结构,因此,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对到达投影透镜的光的空间性分布进行控制,而能够精度更好地形成各种配光图案。

此时,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中,支承投影透镜的透镜架通过机械性紧固相对于支承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架固定,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投影透镜及空间光调制器的支承。

在此基础上,在本申请的第一发明中,在透镜架形成有用于将该透镜架相对于支架在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且在支架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并且,在定位用突起部插入于该长孔的状态下进行由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在将透镜架的定位用突起部插入支架的长孔并使其在灯具前后方向上适当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由机械性紧固进行的紧固,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相对于支架在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支承于透镜架的投影透镜和支承于支架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并且,由此,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相对于投影透镜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另外,在本申请的第二发明中,在支架形成有用于将该透镜架相对于该支架在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且在透镜架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并且,在定位用突起部插入于该长孔的状态下进行由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在将支架的定位用突起部插入透镜架的长孔并使其在灯具前后方向上适当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由机械性紧固进行的紧固,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相对于支架在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支承于透镜架的投影透镜和支承于支架的空间光调制器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并且,由此,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相对于投影透镜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这样,根据本发明,在构成为将来自光源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及投影透镜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车辆用灯具中,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相对于投影透镜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在所述结构中,作为定位用突起部的具体结构能够由一根定位销构成,但如果其为由在灯具前后方向上空出间隔地配置的两根定位销构成,则能够提高作为定位用突起部的刚性。

在所述结构中,如果定位用突起部由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立壁构成,则相比于由一根定位销构成的情况能够大幅提高作为定位用突起部的刚性。

在所述结构中,如果构成为定位用突起部在长孔的周围铆接固定于支架或透镜架,则能够容易地维持完成对支承于透镜架的投影透镜和支承于支架的空间光调制器的位置关系进行灯具前后方向的微调整之后的状态不变。此时,所述“铆接固定”可以是热铆接也可以是冷轧铆接。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采用激光焊接等代替所述“铆接固定”。

在所述结构中,如果构成为由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在投影透镜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处进行,则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针对投影透镜的支承。此时,如果构成为定位用突起部及长孔分别配置于投影透镜的左右两侧各自的前后两处之间,则能够可靠地维持定位用突起部插入于长孔的状态,能够提高其定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将所述车辆用灯具的透镜侧组件与空间光调制器组件的支架一起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5表示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变形例,与图3大致相同的图,(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图,(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图。

图6表示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及第四变形例,与图3大致相同的图,(a)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图,(b)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与图3相同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10、310、410、510车辆用灯具

20光源侧组件

22光源

24反射件

24a反射面

26基座部件

30、530空间光调制器组件

32空间光调制器

32a反射光控制区域

32b周缘部

32c端子销

34灯座

36支承基板

36a开口部

36b螺栓插通孔

40、140、240、340、440、540支架

40a铅直面部

40aa、40ba开口部

40ab突起部

40ac、40bb、140bb、240bb、540bb凸台部

40b、140b、240b、340b、440b、540b水平面部

40bb1螺钉孔

40bc、140bc、240bc、340bc、440bc、564bc长孔

50散热件

50a螺栓插通孔

50b散热风扇

50c突起部

52阶梯螺栓

52a小径部

52b大径部

52c头部

54弹簧

60、160、260、360、560透镜侧组件

62投影透镜

62a第一透镜

62b第二透镜

64、164、264、364、564透镜架

64a、164a、264a、364a、564a保持件主体

64aa突起部

64b、164b、264b、564b凸缘部

64ba、564ba螺钉插通孔

64bb、164bb、364bb、464bb、540bd定位销(定位用突起部)

66螺钉

264bb立壁(定位用突起部)

ax光轴

f后侧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的主视图,将其一部分以剖视图表示。另外,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图,x表示的方向作为灯具的“前方”(也作为车辆“前方”),y表示的方向为与“前方”正交的“左方”(也作为车辆“左方”,但在正面观察灯具正面时为“右方”),z表示的方向为“上方”。在除此以外的图中也是一样的。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为在车辆的前端部设置的前照灯,构成为装入由图示的灯体和透光罩形成的灯室内的投影型的灯具单元。

该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具备:光源侧组件20、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透镜侧组件60。

光源侧组件20构成为具备:光源22、将来自该光源22的出射光朝向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反射的反射件24、支承它们的基座部件26。

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构成为具备:空间光调制器32、比该空间光调制器32更靠灯具后方侧配置的支承基板36、比该支承基板36更靠灯具前方侧配置的支架40、比空间光调制器32更靠灯具后方侧配置的散热件50。

透镜侧组件60构成为具备: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该投影透镜62的透镜架64。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构成为,通过将被反射件24反射的来自光源22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32及投影透镜62朝向灯具前方照射而能够精度更好地形成各种配光图案(例如,近光灯用配光图案、远光灯用配光图案、或根据车辆行驶状况变化的配光图案甚至是在车辆前方路面绘制文字、符号等的配光图案等)。

为了实现这些,在车辆用灯具10的组装工序中,在使光源22点亮并形成配光图案的状态下,对空间光调制器32和投影透镜62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使得提高该位置关系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用灯具10成为在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的支架40或散热件50支承于灯体。

接着,对光源侧组件20、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及透镜侧组件60的各自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光源侧组件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光源22为白色发光二极管,以其发光面朝向斜上前方的状态固定并支承于基座部件26。该基座部件26固定并支承于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的支架40。

反射件24以从灯具前方侧覆盖光源22的方式配置,在其周缘部固定并支承于基座部件26。该反射件26使来自光源22的出射光朝向斜上后方反射。此时,该反射件24的反射面24a形成为,将来自光源22的出射光会聚于包含投影透镜62的后侧焦点f的后侧焦点面附近。

接着,对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的结构进行说明。

空间光调制器32为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由多个微小镜配置为矩阵状的数字微镜设备(dmd)构成。

该空间光调制器32构成为,通过控制多个微小镜的各自的反射面的角度而能够选择性地切换到达该空间光调制器32的来自光源22的光的反射方向。具体来说,使得在以下模式之间选择,即,使来自光源22的光朝向投影透镜62反射的模式、和使朝向除此以外的方向(即,对配光图案的形成不造成不好影响的方向)反射。

该空间光调制器32在投影透镜62的后侧焦点f的位置沿着与光轴ax正交的铅直面配置,该反射光控制区域32a具有以光轴ax为中心的横向长矩形的外形形状。

该空间光调制器32在包围该反射光控制区域32a的周缘部32b的后表面经由灯座34支承于支承基板36。

灯座34构成为沿空间光调制器32的周缘部32b的横向长矩形的框架部件,以与在支承基板36形成的导电图案(未图示)电连接的状态利用焊接(ハンダ付け)等固定于该支承基板36。在该支承基板36形成有与灯座34的内周缘形状大致相同形状的开口部36a。

在空间光调制器32的周缘部32b形成有从其后表面向灯具后方突出的多个端子销32c,通过这多个端子销32c嵌入在灯座34形成的多个嵌合孔(未图示)而与灯座34电连接。

空间光调制器32被支架40和散热件50从灯具前后方向两侧支承。

支架40为金属制成(例如压铸铝制成)的部件,构成为具备沿与光轴ax正交的铅直面延伸的铅直面部40a、和从该铅直面部40a的下端缘朝向灯具前方沿水平面延伸的水平面部40b。

在铅直面部40a以光轴ax为中心形成有横向长的矩形开口部40aa。该开口部40aa具有比空间光调制器32的外周缘形状小但比该反射光控制区域32a大的横向长矩形的开口形状,其内周面的前端缘跨着整周实施倒角。

在该铅直面部40a的后表面,在该开口部40aa的周围三处形成有朝向灯具后方侧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部40ab。并且,使得支架40在三处突起部40ab的后端面相对于空间光调制器32的周缘部32b从灯具前方侧抵接。

水平面部40b以相比于反射件24延伸到灯具前方侧的方式形成,在该水平面部40b形成有用于使反射件24插通的横向长的矩形开口部40ba。

散热件50为金属制成(例如,压铸铝制成)的部件,以沿与光轴ax正交的铅直面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其后表面竖条纹状地形成有多个散热风扇50b。

在该散热件50的前表面形成有向灯具前方侧突出的棱柱状的突起部50c。该突起部50c具有以光轴ax为中心的横向长矩形的剖视形状,其大小设定为比灯座34的内周面形状小的值。并且,该突起部50c在插通支承基板36的开口部36a的状态下,在该突起部50c的前端面相对于空间光调制器32的中央部(即,反射光控制区域32a位于的部分)从灯具后方侧抵接。

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构成为在空间光调制器32的周围配置有多个阶梯螺栓52。具体来说,构成为在空间光调制器32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两处配置有四根阶梯螺栓52。

各阶梯螺栓52以配置为从灯具后方侧插通于在散热件50形成的螺栓插通孔50a及在支承基板36形成的螺栓插通孔36b的状态在其前端的小径部52a螺合于支架40。为了实现这些,在支架40,在与4根阶梯螺栓52对应的四处形成有用于螺合各阶梯螺栓52的小径部52a的凸台部40ac。

在各阶梯螺栓52的大径部52b安装有用于将散热件50向灯具前方侧弹性地按压的弹簧54。各弹簧54由在各阶梯螺栓52的头部52c和散热件50之间配置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

这样,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32的左右两侧的上下两处将散热件50朝向灯具前方侧弹性地按压,而以不使不合理的荷重作用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状态将其中央部朝向灯具前方侧弹性地按压。并且,由此,维持在空间光调制器32的周缘部32b形成的多个端子销32c适当地嵌入灯座34的嵌合孔的状态(即,确保进行空间光调制器32和灯座34之间的电连接的状态)。

接着,对透镜侧组件60的结构进行说明。

投影透镜62由在光轴ax上在灯具前后方向上间隔所需间隔地配置的第一及第二透镜62a、62b构成。

位于灯具前方侧的第一透镜62a构成为两凸透镜,位于灯具后方侧的第二透镜62b构成为向灯具后方凸起的凹月形透镜。此时,这些第一及第二透镜62a、62b为其上端部沿水平面少许切除且其下端部沿水平面较多地切除的结构。

并且,这些第一及第二透镜62a、62b在其外周缘部支承于共用的透镜架64。

该透镜架64为金属制成(例如,压铸铝制成)的部件,构成为具备以将投影透镜62包围成筒状的方式形成的保持件主体64a、和在该保持件主体64a的外周面的下端部沿水平面向左右两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一对凸缘部64b。

在保持件主体64a的内周面形成有用于定位第一及第二透镜62a、62b的突起部64aa。另一方面,左右一对凸缘部64b的任何一个都以恒定的左右宽度跨着透镜架64的整长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地形成为平板状。

图4是将透镜侧组件60与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的支架40一起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亦如同一图所示,透镜架64在其左右一对凸缘部64b,相对于空间光调制器组件30的支架40中的水平面部40b通过机械性紧固而固定。由该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是通过螺钉紧固而进行的。

为了实现以上,在透镜架64的各凸缘部64b形成有将该凸缘部64b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前后一对螺钉插通孔64ba。另外,在支架40的水平面部40b,具有螺钉孔40bb1的前后一对凸台部40bb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使得螺钉66从各凸缘部64b的上方经由各螺钉插通孔64ba螺合于各凸台部40bb的螺钉孔。

此时,各螺钉插通孔64ba以比各螺钉66的螺钉直径大的左右宽度形成为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由此,构成为能够在调整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螺钉紧固。

在透镜架64的各凸缘部64b的下表面形成有在前后一对的螺钉插通孔64ba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朝向铅直下方突出的定位销64bb。各定位销64bb形成为圆柱状,其前端部形成为凸曲面状。另外,从各定位销64bb的凸缘部264b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比支架40的水平面部40b的板厚稍大的值。

另一方面,在支架40的水平面部40b,在与各定位销64b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将该水平面部40b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长孔40bc。各长孔40bc以比定位销64bb的直径稍大的左右宽度形成为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

并且,将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螺钉紧固之时,通过预先将定位销64bb插入于长孔40bc,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透镜架64和支架40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由此,预先防止因螺钉紧固时产生的扭矩而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不经意地旋转,提高空间光调制器32和投影透镜62的位置关系精度。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为将来自光源22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32及投影透镜62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结构,因此,通过在空间光调制器32控制到达投影透镜62的光的空间性分布,而能够精度更好地形成各种配光图案。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中,支承投影透镜62的透镜架64通过螺钉紧固(即,机械性紧固)相对于支承空间光调制器32的支架40固定,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投影透镜62及空间光调制器32的支承。

在此基础上,在透镜架64形成有用于将该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在左右方向(即,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的定位销64bb(即,定位用突起部),且在支架40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40bc,并且,在定位销64bb插入于该长孔40bc的状态下进行螺钉紧固,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在将透镜架64的定位销64bb插入支架40的长孔40bc并使其在灯具前后方向上适当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螺钉紧固,而能够在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支承于透镜架64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于支架40的空间光调制器32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并且,由此,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32相对于投影透镜62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构成为将来自光源22的光经由空间光调制器32及投影透镜62朝向灯具前方照射的车辆用灯具10中,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32相对于投影透镜62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将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在左右方向上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由一根定位销64bb构成,因此能够使灯具结构简单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螺钉紧固固定是在投影透镜62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处进行的,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相对于投影透镜62的支承。而且,此时,定位销64bb及长孔40bc分别配置于投影透镜62的左右两侧的各自的前后两处之间,因此能够可靠地维持各定位销64bb插入于各长孔40bc的状态,能够提高其定位功能。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使被反射件26反射的来自光源22的出射光被空间光调制器32反射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提高空间光调制器32反射利用透镜等偏置控制的来自光源22的出射光的结构、或通过空间光调制器32直接反射来自光源22的出射光的结构。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空间光调制器32由反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构成的结构,但也可以为由透射型的空间光调制器构成的结构。

接着,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110的主要部分,是与图3相同的图。

如同一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11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透镜侧组件160的透镜架164和空间光调制器组件的支架140的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部分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透镜架164也具备在保持件主体164a的外周面的下端部以沿水平面向左右两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一对凸缘部164b,在各凸缘部164b的前后两处螺钉紧固固定于支架140的水平面部140b。

在此基础上,在本变形例中,为在透镜架164的各凸缘部164b形成有前后一对销164bb并且在支架140的水平面部140b形成有将该水平面部140b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单个的长孔140bc的结构。

长孔140bc以在前后一对的凸台部140bb之间跨着其大致整长地沿灯具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的方式形成,其左右宽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长孔40bc相同的值。

另一方面,前后一对的定位销164bb在彼此在灯具前后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下形成于从长孔140bc的前端缘及后端缘离开的位置。各定位销164bb具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销64bb相同的结构。

在本变形例中,在保持件主体164a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处进行螺钉紧固固定之时,通过预先设为前后一对定位销164bb插入于各凸缘部164b的长孔140bc的状态,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164相对于支架14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支承于透镜架164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于支架140的空间光调制器(未图示)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用于将透镜架164相对于支架140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由在透镜架164的各凸缘部164b形成的前后一对定位销164bb构成,因此,能够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而且在绕铅直轴线的旋转方向上也有效地将透镜架164相对于支架140定位,且相比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能够提高作为定位用突起部的刚性。

接着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5(b)表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210的主要部分,是与图3相同的图。

如同一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21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透镜侧组件260的透镜架264和空间光调制器组件的支架240的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部分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透镜架264具备在保持件主体264a的外周面的下端部以沿水平面向左右两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一对凸缘部264b,在该左右一对的凸缘部264b的前后两处螺钉紧固固定于支架240的水平面部240b。

在此基础上,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在透镜架264的各凸缘部264b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立壁264bb,在支架240的水平面部240b形成有将该水平面部240b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单个长孔240bc。

长孔240bc以在前后一对的凸台部240bb之间跨其大致整长沿灯具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的方式形成,其左右宽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长孔40bc相同的值。

另一方面,立壁264bb在长孔240bc以从其前端缘及后端缘离开的状态形成。就该立壁264bb而言,其左右宽度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销64bb的直径相同的值,从其凸缘部264b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量也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销64bb相同的值。

在本变形例中,在保持件主体264a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处进行螺钉紧固固定之时,也通过预先设为将立壁264bb插入于各凸缘部264b的长孔240bc的状态,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264相对于支架24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支承于透镜架264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于支架240的空间光调制器(未图示)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用于将透镜架264相对于支架240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由在透镜架264的各凸缘部264b形成的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立壁264bb构成,因此能够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而且在绕铅直轴线的旋转方向上也有效地将透镜架264相对于支架240定位,且相比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能够提高作为定位用突起部的刚性。

接着,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a)表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310的主要部分,是与图3相同的图。

如同一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310的基本结构与和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透镜侧组件360的透镜架364和空间光调制器组件的支架340的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部分不同。

即,本变形例的支架340具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40相同的结构,在其水平面部340b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长孔40bc相同的长孔340bc。

另一方面,本变形例的透镜架364构成为合成树脂制成(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部件。该透镜架364的保持件主体364a的形状及定位销364bb的基本形状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但定位销364bb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形成得比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定位销64bb长,且其前端部通过热铆接在长孔340bc的周围铆接固定于支架340的水平面部340b。

此时,在本变形例中,定位销364bb的前端部通过热铆接在长孔340bc的周围与水平面部340b的下表面卡合。

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而能够容易地维持完成对支承于透镜架364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于支架340的空间光调制器(未图示)的位置关系进行灯具前后方向的微调整之后的状态不变。

在本变形例中,定位销364bb的铆接固定可以在螺钉紧固固定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其完成之前进行,在螺钉紧固固定完成之前进行之时,优选的是,在灯具前后方向的微调整完成之后使用夹具等在固定透镜架364和支架340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进行铆接固定。

在所述第三变形例中,对合成树脂制成的透镜架364的定位销364bb通过热铆接而铆接固定于支架340的水平面部340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将透镜架364构成为金属制成的部件的基础上,该定位销364bb通过冷轧铆接而铆接固定于支架340的水平面部340b。

接着,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b)表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410的主要部分,是与图3相同的图。

如同一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41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第三变形例的车辆用灯具310相同,但定位销464bb的前端部的铆接固定的形态与所述第三变形例的情况部分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定位销464bb的前端部也通过热铆接在长孔440bc的周围铆接固定于支架440的水平面部440b,但通过增加热铆接之时的按压力,而使得在定位销464bb的前端部在长孔440bc的周围与水平面部440b的下表面卡合、并且定位销464bb的途中部分通过热变形填充于长孔440bc的内部的状态下进行铆接固定。

通过采用本变形例的结构,而能够更加容易维持完成对支承于透镜架464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于支架440的空间光调制器(未图示)的位置关系进行灯具前后方向的微调整之后的状态不变。

在本变形例中,定位销464bb的铆接固定可以在螺钉紧固固定完成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其完成之前进行,在螺钉紧固固定完成之前进行之时,优选的是,在灯具前后方向的微调整完成之后使用夹具等在固定透镜架464和支架440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进行铆接固定。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510,是与图3相同的图。

如同一图所示,该车辆用灯具510的基本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相同,但透镜侧组件560的透镜架564和空间光调制器组件530的支架540的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部分不同。

即,在本变形例中,本实施方式的透镜架564也具备在保持件主体564a的外周面的下端部以沿水平面向左右两侧伸出的方式形成的一对凸缘部564b,在各凸缘部564b的前后两处螺钉紧固固定于支架540的水平面部540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架564的各凸缘部564b也形成有将该凸缘部564b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前后一对螺钉插通孔564ba。另外,在支架540的水平面部540b,具有螺钉孔的前后一对凸台部540bb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使得螺钉66从各凸缘部564b的上方经由各螺钉插通孔564ba螺合于各凸台部540bb的螺钉孔。

此时,各螺钉插通孔564ba以比各螺钉66的螺钉直径大的左右宽度形成为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由此,构成为能够在调整透镜架564相对于支架540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螺钉紧固。

在支架540的水平面部540b的上表面,在前后一对凸台部540bb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形成有朝向铅直上方突出的定位销540bb。各定位销540bd形成为圆柱状,其前端部形成为凸曲面状。另外,从各定位销540bd的水平面部540b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比透镜架564的各凸缘部564b的板厚稍大的值。

另一方面,在透镜架564的各凸缘部564b在与各定位销540bd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将该凸缘部564b沿上下方向贯通的长孔564bc。各长孔564bc以仅比定位销540bd的直径稍大的左右宽度形成为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

并且,在将透镜架64相对于支架40进行螺钉紧固之时,通过预先将定位销540bd插入于长孔564bc,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564相对于支架54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透镜架564和支架540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由此,预先防止因螺钉紧固时产生的扭矩而透镜架564相对于支架540不经意地旋转,提高空间光调制器32和投影透镜62的位置关系精度。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510中,也为支承投影透镜62的透镜架564通过螺钉紧固(即,机械性紧固)相对于支承空间光调制器32的支架540固定,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投影透镜62及空间光调制器32的支承。

在此基础上,在支架540形成有用于将透镜架564相对于该支架540在左右方向(即,与灯具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定位的定位销564bd(即,定位用突起部),且在透镜架564形成有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564bc,并且,在定位销564bd插入于该长孔564bc的状态下进行螺钉紧固,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在将支架540的定位销540bd插入透镜架564的长孔564bc并使其在灯具前后方向上适当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由机械性紧固进行的固定,而能够在限制透镜架564相对于支架540在左右方向上位移的基础上,对支承于透镜架564的投影透镜62和支承于支架540的空间光调制器32的灯具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并且,由此,能够将空间光调制器32相对于投影透镜62位置精度较好地配置。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将透镜架564相对于支架540在左右方向上定位的定位用突起部由一根定位销564bb构成,因此能够使灯具结构简单化。

对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来说,也能够适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四变形例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四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以及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各种规格表示的数值只是一个例子,当然也可以将它们适宜设定为不同的值。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以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也能够采用添加了除此以外的各种变更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